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为什么送康熙死鹰?

《雍正王朝》八阿哥不是非常聪明么?那他为什么送康熙死鹰?

电视剧中的死鹰是以老十四的名义送的,八阿哥嫁祸于老十四,是一箭双雕的计策,老八很有城府。

用邬思道的话说:万岁爷(康熙)眼看已是灯干油尽,禁不起折腾了。若是康熙下令彻查此事,十四爷率十万精锐在外,正好给他清君侧的口实,八爷在京城联络呼应,立时就是天下大乱;如果查办八爷,礼物又是十四爷的,老八叫起撞天屈,老九老十推波助澜,立地萧墙祸起,恐怕康熙想善终都难!所以老八这一次送死鹰虽是走险棋,却是瞧准了才走的,他要的就是一个乱字!

简单点说,老八送死鹰就是两个【目的】:

一、如果康熙查老十四,老八就配合老十四一起造反,赶康熙下台;

二、如果康熙派人查老八,他就来一个死不承认,联合老九老十造舆论,气死康熙。

不管哪一条,目的都是【篡】康熙的皇位。

请注意我上面说的那个【篡】字,因为这就是老八送死鹰的真正【原因】。

原因就是:

老八已经知道了,康熙不会把皇位传给他。既然合法继承皇位已经不可能了,那就只能一些想歪门邪道的办法,逼康熙把皇位传给自己。也就是所谓的把水搅乱!

————————分割线————————

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老八是怎么在康熙面前失宠的。下面再多说几句,把老八的问题说清楚一点。

老八第一次让康熙失望,是清缴户部欠款的事件。康熙希望有人能站出来替他分忧,结果没有一个儿子愿意干。特别是老八,他自己就兼管户部,国库空虚他要负首要责任。结果老八自己主动请辞,把责任全被甩给雍正,完全没有责任心。

从演员的表情就可以看的出来,康熙对老八的行为很意外,甚至对他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其中有什么内幕?

康熙的想法,我不是猜的。因为电视剧的剧本就是这么写的……下面截一张电视剧剧本的截图:

如果说户部追款事件,康熙开始对老八产生了失望之情。那么刑部冤狱案,则直接宣告了老八与皇位无缘了。

事情经过很简单,老八为了拖太子下水,故意诱导相关涉案人员,让他们把污水往太子身上泼,借以搬倒太子。

康熙之前并不知情,还让老八代替太子接待蒙古王公贵族。仿佛有要废掉太子,让老八取而代之的意思。

只不过康熙留了一个心眼,让图里琛去调查刑部案件的幕后背景,在得知老八就是幕后黑手后。连骂两声“其心可诛、其心可诛”,虽然嘴上没再多说什么,其实在心里,已经宣告了老八的“死刑”。

从刑部事件之后,康熙从心里就已经不再信任老八了。只不过他一直没有说出口,都在静观其变,让老八自己跳出来,最后在一锅全部收拾掉。

果不然,不久后太子被废。康熙让文武官员推举新太子的人选,结果大部分幸而官员都推举老八。

【王】字之上加【白】字是什么?

【皇】字也……

这一下,老八一党就触犯了康熙的红线:任何人都不能威胁皇权,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满朝文武都推举同一个皇子,这是要结党营私吗?

况且自己还没死,就开始觊觎皇位了?是想害死寡人吗?

在此之后,胤禩虽然没有受到很重的处罚。但其实康熙已经不在重用他了。

六部之中,雍正主管户口(追缴欠款时,老八主动让给他的);老十四主管兵部;老十三主管刑部;吏部、工部、礼部,电视剧里面没说是谁兼管,但是肯定不是交给老八管……

老八此时,既不受康熙的待见,又不掌管任何实权衙门,他不想点歪门邪道,怎么可能继承皇位呢?

所以,送死鹰才是老八最狠的一招,他已经丧失做哥哥,做儿子起码得天良了,眼睛里只有皇位。

————————分割线————————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要骂我了。整天不务正业,拿着小说当历史研究?

