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王重阳,三十岁才开始练武,为何不到十年就成了最强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乔峰属于天才武术家。

它其他才能平庸,就是武功极为厉害,远远超过2个师傅。

王重阳也是如此,它是无数方面的天才超人。

王重阳是先学文,后面练武,后来又起兵反对金军。

所以说王重阳30岁练武是不对的,应该十多岁就练武,到了30岁就有很大成就,不亚于黄药师。

而到了40岁,王重阳已经成为武林第一人,武功超过4绝和林朝英。

它的师弟周伯通的武功同他差距很大,但仍然不亚于4绝。

由此可见王重阳武功多么厉害。

他曾经用一阳指,一招击败西毒欧阳锋,恐怕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做到。

但王重阳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有真材实料。

周伯通说过,王重阳创造的全真教武功,是天下的正宗。

周伯通到了五十岁,武功已经仅仅比黄药师稍差。但周伯通认为,他对于全真教的武功,尤其是内功仅仅是中低级水平,再活几十年也未必能够练到高级境界,还有很大上升的余地。

相反,周伯通认为外门武功的高手,也就是非全真教的高手,武功到洪七公这样就是最顶峰了,不能再提升了。

可见,王重阳的武学是非常了得的,也不亚于九阴真经、九阳神功,缺点是不能速成,而且同自己的资质有关系。

至于王重阳的弟子武功,也还是可以的。全真七子都是江湖第一流高手。除了4绝、裘千仞以外,单挑能够打败全真七子的人寥寥无几。

以全真七子的资质,这种武功也不算差了。

事实证明,如果资质还可以,练习全真教武功还是不错的。比如耶律齐,仅仅跟随周伯通练了几年,武功也不亚于全真七子,成为江湖最顶尖的高手。

王重阳都能自创这套武功,可见他绝对是武学奇才,绝对不亚于九阴真经的黄裳、九阳神功的少林高僧、葵花宝典的太监。从古至今的武林中,王重阳这种人屈指可数。

用周伯通的话来说:我师哥是天生的了不起,很多武学道理他自然就懂了,根本不用像我们这样苦学。

王重阳应该就是武术界的爱因斯坦。

金庸笔下的王重阳,三十岁才开始练武,为何不到十年就成了最强者?

这个问题的前提是错误的,王重阳并非三十岁才开始练武。

在《神雕侠侣》中,丘处机曾经说起过王重阳的早年的经历,他说王重阳“他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是一位纵横江湖的英雄好汉”。对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认为王重阳在少年时期文武兼修,或者认为王重阳少年时期学文,之后再练武。但是不论如何理解,王重阳至少在青年时期便开始习武了。

后来王重阳经历种种变故,起兵抗金,兵败后与林朝英携手闯荡江湖,两人因爱生恨,王重阳最终出家修道,创立了全真教。在重阳宫中留有一幅王重阳的画像:

只见画中道人手挺长剑,风姿飒爽,不过三十来岁年纪,肖像之旁题着“活死人”三字。

也就是说,王重阳三十来岁是已经出家为道了,而且据书中所说,此时王重阳的武功已经不低了。可见他绝不可能是三十岁才开始练武的。

另外,王重阳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夺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但是这个名号其实是有水分的。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五十多岁,正是武学巅峰期,而段智兴四十多岁,洪七公、欧阳锋和黄药师仅仅三十多岁,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还没有练全。在这种情况下,王重阳花了七天七夜才折服其余四人,可见他们的武功差距并不算大。而且洪七公对王重阳并不太服气,他认为自己如果在降龙十八掌上多用点功夫,就能击败王重阳,夺得“天下第一”。也就是说,如果洪七公与王重阳的岁数一样大,那么最终获胜的很可能是洪七公。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金庸笔下的王重阳,三十岁才开始练武,为何不到十年就成了最强者?

王重阳能成为天下第一,除了他本身武学天赋过人之外,主要是因为他从小就修炼先天功,内功深厚。这和张无忌练成九阳神功之后,学起什么武功都易如反掌,是一个道理。同时,王重阳还有一个比张无忌更大的优势,就是有林朝英这个绝世高手在身边,时时磨砺。

王重阳的父亲王进,曾和年轻时的独孤求败一起闯荡江湖。在一次剿灭山贼的行动中,独孤求败不慎以紫薇软剑误伤了王进的肾经,导致他难享天年,子嗣困难,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子孙的寿数及生育能力。

