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溥仪有血缘关系吗?

这问题给我问的,没有血缘关系,他溥仪还能登基当皇帝吗?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乃是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直系后代。

溥仪他爸爸叫爱新觉罗载沣,是光绪皇帝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载沣的爸爸是爱新觉罗·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咸丰帝同父异母的亲弟弟。后面就简单了,道光是嘉庆的儿子、嘉庆是乾隆的儿子、乾隆的爸爸是雍正,雍正的爸爸是康熙。

所以算下来,溥仪乃是康熙的七世孙!

值得一提的是,溥仪是以一个继子的身份去当的皇帝,

因为他的上一任皇帝光绪,也就是他的二叔载湉,没有子嗣。慈禧只能从旁系来选,而当时慈禧本着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同治无嗣的目的,决定在“溥”子辈的孩子里面选。其最开始选的是光绪堂弟载漪之子溥儁,准备让他来继承光绪的皇位。随着慈禧和光绪帝的关系恶化,慈禧打算让光绪让位于溥儁,不过大臣们一致反对,其在光绪二十七年不得不废掉了溥儁。而后来光绪病重,慈禧便把溥仪抱近了宫里。

其被过继于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加上他的亲爸爸载沣,也就是说,溥仪有三个爸爸!

当然,他的前任光绪也不是正经的父死子继皇位传承,他接的乃是堂兄同治的皇位,其原因是同治无后。

而由于同治他爸爸咸丰就同治这一个儿子,这也就导致了同治死后没有任何的亲弟、亲侄来继承皇位。

于是乎慈禧就只能从旁系中选!

当时的光绪帝年幼,而且其母亲又是慈禧的亲妹妹,于是就被慈禧给看中了,从而开启了他的悲惨帝王生涯。

而这些都得归咎于光绪的前任同治,他也是命不好,少年继位,19岁就挂了,没有子嗣留下了。

康熙和溥仪有血缘关系吗?

封建王朝非常重视皇权的传承,尤其重视皇室血统的纯正,将皇权掌握在自己家族中也是家天下的本质。一般情况下都是皇帝在自己儿子中挑选接班人,父死子继,皇帝无子嗣的情况也会从近支的宗室子弟中过继一子,继承皇位。

清朝也是按照这种方式传递皇位的,所以康熙与溥仪必然有血缘关系,而且还是直系血亲。

历数清朝十二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从努尔哈赤算起,一直到同治朝,清朝皇位都是以父传子,无可质疑,当然我们仅论正史,至于哪位皇帝是私生子之类的身世之谜我们这就不讨论了哈,权当亲生的处理。

皇位传承在同治朝出现了插曲,因为同治皇帝十九岁就去世了,且膝下无子,按祖制应该在同治皇帝的下一辈宗室子弟中,挑选出一位过继给同治皇帝,继任皇位。

而当时的慈禧太后把持朝政,为了在儿子同治皇帝去世后,依旧能垂帘听政,便执意要选择与同治同辈的孩子继承皇位。

这里纵横解释下,古代有皇帝年幼,太后垂帘听政的传统,换句话说慈禧想要垂帘听政必须得以太后的身份,若是过继给同治的孩子称帝,那慈禧就是太皇太后,不符合垂帘听政的祖制,所以慈禧执意要选个同治平辈的孩子为皇帝。

按照慈禧的要求,选个同治的亲兄弟继位即可,可是同治是咸丰皇帝唯一一个活到成年的孩子,也因此慈禧母子才那么显贵。

没有办法,亲兄弟没有,就得从堂兄弟中选择,于是光绪皇帝成了那个“幸运儿”。

光绪和咸丰同治一脉是什么关系呢?宗室子弟那么多,慈禧咋就选中他了呢?

光绪的生父为道光皇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咸丰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光绪与同治皆为道光皇帝的亲孙子,是绝对的近支宗室子弟;光绪的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氏,光绪就是慈禧的亲外甥,亲上加亲,慈禧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将光绪过继给老公咸丰为子,继承皇位。

按照礼法,光绪子嗣中继承皇位者,要过继到同治皇帝名下,可惜光绪皇帝也是一生无子。光绪病重时,慈禧选择了三岁的溥仪,过继给同治、光绪,一人祧两房。

溥仪又是谁呢?溥仪生父是醇亲王载沣,爷爷是醇亲王奕譞,光绪是溥仪的亲大伯,也就说溥仪是道光皇帝的曾孙,能追溯到道光帝,自然就是康熙的后代啦!

康熙和溥仪有血缘关系吗?

