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7日,英国、巴西、印度火力全开!俄3名医护轻生,普京压力大!如何评价?

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向疫情低下“置生死于不顾”的高傲头颅;英国第一次成为欧洲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巴西是6日美国之外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所有人担心的印度王炸初现,单日确诊人数再创新高;俄罗斯继续高涨直奔20万大关。回看中国,基本上插上了小红旗,经济开始复苏,弯道超车加速中。

伟大的祖国加油,全国插上小红旗,统一大中华!

美国认怂了,美国队长也拯救不了

一大片的深红色,就像蝙蝠的残血,特朗普深陷舆论漩涡,民意支持率下降,再无力甩锅。

就在美国疫情逐渐失控、经济不断遭受重创的"危急关头",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俯下了高贵的头颅",首次在白宫记者会上承认"美国人将无法完全战胜新型冠状病毒",在未来病毒袭击美国也将成为常态化。

word天,常态化?特朗普你就准备把美国暴晒在病毒前面,任由蹂躏吗?

你此刻和曾经的发型是如此应景。

等待特朗普政府的还有12号关于3万亿美元联邦政府扶持资金去向的听证会。

巨大的悲剧——大英帝国

英国政府6日公布数据显示,英国累计死亡总数达30150人,首次超过意大利的29684人,成为欧洲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英外交大臣拉布当天表示,“从未见过以这种规模、这种方式”发生这样一个“巨大的悲剧”

然而更为搞笑的是英国《每日快报》(一家右翼保守主义报纸)今天的头版:中国竟敢偷窥我们的实验室。原谅我的英语,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反正我是恶心的不行。当初不抄中国作业的是你,公开喊着要群体免疫的是你,现在酿成了巨大的悲剧还在自我得意,有本事拿出疫苗来?有本事把感染人数降下来。

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称,英国对疫情的应对总体来说是“一代人以来科学政策上最大的失败”。

霍顿最近对《金融时报》记者说:“如果当初我们利用2月份来扩大检测和跟踪密切接触者,并开始大幅提高重症监护室的使用能力,我们肯定能挽救更多生命。”

可惜约翰逊没这么做。

巴西,最糟糕的时刻可能刚开始

病毒不分国家和距离,也没有放过遥远的巴西。就像老天开了一个玩笑,“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成了一句玩笑话。据英国《卫报》5月6日报道,当地时间5日下午,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总统府外接受采访时称,巴西正在度过疫情高峰期。这番发言仅过去几小时,巴西卫生部公布的最新疫情数据显示,该国新增633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创单日新高。

看到曲线图了吗?巴西的糟糕时刻刚开始。《卫报》称,巴西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创单日新高。此外,报道还称,鉴于漏报及检测能力匮乏等情况,实际数字可能比这个还要高。而且巴西总统,压根儿重视不足。就在前几天,博索纳罗撤换了卫生部长等高官,引发政坛动荡。巴西新闻网站“Terra”等媒体称,博索纳罗还不断指责各州州长目前实施的严格限制措施是“过度反应”,会损害经济。

难道为了经济,你要成为第二个特朗普吗!

担心的害怕的印度王炸不远了

印度虽然王炸没来,6276的数字一下子把曲线拉上了天空,佛祖在喝茶,也吓了一跳。

印度这个国家非常的复杂,有相当一部分印度人不会说自己国家的法定语言,这就造成了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国家认同感非常的低,在这些地方政府政令的执行往往要打很大的折扣。

印度的宗教和民族问题也相当的突出,种姓制度下各色人等的矛盾非常的尖锐,有时甚至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政府政令的执行。

再加上由于印度医疗条件差,人口密度大,社区传播的范围广,制造业实力又远远不如美国,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将比美国大得多,所以美国最多四个2,真正的王炸估计在印度。

俄罗斯,护士轻生的背后

过去两周,在抗疫一线的三名俄罗斯医护工作者从楼房窗户神秘坠落,其中两人死亡,一人重伤。此事在俄罗斯媒体和社交网站引发激烈讨论,俄罗斯执法部门目前正在调查这三起事件。根据这些人的同事和所在医院所言,他们可能是自杀或意外事故。而《纽约时报》5日称,这些医护人员伤亡的原因,是因处理新冠肺炎疫情与自己的主管部门发生争执。还有分析认为,抗疫一线人员轻生,是防护设备不足以及压力大的体现。

俄罗斯对疫情的把控能力确实显得力不从心,中国的作业抄了一半,防止了中国人入境,却把欧美一大堆感染者放进来了。加上管理层的执行不力和意见相左,俄罗斯在倍感艰难中前行。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当地时间4月3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和普京总统的视频连线中表示,他接受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感染新冠病毒。

米舒斯京提议在他居家隔离期间由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代为执行总理职责。普京听到后长叹一口气,他对米舒斯京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同情。

而据俄塔社刚刚消息,俄罗斯文化部长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报道称,柳比莫瓦的新闻秘书6日向该媒体透露了这一消息。

战斗民族,俄罗斯一定要挺住!

全球疫情愈演愈烈,伟大的祖国一定要加速经济复苏!

