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五岁的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公元875年,黄巢参加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王仙芝牺牲后,被推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

公元880年,黄巢攻占唐都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因内部分裂、大将朱温叛变投敌等原因,起义军屡战失利。

公元884黄巢兵败自杀于泰山狼虎谷。

《全唐诗》录存黄巢的诗有《不第后赋菊》、《题菊花》、《自题像》,流传比较广的是前两首。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抱负。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这种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雄伟胆略。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着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干看落晖。

这首《自题像》与两首菊花诗相比,名气就小得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

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也有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从这首诗来看,他没有战死,后来削发为僧了。如果真像民间传说那样,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寻常人所能及。

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黄巢流传于后世的诗总共有三首,最著名的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一说,相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出自黄巢这个“反贼”啊。

其实,我最佩服的还真不是这一句,《题菊花》中“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才是真有气势,本来,这菊花就是九月重阳前后才开的,可黄巢偏偏要向天理和自然挑战,今后我要是当了主宰春天之神,非要把这一现象改过来,命令菊花同桃花一样在春天开放,看看,这得有多狂妄,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反映出黄巢敢于向威权挑战的宏伟气魄,与孙悟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倒有几分相似。而事实证明,黄巢也确实实现了他的梦想,只不过自然规律说说而已,任谁也改变不了,但他却建立了大齐政权,并在长安称帝,直接动摇了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灭亡。

虽然黄巢的最终结局是败亡自杀,但其敢于抗争的精神和气概,却为后人称颂,完全对得住“冲天大将军”这个称号。

黄巢留下的三首诗,前两首都是借花言志,充满“反意”。

1、《不第后赋菊(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谢题主之邀!

黄巢流传千古的诗作共三首。

黄巢(?—公元884年)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曾两举进士不第,感叹胸怀大志而不为君用,遂于公元875年率众在曹州起义。

公元878年,王仙芝死后被义军推举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1年率兵攻入帝都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但是,由于他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也没有乘胜追击敌方残余势力,将其歼灭,导致敌方休整后反扑。黄巢军弹尽粮绝,被迫撤离长安,转战山东。公元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

黄巢传世诗三首:

其一《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其二《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其三《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杆看落晖。

以上三首诗,前一首借题菊花来抒发自己傲世独立的冲天之志,他年我若为青帝(管理百花的神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该是多大的气魄!而第二首不第后赋菊更是展现出自己的凌云壮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让人读来更显示出一种大无畏的英雄豪气,惊世骇俗!不愧为揭杆而起的千古豪杰!最后一首自题像却是另一种风格,站在天津桥上(洛阳的天津桥)独倚栏杆看落晖,又显示出一名儒将的风采!

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句?回答了:我记得黄巢写的诗句,不是太多,让我最记得清楚的是《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在飒飒的秋风中,栽满了满院子的菊花 ,花蕾在寒冷中散发着芳香。如果那一天我当了皇帝,一定要让它与桃花在同一个地方开放。作者借菊花之名,抒发自己的豪壮情怀,体现了作者自己试图改变命运,解放全天下的豪情壮志。读来让人精神振奋,感觉有种敢为人先,不屈于人的精神勇气,英雄气概。

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写过三首诗,其中流传千古的诗词,还是《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写过什么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

黄巢是唐未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大概三首吧。我尤其喜欢他那首巜题菊花》的诗。诗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一首咏菊的诗,是黄巢在起义前写的。菊花是一种经得起风霜考验的植物,人们常常把它作为高洁、倔强性格的象征,历来题咏的人很多。可是作者在这首诗里却别出心裁,借以抒发革命农民反对封建统治、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诗的开头,点明菊花开放的季节和情景,说它尽管迎着西风怒放,可是”蕊寒香冷”,没有受到蝴蝶的欣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境遇。作者在诗的后两句突然提出一个新的意思,说自己将来如果成为掌管春天的神,要使它与桃花在春天一起开放。诗通过这一大胆的想象,表现了革命者要求改变现状、劳动人民要主宰世界的雄伟抱负与坚强信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