为了避免挨骂,我再多说几句。其实历史上的老八,比电视剧里面还要惨,康熙都没把他当人看,而且死鹰事件就是老八干的。

第一次挨骂

康熙47年11月,废掉太子后。康熙搞了一次民意调查,要求群臣上书,从诸阿哥中举奏一人为皇太子。

结果群臣共举八阿哥胤禩……最关键的是猪队友大阿哥也推举胤禩……

这就让康熙很没有面子了。气的直接在上谕里面,用讥讽之词讽刺胤禩:

胤禩获罪于朕。身撄缧绁,且其母家微贱,岂可使为皇太子。况胤禩乃胤禔之党。胤禔曾奏言请立胤禩为皇太子,伊当辅之。可见伊等结党潜谋,早定于平日矣。其日先举胤禩者谁?尔等各据实陈奏。

康熙这个话,说的很重。有点鄙视胤禩和他母后身份低贱的意思。而且康熙认为胤禩蓄意结党营私,自己迟早要收拾。并且要追查第一个推举胤禩的人!

这个历史的康熙上谕,电视剧中没有提,导演和编剧还是给胤禩留了点面子。

第二次挨骂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第二次被废。这个变故对于胤禩来说,仿佛中了彩票一样,再次燃起了希望。他在没有请示康熙的前提下,就擅自跑进了宫里,对康熙说:

“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病不起。”

康熙听了莫名其妙,对此非常生气,再次用讥讽的语气回复胤禩:

“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伊以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视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

国家大事,跟你这个区区贝勒,连郡王都不是的东西有什么关系?

这次口谕,康熙的语气仍然很重。他对老八基本就是各种嘲讽,讥笑,就没把他当儿子看……

第三次挨骂

这一次就是著名的送死鹰事件了,历史上也被称为“海东青事件”。

具体的事件经过可以去查百科,这里不做详细的赘述。只说一下相关人员的遭遇,其实也不用说,自然是胤禩又被骂了一顿。

史料记载,康熙在见到死鹰后,公开发上谕斥责胤禩:

“党羽甚恶,阴险已极,即朕亦畏之。”、“朕深知其不孝不义行为,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义绝矣!”

看见没有?老八这已经不仅仅是要失去继承权了,甚至连皇子的身份都可能被剥夺。

历史上的胤禩遭此一举,大受打击,就此一蹶不振,到处潜行,不愿见人,并于翌年病倒。而康熙对此非常冷漠。潜台词仿佛是说,胤禩病了?那就病死算了吧……

与历史上胤禩相比,其实电视剧里面的老八还算幸福的。至少,他在康熙时期就已经是廉亲王了。而历史上的胤禩,一直到康熙驾崩时都只是一个贝勒而已。

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为什么送康熙死鹰?

康熙53年年末,为了“太子”之位,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之间已经是非常明显,以争夺大将军王为分水岭,八阿哥胤禩让眼线处处给十四阿哥设置阻碍,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明争暗斗。

首先,是在康熙大寿的时候,八阿哥胤禩让人在康熙的寿宴上,把十四阿哥的寿礼换成一只“死鹰”,气的康熙差点当场就昏死过去——这样的“老八”不可谓不歹毒。

寿宴上送一只“死鹰”,是啥意思呢?

其实,意思再明白不过——将康熙比喻老鹰,说老鹰再厉害,也是死的人,意思是康熙再厉害也是一只快死的老人了;让十四哥送过去,即意在挑拨老十四与康熙之间的关系,使其失宠

那么,八阿哥胤禩号称“八贤王”,可就是这个八贤王怎么会做了这一件如此歹毒的事情呢?其实,这时所谓“八贤王”,“贤”名已经失效,并且在康熙面前也已失宠。

这事还得从“平叛西北战乱”的事情说起——当闻听尔丹兵败的消息后,康熙皇帝勃然大怒,便决心从皇子中挑选一个最有能力的前去平定叛乱。这时,邬思道给四阿哥的建议“举荐十四阿哥担任大将军王”;但是,这时的八阿哥也非常想去担任大将军王,但却苦于自己却没有从军的经历,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十四阿哥去了。这时他便知道十四阿哥的势力已经强过自己,便对此怀恨在心,便想尽一切办法去陷害对方。终于,做出了“死鹰事件”!

那么,在康熙大寿的时候,八阿哥送“死鹰”究竟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至少有以下3个利益:

1、八阿哥胤禩知道康熙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所以,他要在康熙死前掀起一场大乱。因此,他送死鹰的目的,就是要造成朝局的动荡与一切不安因素,自己好从乱中取利。

2、其实,经过当年推举太子的风波之后,八阿哥胤禩已经康熙眼里失宠了,这一点八阿哥自己心中非常清楚——因为,当时很多大臣推举八阿哥为新太子,而被康熙视为“结党营私”,从而进行了无情地打压。八阿哥对此早就怀恨在心,因此就使用了这个非常的手段。

3、死鹰是经过十四阿哥的府上才送给康熙的,如果要查,肯定先从十四阿哥查起。

这样一来,八阿哥胤禩就会趁机诬陷十四阿哥,载脏一些早已准备好的事件。

其实,这一招非常高明。不料,康熙则更聪明,竟以不变应万变,轻轻放下了“死鹰案”,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八阿哥的出奇招数。

那么,清史上真的有八阿哥送“死鹰之事”吗?

