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何不利用法国政府的海军进攻英国?

不是不用,是没得用。

1940年6月,法国宣布投降,法军停止抵抗,志得意满的希特勒在巴黎进行了胜利阅兵,德军士兵昂首挺胸的在巴黎街头穿过。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海峡对面的英国。

相对于英法广阔的海岸线,德国几乎是个内陆国家,海洋面积十分有限,海军建设是十分贫瘠,无奈于自身地理位置,海军建设较晚,无奈,想进攻英国,就必须获得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而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牢牢掌控在英国手中。

世界第四的法国海军

法国是个老牌殖民国家,他能够纵横世界进行殖民主义,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自己强大的海军实力。而一战结束后,法国经受巨大打击。法国海军开始了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30年代,德国意大利开始扩充海军。这个时候,法国舰队司令达尔朗预见了未来的威胁,开始建设法国海军。

多年努力之下,法国海军拥有了238艘舰艇。其中,有一艘航母,11艘战列舰,100多潜艇,实力大涨的法国海军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四海军。

二战中兵败如山倒

二战中,法国在德军的闪电战下,仅仅抵抗一个多月便宣布投降,贝当政府与德国签订合约。如此迅速的战争,让强大的法国海军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而海军完好无损的保留了下来。

法国的投降让英国深感恐惧,一旦德国得到了法国海军,那么英国便岌岌可危了。而法国海军,也是法国投降的一个重要筹码,有了海军,贝当政府可以挺直腰板和希特勒谈判。法国海军,可以说是希特勒梦寐以求的。

弩炮行动

当法国一支海军在朴次茅斯避难的时候,英军突袭了这支舰队,法军大大小小200多战船全都被英国人控制。随后,英国最后通牒另一支法国舰队,要求他们将舰队交给英国或者美国,或者自行了断,否则就歼灭他们。法国断然拒绝,英军大举进攻。战斗仅仅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法军阵亡1300多人。

而土伦港内的法国海军,拒绝归附英国,100多战舰,全部自沉。法国海军的做法,没有让任何人如愿。他们眼里,希特勒是恶人,丘吉尔也不是好人。他们没有倒向任何一方,他们用最悲壮的方式挽留自己残存的尊严。

▲德军无奈的看着自沉的法国舰队

而法国海军并非损失了全部战舰,法国还有殖民地的舰队,部分殖民地舰队并不愿意听命于维希法国,反倒是支持了流浪的戴高乐将军。这也是戴高乐日后重建法国海军的基础。

法国海军在二战中的做法,让德国英国都没占到便宜,希特勒没拿到法国海军,英国更没得到。法国海军的覆灭,希特勒也彻底失去了进攻英国的资本。

希特勒为何不利用法国政府的海军进攻英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那是因为法国海军主力,已经在米尔斯克比尔被英国摧毁。

法国海军共有新式的5艘战列舰,其中“洛林”号停留在英国被扣留,只剩下4艘。

这4艘战列舰,就是法国海军的主要力量。

法国被德军闪电战击溃,维希政府在1940年6月22日投降。

此时法国本土舰队4艘战列舰,被迫转移到北非殖民地,当时德军的势力还没有渗透到这里。

当时本土舰队的主力,都停靠在米尔斯克比尔港,包括: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2艘、驱逐舰16艘、潜艇6艘和水上飞机供应舰1艘。

英国人认为,维希政府很可能会将这支舰队控制住,加入轴心国序列。

虽然英国海军势力要强得多,但并不愿意让德国凭空增加这么多实力。

于是,英军经济组织了H舰队,包括“勇士”号和“决心”号战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以及2艘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舰队司令是詹姆斯·萨默维尔海军上将。

H舰队的人物,就是将米尔斯克比尔港的法军舰队归属英国人控制。如果法国人拒绝,就将法军舰队摧毁。

1940年7月3日,H舰队封锁了米尔斯克比尔港,要求法国人投降。

当时法军舰队乱成一团,一部分军官要求投降,另一部分军官则认为必须服从政府的命令,不能将军舰交给英国人。

后一排占据上风,他们立即向维希政府求援。

法海军参谋长命令驻土伦和阿尔及尔的法舰队(6艘光荣级轻型巡洋舰),立即前去支援驻米尔斯克比尔。

英国舰队在6个小时的最后通牒时间后,于17点56分猛烈攻击港口内的法国舰队。胡德号首先开炮,随后皇家方舟号上的飞机也去空袭。

法国舰队群聚在港口内,被困在防波堤内几乎就是活靶子。

法国舰队无法展开,也就无法有效还击,完全是单方面挨打。

英国军官回忆:简直是用步枪射水桶里的鱼!

