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创业39年,为何不敢重用赵云守荆州?刘备害怕赵云什么?
不管怎么说,关羽没有守住荆州是篡改不了滴。而且,吕蒙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陆逊势如破竹……关羽防守的荆州一丁点反抗能力都不具备!束手就擒、翘首以待、引颈就戮……
其罪魁祸首就是“羽名将唯羽”!惹的祸。等于说是“羽名将唯羽”的招牌,没骗得过吕蒙、陆逊,倒是把刘备给骗惨了😄。
其实,刘备终究也不知道关羽的实力如何。关羽的一切都是盛传于当时杰出人物之口!以曹操为首的张辽、程昱、郭嘉、董昭、刘晔,以孙权为首的周瑜、吕蒙、陆逊,以诸葛亮为首的杨戏等等……无不对关羽歌功颂德、交口称赞!本来刘备对关羽的能耐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刘备给刘璋的信中说“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脣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於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此时的刘备深知关羽不是乐进的对手;
“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在吕蒙取得长沙、桂阳二郡之后,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刘备闻后,见形势危迫,匆忙从蜀郡率领五万大军队向荆州赴援,又令关羽率领三万军队争夺三郡。此时是公元215年,“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郝普投降的时候,刘备已经在公安了😊。
刘备对关羽实力的认识还是非常清醒的,关羽不具备与鲁肃、吕蒙抗争的能力。尽管众口一词盛赞关羽,刘备到此依然认为关羽就是个水货。
转折出现在汉中之战后,刘备自持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关羽进攻襄阳围困襄阳、借水势击败于禁、斩庞德、俘获七军、旋即顺势围攻樊城。威震华夏👍!而这一切,又与诸葛亮盛赞关羽,“马超也不及您美髯公绝伦逸群”,曹操为避关羽的锋芒,又要迁都,不谋而合😄。让刘备仅有的一点清醒的认识,也彻底沦丧了。
不能说刘备不知道襄樊之战的走势,只是关羽一向喜欢造声势,恨不得让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威震华夏了。对此,刘备一定知道,而且心安理得了。就在这个时候,刘封、孟达不支援关羽的战事,刘备也知道了!!!知道却又无动于衷?似乎就是任其发展,他并没有向救援郝普那样,由蜀郡亲提5万大军坐镇公安。郝普投降才几天,刘备迅速到达公安,关羽7月发动襄阳之战,到8月就威震华夏了,次年正月才死。刘备有的是时间支援关羽!而刘备没有派往荆州一兵一卒。
不要说赵云,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让吕蒙得荆州如此轻松。没打仗,荆州完璧归赵。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陆逊前后斩获招纳关羽军数万人,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
秭归都被占领了,这是十万火急的军情,刘备岂能不知道!等于一扇通向荆州的大门,被东吴给占领且关闭了。刘备出不去了😄……什么情况?
问题出在内部,也可以说是战略方向的问题,导致刘备不能及时的增援关羽。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遣诸葛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谈私事。最后双方以分界结束。”这是《三国志•诸葛瑾传》中的记载!非常非常重要。《诸葛亮传》中没有提及此次会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
我们从《诸葛瑾传》中发现,刘备增援关羽,他的对手就不止是陆逊和吕蒙,还有诸葛瑾。是不是说,他要与诸葛亮的大哥开战?《三国志•杨洪传》记载: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刘备在诸葛亮眼里还不如杨洪,此时的杨洪连功曹都不是😄。可见刘备虽有汉中王的头衔,军队的掌控并不完全在他手里,他是要看诸葛亮的脸色的!!!