据相关资料记载:康熙53年年末,在发生胤禩送死鹰事件后,玄烨传谕旨给众阿哥:“谕诸皇子允禩因伊母二周年往祭,事毕、理应趋赴行在,乃允禩于朕驻跸遥亭之次日,以将毙鹰二架、遣太监一名、亲随人一名、来请朕安,言伊在汤泉等候回京……”

可见,还确有其事,为了争夺皇位,一些阿哥们真是别出心裁,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为什么送康熙死鹰?

这一直是一个热门历史热门话题。在《雍正王朝》中,剧情是老十四为了给康熙祝寿,得到一块印着寿字的天石,以为吉祥之物,让鄂伦岱带到八爷府上。结果,趁着鄂伦岱出去吃饭的那会儿,老八用一只死鹰代替了天石,大大刺激了年老的康熙皇帝。

老八胤禩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邬思道给出了答案,老八希望一个“乱”字,因为乱,老八就可以浑水摸鱼,因为朝野大部分官员都支持八爷党,乱对老八有利。老八希望这只死鹰让康熙的心乱,康熙心一乱,朝政就会乱,朝政一乱,以老八的势力,收拾局面唾手可得,一旦老八收拾了局面,帝王之位当然就份属老八了。

可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老八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愚蠢之极的一个招数,让自己当了一回“螳螂”。

与其说老八想让康熙心乱,还不如说是老八自乱阵脚,将自己的野心完全暴露在康熙的面前。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这份大礼是老十四送的。老十四不远千里,就送给康熙老父亲一只死鹰?他图什么?大将军王正在受宠期间,又刚刚在前方打了一个打胜仗,送个死鹰来专门气老爷子,是傻子也不会信,何况康熙皇帝这么聪明的人,老十四会做这样自毁前程的事儿吗?

如果我们再回想一下就会发现,老十四本可以将天石由鄂伦岱直接在康熙寿辰当天呈送给康熙皇帝,干嘛要转个弯儿先到八爷府上报到?鄂伦岱怎么这么不细心,还将寿礼放在八爷书房里自己吃饭去了?

老九胤禟很聪明,知道鄂伦岱已经被老十四收买,老八也知道老十四有了夺嫡之心。但是老八胤禩想得似乎太简单了,想换了寿礼来刺激康熙皇帝对老十四胤禵产生嫉恨,从而打击老十四,他的这一招很损,但是质量太低。因为老十四实在没有任何动机,这样做对老十四一点好处都没有,一旦老十四没有动机,那么,鄂伦岱只到过八爷府,有动机者就直接指向了老八胤禩。

这,应该就是老十四“黄雀在后”的计划。老八实际上被老十四反将一军,还不自知。

第二,康熙不是一颗棋子。本来,老八的主意是:康熙一定会追究下来,这样查到老十四头上,老十四的大将军王就坐不稳了,大将军王坐不稳,就是剪除了八爷党最大的威胁,毕竟老十四手里有几十万兵马。最好,康熙皇帝另派一个八爷党人物去统领兵马,以助自己夺嫡。

老十四的主意则是:老八他们一定会对寿礼做手脚。如果不做手脚,那么他老十四就会更得康熙的器重,为夺嫡添砖加瓦。如果做手脚,追查下来,只要鄂伦岱一旦供出在老八府上滞留过寿礼,怀疑指向就会冲着八爷党去,康熙就会收拾八爷党。老八胤禩早就有夺嫡之意,故他不愿意看到老十四得到康熙器重,所以就一定会对寿礼做手脚。无论哪种结果,都对老十四有利。

可是康熙皇帝不是老八和老十四的一颗棋子,九子夺嫡的局面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清,他明白,死鹰事件一定和老八和老十四有关,目的就是冲着嫡位去的,不管是谁陷害谁,都是想利用自己皇帝老爷子的身份,干掉其中一方。所以,康熙选择了按兵不动,只要他按兵不动,老八和老十四就会谁也别想干掉谁,而且,他默定的储君也可以免受冲击。

