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
似乎很有道理,社会真正值钱的是能力。但是怎样证明你的能力呢?这里学历就成了证明你能力的东西了。
大凡能力包括了专业能力(指知识和技能),社会能力(所谓情商),和服从性。
首先专业能力是靠学习和教育获得的,而学历就是就是你经过了这方面教育和学习的证明。
下一步就是社会能力了,本质上社会能力也是通过学习和教育获得的,但学习途径和教育途径就比获得专业能力更加复杂了。也就是说即可以通过正常但家庭,学校,教育获得,也可以通过受到社会的毒打获得。这里显然是通过正常但教育获得的风险最小,这个风险不仅仅是对个人的,也是对企业或社会的。显然企业会选择风险小的,在这里学历有成了很好的证明。
剩下的就是服从性了,这里就牵涉到“应试教育”。很多人批评“应试教育”,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知识吗?技能吗?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人一旦反社会了,后果有多可怕?所以教育的主要目前就是“统一思想”,全世界如此。唯一的区别就是“统一思想”的比例是80%和90%的区别罢了,不管怎样“同一思想”的占比绝对是最大的。养过狗都都知道什么样的狗最“受教”?智商太高的不行,它会使心眼的,智商低的也不行,怎么也教不会。恰恰就是那些智商中等的最好教,成了听话的狗狗。人其实也一样,得把那些“不受教”的剔除,不让他们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任何企业都不会喜欢善于耍心眼的员工,当然也不喜欢笨的员工。而这样的人通过应试教育绝大多数被剔除在高等教育以外了,你说学历能证明什么呢?
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
学历仍然值钱。虽然题主的命题为“大学生滥大街的年代",但是要知道,大学毕业生的唯一证明就是学历一一文凭。
尽管社会发展已进入到大学招生平民化时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你是应聘,还是工作调动,还是继续读研,甚至以后的升迁,你说你是大学毕业生,口说无凭,有何证据?不论纸质原件还是复印件以及电子文档,总得查出真凭实据来。
昨天下午散步时,偶遇一位与本人同时毕业的曾经同事,他现在供职于民政系统,因升迁问题,组织上要求他回母校将其大学毕业证书进行认证。
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当时计算机还是稀有物,互联网还不知在哪个科学家的大脑里。加上国内大学反复整合,母校早已被整合到其他院校里,找谁去认证?
为了前途,办法总比困难多。好在有留校当老师的(现在的大学教授)同学帮忙,虽然开始走了不少弯路,但终归由新的学校免强把证给认了。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说明,学历仍然值钱。不仅是现在,而且未来仍然是值钱的。这是一个人接受正规大学教育的唯一证明。
(写于:2019.03.14)
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
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 虽然现在满街都是大学生,学历还是很值钱的。具体值多少钱,就要看你毕业的学校跟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了。如果你的专业知识达到了非常专业的水平,而且能够为企业带来很高的价值,毫无疑问,你的学历就是非常值钱的。学历仍然值钱。大学生烂大街的年代,但是要知道,大学毕业生的唯一证明就是学历文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只能说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己经不再是什么香勃勃,甚至普通院校毕业的研究生,也不再觉得稀罕。像我所在的一个五线城市,市里的三甲医院招医生,就要求研究生、博士生学历,市里的重点中学招教师,也是如此。现在公民的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有了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其实在我们身边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会给身边的朋友灌一些毒鸡汤,就比方说上大学有什么用处,大学毕业之后还不是打工人,你看谁谁谁虽然没上过大学,但是自己却开了个公司。很多人都说如今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学历真的就是一张纸,毫不值钱。其实没有学历的人也能够取得成功,但是概率比较的低,而有学历的人成功者比较的多,概率会比较的高。
就拿就业来说,学历常比作敲门砖。无论是报考公务员,还是参加事业单位招考,企业招工,学历都是要过的第一道坎,用人单位在招人时,都会有学历要求。学历层次高的,自然就有优势,985、211、一般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立马见高低,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学历,连机会都不会有,这个时候,我们还能说学历不重要,学历不值钱吗? 学历是否值钱,要看学历的含金量,而学历的含金量高低取决于就读的大学,同样的本科学历,名校的学历含金量肯定远远优于普通大学学历的含金量。这就是为什么985、211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能够达到95%以上,剩下的5%是自己选择读研。而普通高校的平均就业率30%都达不到的原因。所以说同样的学历,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名校的本科学历含金量有时候甚至比普通高校硕士、甚至博士的含金量都要高,所以第一学历即本科学历的含金量最为用人单位所看重。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在我们周边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会默认为大学生已经烂了大街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整体来说大学生他们的人数相对来说处在一个比较偏低的状态。但是大学生它们对于高科技或者对于自媒体似乎有着更多的话语权,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人的论调会变成大学慢慢的变得不值钱了。当然这个慢慢的变得不值钱也不能说全错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这个样子。随着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学识的渴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获得高学历,这里的高学历,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国际交换生。 大多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500强公司、科研所等单位或机构对学历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导致招聘的新员工大多都是高学历,名校毕业,当你在这样的公司、单位上班时,你每天接触到的可能都是985类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如此的环境,耳濡沫染便给你造成错觉:满街都是985。所以说,985高校不是好考的,除了天赋,不下功夫你很难入读985、211类的高校。加油吧。后浪,不拼不博不人生,考上985,你的人生也许会是另外一番境况 。
