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死后,权力是如何落到司马懿手里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权臣的厉害之处。
司马懿是侍奉了4代帝王的高寿者。
司马懿本是曹操的部下,随后又是曹操儿子曹丕的部下,曹丕死后则效力于曹睿。
夸张的是,曹睿死后,司马懿都没死,继续侍奉曹睿的养子曹芳。
在曹操时期,曹操认为司马懿虽有才,但有虎狼之志,不能给予兵权。曹操时代,司马懿主要是幕僚、军师,只有献策的权力。但曹操认为司马懿才能很高,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
曹丕时代,曹丕对司马懿非常信任,也听从他的计策。但曹丕也是老辣的政治家,看出司马懿有野心,没有给予他兵权。
可惜,曹丕死后就不同了。
曹睿身边的人才越来越少,加上自己年轻,开始倚重司马懿。
得知曹丕死后,东吴和蜀汉先后出兵攻击,部下也有反叛。
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襄阳,227年孟达反,到234年为止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234年孙权攻合肥。
当时曹睿身边只有曹真、张郃、司马懿等人,但张郃很快被杀,只剩下曹真可以牵制司马懿。
然而,231年曹真病死,司马懿由此一家独大,掌握了军权。
239年,曹睿病重,他没有儿子,只能立养子曹芳为皇帝。
曹睿才能虽大大不如爷爷和父亲,毕竟也不是草包。
他认为司马懿权力过大,历经三代在朝中有强大势力,又掌握兵权,对曹魏王朝有威胁。
曹睿死前,曾经排斥司马懿,让燕王曹宇为大将军,曹献、曹爽、曹肇、秦朗共同辅政,也就是曹家人掌握实权。即便出现篡位,权力也是在曹家人手中。
但是,燕王曹宇自认为能力不足,对付不了东吴和蜀汉,不敢接过这个重任。
无奈之下,曹睿只能任命曹爽代替曹宇的角色。
但曹爽除了对曹睿非常忠心以外,能力还不如曹宇,又没有太多军政经验,根本不是好人选。
所以,在曹睿断气前,突然命令司马懿也一同辅佐曹芳。
这样一来,就出现曹爽和司马懿两个重臣并存的局面。
然而,年轻的曹爽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
曹爽虽一度架空了司马懿,随后就被司马懿在249年发动政变推翻。
由于司马懿连续侍奉4代曹魏君主,在朝内具有强大的势力,加上曹爽能力不足,对付不了蜀汉和东吴,朝中大臣基本都是支持司马懿的。
而皇帝曹芳上台时只有8岁,权力一直是被曹爽掌握,此时无法和司马懿对抗,成为傀儡。
司马懿本来就是控制曹魏的军权,此刻又掌握了政权,成为实际上的君主,也就是当年曹操的角色。
由此,曹魏的权力落到了权臣司马懿的手中。
可惜司马懿当时已经70岁,没有多久就死了,只有他的儿子当皇帝了。
司马懿其实就是曹魏制度不成熟的表现。汉代,朝中权力是分散的,三公分别掌握一部分权力,互相牵制。皇帝则有随便废除三公的权力,还有最后的决策权。
由此,三公不可能由1人掌握军政大权,篡位可能性较低。
但曹魏时期,曹操为了架空汉朝,将三公制度几乎废除,独揽大权。这就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曹魏权臣具有掌握大权的可能,让司马懿钻了空子。
因为战争原因,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军权,他在朝中势力又多,只要政变一下就可以得到政权,无人能够阻挡。
曹睿死后,权力是如何落到司马懿手里的?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
司马篡曹一事并不是曹叡死后权力慢慢被司马懿篡夺了,而是曹叡死后,因为继承人年纪太小,导致托孤大臣曹爽垄断朝政大权,一家独大。
