日本战败后,冈村宁次为何没被判刑?
冈村宁次是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被中国人民视为第一号战犯,也名列远 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战犯名单之列。然而他却躲过了与甲级战犯东条英机、板 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一样被判处绞刑的下场,而且躲过了牢狱之灾。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45年8月10日下午,南京中山北路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冈村宁次听到了日本投降的广播,犹如晴天霹雳。他当即发电报给日本的陆军大臣、参谋总长,表示要率领全体派遣军作战到底。这样的顽固分子,居然能被国民政府赦免???
笔者认为,蒋介石这样的庇护冈村宁次主要还是为了利用其发动内战对抗解放军。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后,冈村宁次准备效忠天皇,切腹自杀。8月27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冷欣作为“前进指挥所”主任率领少数军官从湖南芷江先行飞往南京,部署接管南京以及洽谈日军受降事宜,一位神秘人物邵毓麟也一同搭机前往。
邵毓麟何许人也?此人为侍从室第六组少将组长,是蒋介石身边的日本通,专门负责研究日本情报。1944 年底,蒋介石派邵毓麟赴美国出席“太平洋学会国际年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战后如何处置日本”。日本宣布投降以后,邵毓麟立即从美国飞回重庆。8月21日,邵毓麟前往湖南芷江,与日本洽降代表、日军总司令部参谋副长今井武夫秘密接触,就有关日军投降和对待冈村宁次问题达成某种协议或者说交易。
邵毓麟代表蒋介石与冈村宁次的第一次密谈邵毓麟在今井武夫陪同下,前往中央路龙公馆会晤冈村宁次。邵毓麟单刀直入地说“:目前战局已定,所在问题乃为善后之事,听说将军有以一死报国之念,其心情我亦能理解。然而作为日军统帅,这绝非一种负责的做法。日本侵华八年,中国民众死伤何止数千万,财产损失何止数千亿,如今贵方战败投降,将军不从赎罪着想,却置百万日军官兵和数十万日侨之生死于不顾,欲图以一死了之,这样做,如何对得起已宣布对日本以德报怨的蒋委员长和中国民众?更如何面对贵国忍辱负重的天皇和将军属下的官兵、侨民 ?”
冈村神色黯然地回答“:阁下说得有道理,我应该如何去做?”
邵毓麟说:“蒋介石要求总司令官做到以下两点:
一、当前的首要任务, 应约束各地日军留驻原地,不得对中国正规部队再有军事行动;但对非蒋委员长统辖的任何部队,即新四军和八路军前来扰乱,则可以武力自卫,毋庸踌躇。
二、不能将武器、弹药、装备缴予非国民党部队。
作为回报,蒋委员长开出条件:不以俘虏对待、处理日军投降的军队,由总司令官(冈村大将)属下的各级指挥官继续执行指挥权;并允许日军自身办理复员工作,中国方面则给予充分支持与便利,使日军、日侨的遣返能顺利进行。”
邵毓麟代表蒋介石与冈村宁次的第二次密谈8月30日,邵毓麟和冈村宁次进行了第二次密谈。根据邵的日记:“冈村大将已经决心负起结束战事的任务.......日方似已更深切了解我们的态度,因此我和冈村的第二次谈话,也比较更坦白自由了,内容也更广泛更进一步了。”
冈村宁次在他的回忆录上有同样的记载“侍从室邵毓麟来访,邵系熟悉日本情况的亲日派,为我旧友,共进午餐,并就各项问题及日中之将来,肯谈约两小时。”
冈村还记载“邵毓麟来访,就上次所谈两国关系问题继续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他很理解我方的主张,对将来中日两国之关系尤多考虑,使我非常钦佩。”
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9月8日下午,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抵达南京。冈村宁次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下午一时在城内机场,迎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何应钦是我中国好友之.....他是一个亲日派,如今向这位亲密友人投降,是一段微妙的奇缘。”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日本投降仪式。冈村宁次坐在何应钦的正对面,仅在何应钦到达会场时,向何起立敬礼一次。仪式开始时,由日方总参谋长陆军中将小林浅三郎代表冈村接过受降书,送给他签名盖章,再送呈何应钦收下。
