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武行为?

舍身卫国山河壮,忠魂浩气永流传:抗战的少数民族飞行员

救国不分先后,抗日不分民族——少数民族飞行员的抗战

本文作者为烦恼的爱,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各族勇士们均纷纷加入到抗日救国的热潮之中,这其中来自空军的少数民族飞行员表现尤其突出。

在抗战空军中,少数民族飞行员所占比例是非常高的,我们熟知的“四大天王”中,有三位均是少数民族飞行员。而这其中,来自东北地区(主要是辽宁省)的满族飞行员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其次为原广西空军的回族、壮族等少数民族飞行员。他们中涌现出的著名飞行员更是不在少数。

高志航

有着抗战空军第一人之称的高志航,便是一位满族飞行员。高志航,1908年生于辽宁通化县,其母李氏为满族。他作为抗战空军第一人,其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他是一位王牌飞行员(击落5架敌机,其中官方认可3.5架),而在于他对空军各方面建设作出的卓越成就。

1936年,他在担任教导总队副总队长期间,严格要求、周密指挥,让参训的驱逐机飞行员的飞行、空战、轰炸等技艺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他还尤其注意训练中队长、分队长等指挥员的领导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了日后抗战中驱逐机部队最坚强的柱石。

此后的众多著名抗战空中英雄如:“四大天王”中的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空军头号王牌柳哲生,后任四大队大队长郑少愚,第三大队大队长、击落2位日军“四大天王”的罗英德等均是他培养出来的。抗战爆发后,他又审时度势,将原本用于战斗、轰炸的霍克Ⅲ战机进行了轻量化改装,使之成为了专用制空格斗战斗机,由有经验的飞行员驾驶是可以与日军96舰战一搏的。

他在空军的指挥战术中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很多人只知道高志航是当时空军王牌大队第四大队的大队长,但那只是他的兼职,而他的实职是中国空军驱逐司令,也就是他还可以同时调动指挥第三、第五驱逐大队的战斗,正是在他的指挥下,抗战初期的空军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李桂丹

另一位空军“四大天王”李桂丹,也是满族人。1914年,李桂丹出生于辽宁新民,在整个战斗生涯中共击落3架日机(官方认可战绩,含与队友合击),曾获国民政府二级云麾勋章。

李志丹和高志航

在1938年2月18日的武汉大空战中,作为第四大队大队长的李桂丹,率领第一梯队4架战机从汉口机场起飞迎敌,由于空中预警的延迟,刚起飞3分钟,日机便出现在了机场东北角,此时我机队的高度仅在1500尺,日机从我上方偷袭,仅一回合,便有3机被击中。李桂丹的座机被击中起火,不幸以身殉国,时年24岁。

而在3个月前,高志航在周家口来不及起飞,被炸身亡,相比之下,李桂丹此次不过多争取了3分钟、1500尺高度,而以身殉国的结局,则无两样。

邵瑞麟

李桂丹的同乡,辽宁新民人邵瑞麟,同样为满族人,是首批参加抗战的种子飞行员。1941年任空军第二大队十一中队少校队长,1942年1月22日,他率队轰炸越南河内日本空军基地,不幸被高射炮击中,壮烈牺牲。邵瑞麟牺牲后,国民政府追授他为空军中校队长,并誉为抗日空军英雄。

1944年,冯玉祥去成都赖家新桥空军遗属新村慰问,当看到邵瑞麟留下的4个孤儿时,忍不住流下了热泪。1992年,民政部追认邵瑞麟为革命烈士,并将其名字刻上南京抗日空军烈士墓。

抗战中满族的空军勇士们还有很多。来自辽宁北镇的满族飞行员阎海文,用“中国无被俘空军”的最后呐喊,宣告了那一代抗战空军的战斗誓言。

而来自辽宁义县的满族飞行员佟彦博,则在1938年5月19日那场著名的“人道远征”任务中,驾驶着2号马丁轰炸机,与徐焕生一起远征日本本土,用实际行动表明了抗战空军的战斗决心。

周志开

来自河北滦县,幼年时曾梦想成为一名电影明星的满族英俊青年周志开,在1943年6月6日的梁山上空,以1敌8,一人击落三架日机(此为官方认可战果),获得抗战空军首枚青天白日勋章,成为了抗日空中战场上那颗最耀眼的明星,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明星梦。

然而周志开毕竟成仁了,他那未完成的抗日救国事业也被其他少数民族的空中勇士们继承并为之奋斗着。

1913年11月出生于广西田东县的陆光球,是一位壮族飞行员,参加过南宁空战、归德空战、武汉空战、南昌空战、南雄空战、衡阳空战、梁山空战等各大战役,至少击落过4架日机,是原广西空军中的一员猛将。1949年他起义投诚,成为了新中国空军中的第一位少数民族飞行员。