这就是为什么刘备没有发兵增援关羽的最主要的原因。不用问,问什么问!刘备还不知道诸葛亮会不会同意出兵打他大哥吗。诸葛亮早就说过:“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你不要打孙权的主意。
对于刘备来说,这种选择是艰难的。一方面,他不想放弃荆州、关羽,另一方面,一但开战势必造成内部分裂。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权臣,哦,此时杨洪已经被诸葛亮任命为蜀郡太守😄,和以刘备为首的重臣,针尖对麦芒!须知,此时糜竺、孙乾、许靖、马超、黄忠、张飞都还活着,虽然半死不活的?影响力毕竟还在。诸葛亮总不至于一手遮天,虽然他有主要支持者赵云!虽然赵云也属于权臣,执掌着刘备最精锐的看家方面军。
“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这是赵云对待荆州问题的态度。“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这是刘备对赵云的态度的态度。事前事后一个样!所谓初心不改是也。
于是,刘备选择了沉默或者是观察,就看看诸葛亮对待关羽处境的态度…… 而诸葛亮多聪明😊!你不来问,我也不主动进言……你不急,我也不慌?直到把关羽父子耗死、把荆州耗尽了。
其实,刘备对关羽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他本以为,关羽毕竟是“羽名将唯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关羽至少应该可以和孙权势均力敌?或者不至于败的如此迅速,杀猪还要折腾一阵子😄。偌大动静的“羽名将唯羽”,竟然消失的悄无声息?应该是刘备做梦都想不到的。甚至,他还想要让诸葛亮看着他的前将军关羽是怎么击退吕蒙、陆逊、诸葛瑾的!一切光环笼罩下的“羽名将唯羽”着实闪了一下刘备。另外荆州军力的强大也不是那么容易就瓦解地,刘表在日,十几万精锐之师,与鲁肃益阳对峙的时候,还有至少8万人马。这一切,别说刘备,我们现在人也莫名其妙?关羽的实力究竟差到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了吗!
黄祖能比关羽强吗?怎么孙坚都被打死在了荆州。如果关羽连黄祖都不如,刘备早就应该换人了。虽然赵云和诸葛亮政治见解一致,不会对抗孙权,但是,赵云的立场不用怀疑。军事能力就更不用说了,陆逊没有称赞过赵云,却在全胜之际遇到了赵云,主动退军(云兵进永安,吴军已退);包括曹操,都不敢轻易和赵云交战,即使赵云身后是一座空营。
刘备需要赵云有更重要的事,南中国平叛,汉中之战的后期决战,都是硬仗,是关羽无法胜任的!刘备有数。实力雄厚的荆州加+上光彩熠熠的关羽,也能让刘备胸有成竹😄😄😄。
刘备唯一没有数也不知道的就是,4年前,诸葛亮和诸葛瑾在公馆里都说了些什么东西,没有私货。当然没有私货!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公对公。但是,诸葛亮是诸葛瑾的弟弟是公也是私。这样的会谈我想应该有随从在场,当然不可能让史官也在场😄,况且蜀汉没有史官,这场事关荆州命运的会谈,源自《三国志•诸葛瑾传》。
倘若是赵云防守荆州,万一孙权不理会赵云释放的善意,执意要去夺取南郡江陵!看见曹仁怎么打周瑜和甘宁的几万人马了吗?赵云可要比曹仁勇猛的多……;还有张辽对孙权的十万大军😄,张辽拿不下孙权,换成赵云,到战场上孙权不一定能活下来;吕蒙、陆逊、诸葛瑾其中之一,都有可能是孙坚的下场!
这是诸葛亮万万不能接受的,刘备用关羽防守荆州而不用赵云,对诸葛亮、孙权、吕蒙、陆逊、诸葛瑾来说,无疑是最希望看到的;刘备也明明知道,赵云守住荆州不在话下!他就怕赵云防守荆州,诸葛亮不会同意。
刘备创业39年,为何不敢重用赵云守荆州?刘备害怕赵云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主要还是能力问题。
赵云虽然是刘备的老臣嫡系,忠心耿耿,能力突出,但相比关羽还是差多了。
赵云虽然跟随刘备多年,但从没有独当一面,也就是一手负责某个大区域的军政。
在去荆州之前,赵云基本是警卫团团长的角色,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
赵云最光彩的表现,是在博望坡带领一支部队,击溃曹军,生擒了敌将夏侯兰。此时的赵云也不过是团长最多是旅长的职务,是奉命作战的将军而已。
后来称霸荆州时,赵云也就是被任命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但赵云担任桂阳太守的时候,这里已经没有战争,也没有敌人,不需要作战。赵云只是拒绝了一个美女罢了。
随后赵云也一直没有被重用,直到攻打四川的时候才担任一路军队的总指挥,类似于今天的军长或者集团军司令了。
