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乱中义和团的首领究竟是谁,最终下场如何?
1900年,随着义和团运动爆发,引发了庚子之乱,那么义和团的首领都有谁?他们的下场又如何呢?
(朱红灯)
一、朱红灯。朱红灯算是义和团的创始人。
他是山东泗水人,后来由于发生水患,逃难到了长清县大李庄他舅舅家,由于略通医术,便以此为业。
当时山东一带习武成风,大李庄就有民间组织大刀会。然而本该抡膀子挥大刀的武术,不知为何,被大刀会演变成了“降神附体”的神拳,因此备受百姓推崇。朱红灯也在这股热潮中,学会了神功。并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大李庄设场练拳,四处进行反洋教宣传,成为了长清一带的首领级人物。
随着拳民的增加,朱红灯正式将组织命名为“义和团”,并带领拳民们攻击教堂和传教士。同时,还对欺凌贫苦百姓的地主恶霸进行清算。朱红灯的所作所为惊动了官府,于是派出清军镇压朱红灯。结果被朱红灯的奇异战术击溃,只得狼狈而逃。
如此一来,义和团名气大振,百姓纷纷积极响应。朱红灯扛起“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的大旗,带着拳民们捣毁各地教堂,引得外国公使纷纷向清廷抗议,要求严惩义和拳。
山东巡抚毓贤也被外国公使一再诟病,要求清廷撤换官员,并增加清军,以抗击义和团。
然而,就在清廷正在讨论是镇压还是招安时,朱红灯的队伍发生了内斗。
原来,朱红灯把队伍分成了左右两哨,其中右哨称得上是他的嫡系队伍。每次攻击教堂后,朱红灯有意识地偏袒右哨,分给他们的东西也要多一些。因此引发了左哨不满,发生殴斗。
在混乱中,朱红灯被打伤,幸好他在右哨的掩护下才勉强脱身,并逃向了五里庄。
不几日,清军突袭五里庄,抓到了朱红灯的心腹。在一番严刑拷打下,他说出了朱红灯的藏身之处。随后清军将朱红灯抓获。
为了安抚名国公使,清廷很快就把朱红灯处死。
(义和团的战斗)
二、张德成。张德成是义和团里的著名首领。
张德成本是直隶新城白沟河人,是船夫出身。
张德成为人直爽、嫉恶如仇,喜好与练武之人交往。像“铁枪”刘连胜等,都和他是很好的朋友。
甲午战争后,洋人见清廷软弱可欺,于是在中国肆意妄为,无恶不作。张德成对此气愤不已,一心想把洋人赶出中国。
当时,在直隶、天津等地都积极响应义和团号召,设坛练拳的风气很盛。张德成看到后,便和刘连胜等人商议要创建“天下第一团”。
为了吸引团民,张德成事先在刘连胜的院子里埋了一把钢刀。
随后,他便将打算加入义和团的团民集中到了刘连胜的院子中。
他先施了一番法术后,对众人声称:“院中有杀气,掘出当得刀。”
有人当真去掘,果然掘到了一口钢刀。
众人不知有诈,都连声称奇,对张德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经过大肆宣扬,慕名来投的人不计其数。
张德成于是设坛,创立了“天下第一团”。
直隶总督裕禄听说后,便用八抬大轿请张德成到督府一聚。
席间,张德成和裕禄谈笑风生,突然却睡倒在桌上。
任人怎么叫,只是不应答。
过了半个钟头,张德成才伸了个懒腰,仿佛大梦初醒般,从袖中掏出几块洋炮上的零件,对裕禄说,他的原神刚才去毁了洋人的大炮,这是拆卸下来的零件。
裕禄大开眼界,连声称奇。自此相信了义和团的战斗力,于是到慈禧跟前好一通吹。说义和团不光刀枪不入,还能上天入地,人人有神功护体,且都懂得法术。
慈禧信以为真,于是发布对外宣战的谕旨。
慈禧的举动惹怒了洋人,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后,登陆天津。
张德成率众和清军联合,向八国联军发起了攻势。
当时,八国联军在各租界路口都埋有地雷。
张德成找来不少牛,以这些牛作头阵,他则带邻部下跟在牛后面冲向租界,在激烈的战争中,张德成的部下杀了不少敌人,还将洋人集会的两处地点捣毁。
然而在投降派的谗言下,慈禧为了安抚洋人,竟出尔反尔,让清军镇压义和团。
这下,张德成的队伍前有洋枪洋炮,后有清军步步逼近,形势非常危急。
张德成在清军和洋人的夹攻下,只得率众一退再退。
当张德成带着所剩不多的队伍退到王家口镇时,他听说这里藏着一批武器,便驻扎于此。一方面打算在此征粮筹款,另一方面希望能找到武器,好东山再起。
张德成找到在王家口镇最有威望的盐商王延鳌。
王延鳌早就听说张德成要来,便备下盛宴。
席间,张德成向他表达了要他集合全镇捐资助粮的意愿,并提出了个大数额。这让王延鳌颇有些为难。
张德成心有不悦,便故意指责王延鳌所备的宴席太差,把桌子给掀了。
镇人见此,愤恨不已,于是群起而攻之。
张德成的队伍眼看不敌,马上四散而逃,转瞬就只剩下张德成一人。
张德成跪地乞饶。
有人称:“不是神功护体,刀枪不入吗?何不试一试?”
