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30多年的冲锋枪,中国警方为何至今仍在使用?
题主说的是79冲吧?读者朋友们好,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带大家了解的武器是我国1979年式7.62mm口径微型冲锋枪(以下简称“79冲”)。该枪在我国枪械发展史上占据着三个“最”,即研发周期最长、服役年限最长、射速最快。79冲虽然已经从军队中退役,但是目前我国警察仍然在装备,服役超过40年,这款不死老枪大有还想再活500年的意味。79冲口径7.62mm,使用51式7.62mm通用手枪弹,全重1.9千克, 子弹初速515米/秒, 理论射速1000发/分, 有效射程200米,弹匣供弹,弹容20发。下图为79冲全身照,79冲的射速高达1000发/分钟,堪比二战德国MG-42通用机枪,冲锋枪采用高射速设计显得十分罕见。
79冲研发历程用艰辛坎坷和惊心动魄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建国后我军急需一种适合侦察兵装备的“丛林冲锋枪”,于是我国军工部门从1965年开始对“丛林冲锋枪”项目进行论证,由于当时我国军事工业非常落后,同时也缺乏枪械设计人才,“丛林冲锋枪”研发进程十分缓慢,再加上动乱时期的干扰,研发人员每天上午工作,下午要去参加批斗或者被批斗,项目最终于1969年被迫搁置。时隔一年之后,在总参谋部二机部的要求下,研制工作得以继续开展,但是已经论证并设计的侦察兵“丛林冲锋枪”又被增加同时符合侦察兵、通信兵、炮兵、空降兵等特种专业分队以及公安人员使用的“轻型冲锋枪”要求,积攒了四年技术论证的“丛林冲锋枪”指标被推倒,以“轻型冲锋枪”的要求重新设计。新冲锋枪终于在两年后制出样枪,但是样枪在测试时出现了卡壳、卡弹、主要零部件强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样枪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在随后8年时间里通过不断改进,终于在1978年通过测试验收,1979年定型生量产,研发周期长达15年之久,研发周期之长同样实属罕见。下图为原版79冲,该枪在长达数年的改进中始终无法解决许多小毛病。79冲自量产以来每年以30000支的产量生产并装备军队和公安。适逢对越自卫反击战,79冲有了上战场经受实战考验的机会,由于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闭锁,这种自动原理和结构在同类轻型冲锋枪中少见,所以射击精度非常高,而且该枪结构简单,枪身轻便,杀伤力强大,深受前线侦察兵的欢迎。但是也暴露出弹匣弹容量少,射速过快,火力持续性低的缺点,由于原始设计的局限,这些缺点不具备进一步改进的潜力,所以军队没有大批量列装,仅作为炮兵、侦查兵、通讯兵、驾驶员的自卫武器少量装备。下图为我军装备的79冲,在近战、巷战中与81式自动步枪的配合能发挥精确打击和火力压制的互补优势。然而东边不亮西边亮,79冲却深受公安和武警部队的欢迎。79冲单发和点射火力能够杀伤200米以内敌有生目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精度好、近距离火力强、携带使用方便、后坐力较小,便于射击,枪身短、操作灵活、反应快,较好地为特种作战提供便利,从而弥补了手枪威力不足及步枪威力过剩等特点。特别是在山地、丛林、短兵相接、城市巷战及解救人质的战斗中,79轻冲的战术地位就更加明显。79冲单发近距离射击的精度堪比狙击步枪,2018年曾有特警使用79冲在室内单发狙杀劫匪解救人质的战例。下图为装备魔改版79冲的深圳特警,79冲上使用的战术鱼骨和全息瞄准镜的价格超过了枪械本身,继续装备79冲的原因并不是太穷,而是太富。时间一晃过了40年,79冲虽然射击精度高,但是性能指标已经完全不符合现代特警反恐、反劫持的要求。我国警察急需一款性能稳定如MP-5冲锋枪的枪械来替换服役超过40年的79冲。但是我国在备战时期生产了大量79冲和与之匹配的51式7.62mm手枪弹,由于外销和援助都无法快速消耗这大量库存,只好在新型9mm冲锋枪问世的情况下让警察部门继续装备79冲。警用7.62mm枪械与9mm枪械的区别在于枪弹对生动目标的停止作用,79冲所使用的的7.62mm子弹的穿透力非常强,近距离甚至能穿透低防护等级防弹衣,但是强大穿透力带来的问题是停止作用低,在未中要害的情况下目标很难在短时间内失去行动能力;而口径较大的9mm枪弹命中以后强大的停止作用能保证目标迅速失去行动能力。下图为民警使用79冲对射杀倒地的失控疯牛进行补枪,79冲强大的穿透力非常适合用来击毙皮糙肉厚的大型失控动物。现在我国非常重视警察特种行动作战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增加特警实弹射击训练科目,以往一名警察一年也打不了几发实弹,现在不同了,一个月的训练周期平均每人消耗手枪弹100发,步枪弹150发,在提高技战术和射击水平的同时也加快去库存的速度。相信在大量7.62mm手枪弹库存接近告罄的时候我国警察将迎来新型冲锋枪的批量列装。下图为特警正在靶场测试国产新型9mm警用冲锋枪。用了30多年的冲锋枪,中国警方为何至今仍在使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79式冲锋枪是很烂的武器,警方在包括平远街的实战中,已经多次吃亏。
事实证明,如果用79式冲锋枪对抗拥有自动武器的歹徒,火力和可靠性都占劣势。
为什么79式冲锋枪直到今天还在用呢?
