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会议讲的是什么?

黎明后的世界

1945年2月,西线盟军全境占领法国和比利时,陈兵德国边境,东线的苏维埃巨熊横扫东欧,距离柏林仅65公里。事情已经越来越清晰,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无法如愿延续千年,他们甚至活不过这个冰冷的春天。

当战争的黑夜来到尾声,饱经摧残的世界终将迎来黎明,各怀鬼胎的胜利者们急切渴望在黎明后的世界树起自己的旗帜,雅尔塔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这个倡议依旧来自罗斯福,本来他希望在1944年11月美国大选前举行,但矫情的斯大林拒绝了他的提议,江湖传言大胡子先生半辈子横冲直撞,就是怕坐飞机......

其实斯大林抗拒的并非会议本身,而是跑到地中海中立国作死,当时那个世界希望他暴毙的人估计可以组成一个步兵师。所以这位老兄建议把会议地点选在克里米亚的黑海度假胜地雅尔塔,作为回报,他可以让罗斯福主持这次会议。

雅尔塔地狱

就这样,年老体弱又行动不便的罗斯福连飞机带船的奔波了6000英里,总算爬到曾经沙皇的行宫,这老兄把满腔怒火发泄到了法国人身上,拒绝邀请戴高乐参会,对此斯大林表示赞赏,并且两人默契的无视了戴高乐的连环抗议。

在大多数与会人的回忆录中,在这漫长的8天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战争就是地狱般的生活条件。英国那个胖子(丘吉尔)不负毒舌美名,“老子足足花了十年研究,实在没找到比雅尔塔更糟糕的地方”。

其实这倒不是斯大林故意坑队友,那地方已经在残酷的战争中打烂了,建筑只保持着能用的水平,其他配套全都惨不忍睹,连正常的厕所都没有几个。苏维埃巨熊实在没有那么奢侈的物资,所以斯大林也只能看着一群人排队上厕所没辙。

可怜的美国人在入住9小时后用DDT(杀虫剂)驱赶出一个集团军的臭虫,差点膀胱爆炸的艾伦·布鲁克爵士于某个清晨跳进了室外的排水沟,从他如释重负的表情上看,3天的冷水浴已经完全不是问题。

这帮受尽折磨的大咖只能在雪茄与伏特加里寻找慰藉,以至于在他们的记忆中这次会议总是弥漫着浅灰色的烟雾,还有伏特加清冽的气息。顺便说一下,中国人没有受到雅尔塔的折磨,常凯申和戴高乐一样没被邀请,所不同的只是那些人不需要另一次巴黎和会,被出卖者还是别表达意见为好。

蛋糕的分法

1945年2月4日,雅尔塔会议如期举行,所谓的谈判其实就是利益交换,用自己不需要的利益与其他交换需要的利益。欧洲这盘蛋糕已经快要上桌,需求自然比较迫切,亚洲虽然还差点火候,但也是不错的筹码。

在纳粹德国的问题上双方交换的很愉快,斯大林用增加一块法国占领区换来了盟军赔偿委员会设在苏联的承诺,随即他又禁止法国进入赔偿委员会,算是在切蛋糕游戏里占了点小便宜。

欧洲大部分国家的问题都很好解决,焦点争议出现在波兰,一贯作死的大波波也算战胜国,他们想收复失地,可问题在于那部分失地很多在苏联手里。一系列复杂的PY交易后,英法用波兰领土西移保留了苏联吃掉的肥肉,大胡子付出的代价是允许波兰“在更广泛的民主基础上” 成立的波共临时政府(这里大胡子留了个暗手)。

搞定欧洲后自然就是亚洲问题,英美用外蒙独立、国际化大连港、恢复旅顺港租期等我国核心利益交换了大胡子对日出兵的承诺,另外他们还需要付出千岛群岛等日占地区。我们再一次被出卖掉,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

最后就是联合国问题,斯大林试图用加入的承诺换取16个加盟共和国每人一票,这种狮子大开口英美当然不干。扯皮的结果是苏联手里有3票,美国也可以有三票,但美国的三票最终无州可落,搁置下来。

顺便说一下,这次雅尔塔会议是盟军三巨头的最后一次聚首,会后不久罗斯福就去世了,5个月后的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或许会有点物是人非的感伤,接替罗斯福的杜鲁门明显敌意深重,连那个毒舌胖子丘吉尔都半路被英国佬选下台。

无论如何吧,黎明后的世界终于到来,血腥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一年彻底结束,地球迎来了75年的大致和平。无论参加雅尔塔会议那些人有多少肮脏的利益交换,那一代人类精英算是完成了使命,如果问雅尔塔会议究竟讲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和平,扯淡完毕。

雅尔塔会议讲的是什么?