但是,这和同时代的关羽,还是不能相比的。
早在刘备打黄巾贼时,关羽就已经独当一面。后来刘备虽然兵力弱小,但争夺天下时基本都和关羽领兵屯驻某地互相支援。
比如曹操击溃小邳的刘备时,关羽就带着一部主力驻扎在下邳,作为呼应。
在曹操主力南下,击溃新野的刘备时,刘备急忙南逃,而且派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会合。
后来刘备的步兵在当阳(今湖北省宜昌市)长坂坡被曹操军杀得惨败,好在关羽走水路没有受到影响,结果还为刘备保住了数千人马,留下了非常重要的有生力量。
这数千人马加上夏口的刘琦的1万人马,成为刘备稳住阵脚,打赢赤壁之战,并且稍后夺取荆州的重要本钱。
由此可见,关羽是多么重要,刘备对他又是多么信任。
后来刘备攻打四川,本来任命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但攻打四川的作战非常不顺利,军师庞统都被射死了,只能抽调荆州部分主力由张飞、赵云、诸葛亮入川支援。
但是,刘备没有动关羽,让他率领数万人马驻守荆州。
当时荆州的环境非常差,这里刚刚经过大战和更换主人,老百姓民心浮动,社会秩序动荡。
就军事战略来说,北方就是强大的曹军,东方还有刚刚打赢赤壁之战的东吴军队,任何人想要稳固守住荆州都是困难的。
可以说,关羽当然是最符合的人选,一来他绝对忠心,不可能被曹魏和东吴拉拢倒戈,二来他军事能力超群,具备对抗两支强大敌军的能力,三来关羽长期作为一方大员,除了军事能力以外还通晓政治和日常行政。
相比起来,当时诸葛亮很年轻,张飞能力比关羽要差,赵云压根没有担任过这么重要的工作,自然是关羽最合适。
其实赵云真的牛逼,主要还是在攻打四川和后来驻守四川的时候,才成为数一数二的战区司令,但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不过,大家能够记住赵云,恐怕还是长坂坡。
刘备创业39年,为何不敢重用赵云守荆州?刘备害怕赵云什么?
象棋里最大的两个子是将和帅,以前我总以为他俩用在真人身上也是相等的,长大后才知道,将是带兵出征的,帅是可以统领将的,等级上差了一级。
对比关羽和赵云,赵子龙武艺超群,带兵征战毫无问题,年近七十高龄仍能驰骋沙场。不但独战韩德父子五人获得全胜,箕谷道撤军时,其威名更是吓住了数倍于己的曹军。年轻时更牛逼,随刘备、诸葛亮去东吴办事,一人镇住江东群英,厉害的不要不要的。
关羽,汉寿亭侯也不是泥捏的,阵斩颜良,一战出名。其后一路追随刘备,东征西讨,立功无数。后期最辉煌的就是擒于禁,斩庞德,这是他最后的高光时刻。
论功劳,二位不相上下。
但是统领一块,关公似乎略长一些,也只是似乎而已。从诸葛亮入川开始,到关公战败被俘,其间关羽一直没有大的错误。很多人都说关公太傲,那我问问大家,做为独守一方的前线统帅,要是连半点脾气都没有,你觉得正常吗?况且关羽拒绝孙权求婚之前,刘备诸葛亮假意归还荆州三郡,刘备还修书给关羽,关公读懂信中暗含之意,拒还,致使蜀吴关系紧张。孙权替儿子向关羽求亲,想来也是政治策略,表面修好。但是关公秉承主公旨意,一倔到底。大家说,关公自大,有没有刘备推波助澜的原因?
关羽镇守荆州那么多年没出纰漏,他还是合格的。换成赵云呢?相信也能做到万无一失。可是其中有一点是赵云无法相比的,那就是他俩的出身。
赵云跟随过公孙瓒,后来公孙瓒败亡,赵云流落江湖,直到遇见刘备,才有了归宿。而关羽不同,他一出场就忠心耿耿追随刘皇叔身边,即便当年战败被围投降曹操,也要土山约三事,得知刘备下落,毅然抛弃到手的荣华,又找过去。这样的员工,哪个老板不喜欢?赵云的忠勇也是大家有目共睹,可是挑选镇守荆州的人选,刘备还是选择了多年的兄弟——关羽。那么这是不是证明刘备不重用赵云或者关羽的水平更高?我个人认为不是。
赵云做的都是护卫将军一类的工作,刘备逃至长坂坡,家小都由赵云保护。可见对于赵云,刘备也是极为信任,才会把全家人的身家性命都交到他的手上。但是从始至终,赵云最多就是带兵出征的将军。而关羽,却早在刘备集团前期就统领水军,有独当一面的履历。这就决定了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其次,荆州是刘备真正的根据地,大本营,防守这里的人必须是武艺高强,又绝对放心的人。张飞性格有缺陷,只益跟在刘备身边冲锋陷阵,初期的三巨头只剩下关羽可以倚重。关公有勇有谋,又是跟着刘备创业的元老,的确是不二人选。
那赵云在刘备心里是什么地位?忠诚、勇敢、细心、灵活。给他任务,他能做到最好;让他带兵,他能临阵取胜;做为先锋,他能所向披靡。这样的多面手,带在身边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谓人尽其才,把赵云窝在荆州,是雪藏。赵云能大放异彩的地方是刘备身边,是疆场前线。
如果非要说刘备害怕赵云什么,是害怕赵云留守一隅,锋芒有损吧!
