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士兵如何判断弹夹里的子弹是否快要打完?

心理默记,还是估算重量?还是有别的方法?

这要分是何种枪。手枪弹夹容量较小,士兵下意识就能记清打了几发;狙击步枪射速慢调整反应时间长,稍微在心里留意下射出子弹数就能解决。机枪最简单,低头用余光扫下长长的弹链就行。冲锋枪和步枪大多是士兵根据经验、射速以及射击时间来判断剩余弹量。这些毕竟是带有偶然性的而且只适用于一些老兵或有丰富设计经验的人。新兵刚入伍不熟悉枪械,不要说判断子弹了,射击打不到脚面就不错了。但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射击和熟悉枪械构造,对枪械保养训练之后会养成习惯,更熟练的老兵往往后“枪人一体”,他们会对自己的用弹习惯作定势。开枪时有意无意地默念自己开了多少枪,根据自己射击的频率和时间也大概知道子弹什么时候所剩无几。

后来随着枪械发展,很多弹夹上带观察孔,就能大致清楚弹夹余量。有的生产商为满足市场需求经常在弹夹上标明弹量或者使用聚合塑料透明弹夹,例如HK公司生产的417自动步枪就采用了透明弹匣,士兵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弹匣里还有多少剩余。柯尔特公司曾在一些枪支弹匣最后5—8发子弹装填和普通弹不同的底火。这样撞针撞击底火时发出的声音也会不一样,在高速射击中一旦发现枪声有变化,就要换弹夹了。除了听觉还有视觉更为直观,将弹夹的最后5发子弹换成曳光弹,看到曳光弹射出去,就要赶紧换弹夹了。

其实,再方便的办法也只是在辅助你了解弹夹余量,要知道,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应对所有的紧急环境。最试用的方式还是自己根据感觉经验牢记,了解枪支构造,熟悉射击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及时换弹夹保命。【小成】

战场上的士兵如何判断弹夹里的子弹是否快要打完?

专为手枪配备的弹药计数器

经常在影片中看到这样的场景,主角拿端着步枪或是手枪一通猛扣,结果关键时候子弹打光了,没时间换弹匣只能肉博了。(这样的还算是有良心的,很多神剧那都是拿起枪来不换弹匣能从头打到尾)

其实一般的靶场上射击时,一般情况下没有经验的射手由于精力更多会用在瞄准或目标本身,或者干脆啥也不想直接端吐吐,这基本上都记不清楚自己枪里还有多少子弹,直到子弹打光才发现子弹没了,整个过程中是不会想到去数子弹的。

冲锋枪装在枪口一侧的弹药计数器

但是对于经常摸枪的有经验的射手或是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的射手来说,他们会利用点射来对目标进行射击,一般点射都是2-3发,熟练的射手能做到控制每次射击打出2发或者3发子弹,这样只要记住自己打了几个点射大概就对自己的弹匣内的子弹还剩多少心里就有数了;一个弹匣一般是30发,2发点射,可扣动板机15次,3发点射,则是10下;当然,一般在靶场环境下,没有外力影响时,记得会更清楚一些。而在实战中,能做到这么精确的记数,那应该就是精锐士兵了。

记得阿汤哥演过一部杀手题材的电影,影片中,他能做到把手枪的射速提升到接近突击步枪或冲锋枪的射速,最关键是他的补充弹匣速度极快,能在上一个弹匣剩最后一发子弹时就把下一个弹匣装上,保持了火力的持续性。虽然是电影会有一些夸张,但是对于一个靠枪吃饭的人来说,能达到这种程度绝对不是不可能的,除了有天赋之外,苦练也是好使的。能如此准确的知道哪一发是最后一发子弹,这就需要射手对自己武器掌握到神级的了解程度,对自己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都要达到一个极致。

另外还有一些常年配枪的老炮,如老兵和老警察。他们可以通过轻微的重量变化来评估子弹的剩余弹数。毕竟装满子弹与不装满子弹在重量上的区别还是不小的,这个难度主要是在于是否能准确感受到每一发子弹的大概重量。