冈村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载:“看到我这位老朋友(何应钦)的肚量和品格,不禁想到,毕竟是东方道德。”据中国参谋透露的内部消息说,会场布置,最初中国方面为避免威胁感,拟采取圆桌方式,但由于美军方面的反对,才改为长方桌对立方式。”网村感慨地写道“从8月10 日以来到9月9日,所接触的中国方面要人的态度颇为亲日,而又是向老友何应钦投降,从而产生一种轻松之感,在今天签字仪式上也未特别紧张和担心。”
日本投降以后,原“日本派遣军总司令部”改换为“中国战区日军官兵善后联络部”,冈村宁次的总司令改称为总联络部长官,投降的日本官兵不叫“俘虏"而叫“徒手官兵”。日军统治系统不变,允许日军前往领军需品,作为在特殊时期生活之用,同时还允许日本官兵在遣返时携带武器到乘船地区为止,以保证其安全。冈村宁次一切待遇不变,生活优渥。
同年10月21 日,何应钦单独会见冈村宁次,大谈中日过去不能“亲善”的错误,以及中日今后必须合作”的重要意义。
蒋介石为了利用其反共而为岗村宁次的庇护12月23日,蒋介石在陆军总部接见冈村宁次,频频询问冈村“身体怎么样?生活有什么不便?请勿客气,向我或何总司令提出来”之类的话,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冈村在会见后又写下感想说:“蒋委员长始终面带微笑,和蔼近人。他特意安排了这次会见,以好意相慰,深为敬佩。”
直到1946年7月,在华的日俘已经全部遣返日本,冈村宁次及其联络总部的使命已经结束。这个时期,正是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大肆逮捕日本战犯加.以审讯判刑的高潮,冈村宁次也被列入东京战犯名单之列,一旦遣返日本,自然难免和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同样的命运。但是国民党内部却做出决定:对冈村宁次等,藉口还有许多事未了,既不令其归国,也不予以监禁。从1946年 7月起,给冈村宁次以“联络班长”名义留在南京,并对外界封锁消息,禁止记者报道有关冈村的消息。
1948年,国民党当局将冈村宁次秘密转移上海,匿居在虹口黄渡路上一所洋房内,成了蒋介石的秘密军事顾问。“ 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将其视为上宾,几次和冈村密谈,就有关防守长江的问题向其咨询,试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江南挺进。
为了应付国内外舆论的责难,7月5日,国防部战犯军事法庭派人到冈村的住处,面交了国防部长何应钦给战犯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的训令副本,内容为:(1)冈村宁次病已痊愈,对该俘的战犯嫌疑部分应该立即开始审理。(2)根据规定进行随时报告情况
7月12日上午9时20分,国防部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对前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以战犯罪进行起诉和法庭调查,检察官对他的作战经历及其对部下所犯罪行应负的责任问题提出质问,冈村宁次拒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并狡辩说即使下属有不法行为应由他们自己负责,与军司令官、方面军司令官和总司令官无关。
之后,冈村宁次被送往高境庙战犯监狱,但生活条件仍然相当优越。在公审前一天,典狱长孙介君来到冈村宁次的居室进行密谈:“蒋总统 本无意使先生受审,然考虑国内外的影响,不得不如此。但绝不会处以极刑。至于无期也好,十年也好,结果都一样,请安心受审。在受审时,对中国民众所受灾难要以表示痛心为宜。判决后可根据病情请求保释监外疗养,无论是审理和入狱只是形式而已。”
8月23日9时30分,军事法庭开始公审冈村宁次及其他战犯,邀集中外记者及驻沪各国领事参加旁听。由检察官宜读起诉书,对被告和证人进行庭审,再由辩护人进行辩护,从表面上看,法庭气氛相当紧张。公审结束以后,冈村心领神会地在日记上说“今日的公审,是考虑到对民众和国际的影响,是一次大型的公开展览。”
同年12月23日,日本战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滕章等七人在东京巢鸭监狱被执行绞刑。司法行政部长主张参照舆论与东京军事法庭量刑一致,以判处无期徒刑为宜,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按照冈村宁次侵华罪行,认为应当处以极刑,国民政府司法部和外交部也对此予以声援。何应钦、汤恩伯等坚持主张将冈村宁次无罪释放。为此,负责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在年底愤然辞职,却未获批准。
1949年初,在冈村宁次一案最后公审前,国内形势已发生了急剧变化,蒋介石被迫下台,李宗仁代理总统。为了和中共进行和谈,他不得不接受中共方面的要求,命令将第一号战犯冈村宁次逮捕法办。蒋介石却亲自电令石美瑜“据淞沪警备司令汤恩伯呈请,将冈村宁次宣判无罪,应于照准。”
