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楚云飞终于逮到机会将独立团缴械,为何最后却归还了?

不能危言耸听误导《亮剑》爱好者大军,就凭晋绥军的战斗力哪有本事缴独立团的械,如果楚云飞搞摩擦敢直接针对八路军主力团队的话,1945年初李云龙就好“按第二号预案”大开杀戒了,拥有八个营7000多人马的独立团完全可以消灭358团,连骨头渣都不吐。其实楚云飞突然袭击的,是地方武装“石岗小队”这支小部队,而只缴械不杀人,说明楚云飞还不想彻底撕破脸。

这一事件是通过独立团代理团长兼政委赵刚的谈话来介绍的,李云龙由于擅自剿灭黑云寨和刀砍俘虏被降职为营长,却仍然在独立团当着老大,没事就端起酒碗喝上二两,一边听听赵刚“汇报工作”: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希特勒快完蛋了;太平洋战场上美军也频频得手,轰炸机航程完全覆盖日本本土,小日本也快撑不住了;最关键的信息是,楚云飞的团部进了城,并且对我党武装开始动手了。

到1945年初华北日军迫于兵力不足已经开始战略收缩,放弃一些外围据点集中于交通枢钮,楚云飞的部队顺势接管了安化县城,而日军却只能“默认”无力反击,说明华北日军确实大势已去。精明如李云龙和楚云飞这样的双方战将,都在着手考虑日本人战败以后的军事部署了,这叫未雨缪绸,李大营长在地图上标明了犬牙交错的局势每天在研究,而楚云飞则直接出动三个连将附近的地方武装“石岗小队”下了枪。

所谓“石岗小队”就是石岗区小队的概念,与平安战役协助独立团六连打援的是同一性质的部队,抗战时期我军的地方武装一般有县大队、区小队和各村民兵队等几级建制,他们在军事上归属野战部队指挥,但在人事和隶属上却由当地党组织和民主政府掌握,因此这些地方武装并不能算独立团的部队建制,道理很简单,一旦独立团离开现在的防区,就无权指挥他们了。

而楚云飞选择在这个时机拿这样的地方武装开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对是“一石三鸟”的计策,并且给自己也留有余地,毕竟抗日战争尚未结束,哪一方也不愿意承担先行挑起“摩擦”的罪名。

试探李云龙目前对独立团的统率力

事件发生后,赵刚曾经派人去跟楚云飞交涉,对方的回答是“独立团只认李云龙”,意思是如果要谈判就得派独立团一营长李云龙前来,一方面这是楚云飞故意藐视八路军总部的权威,因为赵刚才是明令任命的代理团长;一方面是在观察被降职的李云龙在独立团还有没有权威,楚云飞很清楚,李云龙带队的八路军独立团才是真正的大敌。

提醒李云龙不能欠帐不还当“老赖”

李云龙在358团一营准备反水的时候,出兵帮忙平叛顺便运走了叛军全部武器装备,事后楚云飞多次讨要李云龙一味装聋作哑, 还一口一个楚兄的叫着,楚云飞翻不得脸窝着一肚子火。将区小队包围缴械既是一种报复也是一种提醒:李大团长 , 欠我那一个营的装备该还了。

这是借机除掉李云龙计划的一部分

到那个时候双方互相戒备的心理已很严重,楚云飞必须找到一个李云龙不得不赴“鴻门宴”的办法,而以我军对武器的看重,一支区小队的几十条枪绝对是天大的事,谅李云龙不敢置之不理。只要把李云龙诓到安化城的358团团部,除掉李云龙这个心腹大患就算是大功告成一半。

至于为什么最后又归还了这批武器呢?楚云飞所部已经是得到美式装备和军装的精锐,哪里看得上区小队这几十条烂枪,如果不还,反而给了李云龙赖账的口实,一个主力营2000人的武器装备和一个区小队的“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完全没有可比性,这个帐楚云飞还算的明白。

更重要的是诱杀计划的破产,李云龙来倒是来了,却是跟段鹏腰里缠着炸药来的,楚云飞也无可奈何只能见好就收。枪虽然还了,但是事情远未结束,后面不仅有了大孤镇的插曲,还有李云龙把伪军和晋绥军一起缴械的报复行动,来而不往非礼也,倒是当年微妙局势的真实写照。