雅尔塔会议——苏、美、英三巨头召开的、没有中国参加的,决定二战后国际格局的会议。在远东问题上满足了苏联要求,损害了中国利益。

雅尔塔会议主要讨论了,盟军军事合作问题、分割德国的问题、德国的赔偿问题、联合国的问题、波兰的问题、对日作战的问题以及中国东北的问题等。会后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在公报和议定书上签字。请继续看详细内容。

(从左至右为: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雅尔塔会议的具体过程

1945年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先后乘机抵达苏联克里米亚萨基机场,参加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三国首脑会议。欢迎仪式后,他们乘车前往90英里外的雅尔塔,随后斯大林也乘车来到雅尔塔。

2月4日,三巨头进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议,会上分别听取了苏联参谋长安东诺夫将军和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关于东线和西线战争形势的报告。三位领袖讨论了加强盟军军事合作的问题,丘吉尔提议,由他们的参谋长们具体落实。

(丘吉尔与罗斯福抵达克里米亚半岛)

2月5日,三巨头的第二次正式会议,先讨论了分割德国问题。斯大林支持分割,罗斯福模棱两可,丘吉尔强烈反对。之后,罗斯福建议,先由外长讨论方案。会议继续进行,罗斯福与丘吉尔提出法国参加对德占领问题,而且法国占领从英国或美国占领区分得,斯大林明白这是拉法国联合抗俄,斯大林拒绝。罗斯福又强调法国不参与对德管制,斯大林才表示同意。

接下来讨论德国赔偿问题。斯大林要求从德国获得100亿美元的赔偿,三国在莫斯科设立专门的赔偿委员会。丘吉尔和罗斯福表示德国也遭重创,赔偿不起,应该给德国人留一些工业,斯大林强烈不满。无法快速达成一致,继续交由外长们讨论具体方案。

(雅尔塔会议)

2月6日,三巨头讨论了联合国问题。罗斯福与斯大林达成妥协,即美国同意乌克兰、白俄罗斯单独加入联合国,苏联也同意对常任理事国否决权加某种限制。确定会议程序的表决中不享有否决权,但对安理会通过的任何非程序决议,仍享有否决权。

2月6日到8日,三巨头讨论了令他们头疼的波兰问题。经过激烈讨论后,达成妥协。建立华沙现政府和民主人士组成的临时政府,后通过立宪会议选出永久政府。同时决定了波兰划界以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西部边界为准,战后将德国包括东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在内的地区划给波兰,作为补偿。

(雅尔塔会议)

2月8日下午,斯大林与罗斯福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斯大林明确提出对日作战的条件,这些条件涉及到苏联在中国的权益问题以及中国的主权问题。罗斯福说,他还没有与蒋介石商量此事。斯大林见罗斯福拿中国人来搪塞,就说:“我想现在不必通知中国人,只需三国签署即可。”

2月11日,会议最后一天,三巨头签署了《三大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其中提到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1)维持外蒙古现状;2)库页岛南部及该岛附近的一切岛屿归苏联、保证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继续租用旅顺港、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由中苏合办经营,保证苏联优越权的同时,中国须保持满洲的全部主权。

(罗斯福与丘吉尔)

罗斯福与斯大林在达成这笔政治交易时,并没有征求中国政府的同意,也没有与丘吉尔商量,甚至美国国务卿都蒙在鼓里。2月12日莫斯科时间23点30分,三国电台同时向世界宣布雅尔塔会晤的消息,并播送了会议公报。后面的这个那个影响了意义了,我觉得就没必要再写了。

雅尔塔会议讲的是什么?