1914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的梁志航,同样也是一位壮族飞行员,他在1938年4月10日的归德空战中,由于战机弹油两竭,毅然驾机撞向日机,以身许国,时年24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梁志航“空军烈士”,198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马毓鑫

广西航校一期毕业生马毓鑫,1909年出生于桂林回族马氏家族,其母是白崇禧夫人马佩璋的姑母。抗战爆发后,他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取得过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的战果。

1938年8月30日的南雄空战中,已击落1架日机的马毓鑫,在追击另一架日机时,被身后敌机偷袭,飞机迫降于南雄城南河堤上,马毓鑫两足折断,医治无效,壮烈殉国,时年29岁。遗体运回桂林,遵照回族礼仪忠骨安葬在南郊猴子山南铜鼓岭回族坟场。198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有着“四大天王”和“江南大地之钢盔”美誉的乐以琴,同样也是一位少数民族飞行员。1914年出生于四川芦山县的乐以琴,是一位藏族飞行员,其母是来自康定藏族48家锅庄中地位显赫、口碑极好的邱家锅庄庄主之女。乐以琴刚毅不屈、极富正义感和爱国情怀,从他的面容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他那独特的康巴汉子的性格。

抗战前,乐以琴和同学刘宗武(后任四大队副大队长)在汉口购买相机,待付完钱装备离开时,突然发现正从店后出来的老板是个日本人,两人当即要求退钱。店员一脸歉意,并说:“对不起,有家小要养,不得已在此工作。”乐以琴战斗技艺高超,据张光明将军回忆,在第四大队中高志航之下,就是乐以琴了。他在抗战空军的历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乐以琴是抗战空军的第一位王牌飞行员,同时也是中日双方的第一位王牌飞行员。

他在1937年8月15日的杭州空战中,一人击落4架日机,8月21日于沪西上空再次击落日机1架。从8月14日空战开始,仅仅7天时间,乐以琴便成为了王牌飞行员,获颁五星星序奖章,比刘粹刚击落第5架敌机还要早两天。(日军海航第一位王牌飞行员直到1937年11月24日才诞生,而日军陆航的第一位王牌飞行员则更要晚至1938年3月8日。)

1937年12月3日,日机再次空袭南京,已任第四大队副大队长的乐以琴准备驾机迎敌时,发现有3个气缸不能运转,杀敌心切的他换驾21中队长董明德的伊-16-6战机出击。他在栖霞山上空发现3架日轰炸机,当即前往追击,但被埋伏在后方的3架96舰战偷袭,乐以琴被迫跳伞,为避免在空中被日军射杀,他决定延迟开伞,不料,降落速度太快,待开伞时已来不及了,由于落地时头部受重伤,不幸殉国,年仅23岁。

当时的教育部以“飞将军乐以琴”为题,将其抗日事迹编入小学教材。抗战胜利后,上海联华电影制片厂还以在对日作战中壮烈殉国的乐以琴、阎海文、沈崇海三位空军烈士为题材,拍摄了一部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影片《长空万里》。2014年,乐以琴被列入民政部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乐以琴在他的入伍自传中曾这样写道:“为了争取民族生存,宁可让我的身和心永远战斗、战斗,直到最后一息!我爱我的父母,但我更爱我的国家,更热爱我全民族。”

抗倭将士如兄弟,不分民族视同仁。

舍身卫国山河壮,忠魂浩气永流传。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武行为?

中国人民空前团结的时代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人的空前勇敢,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今天历史知事给你介绍一下朝鲜战场上的难以置信的勇武行为。

1,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

杨根思原名“羊庚熙”,1944年参加新四军时,登记名字写成了杨更思,后来就将错就错保留下来。在新四军、华东野战军中,杨根思长期负责执行爆破任务,不管多难的碉堡、机枪点、制高点,杨根思几个手榴弹就能解决。1950年9月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随后走上朝鲜战场。

1950年11月29日,在杨根思在战场上抱着5公斤的炸药包,冲进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当时年仅28岁。为了纪念杨根思,他所在的连队命名为“杨根思连”,他的故乡,则命名为“根思乡”。

2,黄继光——肉身档机枪。

在以前的小学课本中,有一个黄继光的故事,其实这是真事。1952年,上甘岭上,黄继光在597.9高地争夺战中牺牲,年仅21岁。当时黄继光和两名战友执行爆破任务,敌人的机枪巢设置在地堡中,黄继光丢了手雷不管用,两名掩护战友也牺牲了,身受重伤的黄继光铺在敌人机枪口,肉身挡住了敌人的机枪,为志愿军夺取597.9高地创造了条件,荣利特等功。

3,王海。

前段时间我去军事博物馆参观,看到不起眼的一架战斗机上面,居然有9颗五角星,其中四颗实心五角星代表击落敌机四架,五颗实心五角星击伤五架。这架米格--15比斯歼击机,就是王海将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所驾驶的飞机。

不仅如此,王海将军率领我空军“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可谓是功勋卓著。上世纪80年代,王海将军担任我空军总司令,并且在1988年恢复军衔时被授予了空军上将军衔。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武行为?