战列舰“敦刻尔克”和“普洛旺斯”号首先连续中弹。英军的主炮威力强大,炮击精确,比如胡德号的381毫米炮弹具有很强的破坏。

法军两舰很快被打成重伤,先后搁浅在港口内,无法动弹。

随后,战列舰“布列塔尼”成为众矢之的,被连续击中。军舰燃起大火,随后翻倒在港口内,全舰1200多人死亡近1000人。

“斯特拉斯堡”号较为聪明,乘着混战冒死强行向港外冲去。跟随它的还有6艘驱逐舰。

英国人开始没有想到法国军舰会逃跑,准备不足。

当发现“斯特拉斯堡”号冲出港时,英军经济调动2艘战列舰去追击,并且使用舰载机进行轰炸。

“斯特拉斯堡”号性能先进,最大时速为27节,装备8门330毫米巨炮,防御能力也很强,舷侧装甲高达283毫米。

这样的战列舰,不是那么容易击沉的。“斯特拉斯堡”号先是连续击落多架英军舰载机剑鱼,又甩掉了胡德号等追击的英国军舰,一溜烟的逃到法国土伦港。

其实,逃跑期间,“斯特拉斯堡”号一度距离英国航母“皇家方舟”号只有十几海里。

如果“斯特拉斯堡”号有胆量,完全可以冲过去轻松将英国航母击沉,然后继续跑路。

可惜,法国人没这个胆量,只是单纯的跑路了。

由此,法军4艘战列舰有3艘被击沉或者重创,只剩下“斯特拉斯堡”号及数艘驱逐舰逃回土伦。法军1297名水兵阵亡,341人受 伤。

英舰队没有受到什么损伤,损失3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2架“海上大鸥”式战斗机(航空人员全部获救),以及仅2人受伤。

至此,法国海军新式的5艘战列舰,有3艘被击毁,“洛林”号当时停留在英国被扣留,仅仅剩下“斯特拉斯堡”号一艘,形同覆灭了。

虽然法国还有2艘老式的科尔贝级战列舰,都建造于一战前,过于老旧,基本没有战斗力。

由此,法国舰队基本覆灭了。

希特勒为何不利用法国政府的海军进攻英国?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二战全面爆发始于1939年,以德国进攻波兰为开端,作为波兰的军事同盟国,当德国进攻波兰的时候,英法就同时加入了对德国的战争。

在德国打下波兰之后,1940年德国对英法开展了进攻。法国人本以为坚守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就可以阻挡德国人的进攻,但不想马奇诺防线还是太短,没有建到比利时,德国人没有从德法边界进攻,而是绕到比利时突入法国境内,直逼巴黎,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结果在战争之后6个星期就宣告投降。

法国投降后,法国海军也成了德国人的囊中之物,但可惜的是法国海军德国人还没来得及接管就被英国人给打废了。

法国海军当时有5艘战列舰,其中“洛林”号当时停留在英国被英国扣留,剩下了4艘战列舰在法国。

法国在1940年6月22日投降,剩下的4艘战列舰转移到了北非殖民地,当时德国人还没有来得及接管。而法国本土主力舰队都停留在米尔斯克比尔港,在那里有2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16艘驱逐舰、6艘潜艇。如果当时的英国不攻击这些战舰,那么投降了德国的法国维希政府会将这支舰队加入德国人的作战序列,也就是说将来会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对手。

所以要乘着这支舰队还没有加入德国人之前,要么劝降这支舰队,要么摧毁这支舰队。

当然在英国人进攻这支舰队之前他们也进行过劝降,希望能够加入到英国的作战序列中来,不要加入德国一方,但是法国舰队拒绝了英国人的建议。

1940年7月3日,于是当时来带米尔斯克比尔港的英国H舰队,主要有2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1艘航母、2艘巡洋舰以及11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对港口内的法国舰队发动了攻击。

当时的法国舰队乱成了一团,内部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有些人赞成投降英国舰队,有些人认为要服从政府命令,不能把舰队交给英国人。之后服从政府的一派占据了上风,拒绝把舰队交给英国人。

在劝降无果之后6个小时,英国人在当天17点56分对港口发动了攻击,战舰的舰炮对着港口狂轰滥炸,随后航母出动了飞机对战舰进行轰炸。

由于当时法国舰队都停留在港口,全部成了活靶子无法展开,港口顿时被英国人炸成了一片火海。

在战斗过程中,部分法国舰队试图逃出港口,英国人对此准备不足,派出了部分战舰进行围追堵截,但还是有部分法国战舰逃走了,其中就包括战列舰“斯特拉斯堡”号。

而停留在港口内没有来得及逃走的法国战舰就全部被英国舰队击沉。此战下来法国海军损失战列舰3艘,还有“洛林”好战列舰被英国人扣留,因此5艘战列舰只剩下了1艘,基本失去了战略价值。

因此一支没有战略价值的舰队,对于希特勒进攻英国来说,就如同不存在了。

希特勒为何不利用法国政府的海军进攻英国?

