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载人航天、造空间站等,有些人却说中国航天科技不如日本,你怎么看?
中日侧重点不一样。
日本的长处是由于可以借助其他国家的合作,因此日本的航天单项能力很强,比如说日本的HTV货运飞船
日本的HTV货运飞船16.5吨,比中国的7吨神舟飞船载重还是要高不少的。
不过HTV货运飞船没有装过人,由于日本可以搭乘他国的飞船,所以到底HTV货运飞船能不能用来装人,不是很清楚
日本希望号试验仓,这是国际空间站的舱租,迄今为止已经服役10年了吧
雷达技术,由于日本国家多灾,在这一块比较重视,日本隼鸟小行星探测器,可以到小行星上采集样本,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包括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日本逆天的火箭成功率等等。
中日各有各自的倾向度,中国是大而全,日本少而精,这也是两国国情不同导致的,日本集中精力研发最关键最困难的技术,不过辅助技术和市场开发就一般了,中国是成本第一,大而全。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2018年的NASA预算 高达207亿美元,中国的预算多少?欧盟的欧空局一年的预算58亿欧元,德英法意各国航天局的预算加起来,欧洲预算超过100亿。
NASA2017年说中国的航天预算,仅为20亿美元。
中国航天有多省钱?从92年开始载人工程,到神舟六号,一共才花了200亿人民币,到神舟10号,一共才190亿,从1992年到2013年,一共才390亿人民币,以今天的汇率算下来,才54亿,刚赶上欧空局的,仅为NASA一年预算的四分之一。
说到底,航天这玩意就是烧钱。
中国能载人航天、造空间站等,有些人却说中国航天科技不如日本,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对航天技术不是很了解,只说些我知道的。
日本和中国就航天来说,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日本同美国是盟友,而美国是世界头号航天大国。
日本又是一个被《和平宪法》约束的国家,不得制造进攻性武器,当然也不能随便染指太空军事争霸。
所以,日本的航天基本是围绕着商业进行,而不是军事。
由于盟友美国的技术力量雄厚,日本也不需要投巨资浪费在美国已经掌握且愿意技术转让的领域。
这导致日本航天技术方面不全面,有很大的短缺。
然而,日本从事研究的领域内,技术还是很强的,基本是世界第一流水平,部分技术明显强于中国。
中国则正好相反。
我国的航天科技最初只是军事的附属品,两弹一星最初仍然是军事用途为主。
同时,早期虽苏联给我们一些技术支持,但中苏决裂以后中国无可奈何自力更生,被迫全面发展。
由此,中国就航天发展来说很全面,但部分技术不算先进。
只管来说,中国航天工业的规模远远超过日本,甚至没有可比性。
日本航天企业主要Ihi,川崎,三菱,nec这几家。
根据日本媒体统计,全国航天雇员约8000人左右。
这个数字对于中国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1984年,日本开始了全新的H-2系列火箭的研发。这是世界上第一枚两级发动机都是用液氢液氧燃料的火箭。全长50米、总重260吨、直径4米,静止轨道载荷4吨、同步转移轨道4吨。技术水平完全可以与欧洲“阿利亚纳”3、美国“大力神”3、俄罗斯“质子”M并列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它的改进型-H-IIB火箭起飞重量更是达到了551吨,比发射了“天宫”1号的“长征”2FT1火箭还要大数十吨。
日本新一代火箭发射成功率非常高,接近百分之百。
H2A火箭自2005年的7号机以来连续成功发射33次,成功率达97.4%
而我国同一代发动机发射的火箭,有过两次重大事故,萨沙不多说了。
这是客观技术的差距,得要承认。
2003年5月30号,由日本建造的“希望”号空间站组装完毕,离开日本前往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开始自己的太空之旅。