所以说,老八胤禩愚蠢,做了一回螳螂,后面跟着两只黄雀,一只是老十四,一只是康熙,焉有不死之道理。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死鹰事件。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皇帝躺在畅春园的病榻上,等待着他期盼的诸王大臣推举新太子的结果。然而,到了傍晚,他没有等到他希望的结果,他等来的是恰恰是那位在朝野声望具靡的"八贤王"皇八子胤禩。

至今也没有人知道康熙皇帝为什么对八阿哥胤禩心存如此多的成见,居然那么肯定他不是一名合适的储君。《清圣祖实录》记载了康熙对胤禩的评语:

"八阿哥到处博虚名。凡朕所宽宥,及所施恩泽处,俱归功于己,人皆称之。朕何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

复立的太子胤礽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发生了二废太子的事。康熙的内心是异常复杂和纠结的,摆在他面前的路,已经被"八爷党"逼得窄之又窄,但是他必须走下去,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物证"没有销毁。那就是诸王大臣推举新太子的结果。

如果康熙没有新立太子或者没有充足理由,这个结果是时刻保持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康熙临死之前,还没有确立继承人,那么他死后,按照当时的推举结果,胤禩就会毫无疑问登上皇位。康熙绝不会将这个结果留给后世,他得合情合理处理掉这个结果。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出巡塞外,住在密云遥亭,皇十子胤䄉及他之下的五个皇子随行。胤禩是一个十分孝道之人,恰逢自己的母妃良妃忌辰两周年,胤禩祭奠了自己的母亲后,便派了一名亲随和一名太监给康熙带去两架用于射猎的海东青(老鹰)。谁知道,当这些海东青送达康熙手里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

康熙皇帝立马将自己和这些将死的海东青联系在一起了,他声泪俱下的控诉了胤禩诸多不是,大骂他不仁不义,并对其他皇子和大臣们说,他将与胤禩断绝父子恩义。这无疑是对八阿哥胤禩致命一击。

康熙对运送海东青的太监进行了审查,最终太监供出了"八爷党"的成员鄂伦岱和阿灵阿。我们已经无法确知鄂伦岱和阿灵阿有没有进行过辩解,但是这件事就此终止了,谁偷梁换柱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胤禩的为人险恶,不仁不孝。

一向精明能干的胤禩会犯下这样低级的错误实在是令人费解,要知道,其中一名运送者还是胤禩的亲信,这说明,胤禩是十分谨慎的。那么,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解释,那就是栽赃嫁祸。会是谁呢?那些与他竞争储位的皇子们吗?

能够收买的就只有那名太监了,你能想象"八爷党"的骨干鄂伦岱和阿灵阿买通太监来惹康熙生气吗?那实在太可笑了,因为这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是其他皇子,受不住扛的太监一旦供出,是不是又惹祸上身了呢?所以,其他皇子不会去趟这摊浑水。

那最终的疑点就只能落到康熙自己身上了。也许,你认为康熙所作所为实在是下三流,但是他因此而推翻了那个一直令人纠结和痛苦的推举结果,这才是问题的重点。

通过电视剧《雍正王朝》和真实历史相比较,你是不是觉得历史上真实的老八胤禩其实很冤枉,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的老八太阴损但是也太愚蠢了?

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为什么送康熙死鹰?

《雍正王朝》中,康熙六十年,玄烨大寿,远在西北前线的十四阿哥胤禵派人献上一块奇石作为寿礼。不料八阿哥胤禩偷偷将石头换成一只死鹰,这一举动也间接造成了康熙的死亡。

八阿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这一招非常高明。

第一,经过当年推举太子的风波后,八阿哥已经失宠了。

当时很多大臣推举八阿哥为新太子,被康熙视为结党,遭到无情地打压。八阿哥心知肚明,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自己绝对无法登上皇位了。想当皇帝,八阿哥就必须使用非常手段,送死鹰就是他的非常手段。

第二,胤禩知道康熙垂垂老矣,已是风烛残年,他要在康熙死前掀起一场大乱。

当时皇位的热门人选就是十四阿哥和四阿哥。在胤禩看来,十四阿哥手握重兵,是“大将军王”,又打了胜仗,最有可能是皇位的继承者。四阿哥一向得康熙喜爱,办事得力,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胤禩送死鹰,就是要造成朝局的动荡,自己从乱中取利,这样不论康熙传位十四还是四,自己都有可能把皇位夺过来。

第三,死鹰是经过八阿哥的府上才送给康熙的,如果要查,肯定先从八阿哥查起。

这样一来,八阿哥就会喊冤,因为他换死鹰,毕竟没有证据。而八阿哥被称为八贤王,党羽众多,他一喊冤,众党羽肯定会跟着呐喊造势。而康熙已是风烛残年,很可能压不住局势,八阿哥就能趁机政变夺权了。

