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是谁?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你们认为《红楼梦》中谁最坏?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的角度不同,那么很可能答案不一样,我就按照我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交流。我的答案是贾赦。
有不少人依据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来归结贾府的衰败其实是宁国府造成的,其实这里说的是开端,我们写记叙文都知道,故事一般都包括发生、发展、经过、高潮、结果等要素,那么宁国府的贾珍和秦可卿的事件可以算是故事的发生,而大恶人的形成他却算不得,他也是有学习的榜样,谁呢?贾赦,他才是大恶人的高峰。
贾府的最大教育失败就是贾赦,他字恩侯,荣国公贾源之孙,贾代善和贾母的长子,贾政、贾敏的长兄,邢夫人的丈夫,贾琏、贾琮、迎春的父亲,他是个无耻之徒,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按理说他就该是贾家的”族长“。可是他哪里有个族长的样子,还不如贾珍。贾珍得到了庄园的进项,不管收成好坏还知道送到荣国府去孝敬老人。可这个贾赦就会给贾母添堵,这个贾赦就是占着好位置,于公于私一点正事不做的主。
于公他是世袭一等将军,该为国效力,结果他整日吃喝玩乐,不务政务,不能封妻荫子,他和他老婆的封荫得感激他的祖上,而他的子孙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本来该贾赦努力为贾府再创辉煌,而他这代也最容易做到这点。可是他没那本事,也没那兴趣,他就是贾家悲剧的最大责任人之一,他带头败家。
于私它不是一个好的封建大家长,起码该齐家,结果他整日里想着的都是鸡鸣狗盗的事,比如强索别人的扇子,居然勾结官府逼死人命;拿自己女儿去抵债务;荒淫无度,人到老年还不断娶妻纳妾,最后又惦记起自己老娘的贴身丫鬟鸳鸯身上;对自己的儿子疏于管教,说打就打,没有带个好头,可以说他的子侄的歪风邪气多数都是效仿他的作为,贾政在内外事物上要比他强很多,虽然没有大建树,但也没有大纰漏。贾琏能如此,也比他强了不少。
他这个人正是德不配位的典范:
贾赦量小识短、无知昏聩、不务正业,在他的别院里无法无天,但是又恰恰占据了贾府最好的资源,做了贾府最好的榜样,贾府的悲剧就是他造成的。人说积善人家有福,贾赦就没有积善,相反把他祖先积累的德行丢个精光。所以如果说红楼梦里谁最坏,我个人认为贾赦最坏。我为什么不说皇帝最坏呢?因为贾家要不是有这么多毛病,人家没事抽你嘴巴子干什么呢?其他的女子为什么不说坏到那分量呢?因为她们没有那位置和权势代表,想做最坏也没那条件。
贾母对他的教育太失败,所以生气,把荣国府交给贾政居住,反而让贾赦去了别院,这也从侧面说明贾赦有多么不受待见。贾府的衰败,他要负最大的责任,某种意义上他才是贾府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领导责任总是要负的,所谓上行下效,他这个梁子歪了,一点也不正。贾府那么多的悲剧从根上说跟他或多或少都有干系。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原创不易,期待大家的完阅、关注、转发、评论,谢谢!想看作者更多的文章请点击@晨曦小荷。
《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是谁?
(红楼梦)中谁最坏?有的认为明的是王夫人,暗的是薛宝钗最坏;也有的说贾雨村、贾赦最坏,…其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人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一句话去否定,曹公笔下的众人物形象的论述无非就是两大类善与恶的区分,书中人物表述已经有答案了…。
《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是谁?