也有很多人认为继续扩招就会使得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变成现实,但是其实不然,很多人对扩招不理解,认为这造成了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就业问题和工资低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大多还是农村,无论是为了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还是缓解就业压力,还是走城市化道路,国家都必须让更多的人上大学。不过这些问题实际上也确实给大学生们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随着一年年的扩招招生,毕业生增多,公司企业为了有效选拔聘用人才,只好提高学历要求看,使得一大批双非毕业生在面试一些大企业时直接被拒绝。
事实上,这样的一种高等教育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普及化,什么叫普及化呢?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上大学,可能明天越来越多的人就愿意去上研究生,从当下阶段的研究生扩招和研究生的严格专业化以及研究生的多方门槛,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他们开始有意向去读研,甚至有意向去读博。这样的状态之下,我们只能说学历会越来越值钱,但是普通学历所具备的竞争力或许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从现在开始提升自己,其实没事不玩千万不要等到下雨天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也没有伞可用,也不要等到有机会在你面前的时候,却因为学历不够而无法抓住。想要提升学历的话,方法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如果你正在上学的话,还是应该认真学习,争取进入一所好的高校,如果你所在的学校并不算特别好的话,也可以通过考研的方式去提升自己。
说现如今大学本科生满街都是,不值钱了,这是片面的。但是另一方面,现在每年毕业生都是递增,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没有必要把读书无用论挂在嘴边,如果自己能够给孩子营造这样一个氛围和环境,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去上学,通过学习来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来让知识变成财富。当然如果孩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或者在学校里面就是调皮捣蛋的话,还是应该尽早做打算,给孩子准备一技之长。在未来几十年,大学生的学历是很值钱的。但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更是有人说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竞争力也是很大的。那么,这是不是就说明了大学学历没有什么用处呢?大学就真的没有必要读吗?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
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
从两个方面回答你的问题:
一、真的满大街都是大学生了吗?
如果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满大街都是大学生,还是可以这么说的。
要是二三四线城市,大学生并没有那么多。
中国14多亿人口,虽然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但是相比于人口总量,大学生的比例依然非常小,远没有达到“满大街都是大学生"的地步。
二、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
学历是否值钱,要看学历的含金量,而学历的含金量高低取决于就读的大学,同样的本科学历,名校的学历含金量肯定远远优于普通大学学历的含金量。这就是为什么985/211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能够达到95%以上,剩下的5%是自己选择读研。而普通高校的平均就业率30%都达不到的原因。所以说同样的学历,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名校的本科学历含金量有时候甚至比普通高校硕士、甚至博士的含金量都要高,所以第一学历(即本科学历)的含金量最为用人单位所看重。
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
题主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满大街都是大学生了,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大学生,你会显得多么落后!用人单位放着那么多大学生不用,却用一个非大学生,这怎么可能?
大学生在这个时候更应该放低姿态,不要把现在的学历跟十几年前相比。你应该看到身边有多少人都在不断地提升学历,大专不够,升本!本科毕业,考研!
就拿我来说,五六年前以本科生的身份参加工作,进入银行。现在的我还要读MBA(工商管理硕士),没人逼我,只是这个大环境像一个齿轮一样不断地推着我向前走,如果我不考研,提升学历,新招来的研究生没过几年就会取代我的位子,让我无处可去。
我一直觉得学历如果能作为你的加分项固然好,但如果不能,请不要让它成为你的扣分项。你是985院校本科毕业生,进银行,一点问题没有,如果是个研究生,还能加分,赢得个管理培训生的待遇。你是大专生,进银行,几乎就没有希望,学历已经成为你的扣分项,而且直接扣到及格线以下。
但如果你有幸凭借着本科学历,哪怕是还不错的本科学历进入银行,也千万不要放弃对自己学历的提高。因为你的学历是固定不变的,但国家却在一直扩招,大学生还在增多,研究生也在增多,甚至几年以后,和你竞争的将是博士生。
试想一下,五年以后,你没有成为领导(在银行这种大公司,五年混不上领导很普遍),但身边充斥着各种名校的研究生,甚至各种海归,你会不会焦虑,会不会有压力?这不是骇人听闻,因为我正承受着这份煎熬。
分享不易,点赞鼓励。码字辛苦,关注鼓舞。
你的转发,我的10万+。
我是帮你解决银行问题与职场疑惑的狗哥。
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学历真的不值钱了吗?
这不能这么说,大学生真的烂大街了吗?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占比是是多少呢?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2695.8万,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在校大学生人数:2695.8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795万。新招收大学生人数:748.6万人。所以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2695.8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9593亿人。
也就是说,全国按14亿人口算,具有大学教育程度地占比是七分之一。和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还是相对比较低的,所以题主在题干中所提到的满大街都是大学生,这个前提不成立。
再着就是学历不等于能力,你学历再高,没有能力,都是扯犊子。相对于建国初期或者再往前的民国时期,当下的大学生是多了太多,很多人说大学生相当于高中水平,研究生相当于大学水平,是我们的教育质量下降了吗?
我不觉得,因为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进步,教育手段也是在提升,所以教育质量只会提高。可是当下教育体制的存在,让很多人认为进了大学之后就是一劳永逸了,就放弃了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开始放纵自我,不好好学习,所以大学毕业仅仅是拿了文凭,能力没有任何提升,这样在找工作时,就很难找到适合自己适合社会发展的工作了。
所以看似大学生满大街,其实真正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还是欠缺的。所以还是真正有真本事的人,真正有才学的人,才会在这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