如果康熙想传位给十四阿哥胤禵,胤禵远在西北,鞭长莫及。八阿哥先一步夺权,就能以康熙遗诏的名义说十四阿哥送了死鹰,罪大恶极,不配做继承人。

如果康熙想传位给四阿哥胤禛,胤禩也能趁乱跟胤禛斗一斗,到时候胤禵率大军回京,里应外合,也能打败胤禛。

不料康熙以不变应万变,轻轻放下死鹰案,就化解了八阿哥的招数。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士常斋”,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为什么送康熙死鹰?

在《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剧情莫过于九子夺嫡了,但是到了九子夺嫡最关键的时刻,也是康熙帝寿辰那一天,每个皇子本该尽力讨康熙帝欢心,让老人家快乐过寿。

可是老八胤禩却把老十四进献给康熙帝的寿石调换成了死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

在解释《雍正王朝》中的死鹰事件之前,我们先谈一下真实历史中的“毙鹰事件”:

这件事发生在康熙五十三年,当时康熙帝去承德避暑山庄狩猎,因为老八胤禩的母亲二周年忌日,于是没有前往。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过了几天后,老八胤禩托人给康熙帝送了两只海东青,结果送过去以后,两只鹰都奄奄一息了。

结果惹得康熙帝大怒,认为胤禩在诅咒他,于是招来其余皇子,斥责胤禩:

“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这就是比较有名的“毙鹰事件”,这件事以后,老八胤禩一蹶不振,不再见人,没多久就病了……

其实,我们很容易分析出来,老八胤禩绝对是被冤枉的!他不可能傻到用这种方式惹康熙帝生气,那么是谁在陷害他?还是他故意为之?

存在几种可能性,一种是太子胤礽的人故意栽赃,虽然此时太子已经被废,但是他提前就布下了人在老八胤禩身边;一种是老四胤禛的人干的,因为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所以清史中雍正帝好像从来没有参与过竞争,且被选为了继承人;另外一种可能性,或许是旁观者老三胤祉做的。

当然,排除掉有人故意陷害后,也就只剩下运输问题了,或许两只海东青水土不服,或许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又或许生病了,长途跋涉导致奄奄一息。

其实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即使送的是死鹰,康熙帝也不应该这么生气,之所以这么生气,说到底还是他内心就不喜欢老八胤禩!

他跟老八胤禩断绝父子关系,或许只是单纯的为老四胤禛铺路而已。

二、

在《雍正王朝》中,送死鹰的变成了老十四胤禵了,当然,这是被老八胤禩陷害的。

那么老八胤禩为什么要送死鹰给康熙帝呢?

要解释清楚这件事,我们要看一下这个时候的老八胤禩已经处于什么地位了?

雍正王朝中从老四胤禛江南赈灾开始,到康熙六十大寿为止,一共发生了这么几件事:

江南赈灾,老四胤禛接活,赢了一局,康熙帝好感增加;追缴户部欠款,老四胤禛接活,被处罚,康熙帝跟他说了孤臣一词;刑部一案,老八胤禩接活,陷害太子,让康熙帝反感;八大山庄围攻事件,太子被贬,大阿哥被贬,老十三被贬;举荐太子事件,老八胤禩再次被康熙帝反感;“百官行述”事件后,太子再次被废;西北战事,老十四胤禵当了大将军王……

其实自从老八胤禩审理刑部一案后,他的夺嫡梦想就彻底破灭了,只不过他自己不清楚而已。当康熙帝知道老八胤禩让肖国兴诬陷太子以后,跟汇报的图里琛大呼两声: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再到后来的举荐太子一事,老八胤禩算是彻底知道自己夺嫡希望很渺茫了,尤其是康熙帝一直耿耿于怀的是老八胤禩的身份:

“系辛者库贱妇所生。”

等到后来众臣都认为,谁当了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所以老八胤禩也抢了一下,但是最终没有抢过老十四胤禵。

三、

此时对于老八胤禩来讲,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那么他该怎么做才能险中取胜呢?

那就是把这潭水搅浑,最好其余的皇子一个也别干净!

要想把水搅浑,那么现在一个好机会出现在自己面前,那就是老十四派来送寿礼的人登门拜访八爷……

于是老八胤禩把寿礼替换成了死鹰!

可是老十四明明也是八爷党的成员,为什么老八胤禩不换一个人整呢?