“希望”号重达24吨,比“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加起来还要大。它将成为国际空间站中最大的舱段,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太空实验室。即使是运载能力惊人的航天飞机,也要分三阶段将它送上天。2009年,“希望”号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全部发射完毕,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至今已经服役快10年,仍在正常运行。
2018年9月22日凌晨日本“隼鸟二号”探测器向小行星“龙宫”释放了两个微型机器人并完全成功地实现表面探测器在小行星上登陆,将在2020年实现取样返回。
尽管不少国家都在进行月球或者火星的探测,而且中国也即将发射月球车和火星车,但是能够进行月球和火星的探测并不代表着就能够对小行星进行探测。因为小行星上面的引力非常非常弱,“龙宫”小行星上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十万分之一,火星和月球探测器在上面行驶遇到颠簸后极易弹跳起来或者翻车。如果不小心超过了小行星的逃逸速度,就可能会成为绕小行星飞行的航天器。因此对小行星的探测难度非常高,日本是目前唯一一个从小行星上成功采样返回的国家。
综上所述,日本航天的综合实力不如中国,这是客观事实。
但这不代表日本航天实力就差,在他们投入精力研究的领域往往不亚于中国甚至要强得多。
萨沙听人说过这么一件事。
当时汶川地震时,我国没有雷达卫星,不能迅速了解地震区的详细情况。是日本方面用自己的雷达卫星,将详细信息提供给我们,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而我国的雷达卫星是在16年才发射成功的,而那时候日本已经有6颗雷达卫星在使用。
2017年3月,日本发射“雷达5号”侦察卫星以替代“雷达3号”。2018年2月,日本又发射了“光学6号”侦察卫星,该卫星可分辨地面上30厘米大小的物体。
大家知道30厘米是什么概念吗?就是一个手提包。
中国的航天人,还得加把劲。
中国能载人航天、造空间站等,有些人却说中国航天科技不如日本,你怎么看?
中国航天科技近几年的发展十分迅速,早在前几年就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壮举,可谓一举跨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但是,也必须认识到,我国虽然掌握一定的核心科技,可是基础工业底子比其他发达国家薄弱依然是不容忽视的一环。中国航天科技是否真的不如日本,我们就从一些数据来看。
日本宇宙开发实力满打满算日本开发宇宙相关已经有60余年,追逐着前苏联和美国的脚步,日本逐渐积累着至关重要的火箭技术。那么宇宙开发相关的实力,日本究竟占据几何?
日本火箭的开发,在二战以后東京大学的糸川英夫教授带领下逐渐开始,战后由于GHQ的管控,航空相关的高新技术是被禁止的,但是随着条约的修改,日本是可以涉足小型火箭开发领域。
1955年,进行了小型火箭的水平发射实验。
1963年,成立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日本小型火箭研发正式拉开序幕。
1970年,L-4S搭载人工卫星“おおすみ”号升空。
(米国为美国的日语写法)
2003年,日本整合宇宙科学研究所、宇宙开发事业团、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成立由日本文部省统一管辖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着手研发国际空间站以及H-IIA型火箭的研发。目前H-IIB型火箭是属于世界顶尖水平的火箭,发射成功率为世界第一。
最近,开始由国家主导逐渐向民间主导转变,可谓是真正的藏技术与民间企业,下面是一些代表性的日本企业。
三菱重工集团
引领日本航空宇宙开发的名门企业,着手H-IIA型企业和国际空间站的开发和生产。
IHI集团
IHI集团也是火箭开发的名门公司,特别是对于火箭引擎相关的部品。
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 Inc.
