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死在湖北通道九宫山还是圆寂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
李自成终结了明朝,建立大顺王朝,然而他仅在位40天便被清军打得落荒而逃。那么,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后,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李自成像)
一、“出家做和尚老死”说。据《澧州志林》收录的澧州何知文的《书李自成传后》中记载,李自成兵败后,一路奔逃,最后逃到了湖南澧州(今天的石门)的夹山寺出家为僧,法号奉天玉。
这也是李自成“出家做和尚”的最早记载。
何知文是乾隆年间人,他在为李自成做传之前,曾去夹山一带了解过此事。
当时他在夹山寺遇到了一位70多岁的老和尚,听口音是陕西人。
老和尚很健谈,他说他曾服侍过奉天玉和尚,并称奉天玉和尚是顺治初年来到夹山寺的。说完他还取出奉天玉和尚的画像,所画和史料上李自成的画像十分相似。
由于李自成在起义时,曾自封“奉天倡义大元帅”,后人便推测奉天玉和尚应是“奉天王”李自成。
1981年,人们在夹山寺发现了一处古墓。经考古专家辨认,此墓正是奉天玉和尚之墓。
经过挖掘,考古人员在墓室中发现了闯王令牌、6枚“永昌通宝”的铜钱、还有“西安王”的铜马铃。最关键,在密道中还发现石雕龟形敕。在古代,“敕”是皇帝才能用的物件。通过这些东西,似乎能确定奉天玉和尚正是李自成。
但经过对墓碑的辨识,却又发现,奉天玉和尚是在顺治初年就来到了夹山寺,并且也是他在四处化缘求得银两后,才重修了已经破败的寺庙。
另外,在碑铭上,还刻着清朝官员为他题写的字。
这种种迹象,最终让考古专家否定了李自成出家做和尚的说法。
(奉天玉和尚陵墓)
二、“被村民误杀”说。在清初大儒吴伟业在《绥寇纪要》中记载,李自成兵败后,逃到九宫山一带时,手下只剩下20多人。
仓皇的李自成见山上有元帝庙,他想到数次自己都逢凶化吉,不知此次会不会也如以前,于是他决定到寺庙中去祭拜元帝。
为了显示虔诚,他让20多人于山下等候,他孤身上山,拜谒元帝。
没想到就在李自成入庙时,被上山砍柴的村民看到。
他见李自成鬼鬼祟祟,疑为劫盗。于是马上招呼了乡民悄悄入庙,在李自成毫无防备的时候,从后面对着李自成的头就是一锄头。
李自成晕倒在地,乡民一拥而上,将李自成打死后,再搜他身上,竟搜出“金印”。这才知道杀的是大人物,吓得几人赶紧逃走了。
(阿济格剧照)
三、“自缢而死”说。《明史》的记载是:“自成走延宁、蒲圻至通城,窜于九宫山。秋九月,自成留李过守寨,自率二十骑略食山中,为村民所困,不能脱,遂缢死。”
《清太宗实录》中也记载,说“自成窜九宫山,自缢死”。
之所以会这样记载,其实这与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的奏报有关系。
自从清军用红衣大炮攻占潼关后,李自成的军队就节节败退。士气低迷的大顺军逃的逃,亡的亡,兵力很快就只剩下两三万人左右,李自成只得避战逃窜。
由于此时大顺军人心浮动,很多曾经投降大顺军的明朝将领,又转投清朝。使得李自成疑心很重,杀了不少得力干将。结果导致军心更加涣散,在撤退的过程中,逃了不少兵。
马困人乏的大顺军,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根本无法抵挡。李自成除了逃,还是逃。最后,当李自成走到通山九宫山时,他把跟随他的2万人马分成了好几支分队,约定分开走,到南京碰头。
李自成则带着20多个精锐进了九宫山。
追赶过来的清军,多次在九宫山中搜寻,但都没能找到。
后来,阿济格手下的清军逮到逃窜中的李自成的贴身守卫,在逼问下才知李自成进入九宫山后,由于在村中索粮,遭村人围困不得脱身,最终自缢而死。
阿济格赶紧率军入村,进行辨认。可是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已经腐烂,因此无法辨认。
阿济格久战在外,一心想早日回到京城,于是向朝廷奏报,李自成已在九宫山自缢而死。
清廷知道后,欢喜不已,认为大顺军已全部剿灭。于是焚香告天,从此开始专心对付南明和张献忠。
虽然李自成的结局,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但不管怎么说,肯定都没有好下场。偷生也好,被村民误杀也好,自尽也好,终究失了闯王当初的英雄本色。失去了英雄本色的李自成,那也不过就是个普通人,没有什么历史意义了。
