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德国冲锋枪mp40?

二战时期,德国国防军的步兵枪械有许多都是出类拔萃的,譬如毛瑟98K是5发栓动步枪的巅峰之作,StG44是全球第一把投入实战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MG-34则开了通用机枪之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中,战时德军装备了大约100万把的MP-40冲锋枪,同样在步兵枪械中不容小觑,因为此枪枪托采用了折叠式,在二战M-1汤姆逊、波波沙-41、索米1931式、伯莱塔M-1938、百式等大量木质枪托的冲锋枪中可以鹤立鸡群,一看就是一把非常漂亮的冲锋枪,漂亮美女对男人具备杀伤力,同样漂亮的冲锋枪也具备强大的杀伤力。

32发直弹匣供弹的MP-40冲锋枪,发射9毫米手枪弹,理论射程每分钟500发,枪托折叠状态时,全枪长仅为0.63米,显得此枪非常紧凑,易于携行;即便折叠枪托打开时,全枪长度也只有0.83米,是把非常短小精悍的冲锋枪。

最关键的时,此枪射击时,后坐力非常小,从早期南斯拉夫电影《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两部稍上年纪的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战争题材故事片中,即可看出游击队员手持MP-40冲锋枪射击时,根本就不用枪托抵肩,枪托是折叠状态的,可见此枪射击时易于掌控,不要说是男人,就是女人都能轻松射击,说明MP-40冲锋枪枪械性能非常出色。

MP-40 冲锋枪,全枪没有复杂的工艺,不见一根木头,得以大量制造,且射击精度较高,连发时容易掌控枪械的跳动,在有效射程内的射击非常精确,在较近距离作战中提供密集的火力,轻易压制美军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火力,从战争片《兄弟连》的镜头中即可窥探。

当然,在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国防军引以为豪的MP-40冲锋枪,遭遇了最强劲的战场对手-苏军波波沙41冲锋枪,71发弹鼓输出动物般凶猛无比的火力,压制住了32发弹匣供弹以射击精准而闻名的MP-40冲锋枪。

如何评价德国冲锋枪mp40?

应该说,MP-38/40冲锋枪属于一种非常不错的冲锋枪,现在网上总是把它和苏联的波波沙相比,而且也总是说德军士兵非常喜欢缴获的波波沙,但是对于同时有很多苏军士兵也使用缴获的MP-40确实有一点视而不见了。这个应该是MP38。

MP40是在冲锋枪历史上有很大开拓创新的一种冲锋枪,从MP-40开始,各国的冲锋枪确定了一些主流标准,一是冲锋枪要短小,二是冲锋枪要便于大批量生产。

在MP40身上,枪械第一开始使用塑料作为护手材料,这极大的减轻了枪械的重量,当然MP-40本身也是不轻的,当时如果和当时主要的冲锋枪比如汤姆森M1928相比,还是要轻了不少,汤姆森重5公斤,MP-40是4.1公斤。当然后来的象司登,波波沙什么也还是要比MP-40轻。

一方面是使用塑料减重,还有就是使用金属折叠枪托缩短全枪的长度,这一点明显的提高了冲锋枪的携行性能,这一点对于一开始作为坦克兵自卫武器来说特别重要,坦克里边的空间十分狭窄。而在枪械上使用折叠枪托也是MP47的首创。当然MP-40的这个折叠枪托并不是太成功,这种枪托抵肩不稳,而且贴腮是不舒服,只不过是解决了一个有无的问题。但是,这个枪托对于苏联人确实影响很深远,不但是后来的波波斯43是冲锋枪,包括后来的AKS47自动步枪都是用这种枪托。英国人的司登冲锋枪,司登受到MP-38/40的影响很大的。M3黄油枪,黄油枪是美国人借鉴司登生产出来,而司登又受到了MP40的影响。MP40的这个折叠枪托,苏联人到了AK上还在使用,到了AK74上,才不用了。

对于MP-40在战争中的表现也是比较亮眼,MP-40和德国的M42钢盔一样成为了德国士兵的标志物,尽管冲锋枪一般只是配发给正副班长,但是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几乎是每一个亮相的德军都是用MP-40。

不过相较于原来的冲锋枪MP-40的产量的确很大,MP-38/40的产量高达117万支,除了波波沙和司登以外,第三就是他了。在生产工艺上,大量使用冲压点焊等工艺,极大的提高了冲锋枪的产量,而且质量也不差。MP40的精度在200米以内还是不错的,这在冲锋枪里边不错了。

应该说,MP-40是一把好枪,但是并不完美,是它开启了冲锋枪的黄金时代,而随着二战的结束,自动步枪迅速取代了冲锋枪和传统步枪的地位,MP40也就到了进入博物馆里边的时候了。

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评价德国冲锋枪mp40?