日本著名实业家堀江貴文创立新兴火箭开发企业,着重推进低价格的小火箭开发,以日本北海道为据点,引领日本火箭开发的信风尚。
中日技术浅析笔者参考美国在今年1月份发表的《宇宙报告书2017》,其中的一些相关中国和日本的数据十分有意思。截止2017年1月1日,世界各国运行中的卫星共1458台,美国有594台,中国192台,俄罗斯136台,日本60台,英国41台,印度45台,加拿大32台,韩国也有9台人工卫星。2016年国家单位发射的火箭次数,中国排名第一为22次,美国21次,日本只有4回。另外对于投资相关,美国是444亿美金,中国大约43亿美金,日本有32亿美金。宇宙空间站人数截止到2015年,已经有545人到达国际宇宙空间站进行过“工作交流”,日本和中国并列排名世界第四位,各有10名宇航员有此“荣幸”。在此基础上,再说下面的一些事情。
我们说回1970年前后,中国的火箭技术并不比日本差,在日本搭载卫星升空后两个月,东方红1号搭载人工卫星登上太空,成为第五个升空人工卫星的国家。中日对于宇宙开发几乎是同一时期,但是日本与发达国家的美国进行技术提携,1994年升空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H2型火箭,大幅度拉开与中国火箭的技术差距。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有很多升空火箭的实绩,但是引擎技术却是60年代的的科技,火箭的整体设计并无太大变化,与日本有一定的差距。随着长征5号火箭的升空,标志着中国新型火箭推进技术(采用液氧/液氢)研发成功,也是我国火箭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低轨道25吨运载能力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虽然超越了日本H2B型火箭,但是比起日本将要在2020年发射的H3型火箭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中国新型引擎YF-77的推力、比推力还不及日本的LE-7,还需要开发更加强劲的引擎技术,如果能够完成,中国宇宙航天整体超越日本不再是梦!
结束语谈了如此之多,不过日本如今依然没有载人航天的“壮举”,中国在此方面依然是领先位置。可以说,中日技术各有千秋,如果能够合作,亚洲航天或许能够在世界上占据更加稳固的位置!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笔者头条号:日本二三事部分文章介绍:
《孙正义放弃管理权也要争夺的5G,到底会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新晋中国势力VS老牌汽车厂家,胜负难测!汽车界已硝烟四起!》
《日系8家车厂“江湖地位”最新排名,丰田傲视群雄依旧无敌!》
中国能载人航天、造空间站等,有些人却说中国航天科技不如日本,你怎么看?
因为网络水军太多,好比美国忽悠前苏联一样。
网络水军有阴谋的诋毁中国人
好比大忽悠马斯克一样。到处是吹捧,其实是一个金融圈钱骗局。
马斯克大忽悠一个罢了,是美国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第一人马斯克
精明的特朗普禁运芯片,叫通用回美国,而不在乎马斯克,因为马斯克没技术就是个营销包装软文水军蹭热度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马斯克starline项目最大投资方是美国空军,本身就是个超级侦察计划,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挂个为全球接网的名号。不过马斯克是个营销天才,马斯克是被华尔街包装成了钢铁侠,实际上他只是经济学本科辅修了物理学,并无任何工程技术背景,他也没有任何工程技术发明,他最大的运气就是一创业就碰到了华尔街的天使投资人,帮助他收购了paypal(美国的支付宝)的前身Confinity公司,并最终被ebay收购,依靠发的这笔横财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并踢走创始人。说穿了就是个搞互联网金融的。无论是太空探索spaceX,还是特斯拉都是马斯克前台唱戏炒作,华尔街的犹太人背后运作赚钱。2008年之前是个玩世不恭的花钱点大炮仗的暴发户,2008年之后就是被华尔街操纵炒作概念的白手套,当然,他和华尔街及美国政府都是互相利用而已,华尔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美国政府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国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他的spacex给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制造压力,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挟控制。而马斯克自己借着巨额的资本实力完成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对马斯克而言,spacex是核心,而特斯拉只是协助华尔街圈钱的工具。
不懂花了多少钱,请了满网络的无下限软文水军吹捧大忽悠马斯克
中国能载人航天、造空间站等,有些人却说中国航天科技不如日本,你怎么看?
现在我所知道的我们能灭日本一百次,日本拿我们毛办法没有!平时合合气气偶尔毛一下脸正常不过,真尼玛的把中国人民惹毛了日本就彻底不存在了。科技再发达有何用?被轧死分分钟的事。所以中日友好和平相处比科技发达重要得多。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强项,不可能啥啥宇宙无敌全球领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包括你亲爱的日本和美国。
中国能载人航天、造空间站等,有些人却说中国航天科技不如日本,你怎么看?
日本只在氢燃料火箭技术上有局部优势,航天工业其他整体落后于中国……当然,这并不影响部分人一叶障目看待问题的习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