溥仪是康熙皇帝的第六代玄孙,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享国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一共有12个皇帝在皇位上工作:

1.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2.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 3.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4.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5.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6.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7.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8.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9.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0.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1.清德宗光绪爱新觉罗·载湉→12.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康熙(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代皇帝,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从康熙帝开始数到溥仪一共有8个皇帝,在这8个皇帝中,截止到同治帝,皇位继承都是父传子。从同治帝开始往下传位时有了枝节。

(康熙画像)

同治是咸丰的独子,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1861年他6岁登基, (在位14年),在20岁时得天花驾崩在养心殿东暖阁,无子嗣。从此以后的皇位继承人都是慈禧所选。(同治帝画像)

面对独子的离世慈禧对权利的渴望大于悲伤,她说:“此后垂帘如何?”

老臣们劝说提议道:“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肯乞垂帘”。

慈禧这才拉拢慈安立了自己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的儿子载湉为帝,她说:

“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慈禧话音刚落,醇亲王奕譞嚎啕大哭,瘫倒在地。就这样三岁半的载湉当了皇帝。

咱们看一下载湉(光绪)和皇室的关系。他是道光帝的七皇子、醇贤亲王奕譞的儿子,也就是说光绪帝是道光的孙子。

光绪帝在皇位上憋屈了34年,在他11岁时,慈安太后崩逝。接着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在慈禧的操纵下娶了慈禧的亲侄女、自己的表姐隆裕皇后,光绪帝一点都不喜欢她。光绪帝喜爱的珍妃被慈禧打入冷宫,慈禧最后令人把珍妃投入井中淹死。从此光绪帝身、心上再无其他女人,他一生无子嗣,38岁因砒霜中毒暴崩。

接着慈禧就选了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光绪帝的侄子、3岁的溥仪当了皇帝,他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清废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溥仪和康熙的关系请看下图:

这样看来,溥仪的确是康熙帝正统的后代。皇位的传承关系到一个朝代的政局稳定,清朝统治者会严格遵循他们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在选皇位继承人上不敢乱来,溥仪确实和康熙皇帝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康熙和溥仪有血缘关系吗?

这个绝对有的啦,毕竟都是满清皇帝。如果溥仪和康熙没有血缘关系,溥仪也坐不上皇帝宝座,。那么他到底有何关系呢?这里我们就试着以满清自康熙到宣统这九位皇帝的关系来说明。

康熙(父亲)→雍正(皇四子)

康熙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在位61年。公元1722年12月20日驾崩于畅春园,后传位于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雍正是康熙存活下来的第四个儿子,生母是康熙的妃子德妃乌雅氏。

雍正(父亲)→乾隆(皇四子)

雍正从康熙接任帝位后,在位13年。公元1735年10月8日驾崩后传位于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乾隆是雍正存活下来的第四个儿子,生物是雍正的妃子钮祜禄氏。乾隆也是康熙的孙子。

乾隆(父亲)→嘉庆(皇十五子)

由于乾隆登基之时曾向天下臣民昭告自己在位时间不会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所以在公元1796年正月将皇位禅让于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嘉庆帝是乾隆的第十五子,生母为乾隆的妃子孝仪纯皇后。嘉庆也是康熙的曾孙子。

嘉庆(父亲)→道光(皇二子)

嘉庆于公元1820年9月2日驾崩后将皇位传于皇二子旻宁,即道光帝。道光是嘉庆的第二子,严格意义上的嫡长子,生母是嘉庆的妃子喜塔腊氏。道光也是康熙的玄孙。

道光(父亲)→咸丰(皇四子)

道光帝于公元1850年2月25日驾崩后将皇位传于皇四子旻宁,即咸丰帝。咸丰是道光的第四子,生母是道光的妃子钮祜禄氏。咸丰也是康熙的来孙。

咸丰(父亲)→同治(皇长子)

咸丰帝于公元1861年8月22日驾崩后将皇位传于皇长子载淳,即同治帝。同治是咸丰的皇长子,生母就是后世闻名的慈禧老佛爷。同治也是康熙的晜孙。

同治(堂哥/哥哥)→光绪(堂弟/弟弟)

同治于公元1875年1月12日驾崩。因无子,遂其母慈禧就在同治的父亲的兄弟中挑选了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登基为帝,是为光绪帝。光绪的父亲奕譞是咸丰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就是说光绪是咸丰的亲侄子,而作为咸丰的儿子同治帝,他自然就是光绪的堂哥。但是光绪却也可以说是同治的弟弟,因为慈禧在将光绪立为帝的时候,也同时将光绪过继给咸丰做儿子了,所以也可以说同治是同治的哥哥。但不管如何光绪也是康熙的晜孙。

光绪(叔叔/父亲)→宣统(侄子/儿子)

光绪于公元1908年11月14日驾崩。但同样光绪也无子,遂慈禧并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帝。宣统的父亲是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沣,而载沣就是光绪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所以宣统就是光绪的侄子。但是在慈禧立宣统为帝的时候,不仅将光绪过继给了同治帝,同时还让宣统兼祧光绪一房,也就是说在名义上宣统也是光绪的儿子。但同样不管怎么说宣统是康熙的仍孙。

所以按照以上的说法,宣统可以说是康熙的直系子孙,他是康熙的仍孙。那么既然是仍孙,血缘关系自然就有啦,而且是很深的啊。

康熙和溥仪有血缘关系吗?