1月28日,毛泽东以中共发言人名义发表严正声明,严重警告南京政府:“你们必须将冈村宁次重新逮捕监禁,不得违误。”对于其他日本战犯“一概不得擅自释放或纵令逃逸,违者严惩不贷。”31日,南京政府发表声明,对中共中央发言人28日声明做出所谓答复,声称冈村宁次被释放是-一个司法问题,“完全与和谈无关”,拒绝重新逮捕冈村宁次等侵华战犯。同日清晨,冈村宁次和其他在押的日本战犯九人,连同其他侵华战犯二百六十人,在军事法庭的护送下,登上美国海轮“约翰堆克斯”号,从上海返回日本。2月4日,冈村宁次等抵达东京。
日本战败后,冈村宁次为何没被判刑?
冈村宁次没有接受到惩罚还是拜他曾经的敌人国民党所赐,这里面立功最大的三个人,老蒋、何应钦和汤恩伯。
冈村宁次在日军当中应该算是侵华专家,从日俄战争时期开始就一直从事侵略中国的活动,在北洋政府时期还担任过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在济南惨案中也有冈村宁次的身影,淞沪抗战期间担任日本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全面侵华战争期间,依靠中国人的鲜血。
从师团长一直做到侵华日军的最高长官,中国派遣军总司令,所以称冈村宁次是侵华头号战犯并不为过。
在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冈村宁次还发表这样的言论“皇军是百战百胜的,皇军并没有战败,中国也并非战胜,投降是服从天皇的命令”, 由此可见, 冈村宁次并不服输。
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才代表侵华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在投降的时候,蒋介石特意安排何应钦担任受降官,何应钦大家都知道的,是亲日派代表,当年的《何梅协定》就是何应钦签订的,在受降仪式之前,何应钦通知冈村宁次可以不用将军刀在仪式上上缴。
实际上,不管是按照国际法还是道义,冈村宁次都必死无疑的事情,可是历史的真相却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当时在中国战区还有数百万的日本人,在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看来,冈村宁次还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将冈村宁次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改为中国战区日本善后总联络官。善后是假,主要是让冈村宁次为其所用,随后冈村宁次就要求所部将武器、弹药、军需等物品全部交付给国民党部队,对于准备发动内战的蒋介石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礼物了。
远东军事法庭将冈村宁次列为甲级战犯,当时冈村宁次正在中国,因此国际法庭多次让中国将冈村宁次押送到东京参加东京大审判,老蒋为了冈村宁次的安危,费尽了脑筋,最后国民政府行政院答复, “ 冈村宁次大将不得归国,但不得拘留,仍以联络班长名义, 配属参谋若干人,于当地生活。”
还是麦克阿瑟下令命令停止冈村宁次的一切外交活动。
由于国民党的一再包庇行为,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只能走走样子,让冈村宁次上了中国的军事法庭。1948年3月冈村宁次被押解上海,说是关在战犯监狱,其实是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冈村宁次住,不但有专门的人伺候,还有一个排的人负责警戒,保护冈村宁次的人身安全。
在第一次军事法庭预审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第二次预审的时候比第一次还糊弄,就是彩排也要做做样子啊,经过两次预审,到1948年8月23日军事法庭对冈村宁次进行审判,在审判过程中,冈村宁次一再反驳,对自己的犯罪事实概不承认,最后到审判结束的时候,法庭宣布案件复杂,择日再判,这个择日,一直拖到1949年1月26日第二次审判,当时国民党在解放战场上兵败如山倒,也没有人重视这个事情了,最后在国民党的施压下,判决冈村宁次无罪释放。
在渡江战役之前,曾经的抗战名将,当时担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在自身都已经难保的时候,依然派人将冈村宁次等280名战犯用轮船送回日本,冈村宁次回到日本后,远东军事法庭已经解散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转变,冈村宁次作为一个战犯在国民党的帮助下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回到了日本,当时日本进行了热烈的欢迎。
这就是冈村宁次没有受到判刑的原因及经过。
日本战败后,冈村宁次为何没被判刑?