暗夜女巫,苏联空军第588夜间轰炸机团。

从1942年6月12日晚开始,进攻到米乌斯河、顿涅茨河以及顿河附近的德军,忽然遭遇了一股前所未见的“神秘力量”的打击。

每到夜晚,在雷达毫无反应的情况下,德军营地上空会忽然出现几架飞机,悄无声息的扔下炸弹就走。这些神秘飞机飞来的时候,呼啸而过的声音就像女巫骑着扫把狞笑飞过一样,所以,德军都称呼她们为“暗夜女巫”。

这支部队,就是苏联空军的第588夜间轰炸机团。

苏联一共有三支女子航空兵团,分别是第586歼击航空兵团、第587轰炸航空兵团和第588夜间轰炸航空兵团。

相对于586和587,588夜间航空兵团更加勇敢和传奇。

这支轰炸机团的成员都是16至22岁的女性,她们只经历过短期的基本训练,就投入到了战场。

更为关键的是,她们驾驶的“战机”,很难算的上是战机。

波-2轻型单发双座双翼机,木质骨架,帆布蒙皮,固定起落架,开放式座舱,最大起飞重量1350公斤,巡航速度为110公里/小时……简直是龟速古董飞机了。

也确实,这种飞机原本就是一种教练机,还大规模用来喷洒农药。当时苏联空军实在是太穷了,没办法,能上天的都用来作战了。

就是这样的“脆皮”飞机,第588团的女孩们,在没有雷达的和无线电的情况下,仅靠地图和指南针夜间飞行,重创德军。

因为波-2的起飞重量有限,她们无法一次携带过多的炸弹,每次都是6-8枚轻型炸弹,总重约300公斤。为了减轻飞机重量,多装炸弹,这些女兵们甚至完全放弃了降落伞。

苏联冬季的夜晚,寒冷异常,她们蜷缩在开放式的座舱内,冻得手脚麻木。飞机一旦被击中,就毫无逃生的可能性……

即便是这样,588团的女孩们依然战胜了困难,创造了奇迹。她们通常3架飞机一起出动,呈倒品字状飞行。到达目标上空时,前两架飞机分成两路吸引德军探照灯和炮火,第三架飞机在夜色的掩护下投弹。

而且,在接近目标的时候,她们会主动关闭飞机引擎,靠滑翔接近目标,投弹后再打开引擎离开。因为速度慢、木质结构、低空滑翔,德军的雷达很难发现。也正是因为如此,波-2机体于空气摩擦的声音更显得特别,她们也成了德军口中骑着扫把的女巫。

588团的女孩们,几乎每晚都要出动执行轰炸任务。而且,因为每次的载弹量有限,她们不得不多次往返,通常一夜要出动至少3次,多的时候可以达到每晚8次。

想象一下吧,每晚多次的悄无声息的轰炸,就算没有造成巨大伤亡,也会搅得德军不得安眠,精疲力竭。

在三年的战争期间,第588团(后改为近卫第46夜航团)共出击23672架次,投掷了23000吨炸弹。战争期间,因各种原因牺牲了33名飞行员,损失飞机28架。

这些20岁左右的小姑娘,真的创造了战场奇迹。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武行为?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恐怕不计其数了。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再到解放战争时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抗美援朝时期的黄继光堵枪眼.....太多太多耳熟能详的了。

今天列举三个曾经创下过令人难以置信且不亚于上述行为的

第一、麦贤得

1964年加入解放军海军部队,当了一名舰艇机电兵。第二年即1965年8月6日在执行正常巡逻任务期间,突然遭遇窜犯大陆沿海的台湾海军两艘军舰。在接到上级下达的战斗命令后,麦贤得随即操纵炮艇迎着敌舰冲了上去,一边前进一边开炮。混战中,敌舰“章江”号被击伤,同时冲在最前面的麦贤得也负了伤——一块弹片从他右前额打入,贴着左前额太阳穴畔飞了出来。但是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身负重伤的麦贤得强忍剧痛继续坚守战斗岗位,确保舰艇每个部件的正常运转。

整场海战持续了3个小时,以台军的“章江”号、“剑门”号被击沉而告结束,解放军海军取得了辉煌胜利。而在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麦贤得因伤势过重而昏迷别送进医院抢救。