主要同我国严格控枪有关系!
从90年代开始禁枪,搞了这么多年。现在社会上的军用制式手枪都很少,更别说自动武器,比如自动步枪、冲锋枪之内。
大部分犯罪分子都不用枪支,用的话也就是自制手枪、猎枪之内。
而79式冲锋枪虽烂,单发精度还是不错的,比手枪要强的多。
而性能更好的85式轻冲,精度却不行,适合军方压制性扫射,不适合精确射击,因此较少见到实战使用
当年的人质持刀劫持女孩案件,警方在15米距离选择近距离采用79式冲锋枪狙击,一枪就命中。
如果换成手枪,就算顶尖射手也不能包括在15米一枪击中头部大小的目标。
更别说,歹徒还劫持者人质,一枪不中,人质立即有生命危险。
另外,79式冲锋枪可以装弹20发,可以连续单发射击,也可以扫射。
目前警方也有79式冲锋枪的训练任务。
之前报道这么写:79式冲锋枪跃进射击训练,是特警传统训练科目,在模拟城市障碍物的环境下进行越障和冲锋枪射击,期间多次更换弹夹,旨在加强队员对79式的使用熟练度和快速移动中的急停射击精度。
在2012年上海市年度特警大比武中,一名年轻队员在“1200米运动后利用掩体快速射击”科目中,凭借出色的体能、稳定的心率和沉着的射击,以全场最高的92环成绩夺冠中。而在此之前,他每天都要坚持长途负重训练,在三个月时间里进行了6000多次训练击发。
一名警员曾在2013年上海市特警系统实战技能比武中荣获“长短枪应用互换射击”科目个人第一名。他在展示长短枪互换技巧时,在平行推进中快速射击完79式冲锋枪中的子弹,将枪迅速甩向肩后,同时从大腿快枪套中抽出已经上膛的92式手枪继续射击,在快速射击中保持了火力的不间断。
面对手枪、猎枪的枪战,79式冲锋枪当然是足可以应付的。
它毕竟是自动武器,火力压制性还是可以的。
其实就是一句话,我国枪战还是很少。
如果我们和美国调换一下,怕是明天就要把79式冲锋枪全部淘汰了。
用了30多年的冲锋枪,中国警方为何至今仍在使用?
