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为什么那么厉害?

淘金客说:在当年,上世纪70-80年代,飞鱼导弹的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是非常难以防范的威胁。

飞鱼当年最拿手的就是超低空突防,在水面上以低于15米高度掠海飞行。要实现这一点在当年并不容易,为了避免擦到浪尖坠海,就必须要装备能精确测量相对高度的雷达高度表,还要有高速处理器让导弹在遇到海浪时能快速升高,这些高度集成化的电子产品在70-80年代是非常先进的。而且飞鱼的个头还特别小,要装进去不容易。

超低空掠海飞行有多厉害呢?受地球曲率的影响,一般军舰的雷达对于30米高度的目标发现距离只有30公里,“飞鱼”高度只有15米,发现距离更短!而且还要把导弹从海面杂波中分辨出来,对当时的雷达技术、防空导弹技术都是巨大的挑战。美国同期的“鱼叉”导弹也是掠海飞行,但攻击时会跃起俯冲,后来发现不如“飞鱼”全程超低空的效果后,就改成了全程掠海攻击了。

马岛海战英国装备在当时也算先进,但对“飞鱼”几乎完全无法防范,只能在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攻击机跃起发射导弹才能发现,但对已经发射的“飞鱼”只能干扰。理论上英国的“海狼”导弹(下图)可以拦截“飞鱼”——有传说“海狼”能拦截英军自己的114毫米炮弹,只是传说!马岛实战中却没有拦截成功过。阿根廷手里仅有几枚空射型“飞鱼”,却击沉击伤了包括“谢菲尔德”驱逐舰(下下图)在内的数艘英舰,这还是法国人把“飞鱼”所有的秘密都告诉英国人的情况下!所以令英国人谈“飞鱼”色变,也令全世界军舰都视之为眼中钉。

后来美国的“斯塔克”克护卫舰,尽管已经装备了专门反导弹的“密集阵”近防炮,面对伊拉克的“误击”的“飞鱼”导弹也没有反应过来,被2发重创,几乎断送了性命。

有这么好的实战战绩,“飞鱼”自然就威名在外了。而且它还很轻,轻型攻击机甚至直升机都可以轻松挂载,于是成为当时的抢手货。当然到现在,“飞鱼”已经全面落伍了。不过掠海攻击的“飞鱼”对于没有预警机而单独活动的舰只来说,仍然有一定的威胁。

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为什么那么厉害?

为什么说法国"飞鱼″导弹那么出名和厉害,这主要是它当时除美国"鱼叉"导弹之外西方国家造出的比较先进的,少数几种反舰制导武器。初期"飞鱼"导弹射程并不出众,仅40千米,弹头也不很重,只是因为它在几次局部战争中被购买国使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这才名扬天下。其实当时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比"飞鱼″导弹厉害,先进的多,射程也高很多,达70至100千米。而"飞鱼″导弹是法国人比较容易卖给别人,只要肯出钱。而美国则严格控制只卖盟国,其它人休想。再一个原因是"飞鱼"反舰导弹航路飞行控制规划设计的比较先进,从攻击机发射时的1000米左右,飞行10千米后下降到300米左右,在最后10千米左右时飞行高度降到50米,最后2,3千米时下降至离海面5米的高度,这在当时反导武器还不很先进的年代,就造成了"飞鱼"导弹几乎百发百中的结果。但是现今,世界各国反舰导弹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轻,中,重型反舰武器层出不穷,上世纪70年代末的"飞鱼"实际上已经不再先进,说它厉害,也只是上世纪"飞鱼″初期的英名了。我们国家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军事科技突飞猛进,已经发展出了近,中,远,陆射型,舰射型,潜射,空射型多种全天侯各式反舰制导武器,最远可在上千千米外消灭敌方目标。有机会再来说说我国的先进反舰导弹。

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为什么那么厉害?

为什么反舰导弹那么多,而飞鱼的名声最好?这是因为飞鱼是经过实战考验的!