(参考史料:《绥寇纪略》《明史》《明季北略》)
李自成是死在湖北通道九宫山还是圆寂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
李自成是死在九宫山还是圆寂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金蝉脱壳实在高!李自成既不死在九宮山,也非圆寂夹山寺,而是葬在甘肃。自李与清山海关一战而即将失败时,李挑选了几个替身扮演己,而李却带着几个亲信和银两逃回老家。
后举家搬到甘肃,住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山洞里,每天叫随从眺望放哨,看有无清兵来?后来,李自成所带金银用尽,自杀,随从自杀陪葬,葬在此山之脚。他没有后人,兄弟过继了一个儿子给他,
清朝一直不敢露显此事,一直到约十年前才立他的墓碑。九宫山和夹山寺的两个假货,目的避开清和世人的视线。“金蝉脱壳″说的就是此事。清军所抓、所杀的也是假李自成。现在,政府机关控制了他的墓地。(此信息来源于网络)
李自成是死在湖北通道九宫山还是圆寂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
随着大量文物及发现的资料记载,李自成确实是死在了湖北通城九宫山。
这个基本上,已经是定论了。至于李自成“独窜与石门夹山寺为僧”、青城归隐、自缢身亡等等都不足为信。
李自成之死在如今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三省交界处,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山脉,幕阜山脉。其整个山体,呈东北往西南走向,包括幕阜山、九宫山、星子县群山等等,从江西的九江、瑞昌、德安、武宁县、修水县,一直到湖北通城、通山、阳新、湖南平江之间。
据明末清初文坛领袖吴伟业所写的《绥寇纪略》》卷九《通城击》记载:
通城有九宫山,一名罗公山,山有元帝庙,山民赛会,以盟谋捍卫闾井。自成止以二十骑殿,又诃其二十骑止于山下。而自以单骑登山,入庙见帝像伏谒,若有物击之者,不能起,村人疑以为劫盗,取所荷锸碎其首,既毙而腰下见金印,且有非常衣服,大骇,从山后逃去。二十骑讶久不出,迹而求之,则已血肉脔分矣”。
李自成军行走路线
1645年5月17日,当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到达今天的湖北省咸宁市九宫山时,听说山上有个元帝庙,于是他带领二十骑护卫前往元帝庙,并将护卫留在山下,独自一人上山拜谒。
没想到,却被当地村民“疑以为劫盗”,就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时,被村民在身后用荷锸(铁锹)击伤头部,李自成当即昏倒在地上。
此时,大家才发现在被击倒之人的腰下有金印,且穿着衣服都不是一般人,于是村民害怕了,赶紧从山后逃走了。等候李自成的二十骑卫兵,等候了很长时间见李自成没有回来,就上山去寻找,最后,在元帝庙发现,李自成已血肉脔分,被打死了。
李过通令
随即,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发文,告诫离元帝庙仅几百米的姜家畈村村民,你们要在三日内交出凶手,否则屠村。结果三日后无人交出凶手,李过随即命高一功率人屠村。
姜家畈村全村1千多人被杀,整个锡山全是姜家人坟墓,这里从此没有了人烟了。随后姓续的家族聚居此地,姜家畈村被改名为续家畈村。
“吾率军至通城,随令大军屯驻,辰时,自令小股队兵下乡寻觅粮草补充军需。申时,接兵丁急报,万岁在九宫山遭奸人杀害,吾急率兵往视,其头已被击,吾大恸,发誓将杀奸人,以报此仇。”
清政府发文
随后,清政府发布告示,让九宫山附近乡勇、民团做好自保工作,防止李过率兵荼毒乡邻。
闯王陵
于是,李自成夫人高桂英、不少李自成亲属以及大顺军家属进行了转移。高夫人带着李过、李通、李来亨及贺珍、郝永忠继续参与抗清斗争,并屡建奇功。
值得讽刺的是,高夫人被南明第二位皇帝隆武帝朱聿键,封为节孝贞义一品夫人,其军为“忠贞营”。
最终,李自成余部被清兵围困于茅麓山。面对清军,高夫人及李来亨率部誓死抵抗,经过半年之久的抵抗之后,弹尽粮绝的李来亨部全军覆没,高夫人及李来亨举家自焚身亡。
李自成的起义,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却为满人所乘,最后还得到南明封赏。
您说说,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历史啊!