独孤求败对误伤王进十分愧疚,不但将紫薇宝剑抛入万丈深谷,还把家传的先天功以及剑法精要传给了王进,希望可以稍微弥补自己的过失。

所幸几年后,在王进的辛勤耕耘下,妻子终于为他诞下一子。王进按照易经六十四卦中第六十一卦名,为儿子起名为王中孚,目的是希望他以诚信安身立命,同时也希望他平安长大,安安稳稳度过一生。

为了儿子的健康和平安,王进把先天功传给王中孚,叮嘱他勤练不辍,却不教他具体的武功招式。同时,王进还早早为儿子请了先生,教授儒学。

王中孚十六岁时,接连通过童生和秀才考试,学问已相当可观。同时,他的先天功也有了十年之功,举手投足都有七八个成人的力气,且寒暑难侵,百病不生。

王中孚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武林高手,常怀报国为民之年,多行扶危济困之举,不过却不希望自己参与其中。奈何他和父亲一样是侠道热肠,眼见他家乡所在的北方,百姓惨遭金人蹂躏,痛不欲生,早就立下抗金之志。

孤掌难鸣,众志成城。王中孚决定联合抗金义士起事,不过他也知道光靠大家的一腔热血,根本不足以与金兵对抗,所以还是要准备兵甲粮草,招兵买马才行。

这一切都需要钱,王中孚知道自家积蓄不少,就打起了家中宝库的主意。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王中孚黑衣蒙面,潜入了自家的宝库。当他望着房间的各种宝物,正准备找几件贵重的拿去卖钱,却发现父亲王进,赫然端坐于房中!

原来,王进对于儿子的种种反常行为,早已是洞若观火。他在宝库中等着儿子,就是看儿子是否真的下定决心要走这一步。

王进面对惊慌失措的儿子,喟然长叹后,说出了自己年轻时肾经受伤,导致后代难享大寿且子嗣困难的事情。他说自己对不起儿子,所以才不教他武功,以免他卷入江湖仇杀,难以平安快乐的度过一生。

不过,他看到王中孚有为国为民之至志,也深深为他感到骄傲。他会帮助儿子变卖宝物,购买兵甲粮草。同时,他还会教王中孚来自独孤求败的上乘武学。

就这样,父子俩开始了抗金大计,为掩人耳目,他们在终南山下建造古墓,将购买的兵甲粮草藏于其中。而王进传给王中孚的武功,因为后者武学天赋过人,且已有相当深厚的先天功,是以进境神速,短短两年间已经超过了父亲。又过数年,数千人的兵甲粮草都已备足。

1126年农历九月初九,王中孚联合多位抗金义士,举兵三千人在北方起事。王中孚为了避免连累家族,同时为了纪念起义之日,所以易名王重阳。在王重阳的带领下,义军一度占城夺地,大败金兵,在中原建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

可惜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王重阳的义军虽然豪情满怀,却始终得不到朝廷的支持,甚至还有奸臣大进谗言,污蔑义军造反,给予诸多掣肘。在这种形势下,王重阳领导的义军很快就失败了,众多将士死伤殆尽。

王重阳激愤难当,又愧对牺牲的抗金将士,感觉生不如死,于是他躲入了古墓中,自称“活死人”,数年不肯出墓门一步。连众多故交好友、昔日同袍的劝告,都不能使他改变主意。

在古墓中的几年,王重阳得以继续加强先天功的修炼,同时把自己所学的剑法,独创的武功,加上沙场征战的血汗经验,去芜存菁,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学体系。

此外,王重阳行走江湖之初,便遇到一位武功极高的奇女子林朝英,两人年纪相仿,武功相若,心中彼此欣赏,表面上却水火不容。他们每过几天就要比试一次武功,却总是不分胜负,于是回去各自用功,结果都有进步,却还是不分上下。

其实,对于一个武者来说,遇到一个绝世高手,来时时给自己进步的压力和动力,是十分难得的机缘。就像后来的射雕大侠郭靖,在学了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双手互搏等绝学之后,也是靠他的平生大敌,五绝之一的欧阳锋,在他身边用死亡的威胁逼迫他不断飞速成长,才很快成长为一代绝世高手。

因此,有林朝英这个对手的威胁,也逼得王重阳不断精进武功,逐渐成长为一代绝世高手,并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中,挤压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和洪七公四绝,成为天下第一。

王重阳在古墓中数年不出,还是林朝英用计把他骗了出来。两人相交多年,王重阳怎能不知道林朝英对自己的情意,他也并非无情之人,奈何他知道自己难享大寿,且极有可能没有子嗣,所以只好辜负了林朝英。

再后来,王重阳收全真七子为徒,周伯通为师弟,创立全真教和一整套武功体系,成为天下五绝之首的中神通。这在小说中已有记载,不再赘述。

综上,表面看来,王重阳练武的时间很短,但他天赋很高,而且在年幼时便开始修炼先天功。在深厚的内功支持下,他练武进步飞快,再加上他和林朝英这个绝世高手多年砥砺同行,所以在很短时间内成为天下第一,也就不是那么令人难以理解了。

金庸笔下的王重阳,三十岁才开始练武,为何不到十年就成了最强者?

