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为什么不大量制作弓箭压制敌人?
答案很简单,管你拥有再多的羽箭、再厉害的弓箭手,面对杀伤力更大、训练要求更低、射程更远的火枪等现代兵器时,也只有被屠杀的结局。
与火枪相比,弓箭有着以下劣势:
一、弓箭杀伤力小弓箭的杀伤力远远比火器射出的金属弹丸差。古代很多勇猛的武将往往是身中数箭,还能继续参加战斗。而相比较而言,一旦火枪射出的子弹击中身体任何部位,被命中的武将再勇猛也会基本失去战斗力。差别如此巨大的杀伤力,又岂是增加弓箭数量能解决的事情。
二、弓箭手训练要求高想用大量的弓箭去压制敌人,那么相对应地也需要大量的弓箭手。但是优秀的弓箭手训练起来却十分困难。
比如在训练时间要求上,弓箭手的训练至少需要持续一年以上,而且命中率还低;而火枪手经过几个月的简单训练,就可以开火,并且射击精度还不会太糟糕。另外弓箭的杀伤力、射程等都取决于弓箭手的臂力。假如要在一场战役中频繁地使用弓箭参与战斗,那就需要弓箭手频繁地进行拉弓射击,这样也直接导致了弓箭手对士兵的臂力基础要求极高。而火枪对于士兵的要求却很低,随随便便一个普通的男性,只要经过训练就可以进行扣动扳机、参加战斗。
三、弓箭射程不远另外从弓箭射程上看,使用弓箭压制敌人也不现实,因为火器的射程远远比弓箭远。
现代复制的长弓轻箭的射程只有320米,重箭250米。另外,弓箭的杀伤力也是会随着射程而逐渐变弱的。现代弓箭的有效射程也就是有杀伤力的射程,最多也只有150米。而早期火枪的有效射程就早已经达到了80到100米之间。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使用的米尼弹,有效射程超过500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清军拥有再多的弓箭,也无法压制敌人。毕竟英军可以在弓箭射不到的地方,随意使用火枪等现代兵器压制清军。
总结来说,弓箭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是杀伤力极强的战争利器。但早在朱元璋时期,我国便已经开始大力推进火器装备的使用,甚至在明朝永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使用火器作为武器的神机营。康熙平定准噶尔靠的就是大炮和火枪,而不是弓箭。鸦片战争中大部分清军已经装备上了火器,但是这种火器的水平对比起英国来说,落后不少。
鸦片战争时为什么不大量制作弓箭压制敌人?
请你回到清朝问皇太极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