雅尔塔会议对于中国来说,其耻辱程度远远超过了清末。1945年2月,在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一个疗养城市雅尔塔,盟国的三巨头举行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政治上协调行动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等问题。但雅尔塔会议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说是近现代史上莫大的耻辱,看看苏联强硬的斯大林向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提出要苏联加入远东对日作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维持外蒙古的现状;

库页岛南部及其周边临近的岛屿、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大连商港的国际化和苏联租用旅顺港为其军事基地;

苏、中共同经营中东和南满铁路等

美、英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在中国毫不知情下,同意了苏联的要求,出卖中国主权和利益,被称为“雅尔塔密约”。

其中外蒙古独立的祸害无穷,18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这么被分割出去,更加可恶的是唐努乌梁海(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近20万平方公里永远地被隔绝在祖国的怀抱之外,而无法收回,

也许是罗斯福感觉愧对与中国,加上对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十分厌恶,在后来与蒋介石会谈中,想将原法属殖民地的越南还有日本占领的琉球群岛划归给中国所有,可是软弱无能的蒋介石却推脱不敢答应。

雅尔塔会议说白了就是美、苏、英三大国决定了在二战结束后,如何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盛宴,几大国都得到了自己对于领土、经济、政治等利益,就连投降德国的法国在后来也有收获,而只有中国一次次地丧失了近现代最后一次参与瓜分世界的绝好机会,只落得个新建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作为二战最重要的战场之一,中国所付出牺牲是巨大的,雅尔塔会议却将中国排除在外,最可耻的是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没有到自己的利益,反而却成为别人的口中之食,成了被瓜分的对象。

清末,中国是因战败被瓜分,此时的国民政府,作为战胜国而被瓜分,这种耻辱对比清末算不算是更有甚之而无不及?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交流,如您喜欢 请关注一下@品茗谈史

雅尔塔会议讲的是什么?

“雅尔塔会议”是二战临结束前(二战于1945年8月结束),由二战主要同盟国美英、苏联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此时德国败局已定,苏联军队和盟军眼看就要攻进了德国柏林,虽然日本还在远东和太平洋战区负隅顽抗,不过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这时候如何管理战后德国和惩罚德国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说白了就是讨论让德国赔偿多少战争赔款,以及如何尽快把日本打趴下的问题。

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在1945年2月4日到11日,地点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因此雅尔塔会议也称克里米亚会议。

参加会议的主要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跟随三巨头身边的外交人员、参谋等人。

在2月4日到11日这8天时间里,英、法、苏三国政府代表团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会谈方式,最后三巨头统一商定,对战后的德国领土管辖上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也就是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别占领。

在德国战败赔款的问题上,苏联和美国达成了秘密协议,赔偿总额高达220亿美元。

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很恼火,他说我还没有核算出英国到底损失多少,你们就制定了一个数目。

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劝导下,丘吉尔勉强同意了。

为了显示尊重丘吉尔,斯大林和丘吉尔商量凑了一个整数,商定就让德国赔偿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儿,也就是100亿美元归苏联所有。这时因为苏联在苏德战争中损失惨重。

说实话雅尔塔会议就是三巨头密谋分赃会议,我们都知道二战的主要同盟国还有中国,雅尔塔会议不但把中国排除在外,甚至还把中国的利益进行了瓜分。

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为了让斯大林早些加入对日宣战,背着中国把我国的利益划分给了苏联。

当时苏军眼看就要攻下了柏林,美英两巨头为了让斯大林尽快进攻日本,和苏联达成了如下协议:

1.保持外蒙古(即今天蒙古共和国)的现状。

2.库页岛南部以及相邻的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必须国际化,维护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恢复苏联在旅顺港所有的权益,苏、中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但苏联拥有优先权益,中国可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苏联拥有千岛群岛的主权。

讲真这个协定是美苏两个大国在亚洲势力划分势力互相妥协和承认的产物,他们背着中国政府与人民,签订了侵犯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协定。

4个多月以后,美国才将内容通知给了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政府严词拒绝此协议,蒋介石感到非常愤怒,因为中国是四大盟国之一,不让参加不算还损害瓜分中国利益,真是岂有此理!