复合透明材料弹匣可清晰看到弹药量

当然,这几类人毕竟还是少数的,同样这样辨别弹药量的方法也是在平时,而在高射速的情况下也是比较难的。那么更多的士兵在激烈实战中也可能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分散数自己还有多少子弹,靠人记不住的话就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比如空仓挂机的设置就是提醒你子弹已经打光了赶快换弹匣,还有就是在弹匣后部设置圆孔指示点,每10发或15发距离设一个,这样能让士兵大概了解弹药的情况;另外更干脆的就是复合材料制成的透明弹匣,或者部分透明,这样就方便对弹药量一目了然了。更先进的就是搞出一个弹药量计数器装在枪上或弹匣上也是可以完美解决的,就是成本高点~~~

如果防止弹匣结构强度不足,也可以采用这种侧面局部显弹方式。除了手枪步枪之外,机枪也有专用的弹药计数器。

战场上的士兵如何判断弹夹里的子弹是否快要打完?

题目中既然说的是弹夹,而弹夹也就几发的装弹量,还用得着判断么?使用弹夹的通常是老式栓动式步枪或者半自动步枪,自己拉了几下大栓、扣了几下扳机心里难道没点数么?就算多一点的,弹夹的容量无非就在10发左右,题主想问的应该是如何判断弹匣里的子弹剩余量吧,这个就有点难办了,如果使用的不是透明弹匣,想要做到准确判弹匣里的子弹具体还剩多少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大概的估算,不然就只能等枪械的空仓挂机了!

▲点射

因为在战场上交火时是不会按住扳机不放的,不然,凭借现代自动武器的射速,几秒钟就打光一个弹匣了,还计算个毛线了,哪怕是机枪,大部分情况下也是以短点射或者长点射为主,并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长时间按住扳机“突突突突”,而对于步枪来说,一次点射通常会打出去1~3发子弹,所以,只要知道自己打了多少个点射,再稍微估算一下,应该就能判断出弹匣里大概还剩下多少子弹了,当然了,这种判断也仅仅是大致方向上的,具体的子弹数量很难判断出来!

其实真到了战场上,也没必要一定得知道自己弹匣里还剩多少子弹,打到大概程度换弹匣就是了,形势一紧张可能直接就打空弹匣,等到空仓挂机时再换,谁还有空想弹匣里还剩下多少子弹啊。当然了,想要随时知道弹匣里的子弹容量也不是不可以,使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聚合物弹匣就是了,如上图所示,一目了然,不过在单弹匣井那个部位还是看不见的,只能知道自己没剩几发子弹了!

除了透明弹匣之外,有些弹匣本身就有镂空的,比如上图所示,这种弹匣也是可以直接看出子弹剩下多少的,至于有人说老兵可以通过重量来判断子弹剩下多少的,我只能说,你高兴就好,这种说法比通过点射来估算弹匣里的子弹剩余量更加不可靠,不过,也不排除有神人能做到这种程度!

战场上的士兵如何判断弹夹里的子弹是否快要打完?

这种弹匣侧面开观察小窗的方式很方便士兵观察到自己的弹药量

其实现代人对武器的研发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本上都是越来越方便使用为目的。一个很简单的判断弹匣内子弹如何打光,光从技术来说讲,就有很多方法。

比如弹匣上标定显示弹药余量的标记,可在弹匣后面以每10发子弹为一个标准距离钻一个空洞,并用比较明显的颜色来当提示色,一般30发弹匣开三个孔就行了。这样士兵在射击过程中,只要看一下弹匣哪个孔空了相应就知道还剩多少子弹了。

这种可以计算枪口发射弹药数量的计数器,可直接向射手反应出打出的子弹数量。

还有就是直接上塑料的透明弹匣,这样一目了然。比开孔还真直接,不过这样的弹匣不太利于隐蔽,还容易反光。现有的弹匣多数颜色还是以黑、灰等暗色为主。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在弹匣两侧开个观察窗,这个细长的小窗采用的是透明的材料制成,也可以轻松的观察到弹药的存量。

