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岛风”号驱逐舰为何让战机航炮活活打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还是锅炉爆炸。

岛风号是二战中速度最快的驱逐舰。

在1943年4月7日的测试中,排水量2894吨的岛风号以输出79240匹轴马力的功率达到40.90节的高速。这创下日本海军大型舰最快航速。

这么快的航速主要是使用了实验型高温高压,舰本式重油锅炉。

这种锅炉虽然功率惊人,安全性不佳,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果是欧美军舰,绝对不可能装备安全性不佳的锅炉,但日本人管不了这么多。

然而,岛风号的攻击力也很强,装备了3组鱼雷发射器,每组5个发射管,一共15个鱼雷管。这15个鱼雷管可以转向,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射,可以任意选择数量。

而93式氧气鱼雷,直径610毫米,属于重型鱼雷,普通军舰挨一枚就是重伤。

就比如岛风号被击沉的奥尔莫克湾战役中,1枚鱼雷成功命中了美国驱逐舰库珀号,后者发生大爆炸后折成两段,仅1分钟就沉没了,191人阵亡,168人获救。

而如果真的对一艘大型军舰齐射15发鱼雷,后者躲过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岛风号的攻击力是非常强的。

不过,氧气鱼雷存在巨大的安全问题。原则上,氧气鱼雷自己就是一个炸弹,很容易发生大爆炸。

而更重要的是,岛风号的15枚氧气鱼雷全部是装在甲板上的发射管里,很容易遭到袭击导致爆炸。

所以,岛风号的命运也就被这两个隐患决定了。

在1944年11月11日奥尔莫克湾战役中,岛风在美国海军第38特遣舰队的舰载机扫射下。当时一些美军战机投弹不中后,也对岛风号进行扫射。

当时岛风号只有2000多吨,为了装备优秀的锅炉、大量的鱼雷、大量的火炮,装甲只能忽略了。

要知道,岛风号才2000多吨,主炮127毫米火炮就有6门,还有4门25毫米机关炮,本来就超负荷了,哪里还能搞什么装甲。

而美军战机P38除了携带4枚227公斤炸弹以外,还有1门20毫米机炮,4挺12.7毫米机枪。

其中20毫米机关炮从高向下扫射,还是非常有威力的,可以击穿甲板的薄弱部位。

结果就是,岛风号船身大量破洞进水,轮机转数下降而且开始喷出蒸气,无法继续航行。

下午5点30分,舰身后部发生爆炸。

这个爆炸有2种说法,一是本来安全性就不佳的锅炉发生大爆炸,一是说氧气鱼雷发生爆炸。

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中一个爆炸后引爆了其他的。

总之,此次爆炸威力极大,267个官兵只有松原泷三郎等21人存活。

这些人基本都是被炸飞落海,而不是主动跳海,因为根本没有跳的机会。

不能否认,岛风号确实很厉害,但同其他日本武器一样存在剑走偏锋。就拿氧气鱼雷为例,欧美并不是没有这种技术,人家是不愿意用这种危险的武器。

二战中日本“岛风”号驱逐舰为何让战机航炮活活打沉?

兔哥回答:岛风级驱逐舰:是前日本海军于1941年动工的新型驱逐舰,当时按照计划建造数十艘,不过最后只有这一艘下水,岛风级并没有被服役到哪个部队的记录,也就是说它并没有被编入任何编队。但日本二战时的舰船消耗很多,岛风级也自然参加到二战中去;应该说岛风级的设计是成功的,从当时的角度讲,该舰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比如,其动力采用了涡轮机,这在当时属于先进科技水平,因此也使得岛风级驱逐舰的航速达到了40.9节的高航速,这个航速在当时是所有驱逐舰中最快的,即便是现在,没有一艘驱逐舰护卫舰能达到这样的速度。