于是众镇民乱刀砍之,张德成化成一堆肉泥。
(刀枪不入的义和团)
三、曹福田。曹福田亦是义和团首领,他是直隶静海人,游勇出身。
1900年,曹福田已经发展2000余团民,并在天津吕祖堂内设坛练拳。
在老龙头火车站,曹福田联合张德成展开攻势,不仅大败洋人,还夺取了被占领的火车站。
一战成名后,曹福田亦受到裕禄的邀请,共同商讨如何驱逐洋人大计。
不幸的是,没过几天,清廷便变了卦,让北洋军务大臣宋庆负责围剿义和团,以安抚洋人的不满。
如此一来,曹福田的队伍腹背受敌,很快被挫败。
曹福田只得退回静海,最终被官府捕杀。
四、林黑儿。林黑儿是义和团附属组织红灯照的首领,自称“黄莲圣母”和“大师姐”。
林黑儿是船家女,会武艺,早年随父亲和丈夫四处卖艺为生。
父亲和丈夫为洋人所害,林黑儿只得做了土娼,但林黑儿却在心中对洋人充满了仇恨。
张德成设坛后,林黑儿积极响应,并在张德成的支持下,成立了红灯照组织。
据说,林黑儿能在水上自由行走而不湿鞋,挥扇能使敌人的枪炮报废,甚至还能于千里之外取人首级……总之人人都相信她是黄莲圣母下凡,因此追随者众。
八国联军围攻天津时,林黑儿带着3000余红灯照成员,与张德成联合抵抗洋人。
张德成的团员负责与洋人交战,而她则带着部众宣传义和团、搜集情报、医护受伤的义和团成员等。
不幸的是,清廷很快就违背了和义和团联军作战的约定,反身来攻打义和团。
在洋枪洋炮和清军的攻击下,义和团死伤惨重。
林黑儿的队伍也几乎全军覆没。
战败后,林黑儿在出逃的船上被人出卖,最终被官府抓捕入狱。
随后,清政府为了向洋人献媚,便将她送给了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不久被处死。
其实,除了这4位首领外,还有景廷宾、赵三多等优秀无畏的首领,他们虽然失败了,但他们顽强的反抗精神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向西方列强展示了中国人强大的爱国民族精神,同时也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
(参考史料:《义和团》)
庚子之乱中义和团的首领究竟是谁,最终下场如何?
义和团属于一个鱼龙混杂、群龙无首的组织,它并没有像明末农民起义一样形成高迎祥这样的天下“共主”,且在“扶清灭洋”的道路上没有形成联系与合作,不存在共同的首领。而在各个地方团体组织中,比较大的团体首领有如阎书勤、赵三多、朱红灯、林黑儿、王立言、倪赞清、曹福田、张德成、刘呈祥、景廷宾、李长冰、于水清、周老昆、心诚和尚等。所谓的庚子之乱就是清廷利用义和团对抗洋人,玩过了头,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导致八国联军一路杀向京师,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西狩,所以这里说的义和团领袖,应当从义和团的发展历程来研究,而非单纯的庚子年大乱。
义和团的形成与组织架构“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庚子记事》确切的说,义和团是晚清一种民间习武组织或社团发展而来的结果,并以习武之人自强的秉性,结合外国侵略者造成的民族矛盾激化,进而吸收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入伙,形成一个目标相同,而组织松散的团体。故而学界对于义和团的起源产生诸多争论,有起源于白莲教、大刀会、斧头帮等说法。就成员来看,上至王公贵族、清廷官军,下至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小贩都有参与,甚至还形成了寡妇组织“红灯照”、“蓝灯照”,以及红楼女子组成的“花灯照”。
义和团在初期面临着洋人与清政府两大敌人,与洋人主要是民族矛盾和切身利益,这在各地爆发的教案中表现尤为明显。洋人在各地建设教堂以便传教,这就侵占了农民的土地,并挑战了国人的文化信仰,各地人民在烧砸教堂时又被洋人杀害。清政府为了缓和外交压力,又帮助洋人镇压涉事群众,贫苦大众还要承担烧砸教堂之后的赔款。这就促成义和团初期的口号“抗清灭洋”。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山东冠县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在此之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
随着各地义和拳的组织名声大起,山东、直隶各地方组织纷纷效仿,这就引起清廷的极大重视。光绪二十四年,山东巡抚张汝梅提出义和拳属于民间团体,且各地不同性质民间组织效仿设坛,所以将这些组织统称“义和团”。清廷对于义和团的态度为剿抚并用,将义和团分为官团、私团、假团三类。官团为接受清廷招抚的团体组织,清廷派官员管理,由清廷发放粮饷,听从清政府调派;私团为民间未接受清廷招抚的坛口,同时他们不与清廷作对,只将矛头对准洋人;假团是明确不服从清廷招抚的,并对清廷构成威胁的坛口,或者假冒团民进行扰乱社会治安活动的,据载“奉教者皆扮成假义和拳会,各处寻仇杀人者”就被定义为假团。
