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男女平等”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为什么唐朝的黄巢、明末的张献忠、民国的土匪刘黑七,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都让部下杀掉妻子呢?

很简单,不再有牵挂和负担,可以一心拼命了。

以往招收士兵,尽量要16岁到22岁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体力好,年轻容易控制,还主要是他们没有家眷。

一旦有了家眷,尤其男人有了老婆孩子,很容易英雄气短。

以当年的日军为例,20岁左右士兵为主的师团,同预备役老兵为主的师团,战斗力有很大差距。

这主要是20岁的士兵都是单身,最多有父母。

他们通常有兄弟姐妹多人,自己死了父母也有人照顾。

这些年轻士兵顾虑少,敢打敢杀。

而预备役的老兵,很多是二十七八甚至三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往往有好几个,还有妻子在家。

虽说自己战死了,家人也会得到抚恤。

但再多的钱,也抵不上一个活着的父亲和丈夫。

人家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其实孩子没有爸爸也是非常可怜的,缺少了一个最好的保护着,很容易被人欺负的。

这些老兵在作战时,往往比较谨慎,非到万不得已不会拼命。

这样一来,他们的战绩自然就差了。

洪秀全也是一个意思。

如果让男女在一起行军,通婚,甚至夫妻之间发生性关系,都会造成军队士气大受影响。

一旦通婚,清代又没有什么避孕手段,女人很容易就怀孕了。

太平军士兵一旦有了老婆孩子,顾虑也就多了,战斗力自然大减。

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必须拒绝男女通婚。

就算夫妻在行军路上发生关系,也要斩首。

甚至占领南京以后,也将家庭拆散,丈夫进入男营,妻子进入女营。

而洪秀全自己,则有88个老婆。

那么,太平天国的女人地位高吗?

并不高!

只是打天下的时候,因为极度缺乏劳动力,让客家女人也作为后勤人员使用。

到了定都南京,女人都被关入女营,强迫从事各种工作。

而太平天国各王都可以随便在女营挑选美貌少女,收为自己的妻妾。

太平天国“男女平等”吗?

曾经有学者这样认为“中国妇女解放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就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到六十年年的世界史上,也是最先进。”指的便是天平天国的“男女平等”问题,那么天国之内真的人人平等,不分男女的么?

太平天国女性在政治上其实并不平等

太平天国从来没有在制度上设计过女性可以参与政治,允许妇女在政权内担任职务。虽然根据统计当时太平天国内一共有6584名女官。也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妇女任职体现了女性在政治地位上的提高,从而使男女平等的实践。

但在《天父下凡招书》中这样写道:“即如今天朝及弟等(诸王)府之女官理天事者甚苦,且不是功臣、忠臣(烈士)之妻,即是功臣、忠臣之母。”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官是担任照顾忠臣功臣的秘书和仆人。

女官虽然多,但却并没有真正涉及政治,因为没有一个女官出任地方的记载,也没有掌握行政、军事权的例子,所以女官的作用并不大。

《天京游记》中也记载了干王府女官们除了是担任仆人的工作外,并没有其他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太平天国妇女能够担任女官,只是当权者为了方便管理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妇女更大程度上依然是男性的附庸,是为了服侍忠臣功臣而设立的官职,所以女官并不能体现男女在政治上的平等。

经济上妇女依然没有主导权

很多人会举《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起家人多寡”的例子来证明太平天国妇女的经济地位,认为这个规定保障了妇女的物质基础,是男女经济平等的体现。另外太平天国下令解放妇女缠足,让妇女参与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体现了经纪商权利和义务的平等。

但我们知道《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分田思想是种绝对平均主义,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妇女在经济上的权利根本无法从《天朝田亩制度》中得到落实。而解放妇女,禁止妇女缠足,实际上是扩充劳动力,天国的经济制度是农民生产所得,除了留下口粮外,其他都交“圣库”了,哪里又存在什么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权呢?