岛风级的武器装备特色:岛风级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所装备的鱼雷发射器,鱼雷在二战中被广泛的应用到舰船上,但鱼雷通常是作为战斗武器的补充,当时主要是舰炮,这是因为鱼雷的射程有限。即便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鱼雷的射程也超不过几十公里的射程,而那时则更近。达不到到当时舰炮的射程,但那时发射鱼雷攻击的机会很多,这主要是当时舰炮的命中率低,交战中,向岛风级这样块速的驱逐舰很容易就突破进鱼雷的射程范围。用鱼雷攻击威力很大,但鱼雷的缺点是航速慢,容易躲避,所以。岛风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鱼雷发射器的数量,岛风级按装了3组鱼雷发射器,每组5个发射管,一共15个鱼雷管,能够同时发射,也可以自由选择发射数量。这是非常可怕的,只要进入到发射距离内,无论对方驱逐舰采用什么样的规避动作都没用,赶快弃船逃命就是了。

因此岛风称为鱼雷驱逐舰最恰当,岛风级驱逐舰使用的鱼雷为日本二战时制造的93式氧气鱼雷,直径610毫米,属于重型鱼雷。这样的配置使得岛风级驱逐舰称为一款可怕的战舰,虽然岛风级的装甲比较薄弱,但高航速和重型鱼雷使得它简直就成了驱逐舰级别的鱼雷艇。另外,岛风级做为一艘驱逐舰自然装备有火炮系统,岛风级前后共按装了3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另外有机枪6挺。这样的配置对于标准排水量2567吨的一艘驱逐舰应该是很强大的了,但防空能力并不强,虽然有6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但射速有限。

岛风级的沉没:岛风级下水后首先被按排到北方作战。之后又加入到第2水雷战队,加罗林群岛海域活动。随后又跑南边参加对商船的护航任务,并参与到对大和、摩耶、雪风、山云联合舰队护卫任务。从1943年10月的雷伊泰湾海战到锡布延海战岛风级都参加了,并且救助了武藏号的船员。之后又参加了多次海战。1943年11月代替雷伊泰湾海战损失的轻巡洋舰"能代"号,岛风成为第二鱼雷战队的旗舰。但时间不长岛风就再次被派谴到了运输船队担任护航任务,当时的运输船的船速都很慢。这也严重限制了岛风级驱逐舰的速度优势,但当时日本的状况已经进入没路,没人会考虑这个,有舰船护航就行。11月11日在奥尔莫克湾被B-24发现,美军350架飞机袭击运输船队,战斗中岛风发疯似的冲出船队,引起美军的重点关注,但岛风凭借其高航速左突右转的躲避了所有炸弹鱼雷的的攻击。美军改变战法利用机载火炮,机枪对岛风来了个大扫除,岛风被打的成了筛子,海水大量涌入,仅管鬼子们玩命堵漏,然而越堵弹孔越多,最后速度慢下来了,据说当时朝霜驱逐舰相去救援,可是美军显然是被岛风的举动激怒了,朝霜根本就近不了身,子弹炮弹就像下雨似的狂泼而下,为了提高航速,岛风只能开足马力,终因锅炉严重超负荷发生大爆炸,17时岛风号开始由尾部下沉,没多久即沉入海底,只有21个人被救起,其实人们即便是想跳船都不可能,跳进海里面对雨点般的弹雨也希望渺茫;

岛风从下水那天起从来就没有编入到任何的驱逐队里,直到沉入海底为止,独自属于第二水雷战队;岛风于1945年1月10日除籍。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论述,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指正,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二战中日本“岛风”号驱逐舰为何让战机航炮活活打沉?

看了几篇回答,感觉大家分析的不算透彻。

首先:岛风舰的历史与性能我就不介绍了,他们都说了,有的还很详细。着重奔主题:首先是二战时期防空武器只有高射机枪、小口径火炮,大口径火炮加空爆弹,这三种!(那时候没有对空导弹)陆上目标在针对空中目标的对抗中始终处于劣势。如果有集群防空火炮还好点,但一艘3千吨左右的战舰能装备多少火炮(前后各一门主炮,舰岛四角各一门双联小口径火炮,舰岛两侧各安装四挺对空机枪!这已经很多了!就算都能防空也就十四个防空单元!)?所以海上舰艇的防空能力弱了!