“英吉利、美利坚,代代洋人犯海边。自从义和铺团后,洋鬼子见着心胆寒。大法国心胆寒,俄罗斯也悄然。法国快撤山东地,小日本就得离台湾”——《义和团揭贴》上述坛口就是义和团的基层单位,这种组织架构正如金庸先生《鹿鼎记》中的天地会,下设堂口,堂主归舵主掌管。义和团基层单位是各地的分坛,分坛由“大师兄”掌管;分坛在天津共奉总坛,总坛没有实质性的领导人,只是一个象征性的“驻津办事处”;义和团先后在全国形成八个区域性组织团体,以八卦方位取名为八门,如“乾字门”、“巽字门”等。门的组织结构与总坛类似,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唯一不同的是各门虽无统一领导,但团民皆有统一标识,如“乾字门”团民头上包着黄布,“坎字门”团民头上包着红布,此两门势力最大,方圆百里如果需要联合战斗的则通过标识判断谁是自己人。所以说义和团是非常松散的民间团体之总称,并不是一个具有核心领导人的组织,他们即使需聚会议事,也是通过“揭贴”传约,实际上每个坛口的大师兄就是领袖。(天津总坛旧址)
有学者统计,义和团鼎盛时期,光天津一地就有坛口220个,其中属乾字门72个、坎字门39个、震字门4个、离字门2个、坤字门1个、不明卦别的102个。人怕出名猪怕壮,各坛口虽各自活动,但规模大小不一,如天津乾字门里的曹福田就是大坛首,自家坛口做大后,还受各坛口邀请训练武艺,其中就包括“红灯照”。山东的张德成发展壮大后,入津设立“天下第一坛”,首坛5000余众,继而再设立数坛10余处,麾下2万余团民,成为坎字门一哥。而要论义和团最早的活动领袖,当属赵三多,他在邢台设立梅花拳武馆,招收徒弟2000余人,后在教案问题上受阎书勤邀请,带领弟子攻打梨园屯教堂,是为义和团武装斗争的标志。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迎合了各地群众抗击洋人的现实需求,进而形成3000余人的团体,更名义和拳,树立“助清灭洋”的大旗。
主要坛口领袖的结局义和团的发展经历了清廷的镇压、招抚、再镇压,所以每个坛口领袖的结局都是不同的,前文所述的知名领袖中,有些人是没有经历庚子之变的:
- 朱红灯
朱红灯也是从教地冲突中挺身而出的领袖,他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逃荒至山东长清县大李庄,随着赵三多等人的壮举传来,他便拜师学拳,加入当地拳馆,出师后在五里庄开设拳场,广收徒众,势力迅速发展。随即便展开行动攻打教堂,提出了“先学义和拳,后学红灯照,杀了洋鬼子,灭了天主教”的口号,一呼百应,势力进一步壮大,后随势更名义和团。此后朱红灯率领部下一直进行着反洋教活动,至光绪二十五年底,与心诚和尚等坛口领袖决定分兵四出,于茌平反教灭洋。随后朱红灯南下长清,心诚和尚前往博平一带。清军得知消息后很快前往抓捕,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朱红灯与心诚和尚皆被清军游击马金叙捕获,解送往济南府,山东巡抚毓贤受命回京处理洋人事务,于12月24日离任前一天,下令将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等领袖处决。
朱红灯有位部下名叫王立言,朱红灯等人被捕处决后,王立言坐上该势力的头把交椅,并继续带领部下进行反洋教斗争。与此同时还吸引接纳了茌平一带坛口领袖徐大香、董燕榜,将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一月底,率团两次攻打禹城韩庄教堂不克,回高唐涸河安营扎寨,受清军围剿溃败,王立言也被俘虏,同样押往济南处决。
- 阎书勤
阎书勤出道的时候与高元祥等十八人共称“十八魁”,以十八人为骨干,组织民众形成“护汉庙反洋教”的武装团体。但由于实力不济,受到清政府的镇压,最终请来赵三多拜师学艺,练习梅花拳,吸引拳民三千多人,改拳为团。后与王玉振等首领攻打梨园屯教堂,声名鹊起。东昌府知府洪用舟亲率马步府勇,冠县知县程方德率勇队,副将方致祥带领前营队,千总闵文章带领先锋中路马队镇压阎书勤部。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阎书勤部被围,又因叛徒出卖,阎书勤被清军活捉,押往临清后处决。
- 赵三多
赵三多是阎书勤起家的后盾,也随着阎书勤参与了护庙行动,在阎书勤兵败被俘后,他率余众突围至临清,隐姓埋名潜逃回老家。当山东大部分义和团向直隶发展时,赵三多选择留在山东继续起义。至光绪二十六年十月,赵三多被袁世凯围困于威县,经历第二次发展的赵三多本已聚众万余,在这次清军围剿中再次所剩无几,他率领残余突围后才决定进入直隶。他在广宗县参加了景廷宾起义,于1902年起义失败后被捕,关押在南宫县监狱,绝食而亡。