谢谢头条的邀请,初中历史课睡觉的同学都知道,清朝从咸丰皇帝这代开始,就出现子嗣稀少的问题,咸丰皇帝的庞大后宫中只有慈禧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但同治19岁就驾崩,后面的光绪不是同治的儿子,溥仪也不是光绪的儿子,这样给人感觉清朝的皇位越传越远。让人产生疑惑:溥仪和清朝的前几任皇帝还有关系吗?

答案很肯定,溥仪是康熙皇帝的直系后代,是康熙帝的七世孙。

溥仪虽然是醇亲王奕譞的孙子,但奕譞同样是道光皇帝的儿子,溥仪是道光皇帝的亲孙,是康熙帝的七世孙,这样看是不是清晰多了呢?

咸丰皇帝时期就开始出现子嗣稀少的问题

咸丰皇帝是出了名的风流,包括皇后、贵妃、妃、嫔在内共17位妻妾,但最后存活的孩子只有2女1男,唯一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是慈禧所生。到了同治这一代,清朝的皇位继承都是老爹传给儿子,但同治皇帝18岁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一个孩子,民间也传出不同版本,有人说是惹上了传染病,有人则认为是清朝前几代皇帝近亲结婚导致生育能力逐渐下降,最后问题在同治身上凸显。

咸丰和光绪、光绪和溥仪虽然不是亲父子关系,但却存在过继父子关系

清朝早期婚配制度导致的问题在同治皇帝身上彻底爆发,导致同治皇帝连一个子女都没有留下。这可愁坏了满朝文武大臣。后来慈禧将醇亲王奕譞所生的光绪过继给咸丰,以咸丰儿子的名义成为了清朝第11位皇帝。

光绪同样没有子嗣,慈禧由将奕譞的另一个儿子载沣的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所以溥仪是以光绪儿子的身份成为清朝的第12位皇帝。

虽然咸丰、光绪和溥仪之间不是亲父子关系,但光绪和溥仪依旧是康熙的直系后代,分叉主要出现在咸丰皇帝和醇亲王奕譞这一代,但这两位都是道光皇帝的亲儿子,所以整个血缘关系毋庸置疑。

康熙和溥仪有血缘关系吗?

最喜欢回答这样的问题了,大清的末代皇帝溥仪虽然是同治皇帝绝后之际,由慈禧太后找的旁枝的孩子做的皇帝,但是如果从血缘上看,溥仪的体内流着康熙的血,他也是正儿八经的康熙皇帝的子孙后代,下面咱就慢慢自上而下的说一下康熙和宣统皇帝溥仪的关系是怎么连接上的,您听我慢慢分解:

康熙皇帝的生平大家肯定都清楚了,他是大清入关后都第二任皇帝,都因为由个短命的老爹(顺治皇帝福临)年仅八岁之时便成为了大清的一国之主,康熙皇帝算的上是精力无穷的皇帝了,他亲政后,便开始大展鸿图在政治上拼命的作为,让人熟知的由,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和当时的俄国干仗,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基本确保了东北边境的安定,尔后又平定了西北的饿狼葛尔丹,牢牢的把新疆边陲之地死死的控制在手中,同时对内进行民族安抚政策,通过宗教实现了对西藏地区的完全控制,可以说康熙的一生就是战斗的一生,在后宫亦如是,康熙拥有大清朝最多的子嗣,所以他的后代开花结果的也子脉也是很多的。

康熙的时代在接近尾声的时候,他默默的在传闻诏书上写下了皇四子胤禛的名字,自此雍正皇帝成为了大清最新的主宰,接下来在雍正兢兢业业执政13年后大清朝的接力棒交到了儿子乾隆帝弘历手上,由于乾隆有个长寿基因爆棚的妈,所以乾隆爷也成为了执政63年之久的皇帝冠军,接下来他把皇位传给了嘉庆皇帝,嘉庆皇帝在避暑山庄被雷电击中暴亡后,权杖传到了其子道光皇帝的手中,ok,到了道光帝这里咱们看一张族系图:

在道光死后,皇位传给了儿子咸丰帝,咸丰帝和慈禧只有一个儿子,便是同治,所以皇位毫无意外的到了同治皇帝手中,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同治因为天花早死,没有留下子嗣,所以这一支就断了香火了,为了保证皇族血脉,慈禧选定了同样是道光帝儿子的醇亲王之儿做了光绪皇帝,结果光绪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子嗣,并且最后由于不听话被慈禧毒死了,慈禧又在醇亲王家找了载沣的儿子溥仪,让他做了皇帝,所以说,溥仪自然和康熙皇帝有血缘关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