刘备创业39年,为何不敢重用赵云守荆州?刘备害怕赵云什么?
事实上,刘备之所以不敢让赵云去守卫荆州,主要是因为赵云身上有三大劣势!这让刘备对荆州的安危非常担忧!
一说起荆州,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在大家的印象中,正是因为关羽的高傲,导致了孙权的背盟和糜芳傅士仁等人的背叛,最终荆州易主,刘备损兵折将!说白了,如果关羽不那么高傲,不拒绝孙权的联姻,不欺压同僚,荆州根本不可能丢掉!而相比于关羽,赵云就低调得多了,他并没有关羽的那种高傲,应该不至于得罪孙权,欺压同僚,而且赵云的军事表现还是不错的,也就是说,如果把关羽替换成赵云,估计荆州不会丢失,刘备不至于损兵折将,蜀汉也极有可能拥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总之,在大众的心目中,赵云比关羽更加适合镇守荆州!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赵云在能力和性格上都非常不错,那为何刘备没有让赵云去守卫荆州呢?
事实上,刘备之所以不让赵云去守卫荆州,主要是因为他非常了解赵云,知道赵云有三大劣势,这三大劣势足以体现出赵云和关羽的差距!
一、赵云的地位和名气不如关羽
在刘备阵营中,虽然刘备是绝对领导,但关羽和张飞,也是原始股东之一,所以说,关羽张飞在刘备阵营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相当于老板级别。在日常的作战过程中,刘备要么不分兵,一旦分兵,必定是关羽带一部分兵马,刘备带一部分兵马,可见刘备对关羽的器重与认同,从这里可以看出关羽在刘备阵营的地位!说白了,关羽几乎算是刘备阵营的二号人物,他是绝对的大老板之一!
刘备之所以会让关羽留在荆州,其实就是因为关羽地位高,名气大,足以震慑荆州以及江东众人!虽然刘备拿下了大部分荆州,和孙权也形成了联盟关系,但荆州地面,其实暗流涌动!自古以来,一直有那么一句话,叫作流水的主公,铁打的世家,意思是天下间的主公会不断地变化,但是那些世家大族却能够长久生存,他们才是铁打的存在,顶级世家甚至能够传承数百年!
在这种背景下,刘备虽然掌握了荆州,但他对荆州的世家大族,根本不敢完全信任!在世家大族的眼中,无论是主宰荆州都无所谓,只要他们保证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便可以了。当年刘表单骑入荆州,就是靠着和当地的世家大族联姻,成功地掌控了荆州。后续的曹操南下,刘备入主荆州,孙权抢夺荆州,那些世家大族都没有激烈反抗,因为他们知道,要想真正地掌控荆州,必须倚靠世家大族!所以说,这些世家大族根本没有一丝忠诚,他们的眼中只有利益!
刘备带着主力离开荆州以后,世家大族必定会在人事任命上反扑,所以为了荆州的安危,刘备需要一个镇得住场子的人!关羽在刘备阵营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这一点荆州的世家大族是知晓的,他们轻易不敢开罪关羽。另一方面,关羽在整个天下的名声也非常大,曹魏甚至评价刘备阵营只有一个名将,那便是关羽,可见关羽的军事能力有多强。在这种地位和名声的加持下,关羽在荆州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他完全可以镇住场子,使得那些鼠首两端的世家大族,不敢过分造次!
而相比于关羽,赵云在地位和名气上,就要差多了!虽然赵云和刘备很早就相识了,但当时的赵云还在公孙瓒手下,并不能算刘备集团的人。直到公孙瓒覆灭,赵云才历经千辛万苦地找到刘备,而此时曹操都已经快击败袁绍了,问鼎天下了!