说到景廷宾,他是梅花拳宗师级别人物,并且是武举出身,因反对教案赔款和庚子摊派,组织群众武装起义。他介于义和团与农民起义之间,但成就要比义和团大,最鼎盛时期拥有十六万起义军,势力范围横跨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二十四县。赵三多加入之后,景廷宾将“官逼民反”的口号改为“扫清灭洋”。袁世凯主剿期间,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将领都曾亲自参与,最终将景廷宾抓获,并凌迟处死。景廷宾起义是在庚子事变以后,所以他也未参与到庚子大乱中。
毓贤调离山东以后,袁世凯总理山东事务,他对义和团的态度就是全面镇压,也由此将义和团“赶”到直隶地区。清廷在镇压过程中,练军分统杨福同被团民打死,涿州城也被义和团占领,义和团势力发展之快,清廷防不胜防。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列强介入,先是使馆卫队400人进京,后又有统帅西摩尔的2000士兵进京,清政府由此感受到洋人对主权的威胁。随着董福祥的甘军杀死日本书记官杉山杉、神机营章京恩海射杀德国公使克林德,清政府与洋人的矛盾激化,促成清廷对八国宣战,掀起庚子事变。清政府与义和团在民族立场上站在一起,形成抵抗外辱的“统一战线”,诸多义和团领袖也在庚子事变中载入史册。
- 红灯照领袖林黑儿
林黑儿算是受张德成影响,天津总坛设立后,她便在天津候家后南运河船上设坛,她的坛口只接纳青年妇女,取名“红灯照”,自称“黄莲圣母大师姐”,喊起了“红斗篷、红灯照,先拿洋鬼子,后拿天主教”的口号。在八国联军攻打天津时,林黑儿带领部下配合张德成部与洋人作战。后来清政府倒打一耙,与洋人一起夹击义和团,林黑儿躲在一艘小船上被发现,随即被洋人抓住关进总督衙门。《庚子纪事》中说林黑儿在天津沦陷后就被处决,但也有传言说她被洋人关进铁笼里供人赏玩,后被带回西方制作成了人体标本。
- 张德成
作为天津总坛的创始人,张德成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巅峰时期发展团众2万余人,他也是庚子年接受清廷指挥的官团之一。在天津保卫战中,他领着团民牵着牛,帮助清军排雷,并以牛做先锋向联军阵地冲锋。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张德成一路退至王家口镇,并决定筹集钱粮后动身转移。据义和团成员回忆录记载,张德成在张家口筹集钱粮数目惊人,并在启程转移时威风凛凛,坐着轿子招摇过市。王家口当地的粮商贩子刘义鹤见了眼红,于是纠集了工枪会成员埋伏抢劫,张德成离开走水路离开王家口,至湍急处,刘义鹤等人突然从芦苇荡中跳上船,一枪命中张德成,随后乱刀砍杀,把张德成扔进河中。而另一种记载见于《拳变馀闻》,张德成在王家口镇作威作福,因不满此地村民的接待,故而惹了众怒,趁机抓了张德成,张德成扣头乞命未成,被村民砍死。
- 倪赞清
倪赞清与土生土长的义和团领袖不同,他是彻彻底底的大清光绪十一年(1885)武举人,次年中了武进士,选充蓝翎侍卫。他又是地主家庭出身,因为变卖家产支持义和团而有了团民基础,加上清廷对于官团的现实需求,他就成为东安县、武清县“坤字门”团总。在庚子事变中,他发布“揭贴”给京津铁路沿线团民,组织破坏铁路设施,并带领两县团民于落垡镇火车站阻击联军,联军被迫退入杨村镇后,他再与清军联合突击,将联军赶至天津西站。这一过程中,杀死联军62名,至伤332名,即著名的廊坊大捷。而后来八国联军入京,义和团运动失败,倪赞清被抓捕,于1901年初斩于北京菜市口。
- 曹福田
曹福田属于直隶土著义和团领袖,所以也是天津总坛创始人之一,天津保卫战时,他率部在老龙头火车站与八国联军展开拉锯战。他先是配合清军打死打伤俄军五百余,又辗转至廊坊一带截击败阵的西摩尔一部。进入天津后与别部义和团联合发出文告,约攻租界,又与马玉昆的武卫左军联合攻进车站。7月13日,张德成将帮办北洋军务大臣宋庆代迎入天津,替下了马玉昆,而这个宋庆代认为义和团是乌合之众,于是开始围杀义和团,林黑儿就是遭此劫难。天津失陷后,曹福田被打散撤离天津,由于他有吸食鸦片的爱好,次年前往天津鸦片馆时身份暴露,引起官府追捕,5月在静海被捕后处斩。
总体上讲,义和团运动并没有太大现实意义,它固然是民族意识的觉醒,但以宗教迷信,刀枪不入的神功欺骗无知群众入伙,沦为列强枪炮之下的冤魂。它在抵抗侵略上,并没有真正杀伤侵略者,八国联军战死者几乎皆为清廷正规军所为,义和团在保家卫国方面充当了苦力与炮灰的角色。而他们打砸教堂,杀害教众多为华人教徒、清廷买办官员。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也是以剿为主,至于庚子年的合作,无非是利益需求,在《辛丑条约》结束庚子事变以后,义和团残余领袖几乎都沦为满清的替罪羊,如周老昆、郭逢春之类继续抵抗洋人的领袖皆被满清朝廷诱捕杀害。
参考资料:《庚子纪事》、《拳变馀闻》
庚子之乱中义和团的首领究竟是谁,最终下场如何?