之后,这位一级战斗英雄先后接受历届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多次接见。

第二、冷鹏飞

1969年3月15日清晨,时任解放军第67师217团1营营长的冷鹏飞奉命率部登上珍宝岛,抗击入侵苏军的进攻。面对苏军优势的装甲部队及远程炮兵,冷鹏飞指挥下的1个营杀伤力最强的就是火箭筒、无坐力炮。在激战中,冷鹏飞左肩身负重伤,依然坚持指挥。最终打退了苏军的进攻,击毁、击伤、俘获包括苏军最先进的坦克——T—62坦克在内的5辆战车。

战后,冷鹏飞因功被军委授予“战斗英雄”和一等功勋章。

第三、韦昌进

1985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年满20岁的解放军战士韦昌进所在阵地的6号哨位突然遭到越军的进攻。坚守在这里的只有5个战士,顶着越军铺天盖地的炮火与之顽强作战。激战中,4名战友全部牺牲,韦昌进也身负重伤,一只眼睛也被炮火炸了出来。眼看已经绝望的韦昌进却没有放弃继续战斗的权力,把炸出来的眼珠子往眼眶里一塞,然后一面举枪继续射击冲上来的越军,一面拿着步话机大喊“为了祖国、向我开炮!”引导炮兵部队打击冲锋的越军。

就这样,韦昌进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作为炮兵的指引目标,顽强而又奇迹般的坚守阵地长达11个小时之久,成功的守住了阵地!用鲜血和生命将古典小说中才有的“拔矢啖睛”典故演绎成了现实!

2017年7月28日,麦贤得、冷鹏飞、韦昌进这三位用生命和鲜血打出国威军威、成功捍卫边疆的战斗英雄被军委授予军队最高荣誉勋章——八一勋章!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武行为?

蒋介石竟然被人刺杀过,暗杀他的人正是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民国时期,最能呼风唤雨的人,肯定非蒋介石某属了。但是,就是蒋介石这样的军政大权一把抓的人物,也有人敢暗杀他。

暗杀蒋介石的人,还不是别人,而是鼎鼎大名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关于王亚樵的故事,我们肯定多多少少都听说过一些。他是出名的不怕死,他有一个称号就是暗杀大王。

这个人十分的厉害,当时就连上海滩青帮老大杜月笙和黄金荣,都要给他一份薄面。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王亚樵就是属于不要命的一个主,所以,谁都不敢去得罪他。

那么,蒋介石又是如何得罪了王亚樵的呢?

其实蒋介石和王亚樵之间,是没有交集的。他们更没有利益往来,王亚樵最看不惯蒋介石的一件事,就是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实施的消极抗战的态度。

当日本人的轮船开到黄浦江的时候,王亚樵真的是忍无可忍了。他一方面布置人,去黄浦江炸日本人的军舰,一方面派人刺杀蒋介石。

正是因为王亚樵的这一做法,引起了日本人的警戒,所以,他们再也不敢把轮船直接停靠在黄埔江了。

这说明王亚樵轰炸日本人轮船的事情,已经起到了效果。

王亚樵派人暗杀蒋介石的时候,蒋介石正在游玩庐山呢。尽管王亚樵的人,把手枪给带上了庐山。

但是,最终他们的行踪还是被暴露了,蒋介石算是逃过了一劫。

蒋介石还是知道了王亚樵曾经暗杀过自己,所以,派戴笠结束了王亚樵的性命。

整个抗日期间,中国打死的日本最高级别的官员叫白川义则,这个白川义则,正是被王亚樵给暗杀掉的。

当白川义则被杀之后,引起了蒋介石的主意。

蒋介石觉得王亚樵这个人不简单,所以就想让他来自己身边做事。可是,王亚樵曾经暗杀过蒋介石,他有点心虚,不敢来蒋介石这里。

后来蒋介石打听到原来王亚樵曾经暗杀过自己。

知道这件事之后,蒋介石十分的愤怒,所以,他就给军统头目戴笠直接下了一道命令,要把王亚樵给杀了。

王亚樵被兄弟的女人出卖,死于非命。

戴笠也是十分狠的一个角色,但是,搞暗杀他还真不是王亚樵的对手。但是,王亚樵也有一个弱点,他的弱点就是重情重义。

王亚樵有一个兄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被发现并且身亡了。这时候王亚樵就照顾起这个兄弟的女朋友起来。

谁知正是这个女人出卖了王亚樵,导致了王亚樵的直接死亡。

本来戴笠是不知道王亚樵的行踪的。但是,他用金钱打动了那个女人,让那个女人把王亚樵骗到自己的家,然后他们埋伏好,等王亚樵孤身前来的时候,他们就一起把王亚樵给杀了。

一代暗杀大王王亚樵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你说想王亚樵干的这些事,在今天看来算不算得上是勇武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