小柒此刻的心愿:弯道超车、祖国统一、汉语全球推广,友友,你的心愿是什么?可以告诉我吗?期待着你的分享!

截至5月7日,英国、巴西、印度火力全开!俄3名医护轻生,普京压力大!如何评价?

现在中国疫情已经基本稳定,连续几日无本土新增病例,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很显然,中国正在实现弯道超车。

但与此同时,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全球累计确诊超过374万,累计死亡超过了26万。

美国“第一”

其中作为疫情最严重的美国,累计确诊超过了126万,是全球累计确诊的三分之一还多,累计死亡超过7.4万,也接近了全球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一。

可见,如今医疗体系最发达的美国,成为了新冠确诊人数最多,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的抗疫成绩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美国想要控制住疫情,必须停止甩锅了,必须重视拯救生命了,否则美国就应该为疫情全球扩散承担责任。

除了美国,俄罗斯疫情也让人担忧

截止5月7日,俄罗斯累计确诊超过了16万,单日新增连续4日破万。

对于只有1.4亿人口的俄罗斯来说,这次的疫情十分凶险。

而且还有很多噩耗伴随着俄罗斯。

比如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经被确诊,目前正在接受治疗;

比如俄罗斯军队感染人数超过了1400人次,军院学生也有1300多人感染;

比如因为抗击疫情压力大,俄罗斯两周内有3名医护人员选择轻生……

种种噩耗,对俄罗斯来说真的很艰难,普京真的是压力山大。

而这一切要归咎于俄罗斯忽视了对欧洲的防控。

好在普京的防疫措施很“硬核”,普京正在尽最大努力防控疫情,就这一点来说,俄罗斯的情况要比美国好很多。

俄罗斯是我们的好邻居,在中国疫情爆发之时,俄罗斯就大力援助中国,所以这一次中国也在尽最大努力援助俄罗斯,我们共同祈愿,希望俄罗斯能够尽快战胜疫情。

美国俄罗斯之外,印度正在出“王炸”

一开始,世卫组织的专家们就对印度的疫情表现出无比的担忧,因为印度医疗水平太有限,确诊人数少是因为没有进行检测。

现在世卫专家们的担忧变成现实了,截止5月7日,印度单日新增6276列,累计确诊已经超过了5.3万,这与一周之前的印度疫情数据相比,翻了40来倍。

而这还是在印度检测率只有0.08的情况下统计的数据,印度疫情不得不让人担忧。

经济条件有限,医疗水平低下,人口密度大,贫民窟多,这些存在的客观事实会让印度疫情演变成为一场巨大的悲剧。

在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中,印度就有2000万人死亡,而这次的疫情更为凶猛,印度会面临更大的灾难。

现在看来,全球的疫情形势依旧不容乐观,5月7日,除美国俄罗斯外,单日新增破万的国家还有英国和巴西。

疫情面前,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做到独善其身,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疫情。

截至5月7日,英国、巴西、印度火力全开!俄3名医护轻生,普京压力大!如何评价?

截至北京时间5月7日,全球目前一共有211个国家以及地区出现新冠疫情。

此次疫情可以说影响了很多国家,截止5月7日09时56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737993例,累计死亡262718例,累计治愈1220388例。

这样的数据使得人们还是不能放松警惕,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疫情数据显示,截止5月7日6点30分,美国累计确诊1223419例,累计死亡病例72812例。与前一日6时30分数据相比,新增确诊病例22082例,新增死亡病例1965例。

这样的数字可以说是触目惊心,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告诉我们,疫情远没有结束,这是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

目前,西班牙全国已进入防控措施降级的准备阶段,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走出家门。不过,西班牙众议院通过投票决议,将国家紧急状态再次延长15天至5月23日24时。这也是西班牙第四次延长紧急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确诊病例数在4月30日超过了德国,而在5月1日再次超过了法国,现为欧美确诊数第四多的国家。

参考消息本月5日报道,日本《读卖新闻》称,印度决定将封锁全境的时间再延长两周,延长至5月中旬,这是为了防止新冠疫情蔓延而采取的措施。

而俄罗斯最近也处于紧急状态,医生明显出现了短缺,

而在2月5日的报道中,普京曾经支持过中国,他说:“当前,中国和我们所有国家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的危险。中国领导层为防控疫情采取了果决且有效的措施。我们准备向中国人民提供友好帮助及一切可能的协助。”

从这段话可以表明俄罗斯的态度,普京曾经与中国一起同进退,在这个压力之下,不表示,他不会向中国求助。

截至5月7日,英国、巴西、印度火力全开!俄3名医护轻生,普京压力大!如何评价?