这个问题太老梁来回答。
老梁蹲在电脑跟前,喝着隔夜茶瞅着义和团三个字,这心里头很不是滋味。义和团是啥?估计大家伙第一个想法就是愚昧,无知,狂妄的一群傻的都冒了大酸泡的狂热分子,脑壳上箍个红布条,光着膀子,挥舞着破刀片子吼着调子:“刀枪不入!刀枪不入!刀枪不入!”一脸狂热跟着他们的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顶着洋枪洋炮往前闯,被洋鬼子在嬉笑中一枪一个的干掉,或者一炮一窝的干掉。
傻!他们真傻!傻的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老梁送你们四字——出去!滚蛋!老梁这一亩三分地不适合你们,隔壁王老二家挺热闹的,您去那瞅瞅,自己找个地乐呵去吧!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那老梁,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这事咱得从根子上说起,至于题主的问题,在捋顺老梁的问题中捎带着回答一下就得了。
义和团义和团又叫义和拳,主要是一些民间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起来的,开头的时候,他们打的是反清复明的旗子。可进入到19世纪末,崇尚沙文主义的白皮猪们,要么拿着他们的十字架进行文化侵略,要么扛着他们的小枪,拉着他们的大炮来个血腥的武装侵略。但他们的目的都一样——白花花粘着血的银子。
在这个时候,义和团才正式的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而满清也从剿灭变成了招抚,从而让这个组织一度的壮大。
扯到这里,俺心里有点酸。
咋说呢?满清政府经过小三百年十二代帝王的共同努力,将大华夏生生拉入了倒退的深渊。就这时间点上,连满清正规军手里的家伙事还在崇尚所谓的大刀片子和哪所谓的娴熟的马上弓箭。
就这老掉牙的玩意让白皮猪们蹦穿了皮甲,蹦断了大刀片子,蹦折了弓弦,剁到了脊梁骨,趴在地上苟延残喘,而白皮猪们的一只脚已经踩在了他们的脸上而不自知。
咱回头瞅瞅义和团,他们有什么,破木头棒子,插俩钉子就是狼牙棒子,挖地的锄头,卸了底座的铡刀,缺了口子的镰刀。
“强盗毁掉你们的家,骑在你的头上拉屎撒尿你会怎么做?”
像乌龟一样缩起来,装不知道?像含羞草一样批着美丽的外衣躲起来,让别人嘲笑?像狗一样低下头呜咽,乞求他们?显然很多人选择上面的选择。
但义和团选择了:“弄死他们!”接着像老虎一样扑出去。我们曾经是傲视世界的老虎,虽然他病了,虽然他的牙齿瘸了,虽然他的爪子秃了,虽然他的尾巴再也没有往日的刚硬,他毅然决然的扑了出去。横着是个死!竖着也是个死!他们选择竖着死!总得有人去尝试!
他们愚昧!他们无知!他们只是不想被人再欺负了!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没有方向!义和团给了他们方向,弄死前边拿着洋枪放鞭炮的家伙,大家伙会得到想要的生活!热血流淌了上下五千年,只有这小三百年他冷了,但这不妨碍冷血下面掩盖着的热血,他们只需要引导一下。
他们不想退缩,只能选择相信,相信在大义面前他们是无敌的,是无敌的,驰恒疆场中国人就没有怕过!但战场上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们,血肉之躯怼上子弹依然是一枪俩窟窿眼,你以为他们眼瞎了吗?
写到这里,老梁突然想起了一老电影的片段,枯萎的大树下面,一群穿着红衣的人,敲着锣鼓,他们使劲的去敲,仿佛只要他们能敲出最高的音,战场那帮子拿着大刀片子的兄弟们,可以刀枪不入的冲到白皮猪的阵地上,剁下他们的脑袋,扎穿他们的胸膛,咬开他们的喉咙。事实上成片成片的人被洋枪打到,成片成片的人被炮火撕成了碎片,但他们没有退缩,他们没有后退。
刀枪不入的声音没有了,只有毅然决然的冲锋,但无奈的是没有人冲过去。最后战场上只剩下这帮敲鼓的,他们还在敲,玩命的敲,最后在一顿炮火中带着他们的鼓消失在了一片黑色烟雾中。
说实话,当时看这电影的时候,老梁哭了。
他们只是不愿意承认,他们只能相信,相信干掉眼前抗着洋枪放鞭炮的家伙,也许会过上好日子。
但事实是,满清政府和白皮猪们合起伙来把他们给耍了。愿意为满清政府流血的人少了老大一块,满清不死都没有天理了。
热血被烧干了吗?不!他们只是隐藏起来,等待着下一次的爆发,更加剧烈的爆发。烧死他们!烧死他们!为了这个目标中国人啥都不会怕!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我们成功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了!