李自成是死在湖北通道九宫山还是圆寂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
我的最新考证,李自成老死在甘肃省榆中县黄河南岸边青城乡村。他同随从三人以和尚身份,来到事前安排好的该乡村,隠姓埋名,直到终老于此。这段故事,在其叔父立的家谱中,一开头就记载清楚了。还记有李自成被吴三桂追到湖南雷公山下,二人的对话中,李自成劝吴说,我不死,你犹存,我死,你必被杀。以兔死狗烹说服了吴。李自成墓有真假两处,本人为李氏族人找到了真墓,就在李自成的过记孙子墓处。2006年,上述内容,刋登在光明日报内参上。
补记:李自成告诉我,他的真墓在哪里?(编辑,以下记述,是当时真实过程,也可以不发布。)
2006年夏秋,应省李自成研究会(筹备组)邀请,去参加青城镇小会议。当时,被引到黄河南岸边芦葦滩李自成墓,参加李氏族人祭奠活动。当机,我凭感觉,告知会议主办人,此墓是假的,是李自成为防清政府挖墓而修的,要求去李自成当年隠居处考察。
乘车约30公里,到了李自成原隠居山沟里的一处所。现只有围墙,无房顶了。围墙内,是羊圈,有40多只小羊,当地人叫子羊。大羊都放牧上山去了。
我一人进入羊圈内,那里有李自成当年住过的房场,想找找感觉。就在这时,怪事发生了。子羊不但不躲我,却反而团团把我围了个水泄不通,使我动弹不得。正在为难之时,脚旁又突然刮起一股旋风,贴身飞速上升。我担心风吹羊粪弄髒我一身,便上身一侧,用剑指指向旋风,口中历声说道:"嘟嘟!何处妖风!”旋风沿剑指直角拐弯,只见旋风向旁边一小山沟刮去了。
在回转的路上,我与同车的几位朋友,探讨刚才所遇旋风这件怪象。上为旋风,下为子羊。风为巽木,木子是李字。风与子羊撞我这个姓王的人,即为"李闯王在此"之义。由此可知,李自成墓在旋风所消失的小山沟之中。回到住处,询问会议主办人,方知那个小山沟里,果有李自成过记之孙的墓。故,李自成墓就在他的孙子墓的前方。望研究会筹备组,用红外仪探测以确证之。10年后,,我又专去墓地,祭祀过李自成这位农民起义军英雄,他又是"大顺国"的皇上。
李自成是死在湖北通道九宫山还是圆寂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
李自成是闯王,但闯王不一定是李自成。我倾向于“奉天玉”大和尚是“李过”,而不是李自成本人。其理由如下:
第一, 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城九宫山之说,证据非常充分。农民军方面、清朝方面、当地县志、民间流传,都有完整的证据链。况且,李自成的马匹、宝剑、盔甲,统统都有残留,连郭沫若这样的考古史学大家,都认定李自成确实是在通城九宫山为当地乡民所杀,唯一产生疑问的,只是李自成的面容被毁坏了,不能从面容上确认是他,但是,当时清军从身材、体貌,以及农民军俘虏的口供中,都确认了这具尸体就是李自成本人,所以,他死于通城九宫山应该没有什么疑问;
第二, 目前出现在湖南石门夹山寺的“奉天玉”大和尚,确实有闯王之称,或者说留下了闯王的文字记录。但是,此“闯王”非彼“闯王”,李自成没有儿子,早年在军旅生涯中就留有遗嘱:死后,闯王由自己的侄儿李过继承。李过虽然是李自成的亲侄儿,但其实际年龄与李自成同岁,在农民起义的倥偬岁月里,不可能让非成年人当闯王。所以,李自成一死,闯王一职就由李过继承了。此外,请注意一个细节:由于李自成是称过帝的(大顺皇帝),所以,农民军内部已经不再称他为“闯王”,而是“主上”,见文中的照片;
第三, 有文字记录,在李自成死后的一段时间里,李过曾继续率领农民军转战于湖北湖南的边境,他最后率领残部归隐于湖南石门夹山寺的可能性很大。据夹山寺石碑上的记载,闯王晚年,与僧众研讨早年戎事,有“气愤填膺”之说。说明李过对于农民军失败的往事是耿耿于怀的,隐藏在石门夹山寺的这一股僧众确实是起义军的余部。
综上所述,死于石门夹山寺的闯王不是李自成本人,而是他的侄儿李过。附上李过的手迹照片一张,此手迹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李过的真迹。上面的短短几句话,说明了很多问题。
李自成是死在湖北通道九宫山还是圆寂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
李自成死于湖北通道九宫山是有据可考的正史,史书上有定论。说其圆寂湖南石门的夹山寺不过是野史传说。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李自成死于九宫山没有人质疑。夹山寺圆寂过去不过是民间传说,没人当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武侠小说兴起,关于李自成夹山寺圆寂才被人们所正式提及,不过缺少实物佐证,因此不值得采信。
民间传说能够流行起来,除了武侠小说推波助澜外,也与人们的英雄情结有关。想一想,李自成从一名农民起义的领袖,几起几落,最终推翻了明朝,这在人们眼里是多大的英雄啊!尤其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怎么能被农民用锄头爆头而死呢?再说,这么大的英雄,这样死太窝囊了,人们感情上难以接受。殊不知,此时的李自成早已经不是当初举义旗的农民起义领袖,而是推翻明朝,建立大顺王朝的皇帝了。只是没做几天皇帝,就被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赶跑了而已。李自成推翻明朝,还间接导致了满清入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