大到什么程度呢?曹爽掌权时一度压制司马家,逼的司马懿不得不装傻装病的地步。
但是曹爽有野心没才华,司马懿装病骗过曹爽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控制了首都洛阳以及曹爽的家眷。
曹爽手握皇帝,竟然担心自己家眷,在收到司马懿不杀的保证下投降了,司马懿随后出尔反尔以叛乱名义诛杀曹爽三族,控制了曹魏。史称高平陵事变。
我们先来看曹爽当时有多强曹爽的爹是曹真,曹真是真正跟着曹操打天下的曹二代,文韬武略都是上上之选。在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人手下效力,在曹叡即位后被任命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是曹魏唯一能匹敌诸葛亮的人选。(司马懿这时候虽然是骠骑大将军,但是领军出战大都是曹真、曹休等负责)
等到曹真、曹休去世后,曹叡没办法只能重用司马懿,但是依然提拔了曹真儿子曹爽、满宠、黄权、燕王曹宇等不能让司马懿一家独大。
但可惜的是黄权、满宠也先后去世,燕王曹宇不想卷入政治斗争,只剩下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二人辅政。
曹爽自认为是宗室,刚开始还挺尊重三朝元老司马懿的,到后面把自己的弟弟、亲信全都提拔上来曹爽觉得天子年幼这天底下就自己说了算了。
于是曹爽和亲信不但垄断朝政大权,周围禁军,还骄奢淫逸,甚至把魏明帝的妃子才人都安排侍寝,自己的衣服、车马、饮食、娱乐基本上都僭越,曹爽完全把自己当做天子,对于不合自己心意的全都罢黜,曹爽弟弟曹羲劝谏都不行。
司马懿这个时候眼看曹爽势力庞大,只能表面上装病告老,暗地里积蓄死士。
但是就算这样,曹爽对于这个老奸巨猾的司马懿还是非常提防,经常让人试探。
有一次曹爽的亲信李胜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在外派前专门拜访司马懿,其实就是看看司马懿真病假病。但是李胜这种拍马屁上来的官员在老油条司马懿跟前还是太嫩了,司马懿随便几句话就骗过去了。
李胜还得意的跟曹爽说:司马懿已经病入膏肓了。
曹爽这才放心大胆的带着小皇帝去高平陵祭祀曹叡。没想到司马懿养的三千死士先是拿下禁军武器库,然后控制了洛阳各门,再以皇太后的名义要废除曹爽的辅政大臣职位。
但是司马懿这个时候依然是如履薄冰,大司农桓范一心向曹,根本不听太后乱命,马上打出城外投奔曹爽,要求曹爽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司马懿造反,然后召集外部兵力进京勤王,如此司马懿的三千死士什么作用也起不了。
但是曹爽竟然毫无主见,在接到使者称司马懿只想剥夺他们兄弟的兵权,不会伤害他们,可以保他们富贵。曹爽想了一夜,于是决定向司马懿投降。
曹爽的部下主簿杨综气的说:天子和朝政都在你手里,难道要放弃这些反而把自己送到东市去砍头吗?
“公挟主握灌,舍此以至东巿乎?”桓范也大哭道:曹真曹子丹是多么优秀的人才,怎么会生出你们这样的蠢猪兄弟?我就看你们家被族灭吧
“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曹爽投降后,果然没多久就被司马懿给族灭了,帮助曹爽的也都被族灭了。
其实司马懿能够成功是非常侥幸的事情,只不过比起血雨腥风中成长起来的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温室中长大的曹爽兄弟,又是嚣张又是无能,就算没有司马氏必定还有司牛氏出来玩死曹爽兄弟。
只是可惜桓范等人所托非人,白白搭上自家全族性命,可惜可叹啊。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关注曹睿死后,权力是如何落到司马懿手里的?