老梁隔着屏幕指着你问一句:“你的热血还有吗?”
所以老梁要说的是,义和团其实他也是一场革命,一场以扶清灭洋为目标的革命,但这方向是错误的,是及其严重的错误,只有彻底的掐死满清这个欧洲列强的代理人,踹死白皮猪们,咱才能重新站起来。
好了,有了前边打底,老梁可以回答题主的问题了。
题主的问题这首领他叫张德成,是义和团著名的首领,他手底下有两万多人,是义和团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队伍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团。
1900年有一个老毛子的大头兵,由于实在是无聊,拿着他那洋枪对着咱大华夏还光着屁股的孩子开枪,并且成功的杀死了这孩子。
这事对于咱满清政府来说,就是小事一桩,翻篇功夫就过去了。可收到消息的张德成,一张老脸就被气的通红。带着自己拳民就包围了这帮子老毛子,但也仅仅是击伤队长和几个大头兵。
之后又赶上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洋鬼子们拉着小炮就逼到了天津。
张德成这就带着他的天下第一团,开进了天津,目标就是洋鬼子的租界。
洋鬼子人数少,就在自己的阵地前埋设了地雷,以阻止张德成的进攻。但张德成不是没有脑子的人,顺手就搞了一个火牛阵,将几十头牛的牛尾巴绑上易燃物,点燃之后跟着牛群就突入其中杀的洋鬼子人仰马翻。
可之后,满清丑恶的嘴脸就出来了,就因为这事,跑来一个北洋军务的帮办,认为义和团野性难驯不是顺民,俺们要的是大大的顺民,好嘞,捎带着就给满清的大头兵下命令杀团民。
老梁都被这脑洞大开的帮办气死了,大敌当前他还有些搞这个。好吧,他这里搞内讧搞的挺起劲,八国联军随后就到。而张德成又率领团民参加了南门保卫战。
大家伙都知道结果,这天津是守不住的,所以张德成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之后,就撤退了。
这一撤就撤到了一个叫杨柳青的地方。可这地方的地主并不欢迎他,最终张德成就退到了独流镇。因为张德成之前做的事,八国联军也不准备放过他,所以追着他的屁股后面跑。
没得办法张德成只能子牙河撤退,这就到了王家口镇,在这个地方张德成征集到了粮饷。这粮饷其实是当地富户想要把张德成好吃好喝的打法走,害怕八国联军到这里祸祸,所以才征集的很快。
张德成拿着粮饷这就准备撤退,但没想到的是他遭到了王口镇一个混混的暗算。这货叫刘义鹤,长的歪瓜裂枣的,虽然他老子给他起的名字里带了个义字,但这玩意根本就不在他脑子里。开着米面店和大车店的刘义鹤这就眼红张德成的这匹军资,这就和红枪会的一帮人设下了埋伏,一股脑就把张德成的部队给打散了。最后刘义鹤击中张德成,随后在一阵乱刀中,把这张德成砍死,接着就丢到了子牙河。
这刘义鹤高高兴兴的收了军资,放到他的米面店里去出售去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庚子之乱中义和团的首领究竟是谁,最终下场如何?
我们常说“义和团,起山东”,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西部地区,后来向外扩展,传播的河北、天津、山西、东北乃至内蒙古地区。尽管义和团的兴起带有秘密结社的背景,但是义和团运动始终是一个相当分散的社会运动,华北地区众多的义和团组织并没有一个唯一的统一领导机构,也缺乏唯一的绝对领导人物。它们相互之间各不相属,所以义和团的首领多如牛毛。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位重要的义和团首领。
赵三多(1841-1902),字祝盛,直隶威县沙柳寨人,梅花拳拳师。1897年4月在梨园屯召集拳民聚会,义和团声势大振。1898年10月,赵三多聚集义和团三千多人在冠县起义,这被认为是义和团运动的开端。因清军追捕,赵三多率众沿运河北上,进入河北发展。1902年4月,直隶爆发景廷宾起义,赵三多参与其中。后在南宫姬家屯被捕,绝食七天而死。死后,赵三多被官府悬杆示众。
(赵三多雕像)
曹福田(?-1900),直隶静海人,游勇出身。1900年在静海、南皮、青县、盐山一带组织义和团,团民人数达数千余众。1900年6月,曹福田带领团民入天津城,抗击八国联军,击杀俄军五百余人。直隶总督裕禄亲自迎接曹福田入总督衙门,商议防御之事。天津陷落后,曹福田化妆逃往静海,被民众抓获送交官府,最终死于磔刑。
姜晋华(1885-1901),山西榆次什贴镇人,出身农家。1900年,时年16虽的姜晋华自任“大师兄”,在家乡成立义和团,带领民众张贴揭帖,传布歌谣,袭击基督教民。6月,姜晋华带众进入太原城,受到了山西巡抚毓贤的亲切接待。不久,义和团运动失败,姜晋华被抓获押送省城,山西新任巡抚岑春煊将他处以凌迟。
庚子之乱中义和团的首领究竟是谁,最终下场如何?
