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是黄巾起义军,但却活到了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答:在《三国演义》里,廖化至少活了94年以上。

但这是罗贯中不小心造成的,实无意为之。

罗贯中为什么会酿成如此重大的“车祸现场”呢?

因为,《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宗张杨传第十五》中“宗预传”的后面,附了一篇廖化的小传,只有寥寥百余字,其中传递出一个这样的信息:“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

即廖化一出场,就是关公的军中主簿,在关公帐前效力。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公一直跟随着兄长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什么时候才独立成军的呢?

罗贯中前思后想,就给廖化安排了一个自己独立设计的戏份:即关公护送皇嫂过五关、斩六将,离开曹操、投归刘备。原为黄巾军旧部的廖化、杜远两人占山为王,垂涎于甘、糜两位夫人的美色,就打算劫财劫色,两位山大王一人一个平分作为压寨夫人。但廖化最后敬服于关公的威名,投归关公帐下。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宗张杨传第十五》里面又记:景耀四年,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开始统领朝政,廖化路过宗预府,想邀宗预一同到诸葛瞻住所造访。宗预说:“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于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

这就很恐怖了。

想想看,黄巾军起义爆发时间是公元184年,如果廖化是这时参与其事,那么,他至少出生于170年。

好吧,就以其出生于170年算,则在264年蜀汉灭亡时,那么,他已经是94岁高龄了!

注意,罗贯中还写,邓艾兵围沓中时,廖化还出现在战斗前线,建议姜维退守剑阁——94岁高龄领兵上战场作战,您敢相信吗?

当然,如果不细心读书,不仔细分析,大家是不会注意到这样的神情节的,都会相信,廖化只是六七十岁的年纪。

所以说,演义终究是演义,廖化的年龄,就和书中关公胯下赤免马的年龄一样,成为了该书的两道硬伤,止可粗读,不堪细究。

事实上,按照《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宗张杨传第十五》中宗预所说的“吾等年逾七十”,廖化的实际寿命应该是七十多岁而非九十多岁。

类似的“廖化年龄”的乌龙事,其实,在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更多。

按照《射雕英雄传》第一回交待时间背景为:“光宗传到当今庆元皇帝手里,他在杭州已坐了五年龙廷。”即当时为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神雕侠侣》第三十三回中写第三次襄阳之战发生的背景,为“大宋理宗开庆元年,是蒙哥接位大汗后第九年”,即该年为1259年。这其中的时间跨度长达六十年!

想想看,郭靖在第三次襄阳之战时,已经是六十岁的花甲老人了!

以郭靖为参照系,凡在郭靖出生之年已经成名的江湖人物,到了第三次襄阳之战之时倘尚健在,如柯镇恶、沙通天、侯通海、彭连虎、灵智上人、黄药师、一灯大师、周伯通、瑛姑等等,都是百岁上下的老人了。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但却活到了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真实历史上,廖化就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将而已,他根本没参加过黄巾起义。之所以变成“廖百岁”主要来源于两个,一个是成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一个是《三国演义》里提到了一句。当然都非历史。

先说说《三国志平话》,这是成于元代的话本,符合三国主要历史的大致发展顺序但故事纯属虚构。通篇怪力乱神,当然,很多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最早是出于此处,后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也是很大程度借鉴了平话。这里面就写到了廖化原本是黄巾军张梁的马前先锋。与他同出于黄巾军的还有投降刘备的周仓、裴元绍、刘辟、龚都,以及关羽过五关时的沂水关守将卞喜。当然事实上,这些人中只有刘辟、龚都是黄巾军,周仓、廖化跟黄巾军根本没关系,而卞喜、裴元绍都是虚构人物。

然后是《三国演义》,里面没有写廖化是张梁手下,只是在关羽过五关寻兄时写到因为关羽要与曹操话别,两位皇嫂车驾先行,被山贼杜远劫持,欲与同伙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杀杜远投奔关羽,其中提到他的装束“一少年黄巾锦衣”。然后“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不敢跟他一起走,双方别过。这里也说到廖化做过黄巾军。

黄巾起义时间是184年爆发,廖化是264年去世。如果廖化真的参加过黄巾军,那184年至少也十五六岁了,到264年至少就是九十五六岁岁,那真的是近百岁高龄了。但事实上不可能,因为他263年还在带兵打仗。哪有九十几岁还能打仗的道理?佘太君百岁挂帅那只能是小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