划时代产品

如何评价德国冲锋枪mp40?

注意一个细节,从MP38到MP40的型号差只有两年时间,熟悉二战史的自当清楚,这期间正是德国闪击波兰的时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传统意义上的起点。而正是波兰战役实战的检验,让德国军方提出了对MP38的改进意见,使之终于成为二战德国士兵的象征,令人过目难忘。

(德国伞兵冲锋枪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工业国家为应付惨烈的堑壕战,都开始研制火力更为凶猛的近战利器冲锋枪,德国人搞出来的就是在民国被称为“花机关”的MP18伯格曼冲锋枪,在战争后期干掉了不少协约国士兵。因此一战结束以后,《凡尔赛和约》中有相关条款,严禁德国国防军再研发和列装冲锋枪,看来美英法等国是真的被打疼了,完全可以说,冲锋枪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步兵战术。

希特勒上台后秘密扩军备战,冲锋枪继续成为德军偷偷研制的重要步兵武器,并且在1938年成功通过测试了MP38,这就是后面更为著名的MP40前身。期间德国人曾经造出了MPl8/l、MP28/ll、MP34/l、MP35/l和厄尔玛等一系列冲锋枪,然而在技术水平上都没有形成突破,德国陆军并未大量采用,直到MP38的诞生。

(法国志愿兵冲锋枪手)

MP38冲锋枪就是为了配合德军的闪击战而问世的,它最初列装的只是德军装甲部队和伞兵,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大型步坦协同作战中,MP38的火力让波兰步兵一度“无所适从”,德军冲锋枪手很好的保护了坦克不受近距攻击,同时跟随在坦克碾出的通道后面,大肆屠杀阵线已经崩溃的波军,证明了MP38设计理念的正确。但是在实战中暴露出来的重要问题是:保险不太靠谱,特别容易走火。

德国人立即回头修改,将冲锋枪的单体拉机柄改为双体拉机柄,增强了保险功能,这就是MP38/40,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MP40,一些网络文章对此模糊的定义是错误的,虽然枪机进行了修改,然而MP38/40的生产仍然是传统的枪械制造工艺,即使用车床、铣床等设备对整块金属进行加工,既浪费材料又耗费工时,严重制约了枪械的产量。

(折叠枪托)

于是1940年起德国人采用冲压生产技术,开始降低MP38/40的用料和工时,用大量冲压和焊接出来的零件代替MP38的机加工零件,各兵工厂分头生产标准化的零件,然后在总装厂统一进行装配,使产量大幅抬高,甚至将握、把护板全部采用塑料件,折叠式枪托也用钢管制成,坚决不用一块木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大名鼎鼎的MP40冲锋枪。

MP40仍然使用9毫米口径手枪弹和直型的32发弹匣,其优点是后座力小易于控制精度,所以老少咸宜,电视剧中妇女抓起MP40就能大杀四方也不完全是演绎。其结构简单并且设计精良,对枪进行分解与结合时根本不需用专门工具,同时枪身短小携带方便,整体评价一句话足矣:“人机功效的设计恰到好处”。

(三款冲锋枪比较)

任何一款武器,过分追求某一项技术指标,必然以牺牲另外一个指标为代价,MP40做到了“中庸但是完美”,这才是德国武器的特点。也正是因为中庸,它在后来东线的战斗中被71发弹鼓的波波莎碾压,事实证明,在近战和巷战中冲锋枪的射击精度已不重要,更多依靠的是射速和火力持续性,德国人吃亏在过于追求机械的精度和美观,波波莎看起来巨丑,可是它实用啊!

所以MP40的弱点一是射速较低,一就是供弹问题,32发的直型弹匣几梭子就干光了,并且德国士兵习惯性的将弹匣当成握柄,也经常会造成供弹故障,波波莎是托着弹鼓射击、而汤姆逊有专门的木制握柄。

(苏军挂上也挺帅)

但MP40仍然是一款伟大的武器,它甚至是后来美军M3冲锋枪的蓝本,也是德军前线官兵梦寐以求的装备,其革命性的冲压制造方式也影响了MG42机枪的生产。

二战影视剧中德国兵和游击队人手一支MP40是不准确的,MP40整个二战期间(1940到1945)不过生产了100多万支,与毛瑟98K1200万支产量的差距非常巨大,在德军武器中的装备比例有限。它最初只配发给机械化部队和伞兵部队中的排长、班长,后期也只能满足军士等战斗骨干的使用,游击队和抵抗组织大量缴获是不可想像的,那德国军士也忒菜了。

如何评价德国冲锋枪mp40?