79式微型冲锋枪在我国军警界已经使用四十多年了,它算是我国1970年代中后期研制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武器(当时的技术水平),由于射速高达到了1000发/分钟,它首先被南疆的前线侦察分队所看中!甚至当时被定义为“丛林冲锋枪”…原因就是在丛林植被茂盛的战场,双方侦察分队近在咫尺的十几米内都有可能发现不到对方!等彼此发现之后,就要看谁手中的武器射速高,火力密集决定胜负!“79微冲”虽然弹匣内只有20发子弹,但是它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敌方喷射出杀伤威力如同于“霰弹枪”那样的密集!侦察分队要是有3~4支同时开火一次就能将敌方分队(班)打掉一大半,也正是由于这样射速我军当时的侦察分队也比较喜欢它。1990年代初武警部队就已经大量装备“79微冲”了,图片上是武警部队战士执行禁毒任务。
79式冲锋枪可能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进入到我国警方和武警部队服役的,那个时候我国执法部门的警用装备确实很差,除了54手枪、64手枪外,武警部队也就是81-或者56式冲锋枪这样的军用制式装备,在处理国内的突发恶性案件时手枪能力欠佳,军用装备又显得“过杀”…所以,79式冲锋枪也就顺理成章的进入到警察系统服役!填补手枪和军用制式冲锋枪之间的空白,“79微冲”与54手枪一样都使用“51式”手枪弹,并且冲锋枪的枪管要显著的长于手枪,枪托抵肩在100米内射击稳定性和精准度要大大高于54手枪,而且手枪子弹的杀伤威力肯定要小于军用7.62×39弹,在“停滞犯罪”的效果也很好,减少了军用制式子弹附带伤亡的可能,并且有79式冲锋枪装备的我国执法部门对于犯罪分子的心理威慑作用也是巨大的!毕竟遇到冲锋枪这样的“重武器”拘捕意志会迅速下降!79 式冲锋枪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我国军工部门在新形势下也对它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增加了“皮卡提尼”导轨和安装了光学瞄准器材、战术指示灯、前握把…等现代化的附件,使得“79微冲”在使用便利性上有了较大的提高。“79微冲”在警界服役时间这样久,这得益于我国治安稳定和社会和谐!恶性案件极少发生,即便是出现个别持戒歹徒,他们手里的凶器也十分低劣!与公安武警的对抗中也处于绝对劣势 …所以,在这样大的稳定环境下“79微冲”几乎可以应对各种较为复杂的社会治安问题…它仍然可以服役许久。
用了30多年的冲锋枪,中国警方为何至今仍在使用?
因为我国全民禁枪,警察对持续火力猛的冲锋枪没有强烈需求,79式冲锋枪也能凑和着用。
冲锋枪是除手枪之外最广泛的警用枪械,与手枪相比,冲锋枪指向性更好、精度更高、持续火力更猛,是对付暴力、尤其持枪犯罪分子的有效利器。
我国警察队伍一直使用79式冲锋枪,该型冲锋枪短小精悍,从体型上看比较适合警用。
但是,79式冲锋枪研制之初并不是为警用研制,而是为军队在丛林地区执行军事任务研制,研制成功后首先装备了南方的解放军侦察部队,而后在武警、公安特警中广泛装备。
79式冲锋枪采用了活塞短行程导气式自动方式,最高射速1000发/分钟,使用51式7.62毫米手枪弹,采用20发弹匣,枪托可折叠,折叠后长度为470毫米,枪重不足2公斤,可谓短小精悍、威力强大。
客观的说,79式冲锋枪并不是一款理想的警用冲锋枪,作为警用冲锋枪,它有如下三个缺陷:
1、精度不足。警用枪械最大的要求就是精度,因为需要一枪毙命、避免无辜人员伤亡。但是79式冲锋枪采用活塞短行程导气式自动方式,运动部件多、加工精度差,再加上枪身重量低对后坐力吸收不足,使得79式冲锋枪设计精度差,尤其是连发精度,高达1000发/分钟的射速,也就是第一发能命中,剩余子弹全飞,即便有幸没伤到无辜群众,打到花花草草也不好。
2、杀伤力过剩,停止作用差。警用枪械并不追求过高的杀伤力,如果杀伤力过高,子弹快速穿过人体后并不会使犯罪分子立即失去行动能力,而且穿过人体的弹头可能对后面的人员造成伤害。