黄老邪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内容!

王重阳中年才开始练武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但很明显是错误的,他并非三十岁之后才开始习武,关于他早年间的经历,在《神雕侠侣》中提及过。

按照《神雕侠侣》中丘处机所述,王重阳是少年时先学文,后习武,也就是说,他十多岁时就开始习武了。

而按照后来小龙女所述,数十年前,江湖上只有王重阳和林朝英两大高手,当时还没有“五绝”,黄药师、洪七公等人年纪都还很小。

在连载版《神雕侠侣》中,甚至还有“南林北王”的说法,指的就是王重阳和林朝英二人。由此可见,王重阳年轻时,就已经名扬江湖了。

所以,王重阳肯定不是三十岁后才习武。

王重阳年轻时,因为愤恨金兵入侵,屠杀大宋百姓,曾招募义军,大举义旗起义,反抗金国统治,当时他大概三十多岁,因为在活死人墓中,有一副他的画像,画中人手持宝剑,大概三十来岁。

金兵势大,王重阳起义最终失败了,他因此郁郁寡欢,把自己独自关进了活死人墓,死活不肯出来,不愿与金贼共居青天之下,就是不共戴天。

他在古墓中待了八年,期间一直在专研武功,后来被林朝英给骂了出来,二人从此携手闯荡江湖,就像一对神仙眷侣。

王重阳虽然走出了古墓,但他心结还是没有解开,仍旧想着恢复中原,想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因此他对林朝英表露的情意装傻充愣,结果因此激怒了林朝英。

林朝英貌美如花,文武全才,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觉得王重阳装傻充愣是看不起她,于是要求他到终南山比武。

当时的王重阳,武功是胜于林朝英的,但他心中有愧,不好意思下重手,因此二人大战了几千招,始终没有分出胜负。

林朝英心知王重阳没有出尽全力,于是更加生气了,觉得王重阳就是看不起她,于是不依不饶,非要分出高低。

王重阳觉得武斗伤和气,于是想要文斗,结果中了林朝英的计,输了比试,被破让出了活死人墓,而且要在终南山出家,陪伴林朝英。

林朝英虽然胜了,也住进了活死人墓,但她并不开心,因此对王重阳更加怨恨,于是想尽办法,破解了王重阳留在古墓中石壁上的武功,创出了《玉女心经》。

林朝英爱而不得,心中抑郁,不久后就去世了,王重阳得知后,偷偷溜进活死人墓祭奠,结果无意间发现了她留在活死人墓石壁中的《玉女心经》,一下子心如死灰。

王重阳也是一个好胜心极强的人,他记下了《玉女心经》,出了活死人墓后,想方设发破解其中武功,几年后小有成就,但却不成体系,无奈只能放弃。

又过了十多年,王重阳为了平息武林浩劫,参与华山论剑争夺《九阴真经》,夺得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和真经。

他虽然发誓不练真经中的武功,但还是忍不住看了,结果发现里面记载的都是道家玄门正宗武功,与他所练的武功同出一源,思索一番后便豁然贯通了。

随后他又偷偷溜进活死人墓,在一间隐蔽的石室中留下了部分《九阴真经》,用以破解《玉女心经》,并且还留下了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话。

此后不久,王重阳也因旧疾复发,驾鹤西去,享年五十多岁。

按照小说中的设定,王重阳十多岁时习武,二十多岁名扬江湖,三十岁前后这段时间在北方起义,随后兵败,把自己关在活死人墓,四十岁左右输给林朝英,输了活死人墓,随后在终南山出家,建立道观,五十多岁参与华山论剑夺魁,成为天下第一高手,随后旧疾复发逝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金庸笔下的王重阳,三十岁才开始练武,为何不到十年就成了最强者?