有道是弱国无外交,愤怒归愤怒,国民党政府也没有办法。

可以说雅尔塔会议是大国凌辱弱国外交的具体表现。

另外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巨头还讨论了关于成立联合国方面的事情,会议决定由英、美、法、苏、中五国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五常”。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不应该进入五常,法国在二战中早早就投降了德国,但是法国由于投降的早,在战后保存下来了经济基础,有钱就任性,美国把法国拉进了五常。

会议规定联合国实质性的问题,必须经过常任理事国的全部同意,5个常任理事国各拥有一票否决权。这项规定为以后联合国处理事情定下了基调,具有积极作用。

雅尔塔会议被认为是确立战后世界以美、苏为主导战略格局形成的关键,对战后世界格局影响深远。

文/秉烛读春秋

雅尔塔会议讲的是什么?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同盟国三个大国美国、英国和苏联的首脑,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举行的一次会议。因为会议的是在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因此被称为雅尔塔会议。

这是一次制定战后国际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会议,因为它侵犯好很多国家的合法权益,也被不少国家称作分赃会议。 

 

会议背景

德日意在1941年发动的称霸世界的战争,由于同盟国的奋起反抗遭到惨败,到了1945年春天,法西斯已经穷途末路,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战场,盟军胜利在望,德国跟日本的灭亡进入倒计时。

所不同是,相比之下,亚洲战场的形势更加严峻,日本法西斯更难对付,等待盟军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也就是说,日本比德国更加顽固,日军更加疯狂,占领东京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想要让日本认输,需要付出比欧洲还要惨痛的代价。

因此,美国不希望独自承担这个代价,希望苏联废除跟日本在1941年4月签订的《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参加对日作战,即出兵中国东北,牵制日本在中国领土上的日本军队,减轻美国进攻日本本土时面临的压力。

战争结束后,如何面对苏联占领的欧洲国家的现状、如何处理惩罚德国,处理被德国侵占的领土、如何在战后建立国际新秩序,避免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等等问题摆在同盟国面前。

关于这些问题,同盟国立场不一致,甚至分歧严重,大家必须求同存异,达成妥协;会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举行的。

会议较量

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会谈在地中海举行,但此刻的苏联已经有了跟美英叫板的资本,坚决不让步。

斯大林认为,为了彰显苏联的大国地位,会谈必须在苏联领土上举行,不容商量。为了大局,英美领导人不得不迁就苏联,接受了斯大林的主张。

三国首脑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目的各不相同。

罗斯福的目的是希望游说斯大林参加对日作战;丘吉尔则希望被苏联占领国家的人民,能自己做主选举出本国政府;斯大林则希望巩固苏联的成果,将苏联占领的领土变成苏联的势力范围,牢牢控制东欧各国。

此外,如何管理战后德国,三国也需要有一个方案,就此达成共识。

在会议上,围绕联合国席位问题发生的争执最严重:

斯大林坚持苏联有16个加盟共和国,应该有16席位。

罗斯福听到这个消息时说:“我的上帝,告诉葛罗米柯(时任苏联驻美大使和首席谈判代表),我们决不能接受这个建议。”丘吉尔说,如果这样,英国几十个殖民地,美国几十个州,都该拥有很多席位。

罗斯福说“如果我们给某个国家一票以上的代表权,那我们就违反了每个成员只能拥有一票表决权的规定。”经过反复较量,苏联可以拥有三个席位,即苏联、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苏联和英国原则上也允许美国拥有三个席位,可是美国是民主国家,那两个席位给哪个州都不好,所以美国在联合国始终只有一个席位。

会议成果

经过反复讨价还价,三国分别进行了妥协,在会议上取得三点共识。 

一、德国必须为发动战争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军队不能保留,领土分别被盟国占领。

二、成立联合国,美、苏、英、中、法五国为安理会五常。

三、为了换取参战,苏联获得如下好处:

可以出兵占领日本领土北方四岛;

蒙古从中国分离,正式成为一个国家。

大连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这些都是沙俄帝国梦寐以求的,苏联人终于好梦成真。)

四、认可苏联在占领的东欧各国成立的亲苏政府,不再要求东欧各国人民自由选举政府。英国还在背地里跟苏联达成交易,承认苏联对罗马尼亚的占领,但苏联承诺不干涉希腊事务。

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

会议意义和影响

这次会议弥合了英美苏三国的分歧,暂时巩固了三国联盟,协调了盟国对德、日作战立场方针,加速了德日法西斯的灭亡,有利于欧洲和世界的稳定、和平,奠定了战后欧洲以及国际的政治格局。

会议最叫人诟病的是,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却受到侵犯,蒙古永远被分裂出去。

雅尔塔会议讲的是什么?

是美国英国和苏联的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就二战结束后如何刮分世界的会议。日本北方四岛,朝韩三*八线……。就是那些在苏联的雅尔塔会议上定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