首先声明,对义和团的反抗精神是非常肯定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涌起,才让西方列强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从而不敢彻底瓜分大清。
虽说义和团的兴起是有缘由的,成员也确实是底层被中外势力压迫的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西方列强,但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人。
义和团在各地的“暴行”就不详说了,用京城流传的一句童谣就能说明问题:
“大师兄,大师兄,你拿表,我拿钟;师兄师兄快下体,我抢麦子你抢米。”
那么义和团这群刀枪不入的大师兄们,最后又都去了哪里呢?
一、
先讲讲义和团的这些大师兄都是咋回事:
有人可能会奇怪,怎么义和团只有大师兄,二师兄呢,师父呢,他们都是谁?
义和团最早叫义和拳,是以“坛”为基层单位,又称坛口,每个坛口都有一个大师兄。坛口的上一级单位叫总坛,总坛再往上称为门,也可称为团,比如义和团就按照八卦方位分为八门(团)。比较大的战役,就是以“乾字门”、“巽字门”等团队作战。
大师兄就是每个坛的首领,大师兄上面还是大师兄,总之是没有师父的,最大的就是大师兄。
原因也很简单,毕竟这些大师兄都号称刀枪不入,而要想实现刀枪不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请神,在《拳变馀闻》中记载:
“请神时,让人躺在地上,然后焚烧纸符诵念咒语……让人咬紧牙齿,从鼻孔呼吸……不久后,人口吐白沫……这就是神明下凡了。”
而各个大师兄请的神却各不相同,有弥勒佛下凡的,有张三丰下凡的,有关二哥下凡的,有铁拐李下凡的,甚至还有孙悟空、李白、刺猬、黄鼠狼等等下凡。
所以,他们的师父就是弥勒佛、张三丰、李白、黄鼠狼等等,师父当然不可能现身啦,只能依附于大师兄存在,故大师兄才是义和团的首领。
二、
那么,大师兄靠什么来笼络人心呢?
好歹那时候的大师兄大多都是习武出身,功夫厉害不厉害倒是两说,总之还是能比划两下子的,耍起刀来也像模像样。
他们忽悠人的那点把戏,无外乎肉体抗大刀,喝符水避炮弹,端狗血泼大炮罢了。其实性质跟我们这些年来,创造的那些“大师”并无两样:
比如太极大师闫芳,也是众多太极大师中的一名,那叫一个厉害,此人号称经梧太极传人,会隔空打人。在她拍摄的众多视频中可以看出,此人闭目养神,周边一群彪形大汉伺机而动,结果闫大师轻轻一挥手,众位大汉均被震出一丈开外。
甚至有则视频拍摄的闫大师轻轻捏着一位挑战者的手,这名挑战者一直蹦跳不止,嘴中痛苦地在嚎叫,异常凄惨。
再早的时候还有众多气功大师,比较有名的一个叫严新,他的神奇之处不同于闫芳的一招毙敌,而是救死扶伤:
比如全身骨折的患者,经过他的“气功疗法”,瞬间痊愈,不仅能跳起来,还能一口气做几个俯卧撑;比如得了半身不遂的患者,都躺在床上好几年了,通过他的“通电疗法”,瞬间站立,第二天就能跑步了;连世界绝症癌症都快被严新大师给攻破了,一个北京癌症晚期的科学家,经过严新“气功大法”的诊治,硬是从死神身边拉回来,又多活了好几个月。
再比如最近爆火的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马大师,之所以被挑战者打败,是因为他大意了,没有闪,是因为年轻人不讲武德,希望他“耗子尾汁”。
三、
义和团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胡作为非的,烧杀抢掠的,而是有着严明的纪律,而且这种纪律约束也是通过神话大师兄所实现的:
“其受伤深重而不能复活者,大师兄遍搜其身,或偶携有他物,则曰是爱财,曾抢藏人物,故致死,万不能活矣,故多不敢辄抢。”
前期,这些拳民出战,也是跟大师兄一样喝符水请神附体,然后英勇杀敌。结果发现,根本就无法抵御枪炮,甚至大刀也防不住,这些人死了不要紧,那些活着的就要怀疑了。
这时候大师兄往往会编一些谎话继续欺骗这些拳民,要么就是符水没用井水泡,或者水没有烧开,或者是喝符水的时候忘了念咒。再不行就搜尸,总能搜出点东西来,然后说你心不诚,爱财,所以不灵。
这种策略其实放在任何的宗教里面,都是成立的,你去求佛,应验了,那是佛祖佛法无边,没有应验,那是你的心不诚,香火没给够。
所以,这一套把戏,一开始的时候,确实能唬得住老百姓,等到时间一长,大家发现。除了大师兄能“刀枪不入”以外,其余人都不行啊,死的人多了,也就怀疑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很清楚这一套把戏的,就像传销,有些人明知道是陷阱,还是要往里面跳。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利益,一方面加入拳民有饭吃,另一方面想让自己也能通过这套把戏,升到大师兄的位置:
“衣多绸绉,人人洋洋得意,夸富争荣。”
四、
很多书记载说慈禧太后也对这套把戏深信不疑,才重用了义和团,这些“书”作者就欠缺最基本的政治觉悟,和对掌权者的了解。
这套把戏,普通老百姓信不信都得打个问号,更别说大清的掌权者慈禧太后了,真要有神灵护体,当年满清根本就入不了关!