在《红楼梦》中谁是最坏人的人,笔者认为坏人分三类:一类便是像赵姨娘贾环一样,她的坏不需要掩饰,就是一门心思的在坏人的路上不回头;第二类便是像薛宝钗王熙凤一样,说她好也行,说她坏也行,她永远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行事,让人无懈可击。
第三类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红楼梦里最坏的一种人,他们身上也都有一个隐形的特征,笔者要说的有三个人,分别是王夫人、花袭人和贾雨村。
王夫人的坏:慈眉善目的“杀人犯”在红楼小说,贾政作为一家之主,对内庭之事并不插手,其实他就是想插手也没人听。比如贾赦将女儿贾迎春卖给了中山狼孙绍祖,那孙绍祖人品和家庭背景想必贾府的人都了解,但为何只有贾政出面为迎春说话呢?关键时刻见人品,贾政人虽然懦弱,但人确实不坏,他能站在人性的底线上去考虑问题。
在小说中,我们几乎都没有看到贾政留宿在王夫人的屋里,基本都是在赵姨娘屋里,这也是有原因的。开篇说了,赵姨娘心眼子不好,贾政自然明白,平时也总是呵斥她,不给她留任何面子,但至少赵姨娘的坏是在明面上的,不是背地里的,而王夫人就不同了。
先不用说金钏投井之后,她和薛宝钗两人没心没肺的对话,就是对贾宝玉亲儿子,她的爱亦不是纯粹的。第三十三回,宝玉被贾政暴打,王夫人却说,如果贾珠活着,便是打死一百个也不管了,这哪像是一位母亲说出的话呢?在王夫人的眼中,贾宝玉的存在完全是满足她一家之主地位的工具。
为了将贾宝玉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她不惜大闹大观园。她利用自己的身份拉拢花袭人,掌握了大量怡红院的情况,之后又把大观园搜查了个遍,晴雯、司棋都因此而遭到放逐,不久便殒命黄泉。
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王夫人是一个相当有心机的人,但在她在小说中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天天都要念佛吃斋。她的形象与她的行为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四个字此人表里不一呀。
贾政对王夫人的远离,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贾政喜欢和清客呆在一起,也不愿参与内庭锁事,道不同不相为谋,同床异梦不相为夫妻。正是贾政早已看透了王夫人,所以才选择了远离她。
一位吃斋念佛的豪门夫人,她手上也是沾满了鲜血的,不夸张的说,林黛玉也是死于她之手,可见,说她是一个慈眉善目的“杀人犯”,并不过分。
花袭人的坏:奴才里的“天花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贾府里的丫鬟有这么几个来源:其一就是家生的女儿,即贾府里的奴才在贾府生儿育女,比如鸳鸯、小红等丫鬟就是这么来的。这种类型的奴才在贾府世代为奴,等于是被买断,如果主人允许可以脱去奴籍,男的为官做宰也是可以的,书中赖嬷嬷家的儿子赖尚荣便是如此。
其二就是买来的女儿,有活契也有死契,活契可以赎身,死契等同买断。花袭人就是贾府买来的丫鬟,原本是“卖倒的死契”,但花家后来生活好了,又想求着贾府把人赎出来。花袭人当然是不想走的,每每借此来要挟宝玉听她的话。
那么,贾府这些丫鬟们长到婚嫁的年龄又去向何方呢?也有几中途径:其一,到年龄就找打发出去配个男人了事,这在小说中也有写到。
其二,可以走赵姨娘的路,做主子的小妾,当然过程肯定是艰辛的,竞争也很激烈,关键与主子的太太斗法很难取胜。比如平儿跟了王熙凤那么多年,从四个丫鬟都只剩下她一个了,也没混上个正经的主子,还只是个通房丫头,人称平姑娘,这实际就是王熙凤对她的打压之处。
赵姨娘就一样了,她是为贾政生儿育女的半个主子级的人物,有丫鬟伺候着,有自己独立的居所,与平儿在层次上还是有区别的。
花袭人想要走的路就是赵姨娘的路,她若想长久的留在宝玉身边,除非成为他的小妾。那么如何实现这个梦想呢?当然是要靠奋斗,但要单打独斗要想在贾府上位是很难的,最理想的办法就是抱大腿,抱谁最可靠,当然是有实权的人,她选中的主子就是王夫人。
宝玉挨打后,王夫人叫人过去问话,没有点名要谁去,花袭人抢到机会主动去了。而且她此去一下扭转了自己的被动地位,她为什么敢对王夫人说那一番心坎话,说明她这个人平时很善于察言观色,她知道王夫人想听什么,也对王夫人了如指掌,所以她才敢说作为一个丫鬟不该说的话。