希特勒不是不想用,但是他无法控制住法国海军,而且投降后的法国政府实际上也无法控制法国海军,贝当指挥不动海军司令达尔朗,达尔朗又有自己的小算盘,而底下的舰队也不一定会完全服从达尔朗。

达尔朗视法国海军为私产,贝当对他也无可奈何

法国投降的时候,法国海军大致分成几个部分,主力一部分在北非,分别驻扎在法属北非的米尔斯克比尔,奥兰等港口以及英属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另外一部分在土伦,主要是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而原来驻扎在大西洋的舰艇在法国战役失败后多数逃往英国普利茅斯和朴茨茅斯港,另外航空母舰贝亚恩号为首的小分队则将法国黄金储备运往法属马提尼克,并前往美国接收法国订购的战斗机。

法国投降时,法国海军占吨位40%的舰艇在土伦,40%在法属北非,20%在英国,亚历山大港和法属西印度群岛,但是土伦主要是巡洋舰及以下舰艇,主力舰主要分布在北非(包括亚历山大港)和英国

法国投降之后,希特勒害怕逼迫过紧会导致法国舰队直接开往英国,这样会直接加强英国的海上实力,影响德国在大西洋进行的破交战,而维希政权则把舰队当做保障自己存在和对北非殖民地统治的抵押品,而法国海军司令达尔朗则把法国海军当做自己的私产和护官/护身符,所以出于复杂的政治博弈原因,希特勒并未要求法国交出舰队,但是英国人并没有那么多顾忌,很快采取行动将法国舰队无力化,其中在本土,英军迅速行动夺取了停泊在朴茨茅斯和普利茅斯的法国舰队(包括战列舰巴黎号和孤拔号),并很快移交给盟友自由法国海军。驻亚历山大港的法国舰队(包括战列舰洛林号)则同英国海军达成协议,主动解除了武装(1943年这部分舰艇也被移交给自由法国海军),前往美洲的法国分舰队(包括航空母舰贝亚恩号)则在当时中立的美国监督下在法属马提尼克解除了武装,而在北非米尔斯克比尔的法国舰队拒绝了英国无力化或中立化的通牒而遭到英国海军袭击,四艘战列舰中有三艘沉没或重伤失去战斗力,至此法国海军实力大损,主力舰中只剩一艘轻伤的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尚能作战,而且斯特拉斯堡号和土伦的维希法国舰队主力都在地中海,也无力突破英国控制的直布罗陀进入大西洋,原来大西洋的法国舰队基本都已经归自由法国海军所有,所以即使希特勒想用法国海军进攻英国也是指望不上的。

投石器行动之后,法国海军可用的主力舰仅剩带伤的斯特拉斯堡号

希特勒为何不利用法国政府的海军进攻英国?

这个一方面在法国政府决定投降时,由于此时海军是法国唯一一支可以机动并且不受到德国威胁的军事武装,为了作为保持一定独立性的筹码,保证海军不被德国人控制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此法国代表团在出发时接到的命令是一旦德国提出交出法国海军、占领法国全部本土、占领法国海外殖民地这三项中任意一部分,就停止谈判。在这个训令下,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德国占领法国北部、中部和大西洋沿岸,占领费用由法国支付,因此避免了法国海军被德国控制的局面。

另一方面,英国在法国海军部长达朗尔拒绝将舰队带到加拿大的建议后,也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措施。

当时法国的大部分主力军舰并不在国内。

法国海军的老式战列舰“科贝尔”号和“巴黎”号、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几艘潜艇、200多艘扫雷艇和反潜舰从法国撤退以后停泊在英国本土的普利茅斯等港口。7月3日凌晨,英军强行登上军舰,控制了法国舰队,舰队的水兵中有900多人愿意留下加入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其他19000人拒绝留下,被遣返回法国。

另外法国的一艘老式战列舰“洛林”号和4艘巡洋舰停在亚历山大港,航空母舰“贝亚恩”号和两艘轻巡洋舰在马提尼克岛,这些军舰经过与英国谈判以后,同意解除武装。

而在北非的米尔斯克比尔港,有法国海军的新式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老式战列舰“布列塔尼”和“普罗旺斯”号,水上飞机母舰“泰斯特指挥长”号,6艘驱逐舰。英国对这支法国舰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加入英国舰队继续作战,或者把军舰开到英国或其他中立国家解除武装,或者自沉。在遭到法国军舰拒绝以后,英国H舰队发起了进攻,最终法国四艘主力舰“敦刻尔克”号、“普罗旺斯”号重伤搁浅,“布列塔尼”号沉没,只有“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逃走。