更奢侈的就是为枪械装上弹药电子计数器了,这样直接看着计数器上的弹药量显示就好了。只不过成本小贵,可能并不会批量装备,要想用的话需要个人自行采购。

另外对于一些老兵,经常玩枪的老手来说,他们完全可以依靠经验来估算出还剩多少弹药,来合理的更换弹匣。毕竟弹匣中有弹与无弹的重量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有经验的射手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点射数量来算出自己的枪内还有多少子弹,方便在上一个弹匣打光子弹前就将新弹匣换上。

这还是在弹匣侧面开窗的一种弹药量显示方法。当看到弹匣内的部红色弹簧升到这个位置时,就表明子弹已经用光。

这种弹匣底部有一个数字显示器,这个数字代表的就是弹药量。

战场上的士兵如何判断弹夹里的子弹是否快要打完?

正经在战场时候,即使是用上透明弹匣或者设计有余弹观察口的弹匣,大兵也不大会有时间去瞄一眼。

但是更多受训比较专业的士兵或者保镖的话,在打全自动步枪的时候也会有保持一个点射节奏。比如一扣扳机打个3-5发,然后打了5-6轮之后,如果还需要进行高强度交火。管你里面还有没有弹,新上一个弹匣。

所以我的意思是,知道弹匣里面还有多少子弹是一个大兵的基础素养。某网有个当过兵的如此回答过

“在战斗中,我总是知道我的弹匣中剩下多少子弹。即使我只开了一枪,我也会拆下弹匣,然后重新加一枚子弹。在战场上,不断的计算弹匣余量可以保持大脑活跃,并从恐惧和恐慌的中分心:“我射了5发子弹,剩下25发子弹加上4发30发备用弹匣,还有150发子弹,总计达到了XXX”这完全就是个本能,你哪怕在半夜弄醒士兵,他们都记得自己剩下多少弹药。“

所以吧,有些说压曳光弹的,有使用透明弹匣作为辅助的。这种情况确实有,但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正儿八经受训严格的兵,自己心里都门清。

像下面是美军四等人,海军陆战队,一水的不透明stanag弹匣。计数全靠脑

战场上的士兵如何判断弹夹里的子弹是否快要打完?

以我的打枪经验,尽管我打的大部分都是5发的单发,但是如果在战场上弹匣里面的子弹打完了,自动步枪的枪机都会挂住,这时候再换弹匣呗。为什么呢,那种单兵轻武器一发决胜的作战样式,在未来真的很少出现了,未来的战争,不是非对称,就是海空一体,陆军出现的时候,就是收尾治安战,真的不需要一发子弹决胜。如果是一发子弹决胜,弹匣里28发左右的子弹打出一发,就一定有一方中枪,也不用再换什么弹匣了,而一名士兵击中对方28名士兵的情况又极度罕见,还是不需要知道弹匣里有几发子弹来提前做好换弹匣准备。

如果是单纯为了知道弹匣里还有多少子弹而何判断弹夹里的子弹是否快要打完,那么就得在心里默默地记,知道自己打了几个长点射,几个短点射,几个单发,自己长点射一般打出去几发子弹。如果有这记忆力,当个步兵就吃亏了,到CIA当顶级探员,未来当CIA的A长,再入参议员,多好?有这记忆力的,不是大师,就是武器专家,根本不用上战场。

其他方法有透明弹匣,能够解决一点问题,但是你这时就要牺牲观察战场态势的目光,来观察透明弹匣,也是得不偿失。

估算重量的方法更不可行,战士不是1980年代北京售货员,平时不需要一把准。因此训练中没有给步枪估重量的课目中,不训练就达不到1980年代北京售货员卖水果糖一抓就知道能达到顾客要求的分量的程度。

因此,就等着自动步枪挂机,多好,多省事,普通步兵,打出去2梭子子弹,就对得起一次作战任务了,还有大炮、导弹、飞机帮你打仗呢,你那几梭子子弹消灭不了几个敌人,二战时代消灭一个敌人就得1千发子弹, 越战5万发, 伊战25万发子弹。别把自己逼的太狠,没有必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