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什么攻打南京?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其实有很多:
第一,太平军急于建立基地。
蒋介石说的很好“自古没有流寇成就大事的先例”。
这话说的没错。
当年的李自成的部署有接近百万之众,然而却没有稳定的根据地。
在一片石被吴三桂和清军击败后,李自成充其量不过损失几万人而已。
然而,面对清军的追击,李自成因没有根据地的支持,根本站不住脚,无法有效恢复实力,也不能集中兵力反击,很快就垮了。
太平军当时也是一样!
表面上,太平军已经有几十万大军,然而实际上能够作战的只有区区几万人而已,其余基本都是家属等非战斗人员,还有很多老幼妇孺。
家属们由于长距离从广西、湖南、湖北一路转战,早已疲惫不堪,不堪继续行军。
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家属,会严重动摇太平军战士的士气。
同时,太平军也需要一个稳定能够提供粮食和兵员的基地,依靠现在每到一处就搬空官府粮库,是朝不保夕的,尤其一个地方也不能连续多次劫掠。
所以,当时太平军必须建立一个基地。
第二,南京的军事环境比较好。
大家注意,太平军是从武汉乘船,长驱直入,没有花多久时间就突破清军安徽防线,攻破南京的。
这不是说南京不适合防御,而是清军过于腐败,连长江上都不集结强大的水师。
相反,一旦太平军定都南京,向东是大海,基本没有威胁。
向北有长江和淮河的地理屏障,只要掌握制江权也很安全。
向西和向南都是地形非常复杂的安徽、浙江、江西地区,易守难攻,非常适合防御。
清军就算有绝对的军事优势,在这一代发动进攻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定都南京就军事上的威胁会比较小。
第三,南京周边的经济很好。
当时江南一代已经是中国主要的粮食基地和商业中心。
当时太平军已经有二三十万规模,这些人都要吃饭。
如果不是在江南一代建立根据地,恐怕只能在湖南、四川这种粮食高产地区才行。
但去四川不可能,湖南又是湘军的老巢,哪里能够站住脚,所以选择江南是必须的。
相反,当时华北已经开始缺粮,老百姓口粮都要靠其他地区运输。
太平军如果选择在河南等地建都,连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
第四,太平军此时攻打北方未必有利。
太平军都是南方人,在南方的环境下作战还是比较擅长的,无论是山地作战还是水战。
但中国北方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一旦进入华北平原多以平原作战为主。
然而,太平军的武器装备是比较差的,清军则可以通过向洋人购买武器提高自己的火力,还有不少骑兵部队。
后来太平军的北伐也可以看到,太平军在平原上即便有捻军配合,对于清军并没有什么优势。
况且,当时京杭大运河已经淤塞严重,很多航道已经不同行。
太平军依靠陆地行军,如何能够维持持续的粮食运输是个大问题。如果在当地抢劫粮食军用,如果当地有粮食也不会出现捻军大规模叛乱了。
况且,当时的太平军已经非常疲惫,仓促跑到河南大平原上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为什么攻打南京?
因为太平天国初期是流动作战,四处流窜,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裹挟民众与财富而走,实力不济,稳扎稳打,逐步扩大领土,从广西边陲之地,扩大到北京需要多少年?太平军本来就是趁清朝疏于防范,打清朝一个措手不及,并趁机迅速发展壮大。
太平军的发展方向,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广东是清朝经济与对外贸易大省,两广总督驻地,重兵屯集于此,太平军不可能送上门来找死。
往南是越南,太平军南下则无群众基础,成为无源之水,必然会逐步走向灭亡或招安,后来的黑旗军便是如此。
往西是云南,交通不便,穷乡僻壤,太平军都苦怕了,谁愿意去?