她的努力是有效的,果然王夫人马上就被她征服了,随后便要给她提高地位,月钱都变了,这是在向众人释放一种强烈的信号,从今往后,王夫人就是花袭人的靠山。
对上的靠山有了,那么对身边的人,特别是那些心怀异己的人怎么处理呢?花袭人的办法是把不利于自己的身边人都干掉,剩下都是听话的,这样不怕她不成功。
这样,我们看到后期王夫人对怡红院的大清洗,她的最大对手晴雯便被赶出了贾府。此外,为了方便自己日后的上位,她还为自己选择一个有利于她的“主子”--薛宝钗,因为她们属于同类人,价值观相同。
从上述来看,我们也发现了花袭人的可怕性,同王夫人一样,表里不一,她是奴才里的“天花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攀附权贵打压逆行者,本性恶劣。
贾雨村的坏:落井下石的“变色龙”《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他在小说中通过一件小事,塑造了一位见风使舵、曲意逢迎的巡警奥楚蔑洛夫,强烈地讽刺了奥楚蔑洛夫卑躬屈膝的嘴脸。
在《红楼梦》当中也有一位“奥楚蔑洛夫”,他就是出自葫芦庙的贾雨村。老贾原本祖上也是仕宦之家,到他这一代时,祖宗根基已尽,他要想重振家族巅峰,只能靠自己不断的向上爬,他也确实做到了。
从一个寄身于葫芦庙的穷书生,得了甄士隐的资助,一朝中了进士,抱上了铁饭碗,还当了县令,他自以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没什么了不起了,因为被贬黜了,又回到原来的起点,一名布衣。
此时的他必然是有所思索的,对自己必定也要做一番自我总结,再之后我们看到的贾雨村就变得聪明多了。因当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而攀附上了贾府,为了抱紧这颗大树,他有没事就往贾府跑,从应天知府一路升到了大司马,开始参赞朝政了。可见,在贾府的帮助下,他的官越做越大。怎么说,贾府对他而言也称得上是“贵人”了。
那么他是如何报答贵人的呢?在小说中,平儿对贾雨村有一句评价,说“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要知道这话从平儿嘴里说出来可不一般,足以说明贾雨村的坏必然是坏到骨头里了。
先说说他是如何报答资助进京赶考的甄士隐吧,当了县令后就审了一桩案子,女主便是甄英莲,明知道是甄士隐的女儿,最后却恩将仇报,为了攀附四大家族,居然把甄英莲送给了薛蟠,导致甄英莲的命运一再动荡,最后被薛蟠迫害致死。
看了他对甄士隐的“报答”,虽然原稿的后四十回没了,也完全可以想象出在贾府被抄家后,他会是一副什么样儿的嘴脸。在癸酉本中的描述很符合他的形象:其实贾雨村确实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在贾府被查抄时,他反而落井下石,向官卒透露了贾家窝藏甄家罪产一事,使贾家人被革去世职,贬为平民。
在甄英莲落难的时候,为攀附权贵他恩将仇报;在贾府落难的时候,为撇清自己而落井下石,但是当他需要这些人的时候,他可是表现得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呢?还有什么比变色龙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吗?
还好,喜的是恶人终有恶报,《红楼梦》虽是残稿,剧中各类人物结局不明,但在众多续书当中,对于贾雨村的结局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锒铛入狱。
通过对上述三个坏人的分析,我们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特别善于伪装,或者说包装自己,就像现在的明星包装一样,给自己设定一个好人的人设,但实际上剥去层层外衣,内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待人之道。
所以说,王夫人、花袭人和贾雨村是笔者选出的红楼里最坏的人,他们都是虚伪的代表性人物,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坏,你们同意吗?或许还有其他更坏的人,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是谁?