疫情全球横行,截止到目前为止,该买确诊病例高达370万,累计死亡病例也超过了26万。英国,巴西和印度这三个国家也火力全开,每日新增的人员飙升,英国目前确诊人数是20万,死亡3.2万,巴西确诊12万,死亡8588人,印度一共有5.3万人确诊,增长超过两倍。而俄罗斯同样情况非常严峻,已经有16万人确诊,每日新增上万。

俄罗斯疫情快速爆发,本月开始,每日剧增,如今一天新增上万人,这样下去,俄罗斯也会成为重灾区,而且在最近两周之内,俄罗斯有三民医护人员轻生,其中一人叫舒列波夫,是莫斯科的一名救护车医生,在上周工作的医院二楼窗户掉了下去,头骨骨折,伤势严重。据说,舒列波夫检测新冠病毒呈阳性,但是就算自己的感染的情况下,医院仍然强迫他继续上班,他在视频中说道:医院首席医师强迫我们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无法离岗,之前我们已经工作一个月了。

从舒列波夫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疫情的有多严重,已经连续工作一个月,而且就算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也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这充分反映俄罗斯的疫情已经非常严重,另外一个就是医护人员的紧缺,不然医生都感染还要继续工作。除了舒列波夫,4月25日,47岁的内波尼亚什查亚也同样从窗户坠亡,她曾向上司抱怨医护人员和设备的紧缺问题。4月24日,48岁的列别德娃从6楼窗户坠落,原因也是确诊新冠肺炎,与此同时还被上级指控传染给同事。

不得不说,俄罗斯目前的疫情也是十分严峻,普京的压力确实非常大。

截至5月7日,英国、巴西、印度火力全开!俄3名医护轻生,普京压力大!如何评价?

第一,疫情严重,为何俄医生还要轻生

根据《莫斯科时报》5月5日报道,过去两周,在抗疫一线的三名俄罗斯医护工作者从楼房窗户神秘坠落,其中两人死亡,一人重伤。

此事在俄罗斯媒体和社交网站引发激烈讨论,俄罗斯执法部门目前正在调查这三起事件。

为什么在疫情十分严重的时刻,还会有医生轻生呢?并不是因为太辛苦,而是背后有一系列不为人知的事。

在一段两人共同拍摄的视频中,科夏金说,“救护车医生亚力山大·舒尔波夫就在我旁边,他刚刚被确认为COVID-19。主治医生还在强迫我们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他补充说,“我们还不能离开……我和亚历山大一起工作了一个月。情况就是这样,每个人都说这是假的,但对我们自己来说这些是真实的事实。”

罔顾医生的安全和病人的安全,所有的事情细思极恐,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重要。

第二,俄罗斯的疫情严重,可这不是可以让医生受到伤害的时刻

俄罗斯已经连续4天新增确诊破万了,昨日新增确诊10559例,排在全球日新增第三位;累计确诊165929例,死亡1537例。

普京亚历山大啊,新增确诊持续飙高,医护压力又过大。前有俄罗斯总理感染新冠肺炎,现在连文化部长都感染了新冠肺炎,疫情确实是不容乐观啊。

医生在疫情的治疗中是最重要的人,他们的安好影响着更多的人安好。照顾病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医生的安好。

截至5月7日,英国、巴西、印度火力全开!俄3名医护轻生,普京压力大!如何评价?

不得不说,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到一种全面爆发期,除了美国的疫情特别严重之外,英国最近又公布了死亡人数,居然超过了意大利,而巴西最近的情况也特别的严重,进入到一个高度爆发期,而印度方面的情况也不乐观,俄罗斯到现在为止出现了三名医务人员自杀的现象,主要反映是因为医疗物资不足,这让俄罗斯总统普京压力非常大。不得不说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随着夏天气温的升高而减弱,反而在一些人口比较多的国家开始快速传播,这种病毒的对抗难度系数是非常大的,这也导致了出现很多人道主义危机。

到目前为止全球的确诊病例已经达到了37万多,死亡人数超过了26万,巴西在一天之内新增了16,598个病例,到目前为止进行冠状病毒确诊病例超过12万,死亡人数是8566,但是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一直声称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大感冒,一直都不当回事儿。

而英国最近修改了死亡人数的数据,昨天一天新增确诊病例10,519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了3万,正是超过意大利排在全球第二,到现在为止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0万,不得不说英国已经进入到一个高度爆发期。

印度方面到目前为止新增确诊病例6276,累计确诊病例52,987例,死亡人数是1785,当然印度很可能是由于检测水平跟不上导致的,如果实行全民检测,那这个数目可能会大的惊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认为在5月中旬印度的确诊病例可能会达到1.2亿。

当然俄罗斯现在的确诊病例也非常多,昨天一天新增了10,559例,累计确诊病例达到了165,929例,死亡人数是1537例,在过去两个星期俄罗斯一线的三个医务工作者从楼房窗户跳楼,其中两个人死亡,一个人重伤,主要是因为医疗物资不足的问题。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是一种大流型病,而且在短时间内如果没有疫苗的话,很难彻底解决,美国的情况是异常糟糕,但是不得不开放经济,英国首相约翰逊在昨天的时候也表示要开放英国的经济,但是要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印度和俄罗斯现在一直形成严格的封闭。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某种程度上新型冠状病毒可能要和人类长期共存,所以每个国家既要保证经济发展,又要减少死亡率,关键是发展医疗产业,这才是现在各个国家应该应对的事情,要想彻底清除这种病毒,现在来说难度系数是非常大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