其实,此时的老十四已经不能算是八爷党的成员了,这当然是拜老四胤禛所赐!

本来八爷党商量好的是推老八胤禩出任大将军王,结果素来跟老十四不合的老四胤禛既然举荐了老十四当大将军王。这个举动让老十四感动不已,因为此时大家都认为出任大将军王的人就是储君。

老四胤禛顾全大局,不顾个人利益举荐老十四的行为,让康熙帝大为高兴!同时,又分化了一下八爷党的内部统一。果然后来的老十四胤禵不再听从老八胤禩的指挥,并且设计杀掉了插入的眼线,至此,他们关系开始出现裂缝。

本来八爷党的火力是冲着老四胤禛猛轰的,这一下子主要矛盾转移到老十四胤禵身上了。并且老十四胤禵违背老八胤禩的按兵不动的命令,而是不停的出击,结果是节节胜利,也导致胤禵在朝中的威望日盛。

对于老八胤禩来讲,自己的竞争对手又多了一个,而且是最有希望的一个。最重要的是老十四的寿礼还选的这么好,如果送到了康熙帝手里,自然会龙颜大悦,那么到那时,对自己将会更加不利!

于是老八胤禩在反复思考以后,出了一计,那就是死鹰计!

四、

此计策非常的阴毒,可以达到三个目的:

首先,可以试探康熙帝的传位意向,当时的情况下,康熙帝到底想传位给哪个皇子尚不明确,最有可能的是老十四胤禵,但也只是猜测。

借此次“死鹰事件”来试探康熙帝对老十四的态度,也就是验证出任大将军王的就是继承人这句话到底真不真?如果是真的,那么康熙帝一定袒护老十四,反之,则必然会处罚老十四。

其次,不管康熙帝查不查此事,都会对老十四的印象变差。假如老十四确实是送的死鹰,那么这老十四就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如果老十四不是送的死鹰,那么老十四办事不力,连给皇帝的寿礼都不能妥善保管,能堪何大用?

不管康熙帝是信不信死鹰是老十四送的,都会对老十四的形象造成严厉打击,毕竟送寿礼的时候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家是眼睁睁的看着上着封条和锁的老十四盒子里出现一只死鹰!

最后,如果康熙帝选择彻查此事,不管老十四是不是清白的,自然会导致朝局大乱。而老十四又是老四胤禛举荐的,他自然也脱离不开干系。

以老十四的火爆脾气,一旦逼急了他,他可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王,真的玩一次逼宫大战,对老八极为有利。

总之,对于老八胤禩来讲,朝局越稳定,对自己争夺皇位越渺茫,而朝局越乱,对自己越有利!

只是他的策略被睿智的康熙帝一眼就识破了,所以康熙帝选择了引而不发,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不光康熙帝识破了谜题,连老四胤禛府上的邬思道也破解了谜题:

“送死鹰,八爷正是瞅准了,才走的这一步棋。八爷要的就是一个乱字,而皇上要的却是一个稳字,只要不乱,皇位就能顺利传承,这也是皇上的良苦用心啊。”

被人看破了局的棋,也就沦为了一步臭棋!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为什么送康熙死鹰?

纠正题主一个错误,《雍正王朝》死鹰是十四阿哥送的,历史上“毙鹰事件”也叫“海东青事件”死鹰是八阿哥送的。

历史上“毙鹰事件”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前往热河巡视,胤禩本该随侍在旁,但因当时八阿哥母亲二周年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没有陪侍和请安。后来胤禩挑选了两只上等的海东青派人送予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鹰。康熙因此大怒,认为这是八阿哥对自己的诅咒,甚至说出了父子之情绝已的话。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六十大寿,十四阿哥担任西北大将军无法回朝,送了一份贺礼,寿礼上打开一看是一只死鹰。对于这只死鹰是谁弄的人们一直怀疑。

嫌疑最大的就是八阿哥,当时十四阿哥在西北拥兵自重,如果康熙怪罪,十四阿哥打出“清君侧”口号,八阿哥趁机作乱,夺下皇位机会最大,并且通过此举,他也成功的让康熙一气之下病倒,但是他却低估了四阿哥,康熙的谋略。也有说康熙为了打击八阿哥势力,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毕竟我们看过电视剧就会发现面对这样的情况,康熙一直说着“乱不了,乱不了。”还有说是四阿哥做的手脚,毕竟这次事件以后四阿哥个基本被确定为,皇位继承人,八阿哥基本彻底远离了皇位争夺的机会。

文/红雨说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