红楼梦里的坏人很多,但是最坏的人应该是那个没有名字的恶仆----王善保家的。这个恶仆的称呼中,竟然还有一个“善”字,真是有莫大的讽刺意义。
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同时也是心腹。看看邢夫人的愚蠢和卑劣,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她这个陪房的怂恿和挑唆。
这个恶仆跳的最高、摔的最惨的莫过于在抄检大观园行动了,这场行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贾府自取灭亡的开端,而这场行动也直接导致“一伤二死四驱逐”的惨烈局面。
“一伤”即伤害了“多刺”的探春。
在抄检大观园中,王熙凤和周瑞家的都了解探春的性情,不敢造次。只有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的陪房,倚老卖老,搜完了箱柜搜丫鬟,搜完了丫鬟,竟然要对探春搜身。
一向势利的她,认为庶出的探春亦如迎春一样懦弱,所以肆无忌惮的去招惹,结果探春“登时大怒”,当场扇了王善保家的耳光,并言道: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
王善保家对探春的搜身,是对探春庶出身份的蔑视,深深的伤害到了探春敏感的心,使探春怒声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
最后负责抄检行动的凤姐,不得不低下身段,“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二死”即晴雯和司棋的死亡。
在抄检大观园前,王善保家的就在王夫人面前先告了晴雯的“黑状”:
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娇娇,大不成个体统。
而告黑状的原因就是: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大不自在,进而借机报复。此举导致晴雯当即被王夫人唤来责骂一顿,而后又在病重之时撵出了大观园,不久便含恨而死。
再看司棋,司棋的死亡是王善保家的做的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糗事。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在查抄中发现了司棋私藏了“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扯出了司棋与表弟潘又安的私情,导致了司棋被驱赶出大观园,后来又羞愤交加,撞墙而亡。
两个如花的生命,因为被王善保家的卑劣,而早早地香消玉损了。
“四驱逐”即四儿、芳官、蕊官、藕官被驱逐。
此次的驱逐是发生在抄检行动之后,也可以说是抄检行动的“余波”。
王夫人亲临怡红院,不仅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的晴雯,还有同宝玉一日生日的、有几分水秀的四儿,还有“上年凡有姑娘们分的唱戏的女孩子们,一概不许留在园里,都令其各人干娘带出,自行聘嫁”。
结果,无父无母、家乡又远的芳官、藕官、蕊官三名女孩子只好削发为尼,被地藏庵和水月庵的尼姑捡便宜带走了,因为她们“巴不得又拐两个女孩子去作活使唤”。
正如在抄检中探春的悲愤: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王善保家的这个恶仆,不仅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是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抄检大观园开启了贾府逐渐衰败、诸芳散尽的过程,并由此开始引发贾府最终走向大厦倾倒、走向衰亡的结局。
作者:温暖前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是谁?
个人觉得薛蟠之妻夏金桂最坏。
身为薛家大少奶奶,夏氏上不知尊敬婆婆薛姨妈,每日在家中无事生非,只要婆婆稍加规劝,她便撒泼大哭大闹,弄得老人家下不来台,唯有自己叹气落泪。
夏氏中不知与夫君薛蟠齐眉举案,使心机一步步打压薛蟠,逼得这个原本有心重新做人居家过日子的呆霸王无法安生,再次闯祸弄出人命被收监。所谓"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浑事",摊着这么个老婆,薛蟠也是倒楣。
夏氏对地位比她低的下人更为恶毒,薛蟠小妾香菱,为人善良柔顺,被夏氏用尽手段摧残不说,还企图下毒药死香菱,结果恶人自有天收,夏氏误喝准备毒杀香菱的汤水,最终生横死在自己手上。
夏氏还不守妇道,逼走丈夫后不甘寂寞,先是设计勾引小叔子薛蝌,没能得手后又弄出个什么娘家的干兄弟,居然敢带回婆家斯混!后来被卷走财物,夏氏娘家落得个人财两空。
夏氏连自己的贴身丫环宝蟾都要摆布利用,为了自己的淫欲命宝蟾出面勾引薛蚪,为对付香菱把宝蟾献薛蟠,如此种种,无情至极。
身为女人,夏金桂不忠不孝不贤不悌,心狠手辣,淫荡不堪,实为《红楼梦》第一坏人。
《红楼梦》里最坏的人是谁?