1982年的马岛战争,英国特混舰队远道万里而来,干翻了阿根廷海军,可是在阿根廷空军手里没讨下多少好处。要不是阿根廷飞鱼太少,胜负如何,还真不好讲。

飞鱼导弹有多重型号,有空对舰的空射型号,也有舰舰型号,甚至还发展出来潜对舰型号。这款导弹的研制,归根结底,跟苏联还有点关系。

话说,1967年的时候,埃及利用苏联援助的蚊子级导弹艇发射的冥河舰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的驱逐舰埃拉特号。

蚊子导弹艇的吨位只有70吨,而埃拉特号驱逐舰的吨位是1700多吨,等于蚊子导弹艇的20多倍!这样的战例,震惊了西方军工界和海军界人士。是啊,照这个交换比,以后大家都造导弹艇得了,谁造大舰谁吃亏啊。

为了应对苏联反舰导弹的威胁,西方先后搞出了多重型号的反舰导弹,另外,还搞了个近防炮,就是对付反舰导弹的。

这其中,法国就开发出了飞鱼导弹。这种导弹,很有特点,下面就来说说飞鱼导弹的主要特点。

第一,打得准。

飞鱼导弹发射后不管,采用惯性制导+主动雷达制导方式。比如你开着飞机在距离敌方舰艇40公里处发现目标,然后打出飞鱼,飞鱼会先依靠惯性制导,到达目标附近,然后打开雷达,扫描发现目标,然后一头撞上去!

说真的,法国军火挺贵,有时候比美国货还贵,但是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第二,掠海飞行,阴!

海军最常用的大杀器是鱼雷,装药多,在水里前进,碰到对方舰艇爆炸。这样,鱼雷爆炸产生的破坏,都是在水线以下,对于舰艇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而飞鱼导弹具备掠海飞行能力,最低可以在海面以上2.5米飞行,这样碰到目标的话,以2.5米的高度计算,战斗部爆炸产生的破口肯定会低于水线。想想被飞鱼命中的后果,就等着船灌水吧。

第三,打得狠。

事实上,飞鱼导弹并不一定在2.5米飞行。因为有时候海面有大浪,飞鱼就会飞得高一些。但是,飞鱼是飞行的导弹而不是鱼雷,飞鱼的战斗部并不是在舰艇的外壳炸,而是穿入舰艇的内部,然后智能引信才起爆。

飞鱼的战斗部是165公斤高能炸药,由40%的TNT和60%的黑索金组成。这样的一大坨在舰艇内部爆炸,谁也受不了。

为了保证大倾斜角也能命中,飞鱼导弹的战斗部还加了六个防滑爪,即使导弹和目标舰艇钢板以以70度的倾斜角命中,也能保证炸;此外,假如敌方舰艇太小,从敌方舰艇上方略过,也会空炸,这个真是没法形容了。

单发飞鱼本身已经有很高的命中率,根据法国人自己的测试,研发过程中打了110枚,命中率92.7%。在实战中,可以对目标打饱和攻击,采用双发,三发甚至更多打一艘舰艇,由于其惯性制导+雷达制导的制导模式,只要稍微间隔几秒,不会互相产生干扰。但是对方舰艇会承担非常大的压力,近防炮能不能顶住,是个问题。

82年的马岛战争,阿根廷只有不到10枚飞鱼。一种说法是5枚,还有一种说法是9枚。然而阿根廷就靠着这么点飞鱼,击沉了英国两艘大舰,分别是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大西洋运送者号货轮。把英国海军打得狼狈不堪。

当时,如果阿根廷有更多的飞鱼,那后果还真难说。英国的特混舰队,估计要伤筋动骨了。但是,阿根廷自己也没想到飞鱼这么好用,因为空射型飞鱼1979年才研制定型,阿根廷尝了个鲜,战前只订了20枚,还没全部到货,就跟英国开战了。打起来之后,紧急订购100枚,结果法国人被英国人做了工作,故意延迟交货,阿根廷只能干瞪眼。

但是马岛之战打出去的飞鱼,已经给法国货做了最好的广告。战后,法国的飞鱼全世界卖得一塌糊涂,靠着这个军火,法国赚得数钱数到手抽筋啊,可是把老美的鱼叉的生意给抢过来不少。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为什么那么厉害?