但凡一个不是出于政治目的,或者利益需求才不得不支持义和团的人,都不会相信大师兄能刀枪不入。
在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袁世凯被派往了山东,任山东巡抚,他是反对义和团的。但此时支持义和团属于政治正确,主要还是义和团内有高人,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是啊,人家是自带干粮保卫慈禧太后,这样的“爱国”人士,怎么能杀,杀了他们,自己岂不成了卖国贼?
但袁世凯不怕,因为他心中清楚,洋人打完了北京,就会往南走,庚子国难将进一步扩大化。如果自己的山东提前剿杀尽了义和团,也就能保住自己的这支现代化部队,也能顶住八国联军往南进军。
于是他开始大肆捕杀拳民,西方列强要求剿杀义和团,但慈禧太后支持义和团啊,难道他要抗命?
不,袁世凯很聪明,既然义和团真正的团民都是可以真神护体,刀枪不入的,那么我开枪打死的,都是假团民,是强盗,是土匪,是不受大清保护的。
五、
当时还有一则笑话,讲的就是袁世凯一枪爆了大师兄头的事:
说是袁世凯根本不信大师兄刀枪不入的鬼话,有人拼命解释,袁世凯仍然不信。大师兄也急了,于是拉着袁世凯到了空地处,摆开架势,双手抱肩,命令师弟们向他开枪。
结果几声枪响,大师兄安然无恙,于是大师兄微笑着看着袁世凯,仿佛在说,这下相信了吧?
谁曾想,袁世凯抬手就是一枪,大师兄随声倒地,中弹身亡,袁世凯吹了吹枪口冒出的烟,看来大师兄不是那个万里挑一的练武奇才!
在《拳乱纪闻》中记载:
“拳匪信枪弹不伤之妄,遇有战事,竟冲头阵, 联军御以洋枪,死者如风驱草。乃后队存区区之数,尚不畏死,倏忽间亦中弹而倒……”
即使这样,大师兄们还在忽悠那些还活着的拳民,说这些死的大都是小孩,法力太小。青壮年则法力有大有小,所以有死有伤,至于我大师兄,那法力相当强悍,所以我还活着。
但,终归是纸包不住火,大师兄们刀枪不入的神话,终归在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但他们都聪明,真枪真炮面前,他们可不会傻傻去送死,而且跑得比谁都快。
所以,整个八国联军入侵期间,真正在战场上战死的大师兄寥寥无几,却大都死于自己人的出卖,死于老百姓之手。
六、
举几个例子,讲一下那些有名的义和团首领,也就是大师兄们的最终结局:
红灯照的首领叫林黑儿,也属于义和团的一支,自称“黄莲圣母”或者“大师姐”。她的师父是天仙女,自己是天仙女下凡时的附属大师姐,平时在船上待着,身边还有三仙女,九仙女的陪着。
她率众到达天津的时候,连直隶总督裕禄都派八抬大轿把“黄莲圣母”迎接到督署,可见风光一时。
后来,在天津陷落之时,她在船上施法,要将洋鬼子统统消灭的时候,没曾想被叛变的手下人出卖,被抓。
结局不详,有说被八国联军带走了,死后还被制成标本供人参观,也有说死于狱中,或者逃脱出来,隐姓埋名度过了晚年。
义和团最有实力的一支首领叫张德成,他所率领的团民最多,号称“义和神团天下第一坛”。
他率众进驻天津的时候,也是受到了直隶总督裕禄的热烈欢迎,据说此人睡了一觉,醒来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些大炮零部件,说自己梦中毁了洋人几门炮。
天津陷落之后,他逃往了大城王家口镇,却让当地百姓八抬大轿迎接他,还摆谱说吃的酒席不行。最终惹恼了当地民团首领刘义鹤,率众把张德成抓了,这下子这个大师兄怂了,跪地求饶。
刘义鹤可不管那一套,问他,你不是刀枪不入吗,那我今天就试验一下,于是张德成被砍成了肉酱。
还有一个分坛的坛主叫曹福田,也是一名大师兄,同样天津陷落之后,逃到了静海,后来被手下人出卖,交给了官府砍了头。
总而言之,这些大师兄平时耀武扬威惯了,吃喝样样在行,但真正上前线作战的几乎没有。他们的下场也都很惨,大都被手下人出卖,或者是被官府剿杀。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随着这些大师兄的神话破灭,从而销声匿迹。
庚子之乱中义和团的首领究竟是谁,最终下场如何?
义和团领袖基本都死得很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