79式冲锋枪使用的51式手枪弹是以苏联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为基础仿制,弹头直径7.62毫米,弹壳长度25毫米。作为一种军用弹药,51式手枪弹威力较大,初速420~450 m/S,最大膛压平均值210MPa。而目前最主流的警用弹药是帕拉贝鲁姆9mm手枪弹(9MM*19MM)初速396 m/S,最大膛压平均值201MPa,而且由于弹头质量大、头部形状更原圆钝,停止作用更好。
上图中间是51式手枪弹,右边是92式9mm手枪弹,很明显51式手枪弹体型更壮硕,威力更大。
3、79式冲锋枪弹匣容量只有20发,而连发射速高达1000发/分钟,一旦与持有重型武器的悍匪交火,秒射之下持久力不足。
MP5之类的冲锋枪才是理想的警用冲锋枪。
不甚理想的79式冲锋枪在我国警察队伍中沿用了30多年,而且目前尚无全面换装的替代枪型,说到底还是因为需求不强烈,因为作为一个全面禁枪的国家,我国警察面对持枪犯罪分子的机会凤毛麟角。
像这种场景,在我国已经算是严重的暴力犯罪了。
79式一般只在这种场合才派上用场,可谓“杀鸡用牛刀”,虽然有点尴尬,但是这体现了我国整体上相对良好的治安环境,我们该高兴才是。
此外,相关单位也通过采用各种改装套件对79式冲锋枪进行魔改,提高人机工效和射击精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越来越苛刻的警用要求。
当然,采购环境相对宽松的特警部分也装备了突击步枪、霰弹枪等不同类型的枪支来应对不同的任务要求,不用非得靠79式包打一切。
而且近期有数款新型冲锋枪正在测试,某些经费充裕的特警单位已经自行采购,但是距离彻底替换数量庞大的79式还有很长时间。
文末,容笔者多说几句。我国不但是竟用冲锋枪长期以来都是“凑合”着用,包括警用手枪、防暴装备等,都是相当“凑合”,64式小砸炮、05式警用左轮、甚至92式手枪,性能都相当一般,使得反恐压力非常大的某自治区警察队伍只能采购GLOCK手枪应急。除了装备落后,中国警察普遍缺乏枪械训练,笔者家属作为一名有着8年警龄的民警,只有在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有过10发实弹射击经验,后来再也没有接受相关训练,而这是警察队伍里普遍的现象。当然,往好了想,这是因为我国治安环境好、暴力犯罪少,但是体现出观念陈旧、落后的现实,也非常值得关注。
用了30多年的冲锋枪,中国警方为何至今仍在使用?
尽管有一款很有国际范的9毫米国产新型冲锋枪,采用皮卡丁尼导轨,可通用多种观瞄器械,已小范围装备了数个大城市的警察,新枪是作为反恐用枪配发的,但装备数量和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目前,各地警员所配的依然是79式轻型冲锋枪,此枪是当年侦察兵、武警部队淘汰下来的军品,原因是射速太高,每分钟高达上千发,连发射击时,20发弹匣的供弹量,子弹根本供应不上,理论上尚不足1秒钟,就能将弹匣内的子弹打光。
尽管79式冲锋枪具有有效射程远(200米)、体积小、重量轻、易携行、精度高等特点,但无空仓挂机、容弹量少,连发时子弹消耗大,难以控制射速等缺陷,因此很快就被野战军和武警所淘汰。
至于警察接受部队淘汰的枪械,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因为79式冲锋枪,发射的是7.62毫米手枪弹,而此口径的手枪弹,国内保有量相当大,随着54式手枪的彻底退役,大量的手枪弹需要消耗,因此警察接收的79式冲锋枪,就成了继续消耗7.62毫米手枪弹的大户。
国内控枪非常严厉,一般不会出现如警匪片或美国警察经常碰到的警匪相互搂火接战的火爆场面,79式冲锋枪不适合野战军和武警,是由于射速过高和容弹量太低,这些在警察这里都不是问题,弹匣内的20发子弹,足以应对突发事件,况且,最起码还有4只备用弹匣,100发子弹火力不要太猛了。
综上,三十余年了,警察依然在使用79式冲锋枪,尽管有部分大城市警察配发了新颖的9毫米冲锋枪,但79式冲锋枪就目前来看,依然是警察的制式装备,一时半刻,还不会退出现役,因为此枪依然堪用,足以应对突发事件,最起码7.62毫米库存的手枪弹未消耗完时,不会从警界退出。
用了30多年的冲锋枪,中国警方为何至今仍在使用?
目前警队里面服役超过30年的冲锋枪就只有79式冲锋枪了,严格来说79式冲锋枪从诞生起已超过了40余年时间。而对于这款“老”枪,一直都是争议声不断,但警队为何服役了这么久还用它,最主要还是我国太安全了,以至于其他先进的警用冲锋枪无用武之地!