飞鱼/Eⅹocet反舰导弹名声大噪是1982年爆发的英阿“马岛战争”(福克兰战争)、1982年5月4日阿根廷两架法制“超军旗”攻击机、采取超低空突袭模式、距离20公里发射两枚“飞鱼”AM-39型反舰导弹将英国海军“谢菲尔德”号/AMS.sheffIeⅠcⅠ-D80驱逐舰击中起火🔥沉没。(超低空袭击英国海军“谢菲尔德号的阿根廷空军“超军旗”攻击机资料画面)(被“飞鱼”反舰导弹击中起火的英国海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资料画面)“飞鱼”反舰导弹是法国60年代后期研发的一型导弹武器系统。

采用一台固体燃料主火箭发动机+一台辅助固体推力发动机、主发动机重量170千克、工作时间150秒、推力2.4千牛、巡航速度0.9马赫、助力发动机工作时间2.5秒、战斗部165公斤、最大射程70公里。

弹长4.7m、弹径0.35m、翼展1.1m、重量652千克

采用雷达制导模式。

1967年舰射版“飞鱼”MM39开始研发、1974年研发“飞鱼”空射版AM39、还有SM39舰射版、MM40升级版舰射型。(空对舰AM-39飞鱼反舰导弹)(舰射型“飞鱼”MM39反舰导弹发射瞬间)

法国的“飞鱼”反舰导弹是经历了实战检验最多的反舰导弹系统、并且大量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装备了“飞鱼”反舰导弹。

1987年5月伊拉克战机发射了两枚“空对舰”/“飞鱼”导弹击中了美国海军舷号FFG-31的护卫舰。

1988年5月14日、伊拉克战机发射“空对舰”AM-39“飞鱼”导弹击沉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伊朗油轮“海上巨人”号。“飞鱼”反舰导弹是参加实战最多的“反舰导弹”系统、服役过程中整体性能稳定优良。

现代、比“飞鱼”反舰导弹性能更先进反舰导弹系统、层出不穷。

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为什么那么厉害?

法国飞鱼导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阿根廷海军发射飞鱼导弹击沉了当时英国海军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飞鱼导弹的单价只有20万美元,而“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价值1.5亿美元。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导弹,竟然击沉了一艘巨大的驱逐舰,不仅让英国人感到吃惊,全世界也对飞鱼反舰导弹刮目相看。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

1982年5月4日,阿根廷海军的海王星巡逻机发现了英国海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因为英国海军不敢让航母靠岸太近,所以派出了护航舰艇单独行动。本来“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是一艘防空型导弹驱逐舰,所以英国认为它不会有太大危险。事实证明,这种行为是很危险的。阿根廷海军发现“谢菲尔德”号后,立即出动2架“超军旗”战斗机前去攻击。由于“超军旗”攻击机的航程很短,经过了一次空中加油才抵达“谢菲尔德”号附近海域。

“超军旗”攻击机的飞行员也知道,“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防空能力很强,所以不敢飞得太近。其实阿根廷海军的攻击机刚一升空,就被英国海军的雷达给捕捉到了。只不过由于英国人马虎大意,认为只是误报所以没有重视。为了不被发现,“超军旗”攻击机在接近远程雷达预警范围时,关闭了机载雷达继续低空飞行。在距离英国战舰40多公里处,突然升空到150米高度,打开机载雷达30秒,成功捕捉到了“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普利茅斯”号护卫舰。于是阿根廷飞行员对两艘战舰各发射了一枚飞鱼导弹。

