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由支持宝黛恋变成后四十回赞同“金玉良缘",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吗?

贾母由支持宝黛恋转而支持“金玉良缘”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且不说金玉良缘成就时黛玉还在不在,单单就贾母不顾黛玉生死,一改对黛玉宠爱有加的态度就显得很生硬。

不要怀疑贾母对林黛玉的爱,在前八十回中,贾母对林黛玉处处关照,从衣食住行,到生活细节:宝玉病愈让人抬来赏钱赏众人,游大观园子时见到了林黛玉的窗纱旧了就责备王夫人,关心宝玉和黛玉的交情,最明显的一节就是贾府除夕夜宴,放鞭炮时贾母去捂林黛玉耳朵的细节,真是让人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许多人认为曹大家真正的意图是黛玉已死,贾府已败,宝玉不得不娶宝钗。这有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一节做映照。

第五十八回,作者借芳官之口,讲述了藕官,菂官和蕊官三个戏子的故事。藕官是唱小生的戏子,在台上与唱青衣的菂官有了感情,在台下也如夫妻一般,后来菂官死了,藕官又与新的青衣有了感情,一如从前,别人怀疑藕官原先对菂官的感情,藕官表示自己并非背叛,斯人已逝,自己还需要过日子,只要自己不忘掉旧情就很好了。曹大家的草灰蛇线,处处影射,处处剧透,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王熙凤的掉包计,根本不需要,因为当时黛玉已终泪尽而亡,迫于父母的和传宗接代的压力,贾宝玉是在很清醒的情况下娶了薛宝钗。而且婚后与薛宝钗也是夫妻和谐,只不过不曾忘掉过林黛玉而已。

贾母支持宝黛爱情也是无需置疑的。王熙凤多次拿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开玩笑,就表明了贾母的态度。因为在过去,女孩儿的婚事不是任何人可以拿来说事的,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女孩子的闺誉,以贾母爱护林黛玉的程度,如果不想成就宝黛爱情,断不会允许王熙凤时时拿林黛玉的婚姻做筏子。

况且如果宝黛婚事不是大家早已心知肚明,王熙凤拿这一点去说三道四,也是有损于自己的修养,王家的名声, 以王夫人对林黛玉的反感,也不会允许。

《红楼梦》中,贾母由支持宝黛恋变成后四十回赞同“金玉良缘",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吗?

从王夫人抄园子看,王夫人对宝钗也不具先时的赞同了,宝钗在园中住算客,而王夫人抄家,想没想过宝钗的感受。王熙凤未领人查宝钗住的蘅芜院,但宝钗知道后马上搬出园子,如果不搬,又赶上撵人,宝钗更会住不下去,分明撵自己。而且之前宝钗送东西给人,还给贾环,赵姨娘去王夫人那示意宝钗好,王夫人未言语,冷哼一声。王夫人心里有数,对宝钗什么态度她自知,而赵姨娘明显马屁没拍到正地上。

在宝钗上,袭人曾对王夫人说姨姑表妹在园中住,常在一处别人看着不好,易出闲话。加之贾政也从宝钗制的灯谜上认为宝钗也是无福之人。夫妻间的沟通加上袭人的话,王夫人的耳目,宝钗也是渐被排外了。

金钏死王夫人向宝钗要了两件新衣服入敛,说林黛玉三灾八难的,宝钗主动献两件衣裳。从此事上看,张道士提亲后王夫人不满发火,打骂金钏,金钏死。王夫人变相向宝钗要衣服给金钏也在表明王夫人接受了贾母否决。金钏因为王夫人烦恼此事而被打死,是因为宝钗。所以向宝钗要衣服表明王夫人为此祭奠金钏,也要宝钗做出牺牲,金玉良缘从金钏死没戏了。宝钗两件被入敛的新衣也是代表金玉姻缘的死亡。因为它死了人。

直到宝琴来金玉之缘也未定下,贾母不肯定金玉之缘,对宝黛之缘也不完全看好,因为王夫人贾政不同意,她对金玉之缘最后也不会支持。从宝玉对待金玉良缘的宝钗是在转变个人态度,在做诗交往相处中对宝钗印象逐渐变好。

从石呆子事看,抄家前宝玉基本未婚,抄家后从石呆子有二十多把名扇看,家败人亡这些丫头,小姐被抢。宝玉与谁结婚看缘份了。

《红楼梦》中,贾母由支持宝黛恋变成后四十回赞同“金玉良缘",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吗?

