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8性能如何?

武器好不好,关键看疗效:遇到棒子国反坦克导弹在沙漠实战中故障率高企的事情,即使土豪沙也会怒火冲天!"红箭—8"研制之初,它就充分体现美、欧反坦克导弹的优势(美制"陶式"、德法制"霍特"):打得远、打得准,即使全天候恶劣气候、地形也照打不误!所以,当巴基斯坦军方表示不理解的时候,中国科研人员决定用事实证明!

其实,红箭—8定型之初就发射113枚、109命中的佳绩:具备打击第三代坦克的能力。"红箭-8"是中国研制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1984年设计定型,采用红外半主动方式制导,基础型最大射程3千米,破甲深度达到了800毫米,最为关键的是红箭-8操作简单,两名士兵就能完成发射装填,每分钟能够发射2-3发。

20世纪80年代,巴基斯坦陆军为了抗击印度的T—72M1坦克群,决定采购"陶—2"反坦克导弹——美国人狮子大开口让巴军犹豫再三;为此,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安排"红箭—8"、"陶—2"竞标比赛:"红箭-8"五发五中一举成名,而"陶式"导弹只有五发三中。中巴签订第一份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出口合同:购买3000枚,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建设一条红箭-8导弹生产线。

所谓"试射3000枚红箭—8"纯属胡闹:中国军工那会儿如此缺钱,怎么可能用3000枚"红箭—8"放烟花给巴铁陆军看呢?况且,定型的反坦克导弹也无需用如此巨量验证效果;

然后,巴铁建立"Baktar-Shikan"生产线(它也不叫"绿箭")——巴基斯坦在1990年至2015年间共生产了22850枚Baktar-Shikan反坦克导弹,它们配置巴铁陆军的营级反装甲连;作为伊斯兰国家中第一个自行生产的反坦克导弹,巴基斯坦慷慨的赠与其他伊斯兰国家和组织,于是,"红箭—8"系开启全球最大产量(20万枚以上)反坦克导弹之路;它的开挂之路从南斯拉夫内战开始:南斯拉夫人民军的M—84(它的性能优于苏联的T—72自用版本)被它接二连三击爆;然后,海湾战争、伊拉克反恐战争、利比亚内战、叙利亚战争、也门战争、非洲内战……它也被埃及、苏丹引入生产线——直到印、巴克什米尔摩擦战,它都是主角之一;2003年伊战期间,美军3辆M1A1坦克被击毁,其中两辆被打中侧面,一辆被击中正面。三辆坦克均燃起熊熊大火,乘员全体阵亡。美军起初以为这是俄制“短号”反坦克导弹所为,经过美军缜密的调查后发现,这是"红箭-8"导弹的杰作;2014年8月,又有一辆美制M1A1坦克在伊国被武装分子用"红箭-8"击毁;2015年,也门武装人员用"红箭-8"击毁两辆M1A2坦克;

尤其是克什米尔摩擦战,它的攻击范围概盖工事、车辆、指挥所、直升机等——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巴铁自产型层出不穷:它们在实战中不断改进!

红箭-8性能如何?

要说红箭8型反坦克导弹的性能到底如何如何,肯定要先讲一下美国的陶氏反坦克导弹。今天虎哥就跟大家好好唠唠。

话说在1975年的时候,越南送给我国一批缴获美军的战利品,这其中就包括陶式反坦克导弹。陶式反坦克导弹是冷战时期美国为应对苏联的装甲集群量身定做的有力武器。地面发射时,对于射击3000米距离上的目标,陶式命中点的高低偏差和方向偏差不超过± 200 毫米。出色的性能参数,让同样面对苏联装甲铁流威胁的中国军队对这款导弹羡慕不已。

解放军在得到越南赠送的陶氏反坦克导弹之后,总后装备部立即组织全国20多家军地机构对导弹分析研究。不知经过了多少个通宵达旦的拆解、分析,我们总算是吃透了陶氏导弹的设计原理和技术难关,随即正在研制中的国产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技术方案也得以确定。1984年导弹研制定型,被正式命名为红箭-8型反坦克导弹。

研制成功后的红箭-8也成为世界少数能够击穿北约三层重型靶板的反坦克导弹。导弹射程100米-4000米,最大飞行速度240米/秒,飞完全程只需要十几秒。制导方式为红外有线制导,目视瞄准后导弹自控飞行,命中率可达90%。操作人员只需要两人,携带行军的时候是4人(需要背负备用弹药)。

再后来,中国红箭-8这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半自动导引反坦克导弹也开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开启了它的辉煌弹生了。从80年代末到2000年,世界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总销售量大约为80万枚,而国产红箭-8导弹就占了其中1/4,称它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一点都不过分。就是今天,它依然活跃在世界各地战火硝烟里,不知道是多少辆美制俄制铁王八栽倒在红箭8手里。

红箭-8性能如何?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红箭8这是咱家的反坦克导弹。

说起反坦克导弹,咱先给大家伙科普一个小知识,用这个小知识给咱今天这个题目打个底,估计小伙伴们应该喜欢听。

您知道这世界上第一款反坦克导弹吗?