喜欢《红楼梦》的人大多有一个怪想法。就是喜欢里边每一个角色。对于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能报以正面的态度,以欣赏一个成功鲜活的人来直面他们人生的悲欢离合。让一个爱《红楼梦》的人评价她最讨厌的《红楼梦》人物,说他们是最好或者最坏是特别困难的。但并非没有,甚至还不止一个!
以下论点仅代表一家之言!
一,包揽诉讼的水月庵静虚这个老尼姑的可恶之处是为了一己之私,包揽诉讼教唆王熙凤干预司法,行害人之事。她的行为有两个恶劣结果,一个是引诱王熙凤尝到包揽诉讼的甜头,为贾家抄家埋下祸根。另一个是间接害死了张金哥和守备之子。
你看她说的:净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真是坏透了的老尼姑,不怪脂砚斋连下两条批语:【庚辰侧批:一叹转出多少至恶不畏之文来。】【甲戌双行夹批:坏极,妙极!……小人之心如此,良民遭害如此!】这老尼姑是《红楼梦》出来的第一个坏人!
二,监守自盗的乌尽孝。小时候都觉得乌尽孝是个可怜的老农,被贾家压榨,那么大年纪还冰天雪地中长途跋涉一两个月来给贾家送年货。可读多了就知道这个老坎头真的该砍头!
乌尽孝掌管的宁国府的一处田庄,是庄头,也就是贾家田庄最高管事人,根本不是老农,倒像地主。贾珍算准了他能有五千多两银子,他却只拿过来两千五百两。而且还是连年打饥荒。这表明乌尽孝这人一定有问题。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即便靠天吃饭,也不会损失一半,至于连年亏损更是不可能。十年能有一两次就不错。贾家主要的经济来源都靠田庄,可田庄一半的收入都被贪墨了,可知这老家伙之黑心,不怪来自黑山村,还姓乌!比他更可恶的是他兄弟,荣国府的田庄比他多几倍,却只有那点钱,实在是令人发指!老家伙之所以每年都亲自来,就是怕自己的儿子露出马脚,是以每次都腆着老脸过来应对!宁荣二府的主子自以为聪明,却被这些黑心奴才蒙蔽坑骗,实在又好气又好笑!
三,无耻拐人的智通圆心又是两个尼姑。这次是水月庵的智通和地藏庵的圆心。水月庵前有静虚后有智通真是坏透了。这两个黑心的尼姑之坏,曹雪芹都忍不住直呼她们是拐子。看她们张嘴阿弥陀佛,实则行拐人坑人之事:
……虽说佛门轻易难入,也要知道佛法平等……如今这两三个姑娘既然无父无母,家乡又远……所以苦海回头,出家修修来世,也是他们的高意。太太倒不要限了善念。”……两个姑子听了,念一声佛道:“善哉!善哉!若如此,可是你老人家阴德不小。”
真是无耻之尤,让人恶心!出家人无善心更可恨!芳官等跟了她们去,下场只怕会更惨。干活倒在其次,一旦需要被牺牲。她们会毫不犹豫的出卖芳官等,所说坏人,实乃她们最坏!
也有朋友会说,马道婆也坏。但我觉得马道婆的坏,坏的光明正大了,比起这些满嘴佛祖,动辄善哉之人,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在我心中,静虚、乌尽孝、智通圆心实在是最坏的坏人!你认为呢?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