那廖化真实年龄是什么?历史上对他具体出生于哪年没有明确记载,只能明确他第一次出场是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219年。那时候他是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入东吴,因思念蜀汉逃出归蜀,后受重用。219年出场,就比黄巾军的说法推迟了35年。具体最能判断廖化年龄的是景耀四年(261年)他跟宗预的一段对话。当时诸葛瞻主政蜀汉,廖化约宗预一起去拜访诸葛瞻,宗预说我们都年过七十了,何必去拜访晚辈,于是没有去。

所以,261年的时候,廖化年纪是超过七十岁,70-79。鉴于说的是年过七十而非年近八十,所以75岁以下可能性较大。在264年蜀汉灭亡迁往洛阳途中廖化病逝也就是三年后,应该是73-81岁,最可能是73-78岁。在当时而言确实是老将了,但跟百岁实在是差距很大。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但却活到了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不管是历史,还是演义,廖化都没有活到上百岁,连九十岁都不到。

对于廖化的年龄问题,很多三国爱好者经常会认为,这是《三国演义》全书最大的BUG。有人说,廖化至少活了94岁以上,有人说,廖化很可能活了上百岁。其实,在演义中,廖化的年龄,是能够前后照应的,根本不存在冲突矛盾,也不存在不符合常情的设定。

历史上的廖化,到底活了多少岁?

在《三国志》中的“宗预传”后面,有一个小“附件”,寥寥百余字,正是廖化的小传。

廖化出身于沔南的豪门世族,出生年月不明,但一出场,就是关羽的主簿。

关羽战败身亡后,廖化归属于东吴,但是他一心向往蜀汉,就通过诈死之术,骗过了东吴所有人,然后连夜带着老母亲逃往川中,“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刘禅继位后,廖化因战功升任为丞相参军,并于同一年受到诸葛亮的赏识。到了姜维时代,廖化的个人能力得以突显,在三十多年的北伐中,屡次立下大功。

公元261年,诸葛瞻开始统揽朝政。此时廖化为右车骑将军,在某次路过宗预(时任镇军大将军)府上时,前去拜望,然后建议一起去拜访诸葛瞻。宗预回答说,“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于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看来,此时的廖化,已经70多岁了。

公元263年,廖化还在一线奋战,辅佐姜维镇守沓中,以抵御司马昭。钟会率军伐蜀时,廖化随姜维退守剑阁,僵持不下。此后不久,刘禅开城投降,蜀国灭亡,廖化跟随姜维一起向钟会投降。

公元264年春天,司马昭将刘禅以及旧蜀汉群臣迁往洛阳。廖化与宗预同行,但是在途中病逝。

上述就是廖化的生平轨迹,他到底活了多少岁呢?我们大致估算一下。

宗预所说的“吾等年逾七十”,让廖化的年龄取值范围较大,可以是71-79岁之间;三年后,廖化去世,因此廖化最终的年龄大概是74-82岁之间。

能否更精确一点呢?考虑到廖化在两年后还参与征战,客观来讲,很难相信80岁之后还在战斗一线。廉颇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老将,他在公元前251年领兵大破燕国时,就是78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廖化拜访宗预的时候,很可能在75岁之下(约数),因为如果大于75岁,宗预很可能就会说“年近八十”之类的措词。

因此,三年后廖化去世时,应该在78岁以下。

我们按照另一条线索再来大致推算一下。廖化在荆州担任关羽的主簿,这个主簿,主要掌管文书,类似于当今的高级秘书,或者说秘书长,如果没有一定的年龄资历或者学识能力,是很难担当此职的。司马懿出任曹操的丞相主簿时,已经30岁了,类似的杨修、黄权(刘璋主簿)等人,在担任此职时也在30岁出头。因此,我们就假设廖化在荆州时也是30岁,或者取值范围在30-35岁之间(也是约数)。

关羽败亡是在219年,廖化与宗预那次谈话是在261年,中间差了42年,如此算来,此时的廖化,应该是72岁,或者取值范围在72-77岁,当然这都是推算的大致约数,但基本与上面的推算是吻合的。

小结:廖化的最终年龄,应该在72岁以上,最多77-78岁。

演义中的廖化,到底活了多少岁?