赵云加入刘备阵营的时间相对比较晚,只能算是资历比较老的员工,但肯定是算不上股东级别的人物了。再加上投奔刘备后,刘备对赵云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主要让赵云担任护卫之职,所以赵云在战场上的功劳也相对小了很多,综合影响之下,赵云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就远远低于关羽了。
另外,由于赵云很长一段时间都跟随公孙瓒,并没有打出多大的战绩,所以赵云虽然实力很强,但他一直名声不显,直到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于数万曹军中杀进杀出,救出刘禅,才开始扬名天下,但此时众人对赵云名声的认知,还是只限于忠义和勇武,相比于关羽的军事能力,赵云还是要差一点!
总的来说,由于加入刘备阵营太晚,且长期跟随公孙瓒,没有多大的战绩,赵云在身份地位和名气上,都远远比不上关羽,这就使得赵云对荆州的世家大族,完全没有威慑力!若刘备舍弃关羽,让赵云去守卫荆州,效果肯定没有关羽好,荆州的世家大族肯定会蠢蠢欲动,威胁到荆州的安危!
二、赵云性格太直,不善于处理关系
赵云投靠刘备以后,长期被当做护卫使用,以至于他一直名声不显。而对于这种情况,刘备也是看在眼里的,他还是想给赵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的,于是在赤壁之战后,刘备直接让赵云率军去攻打了桂阳郡。然而就是攻打桂阳郡的举动,让刘备看出了赵云的“不堪重用”!
当时桂阳郡太守赵范,本来是打算投降赵云的,因为他知道自身实力不足。而赵云对赵范的主动投降,也表现得非常欢迎,毕竟自己第一次单独领兵,便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一个郡,这是对赵云能力的最好体现!不过当赵云和赵范两人商讨合作细节时,两人却因为一个女人而发生了争执!
赵范想将自己倾国倾城的寡嫂樊夫人送给赵云,以此结好赵云,但赵云却拒绝了赵范的好意,最终逼反赵范。虽然赵云后来凭借出色的军事能力又击败了赵范,拿下了桂阳郡,但此间的变故,却让刘备看到了赵云在为人处世上的问题!
赵范想和赵云联姻,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作为一个降将,赵范此时的心理是非常忐忑的,他不知道自己投降刘备后,是会因为弃暗投明被重用,还是会因为主动投降而被嫌弃,所以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前途。在这种情况下,赵范肯定是希望和赵云联姻,搭上赵云这条线,方便稳固自己在刘备阵营的地位。然而赵云却没有看到这一点,他因为伦理观念而放弃了和赵范的联姻,这无异于给赵范当头一棒,让赵范产生了不好的联想,最终选择降而复叛!
可以说,正是因为赵云不善于处理关系,才会使得赵范降而复叛!若赵云稍微聪明一点,先假意允诺赵范,稳住赵范,等刘备大军前来,再询问刘备的意见,那么此事绝对可以算大功一件!更为重要的是,当刘备和诸葛亮前来,听闻整件事情的因果后,暗示赵云和赵范联姻,以方便日后更好地治理桂阳郡时,赵云竟然也断然拒绝了,令刘备大失所望!
原文:孔明问之,范备言以嫂许嫁之事。孔明谓云曰:“此亦美事,公何如此?”云曰:“……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云吾道:“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
刘备想缓和赵云和赵范之间的关系,让两家重新联姻,方便桂阳郡的治理,然而赵云却因为自己的贞洁观念,不愿意和赵范联姻,不顾念大局,这是刘备所不喜欢的,虽然刘备最后尴尬的夸了赵云一句,说“子龙真丈夫也!”但自此以后,刘备也看出了赵云的直性子,不敢再对赵云委以重任,更不敢将荆州交给赵云!万一赵云性格还是这么直,像对待赵范一样对付其他荆州大族,那么荆州就永远不可能有安稳日子了!
三、赵云忠于汉室、忠于仁君
赵云这个人非常忠义,但是他的忠乃是大忠,他并非忠于某一人,而是忠于汉室,忠于仁君!当初赵云之所以会不投袁绍而投公孙瓒,正是因为他以为公孙瓒是个仁君,结果当他发现公孙瓒并非真心匡扶汉室之人,他果断的弃公孙瓒而去,转投刘备麾下了。那么刘备又是赵云寻找的那个仁君吗?