79式冲锋枪的缺陷稍微了解过79式冲锋枪的人就知道这款冲锋枪根本就不是什么新型冲锋枪,而且56式冲锋枪的缩小版。而56式冲锋枪又是著名的AK47突击步枪的仿造型,所以79式冲锋枪和AK47还是有些渊源的。
虽然79式冲锋枪和AK47扯上了关系,但AK47的可靠性、耐用性等优点在79式冲锋枪上却很少看到。这主要原因还是设计者太想有所突破,改着改着就把优点改没了。
首先79式冲锋枪在设计上把将导气孔在枪管上的位置作了很大改动。原先AK47设计的导气孔开在枪管前部的低压区,但79式冲锋枪标新立异把导气孔后移,设计在枪管后部的高压区。这样做得后果就是,枪的射速高达1000发/分。高射速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设计配备的弹匣容弹才20发。这样在连续射击时,一不小心子弹就打没了。
其次79式冲锋枪采用枪机回转式开、闭锁方式设计,这种设计会占据枪管尾端后面一大部分空间,迫使弹匣位置向下、向后,枪弹入膛需要走一段“爬坡”路程,进弹行程过长,所以在半路就容易被卡滞。
最后机柄设计为内大外小光滑而尖锐的结构,这样设计虽然保证了它的机柄不易断裂,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由于枪支射速高,惯性力较大,也容易发生因用力过猛而被机柄尖部刺伤的情况。
虽然79式冲锋枪在设计之处有这样哪样的问题,但最终还是被大量生产使用了。究其原因还是这款冲锋枪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精度好、近距离火力强、携带使用方便等诸多的特点。所以瑕不掩瑜,它还是被大量采用了。
多次参与反恐作战却事故连连提及79式冲锋枪的实战情况,人们可能又会想起1992年发生在云南平远的缉毒战。当时为了抓捕毒贩马慈林,造成了三名军警牺牲。而这三位牺牲的同志,从报道上看其中两名同志的牺牲都与79式冲锋枪的故障有关。故障原因分别是:冲锋枪射速太高,导致子弹耗尽太快;还有就是冲锋枪卡壳。
通过这两个原因,也可以看出这款冲锋枪的设计和稳定性都存在缺陷。而在1998年9月云南镇康县的一次缉毒行动中,这些缺陷再次被放大暴露。当时镇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的3名民警在中缅边境的丛林地带与3名武装毒贩遭遇。双方展开射击后,民警携带的两支79式冲锋枪一支卡壳,另一支因射速过快,几个点射后就打光了所携带的子弹。后来民警不得已只能硬着头皮拿起石头与毒贩作战,万幸的是这3名民警没有伤亡。
从79式冲锋枪多次实战经历来看,它是让许多使用过它的人吃了不少苦头,所以被很多人认定为不适合反恐作战。而虽然后期79式冲锋枪经过多次大改,在性能上有一定提升,但依旧改变不了人们对其糟糕的印象。
我国新型警用冲锋枪在2019年国庆大阅兵中,我国曾展露过国产最新型的LS7冲锋枪。这款新一代警用冲锋枪的出现,被认定为是79式冲锋枪的继任者,它是我国为了适应新时代反恐作战需要而适时推出的先进冲锋枪。
79式冲锋枪在我国已服役30多年,生产数量超过了30万支,它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如今它的继任者已经出现,个人觉得它也可以安心的退出历史舞台了。而从设计参数来看,LS7冲锋枪完全可以接替79式冲锋枪的历史使命。
首先LS7冲锋枪设计得非常潮流,它加装了战术导轨和枪口抑制器,可以加装各型战术组件,实现功能扩展。而且它的人机操作性更强,有空仓挂机功能,可以提示射手弹匣已用尽,这点是79式冲锋枪没有的。另外拉机柄、快慢机左右两侧都有设计,可以满足不同使用习惯的射手,这个更是甩79式好几条街。
其次LS7冲锋枪采用9毫米标准手枪弹,增大了威力和射程。并且枪托采用伸缩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身高士兵的需要,适应性比较好。另外弹匣容弹上也有提升,它一次可以安装30发子弹,保证了火力的持久性。
最后LS7冲锋枪还可安装夜视设备、战术灯和激光指示器等装备,可以实现多种战术功能,为特警和安全部队提供多种战场作战需求。所以对于这款即有颜又有实力的国产冲锋枪,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安全!
结语其实对于我国的警用冲锋枪来说适时推陈出新是有必要的,但至于用不用得着,个人觉得就如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用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不过79式冲锋枪实在是太老了,既然有新的就没必要继续让79式发挥余热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