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为什么天皇没有被废除?
罗斯福还健在的1945年2月7日,美国出台了关于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官方文件,该件明确规定:“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书,要由日本天皇和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官共同签署”,意即裕仁也在公开投降和废黜之列。但是在美国政府内部,对于是否保留天皇制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
(罗斯福)
持坚决反对意见的是原驻日本大使格鲁,自诩是最为了解日本政体的人物,他上陈罗斯福的意见是:“如果坚决执行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则,必然会指向废除天皇制 ,但这将难以保障日本投降的有序进行,我很清楚地知道,到了日本该投降的时候,只有天皇能促其实现,也只有他颁布诏书,才能使投降真正生效”。
这个家伙当了十年驻日大使,在美国国内人称“日本通”,其意见还是挺受重视的,他同时指出:保留天皇制度,也能使日本在投降以后,得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不过,当时美国民众对严惩战争挑起者的情绪仍然严重,立场强硬的罗斯福没理会格鲁的建议,仍然坚持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
(杜鲁门)
可惜的是,罗斯福不久以后撒手人寰,杜鲁门上台后,面对新的战争与国际形势,美国政府开始调整对日策略。杜鲁门所关注的重要两点,是美军在二战尾声阶段的伤亡和美国在战后利益的最大化,偏巧此时,那个格鲁成为了全权负责远东事务的副国务卿,他得到了缺乏外交经验的杜鲁门之很大倚重,话语权逐渐增大。
1945年5月28日,格鲁再次向总统提出了保留天皇制的问题,并且声称是出于减少美国人牺牲方面的考虑:“对于日本人来说,无条件投降的最大障碍,是他们认为(美国)要摧毁或者从根本上废除天皇和天皇制”,基于这样的理由,“美国应该给他们一点暗示,允许日本人在战后自行决定自己国家的政治体制”。
(约瑟夫。格鲁)
而杜鲁门比较着眼的世界格局是,在之前处理德国投降和分区占领的问题上,美国和苏联的矛盾已经日益升级,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盟国与日本的矛盾,“冷战”的端睨正在出现。所以他对如何让日本尽快投降,从而避免苏联插手日本和远东事务更感兴趣,而格鲁关于保留天皇制的谏言,正合他意。
1945年7月16日,原子弹试爆成功,美国人终于安心向日本提出最后通牒了,十天后的《波茨坦公告》明确指出:日本政府是执行日本投降和维持战后秩序的主体,公告同时透露出战后将实施军事占领和间接统治相结合的方针。这种文字游戏瞒过了苏联人,却隐晦地告知了日本人美国的态度。
(裕仁宣布投降)
什么意思呢?因为被日本军部控制的政府肯定要跨台,《波茨坦公告》里所提及的“日本政府”当然是天皇政权,所以杜鲁门对于日本投降的原则已经改变,其实质就是:日本军队无条件投降,而日本这个国家是“有条件投降”(条件就是保留天皇),以期尽快结束战争,达到独自控制日本的目的,而战后的日本,将是与苏联进行冷战的前哨。
不仅如此,为了达到前述自私的目的,美国政府还进一步放宽了对日本的要求,在稍后日本乞降照会的答复文中,美国放弃了必须由天皇亲自签署投降书的立场,同意由“天皇授权日本政府和大本营代表签署必要的投降条款”,也不再要求废除天皇的宪法权力,更改为:“自投降之日起,天皇和日本政府的权力应从属于盟军最高统帅”。
(日本民众收听投降广播)
1945年8月14日,日本告知美国同意新的投降条件,并愿意接受美军占领,而美国政府不顾中国、苏联和英国仍存异议,立即通过广播宣布接受日本投降。就这样,日本的天皇体制被保留了下来,裕仁及其亲属在美国的包庇下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战争清算,麦克阿瑟率领的美军完成了对日本的单独军事占领。
所以你会发现,在密苏里号的投降仪式上,签署投降书的只有日本外相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却没有任何皇室成员。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为什么天皇没有被废除?