我们先来看一下时间节点。公元199年,吕布在下邳城被剿灭;次年(200年)春天,刘备在徐州被打跑,关羽遭生擒。关羽在曹营呆了大半年,得到刘备的消息后,不辞而别。廖化第一次出场,就是在关羽过五关时期,也就是公元200年。

演义中对于廖化出场时的介绍,主要有以下两点。

1.廖化是黄巾余党

廖化要追随关羽时,关羽考虑到“此人终是黄巾余党”,因此婉拒。

很多人根据这一点,推算出廖化活了94岁以上。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如果廖化当时属于14岁(往小了算)参加起义的话,他最晚也要出生于170年,而廖化去世时为264年,因此廖化最少也活了94岁。

其实不然,亘古以来,还没听说过93岁了还在外面打仗。罗贯中在创作演义时,不可能不考虑廖化的年龄问题。

2.关羽看到廖化时,描写为“只见一少年”。

演义中对于少年的定义,绝对在20岁以下,比如马超17岁,文鸯18岁,诸葛尚19岁,都是少年,最大的孙策,在号称小霸王时,也才20岁整。我们就按照廖化此时为20岁,那么廖化出生于公元180年。其实,廖化自己从未亲口说“出身于黄巾”,只是说“因世乱流落江湖”。也许,是同伴杜远为黄巾余党,廖化只是投靠过去,或者,廖化曾经跟随过残存的黄巾余党,但很快就转移到此处落草了,这都是有可能的。总之,廖化此时20岁,又参与过黄巾余党,能够说通。

那么到廖化去世时,中间差了64年,因此,演义中廖化的最大年龄,也只有84岁,根本不存在94岁甚至上百岁!

有人说,赵云的年龄就是BUG,罗贯中自己就搞混了!

怎么可能呢?赵云在界桥之战出场,老罗描述他为“少年将军”;到了平南蛮时期,诸葛亮还说赵云是“人到中年”,但到了凤鸣山时期,赵云忽然就“年逾七旬”了;这三个时间节点,前后确实矛盾。但是,罗贯中太爱赵云了,甚至不惜将年龄朦胧化,前期少年出道就大战文丑,后期力斩五将仍宝刀不老,他根本不在乎赵云的年龄BUG,只是为了把赵云塑造成最完美的武将而已。

其实,历史上的赵云,其年龄也没有公认的准确推论,很多人推算的赵云年龄,也是根据演义中的数值来倒推的!

结语:廖化的年龄,在历史上,应该是至少72岁,大概在78岁以内。演义中的廖化,最多只有84岁。至于网上盛传的廖化活了上百岁,都是人云亦云而已!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但却活到了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曹魏司马昭令钟会等兵分三路伐蜀,邓艾用奇袭大军直抵成都面前,诸葛瞻率成都守城主力前往决战全军覆没,刘禅出降,其时姜维正与廖化董厥等人率军驻在剑阁堵钟会主力,得知成都已失的消息,惊疑不定,不久,刘禅传令大军阵前投降。后来发生邓艾被陷害杀死,钟会与姜维密谋反司马昭等事,造反事败,乱兵大开杀戒,死了不少魏蜀将士,等乱事平定,蜀汉降官一同前往洛阳,中途廖化病死,时间是公元264年。

但史实的廖化却不是黄巾军出身,把他写成黄巾贼寇是三国演义类为了增加故事性可读性,并为赵云的英雄形象增添色彩,不料却出了百岁疑云。(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廖化是荆州襄阳人,应该在赤壁之战后,刘备收拾荆南四郡并向孙权借得南郡时归附刘备方。关羽镇守荆州时为主簿,既是文职,北伐时应该不在军中,可能随在糜芳帐下,吕蒙偷袭荆州入南郡时,有一伙士兵想伏击他,因防守太紧而撤退,不排除有廖化参与。既夺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身死,廖化与众将士一同被遣送东吴,离开荆州。

廖化忠于刘备的心并没有因被逼入吴而泯灭,来到东吴后,便装疯卖傻,降低东吴众人对他的戒备,又假装病死,瞒天过海后,带着老母,二人一同西归要到益州寻找刘备。其时距失荆州已过去一年多,刘备也在成都称帝继承汉朝。(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当上皇帝后第一件事便是厉兵秣马准备讨伐东吴,重夺荆州,大军开发刚出川口,就在秭归碰上廖化,刘备廖化二人一见喜出望外,刘备任命他为宜都太守,镇守一方,没有跟刘备上前线,夷陵之役幸免于难。