就这档子事,俺感觉应该有一大部分小伙伴不知道。第一款反坦克导弹是二战末期德国人研发。

这可不是什么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是真真的导弹。

就这反坦克导弹德国人整了几百枚,准备投入到前线去硬杠盟军的坦克群的时候,德国人被打崩了,所以这玩意压根就没有投入到实战中。

但二战以后所有研发的反坦克导弹,都是打这款导弹研发出来的。

哎!德国人二战蹦出来的黑科技还真不少,现在很多武器都能从德国人的武器上找到一点影子。

那么这第一款反坦克导弹叫啥名呢?这货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小红帽,想不到吧!还有另一个名字叫X7反坦克导弹。

这俩名,不论那一个,小伙伴估计听的都少。

好咱接着说咱家的导弹。

咋说呢?咱家的反坦克导弹,红箭8算是咱家设计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这第一款是红箭73.

那么您要问咱家这红箭8的性能如何。

咱不看疗效看价格,一套红箭73的系统单价35万元,一枚导弹不到六万,量大还能优惠。

一枚红箭8系统一百二十万元,一枚导弹单价二十万。

瞅瞅这价格,您自己个吧嗒吧嗒其中的味道,如果差了的话,能有这么大的跨度吗?

便宜吗?当然不便宜,但您不知道的是,红箭8听说在国际市场,算是抢手货,想要的话,还不一定能拿到原版。

您也别不信,举个例子您自己感觉一下。

大家伙也知道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俩人向来不对付,但老巴这体量不行,不像人家印度向来都是不差钱的,印度整个坦克还能弄一个T72坦克群。

巴基斯坦当然得想办法来应对这个庞大的坦克群,显然反坦克导弹就是不二人选。

最开始的时候,老巴想弄美国人的陶2反坦克导弹,结果美国人这嘴巴张的老大,就想一口气吃个饱似的,无奈老巴的口袋有点尴尬。

这个时候,咱家的红箭8也想搞个外贸不是,一瞅老巴兄弟口袋不富裕:“要不?你拿俺的试试?”

咋说呢?咱家的反坦克导弹比人家晚了十来年,这技术没展现过,还真让人不放心。

所以老巴就把咱的红箭8和美国人陶2搁一块进行了一个对比试验。

咱红箭8五发五中,美国人的五发就中了三发。

后来,咱就出口了三千枚给老巴,所以从这里咱就能看出咱家的红箭8还是很给力的。

后来咱还帮助老巴整了一条红箭8的生产线,当然这条生产线下来的红箭8也是有其他名的,毕竟不是咱原版的,而咱军迷呢?喜欢把这条生产线下来的红箭8叫绿箭。

你都不知道,就这红箭8一开始外贸销售,就一路走高,卖出去二十万枚以上,据说就这销量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

性能差的话,他也卖不到这份上。

而且咱的红箭8比同类型的陶氏反坦克导弹还要轻便。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咱再来看一组效果数据。

当年伊战的时候,一次冲突中,三辆美国M1A1坦克,三发三中当场被击毁,其中还有一辆是被正面击中破甲,引起大火。

就这攻击能力,当时的美国人都不相信这是红箭8干的,一直认为是俄国人的短号反坦克导弹干的,结果最后调查就是咱的红箭8。

您要知道M1A1这可是美国人的主战坦克,防护能力处于三代坦克中的领先地位,防穿甲弹可以达到四百毫米以上。

这不后来,红箭8又更近一步,在2015年的时候,又击毁了两辆M1A2坦克。

当然攻击坦克是他的主业,但不妨碍他整个直升飞机,弄个指挥所啥的,效果依然不错。

最后补充说明一下,红箭8这套系统两个人就能操作,一分钟就能整出去2到3发,当然跑路的时候,人多一点,这得四个人,没法子,你得有人扛弹药不是。

红箭8在五百米到三千米的距离有着九成的命中率。

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命中率呢?因为发射的时候,这哥们屁股后头还有一根线,您蹲在后边还能像玩玩具飞机一样的进行操控。

至于有小伙伴质疑他三千米的射程,难道有三千米的线吗?没毛病,真有!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红箭-8性能如何?

阿联酋引进时为了证明可靠性,打了1千发弹,付了全款!各种故障弹只有13枚!创了当时反坦克导弹可靠性的记录!大喜过望的阿联酋高价引进了生产线与一批弹!其利润足够重建3条生产线!