飞向“普利茅斯”号护卫舰的飞鱼导弹没有击中目标,而“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由于舰载雷达系统没有正常工作,所以不知道危险已经到来,等船员用肉眼看到导弹袭来时,为时已晚。飞鱼导弹击穿了“谢菲尔德”号第二层甲板的右舷,穿过初级船员舱,穿入水线上方2.4米处的前辅助机房内。有人说弹头没有爆炸,有人说弹头爆炸了。英国海军的调查认为,弹头确实没有引爆。实际情况是,这枚飞鱼导弹撞击破坏了“谢菲尔德”号的配电系统以及海水消防总管,导致该驱逐舰被大火吞噬而无法展开救援,船体被严重烧毁最终沉没。

那么,飞鱼导弹的实际性能如何呢?第一,飞鱼导弹的制导技术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它采用了惯性制导加末端主动雷达寻的制导,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所以阿根廷的“超军旗”攻击机发射完导弹后,立即就飞回了。第二,飞鱼导弹的射程也很大,最大可达70千米。飞鱼导弹在最后飞行阶段处于掠海飞行阶段,距离水面2~8米的高度,能够躲开雷达和防空导弹,命中概率可达95%以上。第三,飞鱼导弹的速度很快,最高速度可以达到0.9马赫(1130公里/小时)。第四,飞鱼导弹的战果显赫,除了击中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还命中了“大西洋”号运输船、“格拉摩根”号驱逐舰。美国海军的“斯塔克”号导弹护卫舰也被飞鱼导弹击中过。

法国制造的飞鱼导弹为什么那么厉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飞鱼导弹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

大家注意,阿根廷马岛战役的飞鱼,之所以击沉了谢菲尔德号,主要还是后者的指挥失误,没有及时进行电子对抗和拦截。

飞鱼在马岛击沉的军舰,只有谢菲尔德号,另外还有一艘大西洋搬运者号,这是临时用货船改装的运输舰,不算真正的军舰。

阿根定超军旗发射了两枚飞鱼,本来攻击的是无敌者航母,但在遭到电子干扰后,一枚一头扎入海中,一枚丢失目标后从航母右侧飞过,误打误撞击中了大西洋搬运者号。结果这枚飞鱼正中这艘货轮的左舷中部,165公斤的高爆炸药将船体炸开了一个直径4米的大洞,该船因大量进水进而沉没。

另外只有格拉摩尔根号驱逐舰受伤,其实战果并不算大。

飞鱼导弹装药约165千克,难以对大型军舰构成致命威胁。

实际上,如果谢菲尔德号自救及时,很可能也不会沉没,因为飞鱼导弹并没有爆炸。

在马岛战争中,阿根廷总计发射了6枚“飞鱼”导弹,5枚空射、1枚陆基,但仅有三枚命中,命中率仅50%。而三枚命中的导弹中还有一枚是臭弹,并未爆炸。

飞鱼导弹的厉害之处,在于自己独特的性能,自己阿根廷人成功的战术。

飞鱼导弹是一种低空掠海反舰导弹。

大家都知道,军舰的雷达受地球曲面影响,探测距离不能超过40公里。

同时,由于存在海面的干扰,军舰对于掠海飞行的小型目标,探测效果非常差。

而飞鱼导弹本质是一种轻型反舰导弹,可以用舰载机发射。

导弹射程虽然只有50公里,但会以亚音速在10米左右的海上飞行,很难被军舰探测到。

到了目标15公里左右,导弹高度继续下降到8米以下,甚至2.5米。

这又让军舰雷达难以发现!

导弹以0.9马赫的速度,最后阶段才主动雷达导引。

这种攻击模式,对于缺少预警机的敌人海军军舰,有着很大的威胁。

这是因为导弹的速度很快,即便军舰在几公里距离发现飞鱼,也难以有效电子对抗和拦截。

不过,如果这个舰队存在大型舰载预警机,飞鱼导弹的威胁就大大减少。

因为它的速度很慢,在飞行全过程中,可以被多次拦截,相对容易被击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