天国还对妇女婚姻做了规定,提倡一夫一妻制,但实际上,这洪秀全却规定了各级官员具体的娶妻人数,一夫一妻制度完全落实不到统治阶级,品级越高的官员,娶妻的人数越高,天国虽然反礼教,但在从《幼学诗》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女子必须三从的规定,实际上依然是礼教的那一套。

更夸张的是,《天父诗》中对宫中所有妇女订了一个“十该打”的条规: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眼左望右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如此明确地规定出如何惩处宫女的帝王,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头一遭了,这真是对“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号召最大的讽刺。

综上所述,太平天国所谓的:“妇女平等”只是一种假象,一种华而不实的口号,它提出了男女平等的理念,却没有真正去实践,而在提倡的同时,领导者们却也不断在践踏这些平等政策,上行下效,自然也就没有人把这些政策当回事。而更主要的是,这些政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解放妇女实现男女平等,而是为了便于管理利于统治。

太平天国“男女平等”吗?

太平天国何时男女平等过!口号提过,但现实并没有实行。

太平天国“男女平等”吗?

太平天国虽然是一个蟹脚,但是不让男女通婚如何休养“生”息,难不成真的像《济公》里说的那样“弄得男跟男,女跟女”?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洪秀全不让男女通婚实属扯犊,不让男女(即使是夫妻)随便接触是真的

洪秀全金田起义之初,便定下了“男女不得随便私下来往,哪怕是夫妻”的天条,当然这是在战争时期,全民皆兵的基础框架下,一方面为了保证男兵心无旁骛的上阵杀敌,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女子在后方安分守己且受到保护。

1851年初金田起义后,太平军规定了严格的五条纪律“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睦,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这里面的别男行女行就是女馆制度的前身。

这项“天条”一直持续到1854年,即使定都“天京”也依然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别男行女行”。按常理,在战争时期非常阶段,男女分开固然对起义军的士气有很大帮助,但是在建都之后,这项制度依然被沿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实上也的确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女馆制度”,洪秀全将具有行政、军事、生产等功能的基层组织泛称为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女馆和牌尾馆/老民馆。

1、女馆:天国内所有女子以少则25人为一馆、多则2人为一馆,分别设立居所,无诏令,不许出馆;

2、牌尾馆/老民馆:天国内所有16岁以下和6岁以上的老弱病残男子,都被编入老民馆;而青壮年男子则被编入男馆或曰新兄弟馆。

笼统的来说就是“男的跟男的住在一起(长幼有序),女的跟女的住在一起(不分长幼)”。

在起义军定都南京后,洪秀全毕竟没什么文化,所以把女馆制度延续到整个天京,这就过于荒唐了。战时别男行女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太平天国站住了脚跟,应该颁布施行一个“国家政权”类的制度,而草草的延续旧制度,这种违反人伦家庭天理的非正常制度遭到了整个天京的激烈反对。很多城中百姓家庭或者女子为了自由往往选择逃亡或者消极抵抗,城中女馆数量大大减少。

1984年这种集中居住分配粮食的措施,随着城内粮食供应的不足,太平军根本无法保证这10多万女馆中妇女的生活,为了缓解危机,于同年秋天洪秀全颁布诏令解散女馆,太平天国内部历时4年的“别男行女行”制度瓦解。

另外太平天国的《天书条》中对于男女通奸一事特别强调:

天堂子女,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为变怪,最大犯天条。犯天条者,如系老兄弟定点天灯,新兄弟斩首示众。凡夫妻私犯天条者,男女皆斩。凡强奸经妇女喊冤,定即斩首示众,妇女释放;如系和奸,即属同犯天条,男女皆斩。

放在愚昧的封建王朝时代背景中,这样的条令也是严苛之至,甚至于违反天道人道。而封建制度都是统治阶级用来巩固统治的政令,天国高层往往夜夜笙歌、广选美女,底层百姓却只能“别男行女行”,多少女子被束缚在“女馆”中如同行尸,这样的蟹脚破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虽然女馆制度只经历了4年,但可想而知在这4年中有多少无辜的家庭惨遭分裂,细思极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