而日本人刚刚投降,358团就再次动手了,这一次是来真的,轻重武器直接冲独立团三连开火,于是有了下面的故事:晋西北八路军李云龙部队的一个连遭到国军楚云飞部的突然袭击,双方激战一夜均伤亡惨重,天亮时八路军增援部队赶到,国军撤退,后经联络,双方均称“误会”。

《亮剑》楚云飞终于逮到机会将独立团缴械,为何最后却归还了?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亮剑》中,楚云飞的358团只是缴了石岗小队的械,并不是缴了独立团的械。就凭晋绥军358团的战斗力,要想缴李云龙的械,根本做不到。

1945年,苏联红军及美英联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希特勒将彻底完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也频频失利,蹦跶不了几天了。华北的日军兵力紧缺,只好放弃了一些外围据点,收缩兵力,而楚云飞正是利用这一机会,率部进入安化县城,并控制了当地我党武装力量,石岗小队就是我党武装力量。

抗战时期所谓的县大队、区小队等,其实都是我党的地方武装力量,他们大多由脱产民兵组成,只是在军事上隶属八路军。他们平时负责训练民兵,武装保卫本县区安全,配合主力作战。独立团防区在石岗小队附近,所以石岗小队归独立团指挥。楚云飞将石岗小队缴械后归还,当然有一半是李云龙的功劳。

楚云飞之所以缴了石岗小队的械,就是为了使李云龙赶赴自己精心设下的“鸿门宴”,当李云龙和赵刚听到楚云飞进驻安化,石岗小队被缴械的这个消息后,就知道这是楚云飞有意制造摩擦。果然,楚云飞承诺只要李云龙前去赴宴,就归还武器,不过当时李云龙已经被降为营长,但楚云飞只认李云龙,就有点挑战总部权威,拉拢李云龙的意思。

果然,李云龙赴宴后,就说有一个副师长的位置,留给李云龙,老李当然不答应。见拉拢不成,楚云飞直接来硬的,谁料老李更狠,绑了炸药赴宴,楚云飞没办法,只好放了老李。其实楚云飞部已经全副美械,拿着石岗小队那几条破枪也没什么用,诱杀老李的计划失败后,归还武器也是理所当然。

《亮剑》楚云飞终于逮到机会将独立团缴械,为何最后却归还了?

独立团都能给楚云飞逮到机会缴械,那李云龙还混个什么劲?区区一个区小队,358团居然派了三个连去伏击缴械,李云龙独立团那时正经团编制的已经八千人马,可不算石岗小队这种地方游击武装力量,别说楚云飞,就是他头上阎长官打主意,动用晋绥军军级规模部队,还得防着李云龙打不过逃得掉呢,想缴独立团的械,晚上喊五妹子帮他枕头垫高点,做梦去吧。我们现在看多了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觉得过于强调这方面务虚的东西,没什么意思,也要承认我们的部队总体来说,承平日久,在和平大环境下时间太长,基层政治思想工作确实有做的流于表面,过于浮夸的问题。但是在战争年代,政治思想工作的确是使我军明显优秀于其它国内军队的法宝,也是让军队产生脱胎换骨般战斗力的先进方法。这一点,恰恰就在楚云飞所在的晋绥军身上,有很强烈对比的例证。晋绥军在抗日战争当中,作为一支前地方军阀部队,在类似部队、尤其是北方原地方军阀部队里,打的已经算最优秀的了,这支军队因阎长官是老同盟会员,原始的家国情怀教育还是有的,后来阎长官割据自治,也非常注重斯人守斯土的狭隘民族主义教育,因该说这支军队面对对山西家乡的入侵,思想工作还是相当有基础的,可惜军阀部队就是军阀部队,在忻口会战、太原会战这些主场战事里,这支军队所表现出的战斗力,也就只能说这是一支相对优秀的军阀部队而已,在国军共军帮助下,勉强保住山西没有完全沦陷,阎长官本人也意识到自己军队的局限性,与我党合作,重新编练山西青年决死纵队,政工干部全由我党委派,最后发展到四个纵队五十个团,占晋绥军一百五十个团的三分之一。之后在山西,晋绥军最有战斗力的就一直是这四个决死纵队,这支新军的战斗力和精神面貌,也确实明显强于老晋绥军,阎长官也是为了这四个纵队的主导权,才发动十二月事变,也是没想清楚这些部队的政工力量,所以反而导致四支决死纵队先后公开倒向我党,成为后来十四集团军的班底。而仍旧在阎长官手里的晋绥军部队,阎长官也不是没有想过别的办法,既有利用楚云飞一样,山西籍外出学习归来的党国干将,也有日本投降后招收的日本战术教官,只是晋绥军老部队本质上思想根源不动,边边角角的改变会有,跟原新军一样根本性变化不会有。楚云飞358团装备和训练还可以,一个团从出场起就是小一旅的加强编制的五千人马,可是战绩上,没什么值得一提之处,固守防区,基本也不主动招惹日本人,大孤镇钱伯钧率其主力一营叛乱,独立团才用多少人就把他们镇住,武器全收缴了?这种部队也能一本正经夸张到“逮到机会将独立团缴械”?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358团也被黑云寨土匪缴过械?只能说亮剑白看了。