贾母由支持宝黛恋转而支持“金玉良缘”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贾宝玉与林黛玉最终没有成为夫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表示说贾母是支持金玉良缘而反对宝黛恋。后四十回是高锷续写,应该说续写不是按照曹雪芹的原意而写。

自林黛玉进贾府后,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与贾宝玉同等看待。林黛玉母亲贾敏是贾母的爱女,贾敏死后,贾母便把所有对女儿的爱转移到林黛玉身上,林黛玉的聪慧也着实让贾母垂怜。而宝黛二人入则同进,出则同行,感情日渐深厚。

实际上头八十回丝毫看不出贾母有任何嫌弃黛玉之处,也看不出对宝钗有何厚爱,以贾母的政治般的精明,断不至于因宝钗的几句恭维之语而改变态度。对于这样的政治性家庭来讲,贾母不会轻易放下手的权力,这就需要处处维护自己。

薛宝钗作为王夫人的外㽒女,为人又深藏不露,一旦金玉良缘,薛宝钗、王夫人联手,贾母势必大权旁落;而林黛玉不但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而且不喜俗务,并无这种威胁。前八十回中,也没有贾母支持金玉良缘的基础,反而是明里暗里的撵薛家母女 。贾母出二十两给薛宝钗过生日,大家点戏,贾母要黛玉点戏,黛玉谦让,请王夫人,薛姨妈点,贾母说;“他们在这里白吃白喝,己经便宜了,还让他们点呢。”

对客居贾府的薛宝钗母女来说,这话已经很重了,不是明撵吗?还有一层意思,宝钗十五岁的生日,过去十五岁及笄年纪,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暗示该走了,这是在为宝黛扫清障碍。

贾政对金玉良缘也不看好。一次家宴后贾政为让贾母高兴,也参与了猜谜活动。轮到宝钗出灯谜,写的是“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贾政听了,很感,不祥,半响无语。这说明真正赞同金玉良缘的只有王夫人,即使宝钗嫁给宝玉,也应该是贾母死后。

至于后四十回里,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设计偷娶宝钗,即不是曹公原意,也没有现实生活的基础,诋毁了贾母的形象。况且王熙凤还一百个不愿意宝玉娶宝钗,怕宝钗争她的权,那里还会献计。不过是高锷为增添气氛,多一些哀怨情节而已。

《红楼梦》中,贾母由支持宝黛恋变成后四十回赞同“金玉良缘",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吗?

首先说明的是,现行百二十回的程甲本都是曹雪芹所著。只不过后四十回因残缺被高鹗过度编辑至使部分内容偏离了作者原意罢了。前八十回的木石前盟和后四十回的金玉良缘,并没有冲突。前八十回里,宝玉既亲近了黛玉,也发自内心欣赏了宝钗的身容和才华。宝玉和黛玉虽是木石前盟,现实中黛玉拿不出护身符和宝玉合对比较;相反,宝钗却有金锁和宝玉的口玉相配相比。作者在前八十回已经暗示读者,宝玉和宝钗该是一对。后四十回宝玉和宝钗结婚,并不是空中来穴,是有本可依的。

《红楼梦》中,贾母由支持宝黛恋变成后四十回赞同“金玉良缘",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吗?

