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者工作到退休,单位发现他为冒名顶替,可以拒付退休金吗?

冒名顶替确实令人憎恨!!!近几天,有关退伍军人被人顶替工作23年的新闻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报道显示,47岁的仵瑞华是河南周口郸城县白马镇仵庄村人,1992年入伍,1995年退伍,现在老家从事装修工作。

2019年10月,郸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公布了全县退伍军人安置情况,仵瑞华这才发现自己被人冒名顶替了23年,“仵瑞华”在1996年时被安置了工作。

令人憎恨的是,在这期间居然有人打电话过来,让当事人给他一笔钱,就把工作换回来,你说可笑不可笑,明明是冒名顶替者触犯了法律,侵犯了他人利益,却还想要因此得到一笔好处费。

冒名顶替者工作到退休,被单位发现,是否可以拒付退休金,肯定是可以的。因为从一开始,冒名顶替者就触犯了他人利益,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如果还可以继续领取退休金,就变相认可了顶替者的做法,这显然是不适合的。

但问题来了,冒名顶替者一直干到退休,那么被顶替的那个人怎么样了?他是不是会像仵瑞华这么幸运,通过网络的力量,为自己争取到相应的权益,显然并没有。他也许努力过,可是个体力量太小,完全改变不了当时状况。

既然单位发现了,是不是应该找到被顶替的人,为其还一个公道,如果可以,是不是能够把退休金给到被顶替的人。我不知道法律层面是否走得通,但理论上讲,别人确实为单位付出了劳动,单位给退休金,并不算额外支出,被顶替者这么多年来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虽然退休金不一定能够弥补损失,但至少能够对未来的生活有个保障。

以上,是我个人的建议,不知道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冒名顶替者工作到退休,单位发现他为冒名顶替,可以拒付退休金吗?

1首先他冒名顶替是知情的,而且了解事情的全过程,是有意的。这跟考场作弊是一个道理!只不过他以为做的非常隐蔽,不会被查出来,可谁想被本人查出来了!他这是窃取了他人的工作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就是干到80岁都没用,并且还要他把窃取这么年的工资都得吐出来,这就像家里老人死了,子女顶老人的名字领退休金是一样的,是犯罪,是违法!还是多学点法律吧,别老说那些傻话!

冒名顶替者工作到退休,单位发现他为冒名顶替,可以拒付退休金吗?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冒名顶替者,工作到退休单位,发现它为冒名顶替,可以解封退休金吗?首先作为这个问题来讲,那么即便它是属于冒名顶替者,是不是正常的为企业单位付出了相应的劳动。并且工作单位也给他给予相应的工资收入和这个相关的福利待遇。所以说这种情况下,他实际上如果说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社保部门审核无误,应当是给予正常发放退休养老金的待遇,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既然冒名顶替是退休之前才发现的,就说明企业单位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有重大的疏忽,所以说企业单位也应该因此承担一定的责任。按照现在来讲,实际上冒名顶替的概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因为你不可能是同名同姓的人,也不可能是同一身份证号的人,所以说这些相关的个人信息都需要如实的填写,如果说你虚假填写,那么实际上不要说连退休办理不了,就连你正常去办理一张银行卡,可能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这个员工是怎么样冒名顶替的,那么这个是关键问题,并不是说应不应该去赴退休金的问题,如果说他的养老保险是通过他本人的基本信息,他本人的名字他本人的档案和身份证号正常去交纳基本养老保险的,并且符合15年以上的累积缴费年限,那么是可以正常去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的。作为工作单位来讲,是没有任何的权利和理由来拒绝给员工办理退休,只不过就是他作为冒名顶替者,我们应该究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冒名顶替的,然后查出源头来,避免下一次类似的事情发生。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冒名顶替者工作到退休,单位发现他为冒名顶替,可以拒付退休金吗?

对冒名顶替别人工作的人,其即便已经退休,也仍然应该予以惩罚。

而做为惩罚方式,就是将其退休金,以及违规操作此事者的退休金都予以全部剥夺,而同时全部发给被顶替者。

这样做又两个好处:

一个是让违规者永远向被侵权者支付代价。以此做为惩罚,而以儆效尤。

另一个则是使被侵吞终生幸福者得到后期的永久补偿,使侵吞其终生利益者,用支付全部退休金来弥补其老年的困苦。

冒名顶替者工作到退休,单位发现他为冒名顶替,可以拒付退休金吗?

一个退役军人的工作被一个社会人员冒名顶替工作直到退休,这个冒名的性质不压于谝取国家钱财的行为。而且是剥夺退役军人的工作权利,除了道德上受遣责外,应收回其谝取的工资和取消退休资格乃至所退休金,理由是,他是谝取的工作,不是正常招录的工作。

另外,应严查当时搞假冒手续操作人,是否受贿?结合当下反腐斗争,扫黑除恶,彻底查清隐藏在假冒人员背后的一切人和事。还社会一个纯洁的风气!

冒名顶替者工作到退休,单位发现他为冒名顶替,可以拒付退休金吗?

冒名顶替者确实非常令人可恶,不仅影响社会公平,甚至会影响被冒名顶替者的一生。特别是2020年山东查出的几例冒名顶替事件,比如说聊城市冠县陈春秀、东昌府区王丽丽被冒名顶替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20年12月,刑法第十一修正案,直接增加了盗用、冒用他人身份罪:“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如果从头至尾都在冒用他人身份,这个冒名顶替者首先要面临《刑法》的处罚。

不过有关罪名主要指的是顶替他人取得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如果仅仅是普通企业处罚就没有那么严格了。不够严格,并不代表没有惩罚措施。

退休金还有没有?当然是没有了。

现在退休金(养老金)都是由社保部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像冒名顶替这种事情确实属实,实际上首先应该办不了退休的。

因为办理退休的时候必须要审核职工档案,职工档案与个人信息不符的,无法办理退休。社保部门不会傻到拿着张三的档案,认可给李四办退休的。

冒用他人身份参加社保,属于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用其他手段骗取社保参保资格。如果没有产生严重后果,倒也无所谓。可是一旦领取的社保待遇就触犯了《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如果有这种行为,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用有的人话说,还不如不领取呢。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还牵扯的劳动合同履行的问题。如果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当然如果用人单位不计较,也就无所谓了。但是依然不能领取退休金待遇。

一般来说,如果单位认可的情况下,会将有关的劳动合同、招用工手续等材料变为个人的,但是之前的缴费记录和档案就全作废了。这也是对冒名顶替者的一种处罚。

相对而言,劳动合同履行期间,由于劳动者提供了劳动,这部分工资待遇并没有规定必须要退回。按照工资支付有关规定,一般只有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即使虚假顶替也是提供劳动的,确实无法将发放的工资要回来了。但是被冒名顶替者,可以要求冒名顶替者赔偿。

总体来说,冒名顶替者这一辈子都要战战兢兢的度过,一旦被查处,自己几十年的努力可就白费了。所以,还是不要走上不归路的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