法国的两艘最新式战列舰“黎塞留”号和“让·巴尔”号开战时尚未完工,完工状态较好的“黎塞留”号逃到了达喀尔,在这里它被英国军舰击伤无法出海,而“让·巴尔”号则逃到了卡萨布兰卡,在英美军的火炬行动中被击沉。

而没有遭到英国攻击的在法国本土的舰队,包括“斯特拉斯堡”号在内,共计3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12艘潜艇和其他大量小型军舰、辅助船在1942年11月27日德国试图夺取军舰时自沉,只有少数军舰被德军夺取。

所以德国无法利用法国海军。

希特勒为何不利用法国政府的海军进攻英国?

二战中,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在1940年发动了法国战役,在一个月内就击败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同时和法国开启谈判,法国选择了有条件投降。投降后的法国分为两大力量,一个是维希法国政权,一个是流亡英国的戴高乐领导下的自由法国政权。德国随后开始了对英国的“海狮”计划,但是受限于海军力量不足,一直拿不下制海权,奈何不得英伦三岛。

图为法国投降,德军进入巴黎,法国是二战中唯一投降的同盟国主要参战国。

可是在德国击败法国后,法国那仅次于美国、英国、日本的世界第四强舰队应该归德国所属,德国海军本应实力大增,那法国舰队去哪了呢?这不是一个谜题,在这个方面是有详细记录的。法国海军是法国战败后唯一幸存的军种,空军的战机要么被击毁、要么被拆毁、要么归维希法国政权所有,陆军就不说,被击败后剩下的部分都归维希法国政权。

图为法国海军敦刻尔克级战列舰。他是法国二战前刚刚建造的新锐战列舰,他的布局和英国海军的纳尔逊级非常接近。

但是海军是一支机动部队,海军天生具有机动性,打不过还可以跑,可是法国海军却非常尴尬,他们驻扎的港口属于维希法国政权和德占区,他们的规模很大,分成多个舰队,但是要逃也没有统一的方向,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拒绝投降德国,因为他们看不起比他们还弱的德国海军;他们也不愿意跟随维希法国政权,他们认为那是卖国政权。可以说,法国海军是二战法国最后的尊严,他们也确实维护了法国最后颜面,算是抵抗到最后的军种。

图为被英国海军解除武装的法国海军“贝亚恩”号航空母舰。

法国海军的一部分逃跑到了英国的军港朴茨茅斯,在那里大概有“科贝尔”号和“巴黎”号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00多艘小型军舰,这支舰队在7月3日被英国接管,随后被移交给了戴高乐领导下的自由法国政权,这是戴高乐手下最早、最强大的一支军力。另外的一支由航母“贝亚恩”号和2艘轻巡洋舰组成的航母机动舰队,在和英国谈判后,被解除了武装。

图为法国海军的贝亚恩号航空母舰,从当时航母的设计角度来看,他还算是比较先进的。

还有一支舰队逃跑到了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米尔斯克比尔港,这支舰队包含有法国海军新锐的战列舰“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还有2艘老式战列舰“布列塔尼”号和“普罗旺斯”号,同时还有一些驱逐舰等小型军舰。这支舰队被英国海军劝降失败后,由英国海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率领的H舰队将其击溃,除了“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和一些小型军舰逃出外,其余均战沉在港内。打不过的主要原因当然是无法机动,挤在一起的舰队是最好的靶子,根本无法迎战,在海上机动的英国海军占尽优势,就这样将其困死在港内。

图为在军港内摆出堂堂之阵的法国海军主力舰队。

战列舰“斯特拉斯堡”逃跑后也没有用,他们只能返回已经被德军控制的法国本土军港,他们还是有信心阻止德国人的,起码能自己控制军港保护自己,可是德国陆军实在强大,在地面上法国军队根本不是对手,1942年11月,德国派遣部队前来接收这支舰队,可是法国海军不愿意投降,继续逃跑也没有出路了,于是只能自己选择自沉,此时包括“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在内的3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和很多小型军舰全部打开了通海阀,自沉在港内,场景异常悲壮。

图为德军在查看在港内自沉的法国海军本土舰队。

就此,二战法国海军彻底灰飞烟灭,最后的火种就是戴高乐领导下的自由法国政权接管的那支舰队,以及遍布法国海外殖民地的殖民地舰队,这些海军成为战后法国海军重建的基础,最终,希特勒和德国没有利用到任何一艘法国海军军舰,德国海军在二战期间也一直没有得到太多的加强,只能坐等失去制海权后,被盟军围攻。

图为在二战中尚未完工的法国海军黎塞留级战列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