在2005年出版的《 Racing the Enemy: Stalin, Truman, and the Surrender of Japan》一书中,写到当时盟军内部对于日本投降后如何处理天皇是抱着两种态度的,一方面觉得保留天皇以便于战后稳定,另一方面觉得天皇的保留会是军国主义的余烬。
日本内阁在投降前,也就是1945年8月10日的内阁会议上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要他们投降可以,但有要求是“维持国体”,这意思简单理解就是天皇和既有内阁组织不能动。当时盟军受到这个条件之后是很恼火的,特么两个蘑菇都种你脑袋上,还给我叽叽歪歪谈条件?波兹坦公告是让你们无条件啊,鬼子你们是饿晕了伐?
当时盟军里头就属澳大利亚最恨日本,主张把天皇连同那些内阁全部吊死,但这事儿土澳说了不算,得美国拍板。儿美国这时候要考虑啥的?二战打完之后得琢磨如何遏制苏维埃崛起,而日本这狭长的一条岛链能挺好的封锁远东地区。但如果弄死了天皇,指不准日本国内闹出多大事儿,再说天皇确实是个混蛋,但美国人只要把天皇变成自己的混蛋狗腿子也是利大于弊。
当然,对于天皇的削权还是有的,美国当时接管日本之后,剥夺了天皇所有政治权利,只是留给日本人当个吉祥物。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为什么天皇没有被废除?
你好,我是冬雨AK,我来回答,天皇没有被废除,是因为美国罩着他
对于日本天皇到底有没有罪责,答案是肯定的!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裕仁天皇一直都是日本侵略军的精神领袖和最高统帅!他不仅成立了最高指挥机关-大本营,还迫使不支持扩大战争的近卫内阁辞职,改任好战的东条为首相,珍珠港也是他批准进行的,日军几乎所有的大的侵略行动,都是由他批准执行,可以说裕仁天皇的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所以,二战结束后,苏联 中国 东南亚等国均要求审判裕仁天皇,废除天皇制度,但可惜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否定了这些要求
二战日本投降后,美国拒绝了分区占领日本的要求,由美国独占,这样美国就在日本的问题上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其实,早在美 日进行投降谈判的时候,双方就默认了将保留天皇制度,当时美苏对立的冷战格局已经出现苗头,考虑到日本的战略地位和具体国情,美国认为还是应该保持日本现有的天皇制度,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社会的稳定,可以缓慢有效的推进社会改革,防止社会动荡下社会主义分子滋生进而遏制共产主义,毕竟日本天皇统治日本已经上千年,在整个日本人心中已经神化,如果贸然审判天皇,必定引发民众的恐慌,也不利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
再者,裕仁天皇本人也是一个“戏精”,他摸透了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性格特点,针对他骄傲自大,虚荣心强的特点,在首次面见麦克阿瑟时,极其温顺甚至谦卑,这让麦克阿瑟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对裕仁天皇的好感度飙升,主动表示,将全力为天皇免除罪责。
虽然,日本裕仁天皇逃脱了审判,天皇制度也得以保留,但已经没有实权,1946年1月1日,裕仁天皇发表《人间宣言》,承认天皇不是神,而是普通的人类,大大削减了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影响力,现代的日本天皇更多的只是国家象征!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为什么天皇没有被废除?
日本,我们都知道,他们是当年二战时期不可原谅的罪人之一,但是作为历史的罪人,他们的罪魁祸首日本天皇为什么可以保留下来呢?其实原因还是比较简单的。
在晚清时期也是有着这样的一个例子,那就是慈禧太后。当年,慈禧以一国之力挑战西方八国集团,其性质几乎可以和这些法西斯差不多了,但是不同的是,慈禧背后的大清朝实在是不堪一击。
于是在战争结束以后,其实他们八国集团的必杀名单上是肯定有着慈禧这个人物的。但是前去议和的团队却是真正的要将慈禧留下来,这个和后来日本天皇可以留下来其实还是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战败投降。他们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保留他们的天皇。于是日本的天皇可以幸免于难。
作为战败国,还能提要求。真的就是这样,他们虽然战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确实还有着反抗之力,虽然说可能不是那么的强大了。但是要是忽视的话,其实还是很不靠谱的。
再者,日本天皇是日本的象征,更是当时众多日本民众的心中的神。所以要是真的将他给处死了,那么可能不能为日本人民所接受吧。那么事情可就搞大了,肯定是不符合美国他们的利益的。
所以,为了日本的稳定,还是将他们留下来了。难不成还真的将日本炸到海里去吗?那么今天或许全世界都在真正的忌惮着美国,而他们肯定会成为人类的罪人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