大家好,我是流浪歌手。

天下五绝个个武艺高绝、修为精湛,中神通王重阳更是出类拔萃,王者中的王者。

王重阳在终南山开宗立派,十几年时间全真教名扬天下,是天下玄门正宗,王重阳武功冠绝天下,内功外功均臻化境。他的成就不仅是作为天下第一大教全真教的创派祖师,将道家文化传承于世,还在华山论剑夺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号,以先天功加一阳指力重创西毒欧阳锋,使其数十年都不敢再踏入中原一步。

不过天下五绝中其他四绝的武功都有传承来历,像南帝一灯大师的一阳指是大理段氏祖传,北丐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传自上代丐帮帮主(抑或是虚竹代传),西毒欧阳锋的蛤蟆功也是白驼山家传,就连东邪黄药师的桃花岛一脉武功也是源自《九阴真经》,王重阳的武功是何人所授呢?为什么能做到天下第一?他是真的三十岁才开始练武,十年就练至大成境界吗?我认为有两种说法:

首先,王重阳半路出家,武功还能达到如此境界靠得是他无敌的天分,全真教所有的武功都是他自悟所创。

看过书的人都知道,王重阳并不是出身道门,而是半路出家。而且他也不是从小习武,而是先学文,后习武。他本来是一个书生,只是看到金兵入侵、山河破碎,才起了救国之心,习武领兵起义,也着实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只不过金兵势盛,他一人之力再难抵挡,抗金大业失败才出家做了道士。这个在书中有所提及:

丘处机道:“...我恩师不是生来就做道士的。他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是一位纵横江湖的英雄好汉...

金庸并没有具体说王重阳是三十岁才开始习武,不过依照书中所言他从一个文弱书生到武功天下第一全凭自己的努力,这一点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这就属于天分了,有的人练一辈子武功也是平平无奇,有的人随便练一练就能成绝世高手。王重阳毫无疑问是第二种,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大神,平时根本看不到他有多努力,可人家就是成就非凡。

王重阳和林朝英打赌输了之后,在终南山上开创了全真派,除了全真内功和全真剑法,还先后创立了先天功、天罡北斗阵等出神入化的武功。先天神功是道家玄门正宗内功,修炼先天真气妙用无穷,还是西毒蛤蟆功的克星,不过要童子之身才能修炼,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连老顽童周伯通和全真七子全部都没有练成,一灯大师虽也得以传授,依旧没能发扬光大。

天罡北斗阵是他怕自己死后世间再无人能克制西毒欧阳锋而苦心钻研的一种剑阵,要七人以北斗七星为方位站立,集体御敌的一种阵法,是为全真七子量身定做。可惜全真七子资质良莠不齐,谭处端又被西毒偷袭致死,所以这套天下无敌的阵法始终没能发挥最大威力。除此之外,全真派还有轻功金雁功、履霜破冰掌、一炁化三清等上乘武功,都是王重阳一人所创。

最为人称道的是王重阳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不仅夺得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名头,还把天下第一宝典、武林至尊《九阴真经》收入囊中。虽然他争夺《九阴真经》的初衷是为了消弭江湖中的灾祸,下令全真门下不准修炼真经上的武功,可是阴差阳错之下不仅周伯通练成了全本《九阴真经》,连他自己也为了破解《玉女心经》而钻研过真经上的武功。

所以说王重阳能半路出家还能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凭借自创的武功超越其他四绝,位列五绝之首实在是因为他惊才绝艳、天赋过人,是一个练武的奇才,天下第一实至名归。

其次,王重阳能开创全真派并且达到天下第一的境界实是另有奇遇。

金庸小说能够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在于他往往能把真实的历史掺杂进他的作品之中,亦真亦假,魅力无穷。《射雕》《神雕》也不例外,历史上不仅真的有全真教和王重阳,而且祖师另有其人,还大有来头哦。那就是号称八仙之首的纯阳子吕洞宾,小伙伴们有没有很意外,王重阳居然不是开派祖师,吕洞宾才是全真始祖。

其实王重阳的全真派也是他所开创,只不过他属于北派,除此之外还有东派、西派、南派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小流派都是源于吕洞宾。说的简单一点,王重阳的全真派属于加盟商,吕洞宾才是全真总店的幕后老板,掌握着全部资源。看来就算是神仙非常注重传承,一有机会就传递香火、传道立派,神仙也不能免俗啊!