之后就是夷陵兵败,驻扎永安近半年刘备托孤身死,诸葛揽政,廖化先为丞相参军,后封为右车骑将军假节,随在诸葛左右配合北伐等事,曾击败郭淮部将游奕,杀死魏国广魏郡太守王赟。待到姜维上位,蜀中人才凋落,青黄不接,廖化逐渐作为重将走到前台,屡次相助北伐,但老成持重劝姜维不能过于黩武,免得自取灭亡。(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261年,蜀汉灭亡的前两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被刘禅重用,主掌朝政,其时有一件事,可为廖化年龄的一个证据,廖化邀请宗预一同去拜访老上级的儿子,宗预说,我们都已年过七十,经过的事太多了,何必到年轻人门前攀附呢?这说明一点,当时廖化最少有70岁,最多79岁,而死于264年,年龄应该在73至82之间,百岁是称不上的。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但却活到了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在正史里廖化和黄巾军没什么关系,所以就《三国演义》的情节讨论一下吧。

在《三国演义》里,廖化出场是在关羽离开许昌的时候,关羽当时正在找失踪的车队,廖化出来,书中描写关羽看到廖化是“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所以关羽担心他是“黄巾余党”,廖化在提出跟随左右时没有同意。

关羽离开许昌是在白马之战和官渡之战之间,也就是公元200年。而黄巾起义爆发于公元184年,在185年被镇压。照这么算的话,廖化如果真的参加过黄巾起义,此时绝对不是一个少年,至少也该有30多岁。

不过除了第一次黄巾起义,实际此后也有黄巾余党起义,像公元公元188年郭泰在西河白波谷起事,一度攻占太原。而汝南、青州、徐州等地也有黄巾军余部起义,曹操就是靠讨伐青州黄巾军起家的。

此后小规模的黄巾军起义也是不断,所以廖化虽然一身黄巾军打扮,却未必是在184年就参加过黄巾军,而是之后才参加的。不过即使此时廖化是一个20岁不到的少年,他在《三国演义》里也算长寿了。

廖化是在蜀汉灭亡以后抑郁而死,蜀汉灭亡是在公元263,距离廖化出场已经过去63年,此时的廖化应该80出头。而且廖化可不是蹲在家里养老,在蜀汉末期他照样多次上战场厮杀,斩杀敌将。在蜀汉灭亡之际,80岁的他也是冲杀在前,真正为蜀汉献身了一辈子。

廖化经历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三国的兴起和三国的衰弱,也算一本活的《三国演义》了吧。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但却活到了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很多人说什么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似乎廖化就是一个菜鸟。

其实,廖化还是颇有军事能力的,是一名不错的将领。

廖化没有参加过黄巾起义,也不是土匪。他是湖北当地豪强家族出身,也就是所谓的门阀。这种人在汉代是相当厉害的,是地方实权派。而三国时期,门阀纷纷拥兵自重,形成小的地方割据势力。

话又说回来,廖化终究不过是平民而已,然而却被关羽看中,成为主簿。

主簿虽是文官,却是大将的心腹,掌握很多实权。

这说明,关羽对于廖化是相当看重的。

而关羽被杀,荆州瓦解时,聪明的廖化也竟然神奇般的逃走。

他先假装归属东吴,然后装病长期在家休养,随后看准机会带着老母逃回蜀国。

这种胆识和机智尚且不谈,光是这种忠心不亚于关云长了。

随后的廖化在蜀国还是被重用的,是一员大将。

不过,廖化挑大梁的时候,蜀国已经遭遇夷陵大败,国力和军力都很衰弱,掀不起风浪了。

连诸葛亮都连战连败,何谈一个廖化。

即便如此,廖化表现还是不错的。

当时蜀国人说:“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这是四名厉害的将领。

而当时廖化也是右车骑将军,授予节符,兼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看看廖化打的仗,还算是不错的。

他曾经几次大败魏国雍州刺史郭淮,斩杀魏国将领王赟。

他也曾和魏国名将邓艾多次交手,互有胜负。

到了诸葛亮死后,廖化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可能年近70岁了(当年人活到50多就算不错了)。

此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掌握朝政,姜维统帅蜀军。然而,这两人相比诸葛亮可就差远了。

廖化预感到蜀国就会灭亡,忧心忡忡,曾劝阻姜维不要再北伐”用兵如果不收敛,必将自食恶果“。

然而没什么用处,姜维不听,导致军队长期处于疲劳消耗状态。

等到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此时已经七十多岁的廖化仍然从军,跟随姜维在剑阁防御魏军。

听到成都后方被攻击,姜维和廖化急忙回军准备救援,但刘禅已经投降,蜀国灭亡。

客观来说,廖化颇有军政能力,只是不是特别出色而已。

如果他在实力强大的魏国,可能是一员超级大将。

遗憾蜀国小国寡民,人口只有90多万,区区几万军队而已,神仙来了也没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