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黛朝夕相伴,为什么宝玉闻到宝钗身上“冷香”比黛玉“幽香”要早三年?
进入青春期早啊!宝钗比宝玉大,黛玉比宝玉小
《红楼梦》中宝黛朝夕相伴,为什么宝玉闻到宝钗身上“冷香”比黛玉“幽香”要早三年?
宝玉闻到宝钗身上“冷香”比黛玉“幽香”要早三年?
一个原因是年纪,一个原因是用药。年纪问题:林黛玉出场的时候五岁,后来去贾府的时候推算的话应该没有超过八岁。
宝玉出场的时候八岁,第一次遇到黛玉的时候,说过宝玉比自己大一岁,综合信息汇总,宝玉应该九岁。
宝钗进京参选因该在十一二三岁。
年纪排下来应该宝钗大宝玉,宝玉大黛玉。
按照人体发育情况,薛宝钗处于青春发育时期,身体状态要遭遇男孩子宝玉,也早于林黛玉,这个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说得过去。
用药问题:薛宝钗身上由冷香,冷香来自药丸,冷香丸。身体先天有热毒,表面看起来爱笑,人际关系好,成熟城府深,她的花语是牡丹,最美丽娇艳,最无情。
黛玉是幽香,来自黛玉的身体,说的俗一点就是纯粹的体香。表面清高孤傲,说话刻薄,实际真性情,体香都是暖香。
宝钗在薛姨妈的可以培养下,用冷香丸开挂,就比正常发育还要早,再加上年纪的优势,所以宝玉闻到冷香,比闻到黛玉的幽香要早三年,很科学合理,曹雪芹绝非偶然写出来的,每一个设定都是巧妙合理。
《红楼梦》中宝黛朝夕相伴,为什么宝玉闻到宝钗身上“冷香”比黛玉“幽香”要早三年?
很简单,女孩发育的有早有晚而已。
《红楼梦》中宝黛朝夕相伴,为什么宝玉闻到宝钗身上“冷香”比黛玉“幽香”要早三年?
早三年?读得够细呀,我都没注意到这个。
所以我的临时答案也就不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了。
依我个人观点,如果是作者有意安排,或者是作者没有刻意,而只是按照真实情况的发生顺序而写,从而导致小说中的顺序也是如此,那么,就可以解释为:因为宝钗岁数大些、发育也早些,而黛玉岁数小些、发育也晚一些,而女孩子身上有香气,或是什么别的气味,一般来说,应该是在进入发育期之后才会变得浓郁,旁边的人才有可能闻得到。
身上天然带某种香气——其实就是个人特有的体味,而黛玉的体味,到了宝玉的鼻子里,就是香气。
当然,以上这些都比较闲扯,基本上可以说与小说的主旨无涉。
而我个人的观点,对于《红楼梦》的解读,还是应该尽可能接近中心意思——虽然一时我也很难明确说,这部小说的中心意思到底是什么,不然真的就是闲扯,而闲扯嘛,除了略作消遣之用,也就没其它意义了。
三年,是怎么确定出来的?有没有特殊意味?一时还不好说,不过,一个是因为吃了用花蕊特制的冷香丸而带体香,一个是天然带体香,这个对比是意味深长、值得我们注意。
《红楼梦》中宝黛朝夕相伴,为什么宝玉闻到宝钗身上“冷香”比黛玉“幽香”要早三年?
在《红楼梦》原著中 ,宝玉的第一次“闻香”是在秦可卿的卧室,第二次是宝钗房中、第三次是黛玉床上,比这三次更早的当然是每天在身边“花气袭人”的袭人姐姐了。
闻到年轻女子们的香气,应该也是引发宝玉有“性趣”的原动力,初入青春期的宝二爷在旺盛的荷尔蒙分泌之下“闻香”代表着他自己的内在已经开始有了蠢蠢欲动的情欲。
宝玉的“闻香”首先诱发了他与侄儿媳妇秦可卿“梦中云雨”人生第一次的情欲冲动,之后就是与袭人的人生第一次“偷试”。接着就是对秦可卿弟弟秦钟的一见倾心、引为知己、同窗共读、朝夕相伴的人生第一次“基友情深”。
紧接着就是黛玉所说的“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宝玉与新来贾府不久的宝钗“比通灵”金玉初识~“金玉良缘”初现端倪。
在宝玉宝钗“比通灵”两年之后,黛玉扬州奔父丧归来,二进贾府的黛玉已经从初进贾府时的女童开始成长为少女了~林家有女初长成。此时宝玉正经历着秦可卿去世、秦钟病重离世的双重打击。
在黛玉二进贾府之后一年多,宝玉也度过了一年多时间的感情“空窗期”之后,大观园修建完成“元妃省亲”刚刚结束,宝玉“闻香”黛玉,于是编出了“香玉的故事”来逗黛玉开心,“宝黛爱情”已经蓄势待发。
在宝玉对黛玉讲了“香玉的故事”两个月之后,初入大观园的黛玉又在“老司机”宝玉的带领之下“共读西厢”,“宝黛爱情”正式萌芽了。
钗黛两位女主角都与宝玉之间缘份深厚,宝玉闻到钗黛二人“身发异香”从科学角度分析就是钗黛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所发出的体味,并且宝玉对钗黛两位荷尔蒙分泌所产生的体味很感兴趣所以闻起来是吸引他的“异香”、而非体臭味。
宝钗比黛玉大三岁,宝玉闻到宝钗身上的“冷香”也比黛玉身上的“幽香”的时间也要早三年,宝玉的“闻香”应该就是宝钗和黛玉先后分别进入青春期的标志吧!
更为准确的说就是,钗黛两位美少女对于宝玉的吸收已经不仅仅是出于外貌上的“好看”了,而是DNA基因层面的两性生物本质上的吸收。当然在选择“爱情”的心理层面上,黛玉的不说“混帐话”是让宝玉感觉到“志同道合”而胜出的最后关键一环。这大概就是钗黛二人身发异香的“冷香”与“幽香”的差别所在吧?
如果引深到具有象征意义“冷香丸”和“人参养荣丸”上,“冷香”源于自然之中“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天然花卉的淡雅之美,“冷香”也代表理性的宝钗“德之芬芳”。
“幽香”来源于自然之中药性大补的人参肉桂热气扶持之力,“幽香”也是感性的黛玉被《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宝玉带来爱情火种所点燃,宝黛自由爱情“星火燎原”的基础。 命运是如此神秘的兜兜转转,林妹妹的“幽香”就这样后发先至超越了宝姐姐的“冷香”,宝黛爱情从大观园中“共读西厢”始发,在怡红院内、潇湘馆中“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缠缠绵绵数载。宝黛二人见面相对无言对泣,黛玉伤感时更是整夜无眠流泪到天明……。
最终,到底是命中注定的“什么金什么玉的”缘分,先发“冷香”三年的宝姐姐做了真正的“宝二奶奶”……。
《红楼梦》中宝黛朝夕相伴,为什么宝玉闻到宝钗身上“冷香”比黛玉“幽香”要早三年?
一大一小,自然现象,放四十年都馊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