曹睿死了以后,魏国权力落到司马懿手里是必然的。
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的个人实力非常强大,曹魏政权其实除了曹操,其他人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曹操其实早就怀疑司马懿,曹操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意思就是司马懿平时回头的时候像一头凶残的恶狼。曹操曾经还梦见三马同槽,实际上是老天在预示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马统曹”。可惜曹操没有猜出这个梦的真正含义。
司马懿身上出现这么多对曹魏的不祥之兆,杀人如麻的曹操杀了那么多名士英才,却没有对司马懿痛下杀手,只能说是司马懿对曹魏来说是在劫难逃了。
曹操没有杀司马懿的原因还是因为麻痹大意,因为曹操掌握大权的时候,司马懿只是曹操手下一个普通谋士,对曹魏政权看起来没有威胁。
曹操死后,曹丕就更不可能杀司马懿了,因为司马懿是曹丕的主要谋士,为曹丕夺取最高权力立下汗马功劳。司马懿虽然谋略明显强于曹丕,但此时司马懿仍然羽翼未丰,没有兵权。
曹丕死后,曹睿也一度中了蜀汉的反间计差一点杀了司马懿,最终曹睿只是把司马懿撤职让他回家。
但此时曹魏政权实际上已经离不开司马懿了,如果没有司马懿,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可以秒杀曹魏众将,诸葛亮消灭曹魏恢复汉朝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曹睿不得不重新重用司马懿,让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东山再起。
曹睿与曹真还能勉强压制司马懿,让司马懿不敢控制曹魏。
曹真与曹睿死后,曹真的儿子曹爽与皇帝曹芳与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相比,就更不堪一击,最终高平陵政变,软弱无能的曹爽束手就擒,司马懿终于掌握了曹魏的最高权力,司马氏最终取代曹魏已经是大势所趋。
曹睿死后,权力是如何落到司马懿手里的?
大致分三步:明升暗降、丢掉兵权,老谋深算、称病不朝,发动政变、一击致命
(司马懿剧照)
明升暗降、丢掉兵权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而在曹叡临终时,托孤于曹爽和司马懿二人,希望二人共同辅政!
等到少主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共执朝政!其实在早些时候,曹爽和司马懿还挺和睦的。可是权力一旦沾上就容易上瘾,于是曹爽开始排挤司马懿。他以明升暗降的方式除去了司马懿和兵权,将司马懿从太尉升为太傅!同时又将自己兄弟安插到各个军中,掌握了禁军,又安插自己的亲信担任朝中各个要职,由此就掌握了军政大权,开始自专政事。
《魏志·曹爽传》:昔周成王建保傅之官,近汉显宗以邓禹为太傅,皆所以优崇俊,必有尊也。其以太尉为太傅,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 老谋深算、称病不朝被架空了的司马懿开始避免与曹爽相见,并逐渐又使用起了当年的老伎俩—“装病”。
(曹爽剧照)
曹爽一开始也担心司马懿是装病,于是找机会派李胜前去拜望司马懿。司马懿假装病重,司马懿精湛的演技完全骗过了李胜。李胜回去告诉曹爽说司马懿已经快死了,不足为虑了。之后又说司马懿不能康复,令人忧伤。因此曹爽等人对司马懿就放下了戒心。
《晋书·宣帝纪》:胜退告爽曰:‘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他日,又言曰:‘太傅不可复济,令人怆然。’故爽等不复设备。然而,假装重病的司马懿却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司马懿剧照)
发动政变、一击致命公元249年,曹爽陪同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同时,曹爽的两个弟弟也一同前往,以致洛阳空虚!
蛰伏已久的司马懿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他立即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同时迅速派兵控制了所有的部门和军营,完全掌控了洛阳!
(曹爽剧照)
得到消息的曹爽征发数千屯田兵以自守。随后司马懿派人前去劝说曹爽,朝廷只是免他的职,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投降后回去还能享受荣华富贵。桓范等人苦苦劝说一夜未果,最终曹爽上书请罪,随魏帝曹芳一起回到了洛阳!曹爽回府后就被司马懿派兵包围,随后被以谋反的罪名夷三族。这次事件史称高平陵之变!
自此以后,曹魏军政大权便由司马氏所把持,直到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
曹睿死后,权力是如何落到司马懿手里的?
首先,司马懿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足智多谋,表现的忠心耿耿,屡立奇功。
第二,曹睿驾崩前,刘放,孙资极力推荐司马懿进中枢。
第三,曹爽能力不行,给了司马懿篡权的机会。
曹睿死后,权力是如何落到司马懿手里的?
个人感觉有三点,
一,几个皇帝都短命,没有培养起足够的保皇派。
二,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朝刚灭,魏朝民间思想教化还不到位。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曹丕上位后为了回报帮助过他的士族阶级同时为了巩固政权,在选官制度上采用了九品中正制,官员由士大族推荐。时间一长当官的就全是士大族自己的人了。其中以司马家族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晋延续了这种制度,也造成了士大族权利凌驾于皇权之上,皇朝短命的局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