被称为日本“三羽乌”之一的冈村宁次,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抗日战争爆发前,受日本军国主义委派,冈村长期在中国从事间谍工作,一手炮制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和“沙县惨案”,直接指挥和参与了“一二八事变”。后历任伪满洲国关东军副参谋长、侵华日军总司令。不但强迫国民党在《塘沽协定》上签字,企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还对我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血腥镇压中国抗日民众,屠杀中国军民超过270万人。他还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无人区,无数个村庄和城市在他的手下变成焦土和废墟。
(冈村宁次旧照)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冈村宁次双手沾满中国抗日民众的鲜血,其罪行罄竹难书,人神共愤。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冈村宁次被中国抗日军民列为头号战犯。
但就是这样一位刽子手,在接受正义的审判时,居然逃脱了惩罚,被宣布无罪。这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得益”于国民党的庇护。
一、冈村宁次担任日军撤离中国的“联络班长”。
日本战败后,于1945年9月,成立了“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冈村宁次被国民党委任为“联络班长”,全面负责日军的撤离工作。由于冈村宁次的全力配合,原本预计需要3年的遣返任务,仅仅10个月就全部完成。
此时,大部分侵华日军核心成员陆续被遣返回了日本,但冈村等少数人仍然滞留在中国,仅仅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软禁起来,并未下令逮捕。
(冈村宁次投降)二、冈村宁次受到了国民党的特殊照顾。
为了拖延冈村宁次回国的时间,国民党一再推迟“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的解散时间。直到1947年初,“联络部”实在无事可做,国民党才迫不得已把它解散了。
但这个借口始终挡不住国内民众的呼声,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1947年底,国民党才将冈村宁次关进了南京的临时战犯监狱。
此时,冈村突发肺炎,国民党高层多人还曾前往狱中探望,包括曾留学日本的汤伯恩等人。
这期间,设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曾多次要求国民党遣返冈村回日本受审。但国民党都以冈村患病为由推脱,使得冈村逃脱了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国民党的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激起了国内舆论的一片哗然,民众纷纷予以指责和鞭挞。《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也发表文章,给予谴责。
在举国压力下,1948年3月底,冈村被解往上海,准备接受审判,但由于病情恶化,一度“保外就医”,住进了上海黄渡路。
(被国民党保护的冈村宁次)三、国民党操控审判,宣布冈村无罪。
1948年8月23日,抗战胜利整整三年后,人们终于迎来了对冈村的开庭审判。
期间,何应钦召集国民政府司法部、战犯军事法庭等部门,专门“研究”关于冈村的罪行裁定。在一番密谋后,商定冈村应被无罪释放。
恰值此时,东京大审判已经结束,东条英机等数名甲级战犯被判处绞刑。得到消息的冈村忧心忡忡,灰心绝望。国民党专程派出王俊中前去安慰:“审判只是一种形式,不必在意。”
1949年1月26日,万众瞩目的岗村审判终于迎来宣判的日子。上海军事法庭石美瑜庭长当庭宣布,冈村宁次无罪释放。
罪大恶极、血债累累的冈村就这样逃过了正义的惩罚。1月28日,冈村登上了前往日本的美国轮船维克斯号,大摇大摆地溜之大吉。
那么,国民党为什么要公然包庇冈村呢?