从表面上来看,刘备确实是一个仁君,但是从长远来看,刘备这个人的野心还是非常大的,他虽然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起事,但其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建立自己的大汉,也就是说,刘备日后必定会将汉献帝赶下皇位,自己去当皇帝。而这对于忠于汉室的赵云来说,无异于一个天大的考验,赵云究竟会不会为东汉尽忠呢?当赵云发现刘备露出真面目,将汉献帝赶下皇位后,他会如何反应呢?
上述问题非常考验人,谁也说不准!但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当他日后篡汉自立时,赵云肯定是有背叛自己的概率的,那么既然要承担赵云背叛的恶果,自然就要把损害降到最低了,所以说荆州大权绝对不能让赵云掌握!相比于赵云,关羽是刘备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之一,他不可能背叛刘备,所以让关羽掌控荆州,更加合情合理!
结语
总的来说,刘备之所以不让赵云去守荆州,主要是因为赵云的三大劣势不言而喻!一、赵云的地位和名气不如关羽,无法有效震慑荆州和江东的宵小之徒;二、赵云性格太直,不善于处理关系,容易和荆州的世家大族闹僵,影响荆州的稳定;三、赵云忠于汉室,忠于仁君,刘备担心自己篡汉之后赵云反叛,想要将赵云的破坏力降至最低!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刘备创业39年,为何不敢重用赵云守荆州?刘备害怕赵云什么?
刘备,乱世英雄,文略武韬,知人识人,不是吾等凡夫俗子可以参透的。留关羽留荆州,而不留赵云,刘备心中有数,关羽随自己白衣起家,忠心耿耿,冲锋陷阵,智勇双全,为刘备尽犬马之劳,无怨无悔,名震天下,无人不惧。而赵云虽然年青有为,武艺高强,然终不及关羽名声大,出世早,没有历经过太多太多的大战恶战。在就是华夏民族,讲究的是打架离不开亲兄弟,上阵离不开父子兵,留关羽守荆州,比留赵云守荆州,要省事的多。
刘备创业39年,为何不敢重用赵云守荆州?刘备害怕赵云什么?
我觉得刘备是不是想把赵云留给刘禅来册封呢?要知道,有的时候,帝王的心思常人是无法想象的。或许,刘备不封赵云,是因为想让刘禅来做这个顺水人情。这样,赵云就会感念刘禅的恩情而对刘禅忠心耿耿。当然了,这其实只是我们的猜测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不论是张飞还是关羽,他们两个都有自己的私人势力,大家看看,关羽的手下有关平,廖化,周仓等等。张飞的手下有范疆张达等等等等的。赵云在刘备集团却是孤身一人。要知道,赵云在当时并没有后代。赵云的老婆是谁?马超的妹妹。马超是刘备进川的时候才跟刘备认识的。赵云也是这个时候认识的马超。所以,赵云的婚事应该是晚婚。后代也就是晚育了。再加上赵云并不是刘备的正式结义兄弟。这是其一。其二,马超本身就是一方诸侯。刘备最开始却是织席贩履。虽然顶着个中山靖王之后的帽子。但几百年前的事,谁能说的清楚。再看马超,那是西凉王马腾的太子。再加上马超勇武不下吕布。所以马超虽然走投无路投靠了刘备。但他打心里瞧不起刘备。所以,马超称刘备不是主公。而是直呼其名。所以,刘备对马超也是不怎么放心的。至少是心里不是太爽的。现在,赵云成了马超的妹夫。马超成了赵云的大舅哥。赵云虽然很忠心。但他现在已经跟马超成了直系关系。刘备对赵云也就不敢放心了。所以,题主说的刘备不信任赵云的说法,恐怕跟马超和赵云的裙带关系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到发生了才要进行处理的。而是要防患于未然才是帝王之道。所以,说白了。第一种观点是不能胜任说,因为在关羽留荆州的时候。关羽的私人势力是刘备阵营里最强大的。所以,刘备让关羽假节樾行王事。再看赵云,孤身一人,就是给他个荆州,一个赵云也是守不住的。再加上刘备想把赵云留给刘禅。第二个说法是不信任之说。这种说法就是赵云跟马超的关系了。其实刘备也知道赵云对自己忠心耿耿。但刘备对马超不放心,所以就自然而然的把赵云算在内了。作为一个男人,刘备自然知道枕边风的厉害。所以,说刘备对赵云不放心。还不如说是受了马超的牵连的原因了。这两种说法前后矛盾。所以,在这里我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只是根据题主的问题进行假设猜测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