其次:当时的驱逐舰主要是对抗水下与水面目标,对空作用都不大。为啥设计此舰的速度这么快?而置顶装甲这么薄弱?就是为了在反潜与反舰战斗中确立优势。并且就算空中攻击:日本人考虑的是躲避鱼雷机与轰炸机的攻击,速度快可以规避掉大部分上述机型的攻击(因为日本人自己用飞机攻击水面舰只就这两种手段)!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会遭受飞机航炮的攻击(是不是有点自以为是与孤陋寡闻?)!

日本人设计的武器理念只是自己凭自己的感觉与井底之蛙的见识!它们设计的很多武器有很多缺陷!很难想象:一艘驱逐舰居然被飞机航炮摧毁,而且还是二战的飞机!

二战中日本“岛风”号驱逐舰为何让战机航炮活活打沉?

岛风号驱逐舰,下水于1943年,此时日本海军已经开始全面走下坡路了。而岛风号又恰恰只是驱逐舰,而且又定位于高速驱逐舰,这使得岛风号只能放弃一些东西。

当时日本已经处在资源枯竭的困境之中了,有限的资源都被优先建造航空母舰和战列舰了,作为一艘驱逐舰,又是追求高速的驱逐舰,值得用有限的资源,建造薄装甲的驱逐舰了。这也就给了美军机机会,可以使用机炮撕开岛风号的装甲。

再有是日式驱逐舰本身存在的弊病,那就是不注重防空能力,本身防空能力很弱,在当时美军大规模舰载机的攻击下几无还手之力。而且还是巨大规模的舰载机集群攻击,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当时的战况,岛风号以自身快速机动的优势,几乎躲过了全部的机载炸弹和机载鱼雷的攻击,但是长时间高速机动,使得他的锅炉过热,机炮又在舰艇上撕开了无数的小口子,舰员也是死伤惨重,无暇他顾,最终入浸的海水引爆了锅炉,岛风号也以沉没完成了他的谢幕。

二战中日本“岛风”号驱逐舰为何让战机航炮活活打沉?

岛风号驱逐舰没有防御装甲,实际上二战时期各国驱逐舰基本上都没有装甲,舰体和甲板都是十几毫米厚的薄钢板,飞机俯冲扫射的大口径机枪子弹完全可以打穿,在20mm机炮面前更是和纸板差不多。所以岛风号在空袭中被扫射的千疮百孔。

另一个原因是岛风号上安装了超过其他日本驱逐舰的大功率高压锅炉,在空袭受伤后全速逃命终于导致锅炉超负荷爆炸。

二战中日本“岛风”号驱逐舰为何让战机航炮活活打沉?

这有什么奇怪的,1941年9月23日,鲁德还驾驶着斯图卡击沉的苏联战列舰马拉号。更何况是没有装甲保护的驱逐舰呢,先说明一下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日本驱逐舰都是没有装甲保护的,舰体的大部分普遍都是30毫米甚至更薄的厚度,而美军舰载机普遍是使用.5英寸的“老干妈”,这款12.7毫米口径的大口径机枪使用穿甲弹时在5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34毫米的钢板,在12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23毫米的钢板。

所以美军飞机的机枪是可以击穿日本驱逐舰的任何一个部位的钢板,更何况舰载机都是从天而降,舰体最薄弱的就是水平装甲,日本驱逐舰的水平装甲有没有30毫米厚都不一定。而同样是M-2重机枪,在太平洋在岛屿争夺战中美军同样拿着这款武器暴打日军的豆丁坦克,连反坦克炮和巴祖卡的炮弹都是直接架起老干妈上去怼。而再加上日系驱逐舰一贯弱鸡的防空,面对高速度的舰载机攻击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那这张图来脑补一下

不过根据记载,岛风是因为锅炉高负荷过载爆炸而沉没的,并且在此前的攻击中它的动力舱就遭受攻击,而为了躲避敌机的扫射岛风不得不将航速提高以躲避攻击,所以一边高负荷运转在一边遭受攻击,只要有几发击穿锅炉就有可能发生爆炸。而在大西洋战场巴勒姆号战列舰就是因为被鱼雷击中侧翻,海水大量倒灌进锅炉导致了锅炉爆炸加快了战舰沉没的速度(大家应该看过那张动图,很多人说是弹药库爆炸,不过看爆炸的位置我更相信是锅炉爆炸),所以岛风也就是因为锅炉爆炸沉没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