(冈村宁次谢罪)其一,岗村和国民党有不可告人的交易。
在抗战胜利后,冈村曾答应国民党,所有侵华日军只向国民党军队投降,并将日军占领的地盘、全部轻重武器和军需品交给国军。国民党对此感恩戴德,对冈村许诺:“准其以其劳绩赎罪,免以战犯惩处。”
其二,国民党欣赏冈村的“军事才能”。
冈村十分熟悉八路军的战术战法,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让我军蒙受重大损失。国民党想聘请冈村为军事顾问,协助国军对抗我军,开展内战。
后来,国民党还在台湾成立了“革命实践研究院”,聘请冈村为高级军事教官。
1966年9月,冈村在日本心脏病突发死去,时年82岁。
(参考资料:《最后的大队:蒋介石与日本军人》)
日本战败后,冈村宁次为何没被判刑?
谍战剧《潜伏》有余则成发送绝密情报的一个桥段,他根据站长分配的送餐任务和种种蛛丝蚂迹,判断出是日本战犯冈村宁次乘坐秘密列车经停天津。为什么要保密呢?那就是蒋政权也知道,容留和利用一个如此罪大恶极的日酋,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但是冈村宁次在日本投降阶段的配合以及在内战中可能的作用,又让老蒋甘愿冒这个险。
冈村宁次的侵华历史可谓久远,大家也都比较了解,之前的略过,仅从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起,就担任过关东军第2师团长、武汉会战期间的第11军司令官、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和“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几乎都是侵华日军最重要的军职。并且此人用兵狡诈工于心计,较为了解中国国情,曾经是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因此危害性极大。
日本宣布投降以后,曾经侵华的战犯审理主要是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的,一部分归设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美英等国主导;一部分是由“还都”后的南京政府组织法庭审理,也就是说,没有被远东军事法庭强制要求引渡回日本受审的这批战犯,南京政权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这就为冈村宁次逃过审判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
1945年8月15日老蒋关于缴械投降的命令下达后,冈村宁次的第一反应其实是不服,因为他手下还有105万日本陆军,在战略上还没有完全处于被动,对蒋军也颇多蔑视。然而狡猾的冈村很快意识到自己未来的处境问题,决定认真配合重庆政府的受降工作,同时还要把上百万的鬼子和侨民撤回国内,因此一边下令日军“谨遵圣命”,一边表示既不辞职也不自杀:“余决心置身于不求生亦不求死之境地”。
出于个人利益和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态度,冈村宁次极大地配合了蒋军对江南各大城市的接收,比如8月初奉命向南京靠拢的日军第34师团第217联队,在行至九江时同日接到了派遣军总司令部一道奇怪的命令:“目前南京还没有进驻中国军队的大部队,而在南京北面十里,津浦线上的六合,新四军正在集结中。据此紧急情况,该联队须从九江出发,乘坐民船下航在浦口上陆,入列重庆军(新编第六军)的指挥下,担任津浦线的守备”。
看明白了吗?为了抢先占领江北的要地浦口,从而阻挠新四军进入南京,冈村宁次居然命令日军一个野战联队编入到蒋军的作战序列之中,这简直是千古奇闻。那么冈村宁次执行得谁的命令呢?廖耀湘的新六军又是接到的谁的命令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其他许多地区,日军也因不肯向八路军和新四军投降,从而爆发战斗出现双方的伤亡。
总而言之,冈村宁次在蒋军从大西南出发、抢占宁沪杭重要地区的军事行动中,那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因此在正式向何应钦投降后,从1945年9月至1948年3月底,冈村宁次先后以“日本官兵善后总联络部长官”和“联络班长”的名义,被南京政府软禁在南京,协助遣返日军和日侨,也就躲过了东京的大审判,因为那边从1946年5月3日就开始进行了。
所以逃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自然是老蒋的一次投桃报李,同时也说明了美国方面在战犯审理中的不合理倾向性,即对没有参与太平洋战争的战犯,采取了不积极的态度,否则冈村是逃不掉甲级战犯罪名的。在南京期间,冈村宁次还与蒋军高级将领过从甚密,之前曾经撰文提到过,白崇禧就是在南京的一位次长家里,第一次与冈村邂逅,言语间居然客气而又尊重。
在蒋军多次打了败仗以后,冈村宁次又成为了老蒋的秘密军事顾问,这是由于其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任内,对八路军的作战方式和部队特点较为了解,彭老总也曾评价:“他经常广泛搜集我们的东西,研究我们的东西。他是日本侵略东北三省的副参谋长,老练得很,是历来华北驻屯军司令官中最厉害的一个”,那么当然,这些评价老蒋又岂会不知?
