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最正确的城市战攻坚编组是什么?

到1947年6月,东北野战军已经发展壮大到46万余人和160个炮兵连,而杜聿明指挥下的国民党军队虽有48万余人,但因所需要防守的要点过多,只能采取“机动防御”的战法控制交通沿线的大中城市,战略上已处于全盘被动。东野司令员林彪当然不会给敌人调整和喘息的机会,随即发起“夏季攻势”。

夏季攻势的最后一战便是四平攻坚战,按次数来算是第三次四平战役,东北野战军为夺取沈阳与长春之间的这座重镇,向四平周围运动和部属17个师的部队,其中7个师和5个炮兵营用于四平攻坚,其余部队负责阻击可能从沈阳和长春出动增援的敌人。

攻城部队统由东野一纵司令员李天佑指挥,6月24日晚8时为总攻开始时间,作战预定在三到五天内攻克四平。从战役部署到城市攻坚编组,都是按林彪司令员亲自部置的战术原则进行的:在整个兵力使用上遵循“一点两面”的战术,具体在城市巷战时则运用“四组一队”的攻击顺序和“三三制”的战斗编组。

(李天佑司令员)

“一点两面”是指在战场上把大部分兵力兵器放在一点上,集中力量撕开一个口子,这“一点”也算一面,一般选择敌人的非重点防御方向,即以我要点对付敌人的弱点,同时在另外一面放上少数兵力进行牵制性攻击。

林彪对于两面的解释是:“两面的战术要求,不在一个方面,而是两面,有时甚至三面四面,特别提出两面,是为了要同志们注意搞敌人的侧翼和后路,通常敌人在遭遇一面攻击时仍能安心抵抗,但遭受两面或三面攻击时就动摇了,这就促成了我主力的突破”。

(陈明仁)

所谓“四组一队”是指我军炮火延伸后,最先冲上去的是工兵队,负责排除敌阵前的地雷、鹿砦和铁丝网,为后面的突击连队扫清障碍;而紧跟的突击连队要分成爆破组、突击组、火力组和支援组的作战编组进行攻击。而“三三制”即指每个步兵班分为三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三到四个人,列成三角队形冲锋和搜索前进。

四平守敌为陈明仁第71军两个师,以及临时归其指挥的第13军54师和五个地方保安团共计35000人,他将整个城市划为五个守备区,城西的市中心为核心守备区,火力配备齐全且明暗碉堡遍布,命名为“陈明仁堡垒”,其实他这一套是他在滇缅反攻时,战后参观和模仿日军的要塞守备方法而来。

(杜聿明在东北)

我攻城部队在实际不占多少兵力优势的情况下,确有轻敌思想,因此攻坚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惨烈,首次投入实战的炮兵纵队射击又比较分散,没有集中在突破点上,所以给守敌工事造成的损坏均不足以致命。城内日建的诸多红色大楼成为敌人的天然堡垒,每攻取一座红楼都要付出相当代价,即便如此,东野血战八天后仍然攻克一半城区完全占领城西,不过伤亡接近8000人。

负隅顽抗的陈明仁征用了一切可以作战的人员,包括国民党各级官吏和警察,第71军军部兽力辎重营的200多个马夫也被驱赶着上了前沿,最终只有不到30人生还;他同时命令第一道防线的部队一律不准后退,否则第二道防线的守军有权射杀,在这样疯狂的抵抗下,第71军又坚持了一周,但阵地被压缩的越来越小,已然是垂死挣扎。

然而,长达半个月的攻城战斗不仅使东野伤亡较大,也给了杜聿明抽调和组织援军的时间。原东北军第53军周福成部从华北归建,因此国民党军得以集中9个主力师,由郑洞国统一指挥从南北两面向四平靠拢。而我军阻援兵力并不充足,面对新六军、第52军195师、第53军和第93军的疯狂进攻,战斗极为激烈。

狡猾的郑洞国选择南向为主要突破地段,以新六军主力与我阻援部队周旋,集中其余部队迅速向四平推近,6月28日第53军和第93军突破东野二纵阻击线,29日已到达四平南郊。林彪纵观整个战场态势,为避免全军陷于被动,于6月30日凌晨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这次四平攻坚战失利后,东野经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于1948年3月发起四战四平战役,仅用不到24小时就彻底攻占了这座城市。

(解放四平)

陆军最正确的城市战攻坚编组是什么?

城市攻坚和撕破防线都好说,组织强大的海空火力和陆军突击力量碾压就行,武器装备与规模占很大的比重。如果论起城市巷战,即便是现在的美军也非常头痛,那么在二战期间美军、英军,尤其是德军和苏军之间都发生过大规模城市巷战以及村镇之间的争夺战,最激烈的时候逐房逐户逐间的进行战斗。在这一方面他们确实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不过今天的武器装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一套战术肯定已经过时,怎奈美军天天是在实战中度过,所以说论起打巷战,他们还是比较有一套的。

巷战中第一基本要素就是隐蔽自己,确保自身安危,物用所其极。

有些东西并不是靠实战经验就能累积起来的,但是可以逐渐完善、改良或提高,巷战就是这么来的,大多数亲们认为按照美军现有的实战经验、武器装备以及战场上的体系化作战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而恰恰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十多年前的伊拉克战争,大家都记得那场著名的巷战,萨德尔市巷战,一天之内美军阵亡26人,另有5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伤害,后来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天”。参加这次作战任务的是美军第一骑兵师,他们至今都有这一天战斗的纪念活动,2017年美国上映的《归乡路漫漫》中再现了这一场战斗,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美军在这次战斗中出现了多次致命错误以及战术指挥不当情况。

萨德尔这座城市贫困百姓居多,人口密集,街道狭窄,非常不利于美军重火力优势展开。美军的第一误区便是轻敌,对自己的作战能力过于自信,还低估了这座城市的守军。第二是太相信亲当地伊拉克人,许多士兵亲眼目睹那些亲美派的伊拉克警察手持美国援助的M4步枪和M9手枪朝美军士兵开火。第三就是指挥失当,战术运用错误,火力和士兵配合均不到位。从美国巡逻车队遭到袭击开始,他们的噩梦也就开启了,美军遭到手持AK和RPG火箭筒守军(反美武装力量马赫迪军)的疯狂袭击,很快美军就出现阵亡情况。他们马上呼叫坦克支援,赶来的第一辆M1A1遭到四面八方的火箭弹袭击当场趴窝,造成一名坦克成员死亡,两名重伤。

这时美军其他坦克开始火力压制射击,然而另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守军依靠人多开始不计伤亡的与美军硬抗,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最终导致这场战斗死伤惨重。后来美军对于这次战斗做出了详细总结,包括敌人的反常规战术,甚至街面情况对坦克战车射界角度的影响等等。

到了今天巷战的模式又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除了更加紧密配合的士兵战术还有各类作战无人机和低空侦查无人机的支援。然而即便这样,也永远无法分清谁是平民谁是武装分子,他们只是拿不拿武器的概念,更无法应对他们从各个角落发动的突然袭击。所以说巷战只能依靠武器装备和战术更好的被动保护自己,根本没有彻底解决巷战和治安战的好办法。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您的交流与探讨,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陆军最正确的城市战攻坚编组是什么?

150口径以上的加榴炮弄200门,弹药管够且多样化。先轰上两个小时,不够的话就再加两个小时。如发现坑道多,则多使用云爆弹。保证老鼠都活不下来!

陆军最正确的城市战攻坚编组是什么?

城市攻坚就是搜索小组加火力支援小组。再加救援队。足够30人的单位。多了浪费。

陆军最正确的城市战攻坚编组是什么?

答案啊。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相互结合。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