王重阳原名叫做王嚞,是陕西咸阳人氏,早年间王重阳武艺高强中过武状元,还当过官风光过一阵子,后来辞官归隐。三十岁时在终南山脚下偶遇纯阳子吕洞宾,有幸授以金丹口诀,大彻大悟后隐居终南山,开创全真北派。之所以武功能在十年间突飞猛进纯粹是由于神仙点化,要知道吕洞宾居八仙之首,法力无边,随便一颗仙丹就可以改造提升肉身体质,随口一句口诀终生受用无穷,要成为天下第一简直不要太简单。

总结:不管是王重阳自悟还是另有奇遇,都能证明他天资过人、是个学武的奇才,半路出家也能超越其他人,成为天下第一,五绝中的最强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庸笔下的王重阳,三十岁才开始练武,为何不到十年就成了最强者?

金庸笔下的王重阳,绝不是三十岁才开始练武,也不是不到十年就成为最强者。在《神雕侠侣》中,借王重阳弟子丘处机之口,对王重阳的履历有一番描述,王重阳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是一位纵横江湖的英雄好汉,曾是一位出色的抗金英雄。王重阳能够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人,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王重阳是独步武林的奇才,具绝代天资;第二个原因是王重阳有一个势均力敌亦师亦友的“老对头”林朝英,多年的较量,对王重阳武功的提高有着莫大帮助;第三个原因是王重阳《九阴真经》让他融会贯通,武学境界又得到了极大提升。

第一个原因是王重阳是独步武林的奇才,具绝代天资。

王重阳是旷世奇才,天生是学武的绝代天才,有着远超常人的绝顶天赋,这是他能武功天下第一的前提条件。我们只要看看这几个绝顶高手,哪一个不是有着超人的天赋?黄药师是小说中最聪明的人,包括武学在内,什么领域的东西都是一学就懂、一点就通;周伯通号称“武痴”,对学武有着与生俱来的狂热喜爱,也是天赋过人,因而能够自创空明拳和双手互搏等武功;洪七公虽然当了最大帮派丐帮的帮主,但仍能跻身“五绝”,也是有着过人的天赋,能将历代帮主传下来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等武功加以改进并发扬光大。更何况王重阳这种独步武林的绝世奇才,更兼他年轻时候先学文,有了扎实的文化做基础,对武学的领悟自然又要比他人更快一筹、更深一层了。

第二个原因是王重阳有一个势均力敌亦师亦友的“老对头”林朝英,多年的较量,对王重阳武功的提高有着莫大帮助。

我们都知道,不管学习任何技术或者专业,不仅仅要理论先行,掌握了充分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频繁的实践进行磨砺,任何脱离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洞的理论。王重阳的武功能够远超他人,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人,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又林朝英这样的绝世高手和他经常过招,无数次的磨炼,自然就让王重阳的武功登峰造极。小说中写了,林朝英激王重阳和她比武,二人比试了几千招始终难分胜败。林朝英居于古墓之中,整天琢磨破解全真派武功的招法,后来林朝英去世,王重阳潜入古墓中窥见了林朝英刻在石壁上古墓派武功的精要,全都是全真派武功的克星。王重阳又潜入深山三年,每日思索古墓派武功的克制之法,但始终没能形成一个系统。后来得到九阴真经的指点,才让他完成了这一夙愿。可以说,正是林朝英的磨砺,才帮助王重阳成为当世武功第一的绝代高手。

第三个原因是王重阳《九阴真经》让他融会贯通,武学境界又得到了极大提升。

王重阳在第一次华山论剑时力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绝”,成为武功天下第一的“中神通”,按照他们此前的约定,《九阴真经》就归了王重阳保管。王重阳本就是武功天下第一,再怎么修习《九阴真经》武功仍是天下第一,所以王重阳就没有利用《九阴真经》称霸天下武林的野心和欲望,反倒是害怕《九阴真经》流入江湖,引起武林的血雨腥风。但即便是武功天下第一的王重阳,也忍不住常人一般的好奇心,忍不住要一睹这部天下奇书到底是怎样的。

王重阳因此夺得武学奇书九阴真经。他决意不练经中功夫,但为好奇心所驱使,禁不住翻阅一遍。他武功当时已是天下第一,《九阴真经》中所载的诸般秘奥精义,一经过目,思索上十余日,即已全盘豁然领悟。

也就是说,王重阳虽没有野心和欲望,但无意中翻阅《九阴真经》还是让他醍醐灌顶,对他的武功又有了莫大的帮助和提高。

综上所述,王重阳的武功能成为天下第一,这三个要素不可或缺:第一个是超凡脱俗的绝顶天赋,这是先决条件;第二个是高强度的实践锻炼,所有真本事都是靠这样练出来的,这是关键要素;第三个是有高深的理论作指导,高深的理论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重要条件。可以说,这三个要素如果具备了,不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