因此在1947年以后,何应钦、顾祝同等人代表老蒋等人多次密晤冈村,问询与我军作战之对策,这是蒋政权错得离谱的一步棋,居然问计于一个曾经的侵略者!哪怕那么多保定系、黄埔系的军官都是废柴,也断不可以如此,这是底线问题,仅次一层,必失民心和天下。
而华北抗日军民对曾经执行“三光政策”的冈村宁次更是恨之入骨,强烈要求抓捕和审判之,在冈村宁次的回忆录里他自己曾经提到,抗战胜利后“在延安发表的战犯名单约二万多人,我被指定为第一号战犯,第二号战犯为曾任华北方面军的多田骏”。
在全国人民的抗议和呼声中,以及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准备宣判的情况下,南京政府不得不于1948年3月将冈村宁次收押,并且解送上海受审(随即保外就医),然而在1949年1月26日的上海军事法庭上,冈村宁次居然被宣判“无罪”!西柏坡立即对此发表社论,强烈抨击了南京政府颠倒黑白的做法,我们知道,此时老蒋已经下野,但是仍然控制着上海的实权。
冈村宁次被判无罪也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代总统”李宗仁为了进行和谈和争取民心,乃下令重新逮捕冈村宁次,准备再行审判,然而“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却根本不执行命令,不仅扣压了李宗仁的电文,还秘密通知冈村跑路。1949年1月30日上午10时,冈村宁次搭乘美轮“维克斯”号逃离上海回到日本,就此躲过了中国人民的审判,殊为遗憾!
日本战败后,冈村宁次为何没被判刑?
谢谢邀请!
抗战胜利后,作为甲级战犯的冈村宁次被南京国民党政府在押,对他的处置问题上,国民政府态度暧昧。后耒老蒋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把他作为打內战的顾问,因为他跟八路军打了八年之久,老蒋认为他在剿共方面比较熟悉、有经验,是正当用人之际,故而逃脱了审判,幸免一死。
日本战败后,冈村宁次为何没被判刑?
冈村宁次作为日军反游击战中的最有经验的将领,其犯下的罪行是罄竹难书,无人区这个方案就是冈村宁次提出来的,旨在使得八路军游击战之基础消失,也就是使得打游击战的八路军没有地方获得补给,没有百姓能够支持。其手段之狠毒,实在是令人发指,但是正因为其有丰富的对共作战经验,让他被蒋介石看上了。
日军全面侵华之后,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一直是他们的心病,因为八路军的游击战不断毁坏着华北的交通。而华北连接着东北和南方战场,东北源源不断的炮弹、资源需要从这里投放到正面战场去。八路军的游击战严重的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稳定,使得日军不得不迟缓前线的攻势,迟一天就意味着多耗费一天的资源。
为了解决这块新兵,日本陆军看上了冈村宁次,这个参加过日俄战争的陆军大将,也是东京士官学院的最优毕业生之一。冈村宁次早些年就开始了对八路军游击战的研究,搞出了所谓“铁滚合围”战术,简单来说就是用大包围圈层层推进,封锁包围。企图将八路军困死、围死,并制造了大量的无人区,在这种攻势之下,八路军确实损失惨重。
而且冈村宁次最大的罪行就是强迫百姓住进一个个的“猪圈”,也就是用碉堡炮楼围成一个区域,只允许老百姓住在里面,防止其同八路军有联系。正因为冈村宁次的反游击战,使得八路军处境艰难。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让蒋介石看到了冈村宁次的价值。不过老蒋还是打错了算盘,因为解放战争就打了半年的游击战,其余基本都是解放军发起的大规模阵地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