到现在以来很多军事专业人员评价起二战中的德军MP40冲锋枪,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款冲锋枪在二战中各方面性能都显得非常平庸。但为何现在很多网友都把MP40冲锋枪列为优秀枪械行列,并且受到了许多军迷朋友们的好评呢?当然,无论多么优秀的武器装备依然有优点也有非常多的缺点之处,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二战时期德军的MP40冲锋枪的优缺点!

二战德国MP40的优点之处!

第一点,射击精度与稳定性极好!

或许我们都看到过了解二战德军的电影纪录片、或当时德军的实战影像,在这些影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德军在使用MP40冲锋时射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射击稳定性。射击时枪身波动小,这样能极好的保持弹道的精度与命中率。

第二点,造价便宜与制造工艺简单!

最初在德国设计MP38时,这款冲锋枪的设计相对复杂。但当时德国的武器制造专家收集大量的MP38缺点反馈,进行改良优化而设计出了MP40。MP40的许多零部件都是由冲压与焊接而成,在这一点上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极易制造。

第三点,易操作与极好的战场适应能力!

在二战前期的苏德战场,由于环境恶劣当时德军使用的MG42与98k往往会因为极冷的天气冻住无法使用。不过当德军列装MP40后,这样的环境影响因素就随之而解决,根本原因就是因为MP40极其简单的设置,零部件之间的空隙较大便于擦拭润滑油。

二战德国MP40的缺点之处!

第一点,弹容量少!

MP40有着容量32发的弹匣,很多人觉得32发的弹容量已经够多了。不过,在苏德战场上的对手“苏联”使用的波波沙冲锋枪为弹鼓供弹,这样比较下来,德军装备的MP40冲锋枪但容量的确是较少。

第二点,射速较低!

MP40的射速为每分钟500发,相较于苏联装备的波波沙冲锋枪每分钟900发的射速显得极低。就算与美国的汤姆逊与英国的司登冲锋枪相比,MP40在射速方面也是好不占上风。

第三点,由于设计的原因易造成卡壳!

MP40在设计之初采用双排供弹弹匣,这样的设计是MP40最大的缺点之处,极易造成枪身因进入尘土而造成卡壳的危险,MP40这样的毛病到二战结束时德国工程师依然没能解决。二战德军的MP40虽然有优点也有缺点之处,但这款枪却是实实在在的二战名枪,在整个二战之中跟随德军东征西战立下汗马功劳。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如何评价德国冲锋枪mp40?

跟“波波沙”、“汤姆逊”冲锋枪一样,都是二战时期的经典冲锋枪,MP40被轴心国广泛使用,在1940年~1945年间,该枪共生产了超过一百万支。其前级型为MP38冲锋枪,在MP38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简化,同时针对其保险机构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因为MP38冲锋枪的简易保险可靠性不高。

▲东线战场使用MP40的德军士兵

其实MP40的诞生也与当时德军战况的推进有关,因为当时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简化武器的生产工艺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是当时德国军方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所以为了进一步简化步兵武器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在1940年,埃尔马兵工厂再次对已经定型的MP38冲锋枪进行了改进升级,并名把改进后的型号命名为MP40,在生产工艺上,MP40使用了大量的冲压、焊接工艺零件来代替原本MP38中的机械切削加工工艺零件,使得各零件可以在不同的工厂分工生产,然后在总装厂统一装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做到大量生产MP40。

▲使用MP38的苏联士兵

在结构上,MP40使用的是开放式枪机和反吹式自动原理设计,采用直型32发弹匣供弹,发射的子弹为9x19mm帕弹,为了降低生产成本,MP40去掉了传统枪支上的木制组件,改为用塑料代替,比如护木和握把,同时还使用了可以折叠的钢制枪托,在非战斗状态时可以把枪托向前折叠到机匣的下方,以便于携带;还有就是大部分MP38、MP40的枪管下方都有一个铝制或钢制的钩状底座,这个底座的作用就是当在装甲车的侧面或者是射击孔射击时,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总之,MP40算是一把可靠的冲锋枪,在德军中还是挺受欢迎的,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操作,近距离作战时可以提供密集的火力输出,所以,德军不仅在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中有大量装备MP40,其他步兵单位的装备比率也是在逐年增加,在当时就是一款可以优先配发给一线作战部队的经典武器,至于缺点嘛,最主要的就是弹匣容量太小,32发容量的弹匣几梭子过去就没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