所以只能北上湖广,攻克武昌后,顺流而下,夺九江,攻克南京,原因如下:
历史原因:南京为六朝故都,自古以来多次被帝王选为首都。而且自秦朝起便有金陵有王气的说法。所以定都南京为历史的一种沿承。
客观原因:南京为江浙重镇,处长江下游,经济发达,江南地区充足的赋税收入是太平军持续战斗的保证。
地理原因:南京处于江南,北可依江扼制清军南下,西可取长江上游重镇。主要是想依托长江作为自己的天然屏障。
主观原因: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太平军发展迅速,所以领导者出现了懈怠心理,急速想建立一个与清朝廷分庭抗礼的王朝,这样一方面可表明自己已非流寇,而且还可以取得洋人的支持。而且江南自古为享乐之地,领导者们图安逸。
情感原因:南京为明朝旧都,占领南京容易号召汉人反清,洪秀全还亲自到明孝陵祭拜。
攻下南京后,太平天国迅速腐化,并发生内讧,被曾国藩左宗裳与李鸿章等人所灭。
太平天国为什么攻打南京?
太平天国攻打南京,既是出于军事战略上的考虑,又是经济和政治上的需要。
一、军事战略方面。
太平天国的终极目标,当然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从江西永安突围以后,太平军进入湖南,再由湖南进入湖北、安徽。太平军的进军路线可以称之为北伐。占据长江一线之后,太平军面临着如何继续北上的问题。
太平军曾先后三次占领武昌,咸丰五年(1855年)4月3日,太平军终于第三次攻克武昌,太平军实际上控制了湖北省的大部分地区。
但是由武昌北上,对于太平军来说困难重重。湖北北部都是山区,交通不便,而且此时,太平军水军力量强盛,要继续北伐,选择地势平坦的江苏自然最为便利,而且江苏有大运河,通江达海,便于发挥水军优势。所以,太平军不遗余力,打通长江航道,全力进攻南京。既可以使得南京成为继续北上的落脚点和中转站,又能保证长江一线城市之间能够相互支持,快速驰援。1853年二月初,太平军攻下雨花台和上中下三关,然后连日奋战,攻占了南京。
二、经济上的需要。
太平军一直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北上之后,实力扩展迅速,人马增多,所需的钱粮物资自然成几何倍数增长。据史料记载,1852年间,太平军共有兵力约3万人,但到了1853年,将士总数就达到了30万。这么多的兵马,必须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江浙历来是鱼米之乡,南京就是繁华大都市,攻占南京,控制富庶的苏常无地区,无疑是筹措粮饷的上佳选择。另外,占领南京后,可以在此建立太平天国自己的根据地。
三、政治上的需要。
南京是六朝古都,在当时,除了北京,没有其他城市的地位能与南京相比。如果能占领南京,势必会极大地震撼朝野,动摇清王朝统治的根基。也能使得那些动摇不定的人,尽快归顺天朝。再加上,南京是明朝古都,对于汉族百姓来说,情感上有很重的分量。#我要上头条。# #历史冷知识# #历史# #清朝#
太平天国为什么攻打南京?
太平军在永安突围后即失去了根据地,如不定都南京,势将成为“流寇”。即使侥幸打进北京,也极可能落得象黄巢一样的失败结局。定都南京不仅可以稳定人心、提升士气,还使得太平军有了一片新的根据地。更重要的是,定都南京即掌握了东南富庶之地,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满清政府的粮源、财源。
太平天国为什么攻打南京?
南京地理位置决定军事战略,南京辐射周边的地区在地理上划成江南,各种资源较发达,攻下南京基本上就稳了半壁江山,洪秀全集团采取的是先难后易的战略。如果稳打稳扎的战略,估计还没出广西省就被勦灭。
太平天国为什么攻打南京?
太平天国为什么要攻打南京?原因主要如下。
①南京乃是富饶繁华之地,攻打下来衣食无忧。太平天国运动其实是农民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而南京富饶繁华,只要攻下南京便可以自给自足,衣食无忧。
②从文化信仰上来说,南京乃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因此南京在全天下人的心中是神圣的。攻打下南京,然后定都南京,便是奠定了太平天国的根本,给太平天国一个名正言顺的称号。
③出于对明朝的情怀。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便是定都南京。在明朝的时候,南京的繁荣昌盛是极其令其他地区人们羡慕的。龚秀全在定都南京的时候,还去祭拜过朱元璋的陵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