《红楼梦》中,按作者曹雪芹的原构思,贾母对孙子宝玉将来娶外孙女黛玉的打算,是至死都不会变的。因为改变初衷,既不符合老太太的性格,另百年后到了黄泉,她也无法向女儿、女婿交待。但对具体情节的安排、展开,作者云障雾罩、巧设机关,一层层迷惑读者,让我们钻入迷魂阵。大家只好跟了他山重水复、穿荆度柳,最后结局一直要到草朗花明,才呈现出来。这正是这位大家手法的高明处!

一、宝玉婚姻是前生注定,不可违拗。那就是"金玉姻缘",非"木石之盟"。这个观点,作者在第一回已经开宗明义,毋庸置疑。二、八十回前,有二个回目已经暗示黛玉约在十七岁泪尽早逝。一回是五十八回"杏子荫假凤泣虚凰"。仨个小戏子,戏如人生:藕官喻宝玉、药官喻黛玉、蕊官喻宝钗。药官早逝夭亡,藕官只得选蕊官搭挡扮夫妻,但始终不忘药官;另三十九回"村老老信口开河"。由刘姥姥专题给情哥哥宝玉一人讲故事。故事中的小姐茗玉,知书识字,长到十七岁,一病就死了。三、作者在八十回前,对林黛玉泪尽早逝已有多处伏笔:第三回黛玉进荣府,众人见她弱不胜衣,便知她有不足之症,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 可见她是先天不足;五十二回她将赖大奶奶送来的一盆水仙,怕被屋里药味熏坏转送给宝玉时道:"我一日药吊子不离火,我竟是药培着呢,……";七十六回给湘云说:"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一日了!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觉。";四十九回黛玉对宝玉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 林黛玉出生便先天不足,加上六岁丧母,七岁背井离乡。从此长年寄人篱下。身体、思想、情感长期压抑。她不得不长年服药。但是是药三分毒,可见胃、肠早已受累。再加上长年失眠。大脑、神经、五肠六腑都已受到了损害。八十回时,宝玉己十八岁,黛玉也已满十七岁。如曹雪芹继续编下去,则后1一2个回目,一定会是:"苦绛珠泪尽归离恨,薛家女得玉成大礼"了。四、贾母的宝、黛结姻观念根深蒂固,阖府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她的打算,受到儿媳王夫人、孙女贾元春的强烈抵制。老太太极为聪明、睿智。于是用缓兵计一一拖。她一是在宝钗十五岁将笄之年,自出份子,大张旗鼓的给宝钗过生日(二十二回),表明你薛家的姑娘已经到婚令了,该早作安排了;二是在清虚观打醮,当张道士给宝玉提亲时,贾母乘机向贾府及全世界宣布:"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二十九回)。你散布:癞头和尚说的,金锁要有玉的方能配。我这个孙子命里不该早娶也是和尚说的。大家往后拖,我家孙子反正是男孩,外孙女也还小。你家姑娘大,看谁能拖过谁!之后在八十回前,二种观念均势力敌、反复碰撞,贾母从未改变。但人算不如天算,八十回后,作者很自然地要安排黛玉早逝,以履行还泪之盟。在这种情况下,二种观念对抗的天平忽然失衡。那时宝玉也已经十八至十九岁了。黛玉死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贾母只好顺水推舟,同意宝玉娶宝钗。到此才月朗风清兑现了"金玉姻缘"。只有这样的一个结局,才符合作者曹雪芹的原意!

《红楼梦》中,贾母由支持宝黛恋变成后四十回赞同“金玉良缘",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吗?

我觉得违背了!因为贾母是不容许任何人挑战她的权威的,只所以她对王夫人开除晴雯,赶走四儿,是因为这些人和她毫无血缘关系,而两个玉儿却是她的命根子!特别是黛玉,简直是女儿生命的延续!在大观园里,没有人敢挑战黛玉的,抄捡大观园,我想贾母也是知道的,但是她保持沉默,是因为这些小姐们身边是不能出现乌七八糟的东西的,我觉得后八十回,贾母很可能会保护黛玉,会把黛玉从大观园接到自己身边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