《亮剑》楚云飞终于逮到机会将独立团缴械,为何最后却归还了?

首先纠正楚云飞缴的不是独立团的械而是区小队的械,区小队属于独立团的辖区内,李云龙去要其实就是去要个面子,毕竟区小队是自己的下属部队。

好了我们回归正题,为何楚云飞将枪归还了李云龙?有3个原因:

其一:看不上区小队的枪。

(以下对话为我模拟对话)

楚云飞:云龙兄,如今我缴了你一个区小队的枪,我们做个交易如何?

李云龙:楚兄,想和我做什么交易?

楚云飞:云龙兄,你将之前缴了钱伯钧的枪支归还,我将区小队的枪给你如何?

李云龙:楚兄,都是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你缴我的械,我缴你的械,咱俩不就扯平了吗?还做什么交易啊。

楚云飞:云龙兄,我全是美式装备,要你哪几条烧火棍又何用?

李云龙:那你还给我就是。

楚云飞:我TM。。。。。。。给你给你

其二:楚云飞有诚信履行诺言。

楚云飞本身不是想缴区小队的械,毕竟李云龙也不是很在乎这几条枪,而是借缴械这件事,设置鸿门宴,除掉李云龙。但是没想到李云龙有备而来,身上绑满了炸弹,要与楚云飞同归于尽。楚云飞见此状也只好作罢,楚云飞之前答应了李云龙只要他来就归还区小队的枪,如今计划失败,只能履行之前的诺言将缴的枪械归还。

其三:国共还没撕破脸

当时国共虽然有些有摩擦,但是并没有撕破脸,如果李云龙告上楚云飞一状,楚云飞不仅要归还缴了的枪械,还会被训斥一顿,所以楚云飞思考过后觉得犯不着,也就归还了。

我是汤里放药,了解更多娱乐资讯,关注我即可!

《亮剑》楚云飞终于逮到机会将独立团缴械,为何最后却归还了?

晋绥军楚云飞部缴械的不是李云龙的独立团,而是石岗小队的械。石岗小队与独立团完全是两回事。

李云龙的独立团属于野战军,此外,八路军当时还实行军区制度。独立团已经发展到了7000人,李云龙虽然为团长,但是一般要兼任军分区的司令员。军分区除了下辖野战军(主力)之外,还会有一些地方部队。这些地方部队就是县大队或者区小队。

县大队和区小队是地方部队,由脱产的民兵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武装保卫本县区,同时训练民兵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必要时作为后备兵源,由地方部队升级为野战(主力)部队。通常一个县至少有一个大队,下辖若干个中队或小队,人数大约几百人;区内编为中队或小队,人数30-150人。

亮剑中,楚云飞的358团是以3个连的兵力包围的石岗小队,石岗小队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都不及晋绥军,不得不被迫缴械。换作是李云龙独立团的一个连左右的人数,楚云飞的部队是贸然不敢动独立团的。

《亮剑》楚云飞终于逮到机会将独立团缴械,为何最后却归还了?

对于全美装备的人来说,这些东西真是看不上眼,而且楚云飞身上还有某种气节,跟李云龙可以说也是英雄惜英雄,真正的对手咱们战场上一决高下,你有什么招,我就接什么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