红箭-8性能如何?

《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首先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中国国家军用标准武器装备的名称为AFT08,它是由我国70-80年代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主要用于攻击100-3000米距离范围内的敌坦克及其他装甲目标,该武器系统可以由单兵携带,也可以车载发射。

红箭8反坦克导弹弹长约875毫米,弹径130毫米,重量为11.2千克,战斗部为聚能装药破甲战斗部,重量为3.1千克,其中装药重为1.505千克。该弹的静破甲深度大于800毫米,动破甲威力为180毫米/68度。其飞行3KM的时间为低温15.4秒,高温13.3秒。该弹最大射速为2发/分。其制导方式为遥控有线指令制导,并采用三点法导引规律,发射后射手只需要将瞄准镜的十字线中心对准目标既可,其红外测角仪将自动测量导弹偏离瞄准线的偏差,若导弹飞离瞄准线,红外测角仪便可根据导弹携带的红外辐射源自动测出偏差的大小和方向,并将偏差数据自动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根据偏差数据便可自动形成纠偏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再经由传输线送到弹上的舵机后,改变发动机喷出的燃气气流方向,从而改变导弹的飞行姿态,使导弹减小偏差的方向运动,此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导弹命中目标为止,而从中也可以看到红箭8的射手只是在整个导弹射向目标的过程中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因此可以大为减少射手的负担,并也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减少了攻击死角,据称红箭8在在100到500米的命中概率为70%,而在500到3000米距离上的命中概率是90%。

红箭8在研制装备部队后,还进行了多次改进,并进行了出口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其中红箭8A是红箭8的第一款改进型,其主要是改换了炸药,用等壁厚药形罩取代了原来的原壁厚药形罩,因此提高了威力,其静破甲的威力可以击穿北约重型三层间隔板。而红箭8的最新型号为"红箭8FAE",其使用使用温压战斗部,能摧毁掩体、楼房和其他工事,而最大射程提高到了4000米,且能使用此前所有型号的发射装置,这其中也包括“红箭8L”的轻型发射装置。

红箭-8性能如何?

据媒体消息,伊拉克政府军与库尔德武装间的冲突已近半个月,但近日一辆政府军的M1A1坦克被击毁却让美媒牵扯上了中国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言之凿凿称是中国导弹击毁了政府军的坦克。

那详情究竟如何,让我们拨开迷雾,看看背后的真相吧!

先来说M1A1,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是美国通用动力陆地系统部门为美国陆军及美国海军陆战队设计生产的第三代主战坦克。M1系列主战坦克家族主要有M1、M1A1及最新型号M1A2,装有全新的装甲和电子设备。命名由来是前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第37装甲团指挥官和驻越美军司令官的克雷顿·艾布拉姆斯陆军上将。M1A1是M1主战坦克的第一种大规模改良型,最主要的改进是换装一门M-256 120mm坦克炮,此外还有不少细部的改良,并整合了M1IP所有的改良项目。M1A1在M1炮塔基础上焊接了80mm的钢板,另外改装了夹层材质,防穿甲弹达到400毫米以上。M1A1改装贫铀合金与新的陶瓷夹层后,防护能力突飞猛进成为三代坦克的领先水平。

M1的研制缘起是这样的:60年代起,美国开始研发一种采用全新技术的主战坦克,希望一举跳脱以往 巴顿系列坦克的基本设计,但是过程并不顺利,一波三折。美国第一个计划是1958年推出的T-95,由于技术不成熟、问题丛生而快速地夭折,只好继续沿用M-48的技术发展出改良型的巴顿:M-60,作为真正全新主战坦克完成前的过渡车种;美国陆军从1971年展开新一代XM1主战坦克的研发案,1979年经测试后,M1开始初期量产型的生产,首批110量,M1于1981年开始正式服役。在伊拉克战争之后,M1A1开始逐步进入伊拉克政府军使用。而美军则使用更先进的M1A2坦克。由此可见,在先进武器方面,美国也对其盟友充满了提防和警惕。

而就红箭8而言,其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1984年定型。 导弹采用光学瞄准跟踪,红外半自动制导、有线传输指令。控制方式为燃气扰流片,管式发射。导弹采用多种发射平台,可由步兵携带、履带和轮式发射车、直升机等多种方式发射,红箭8的巴基斯坦仿制版本称为绿箭。

综上所述,首先是否是红箭8击毁M1A1也是个问题,其新闻炒作的背后,更象是某些媒体的东拉西扯,挑拨离间关系;其次,即使是红箭8,其也有可能是巴基斯坦的仿制版绿箭。从这条新闻深层次来说,是美国对中东问题的无奈和无力,只能靠些小伎俩来欺人自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大势是谁也挡不住的!End!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