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什么会被抄家?曹家在当时权力多大?真的和贾府一样吗?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这句话,用来形容曹雪芹他们家,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曹雪芹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爷爷曹寅是康熙年间的江宁织造,家里富得流油。
具体有多富呢?其实《红楼梦》里的贾家就有相当详细的介绍,要不是亲身体会的话,是很难想象其中的富有的。我们可以简单列举两处。
第一处:王熙凤向刘姥姥介绍“茄鲞”这道菜的做法。
拿一只肥母鸡熬出老汤来,把这茄子丝上蒸笼蒸的鸡汤入了味,再拿出来晒干。如此九蒸九晒,必定晒脆了,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时,拿出一碟子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刘姥姥不禁感叹:我的佛祖,到得十几只鸡儿来配他,怪道好吃。
第二处: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几句话,就彻底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富有给阐明了。贾宝玉他们家满屋子白玉,黄金到处都是。史湘云他们家,家大业大,堪比阿旁宫。王熙凤他们家,白玉遍地都是。薛宝钗他们家珍珠就跟土一样多,黄金就跟铁一样贱。
从两个例子,我们就能看得出,曹雪芹他们家究竟有多富有了。不光自己富有,而且亲戚朋友也都是有钱人。可是为啥他们家会被抄了呢?
一、曹雪芹他们家是跟着康熙混的。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皇帝的乳母,因此曹寅自幼就跟康熙一起长大,而且还担任过康熙的御前侍卫。这份差事别以为就是给皇帝看大门的,要想升迁做大官,这可是一条捷径。和珅、明珠等人,可都做过皇帝的侍卫。而曹寅更是侍卫中的极品銮仪卫,一般只有皇族亲信才能担任。
曹寅当了几年侍卫以后,也算是镀金成功了,于是曹寅便打算走自己老爹曹玺的老路。曹玺是由御前侍卫专任江宁织造的,曹寅自然也想这么干。
康熙二十九年,曹寅被任命为苏州织造,得到锻炼以后,康熙又将其转任江宁织造,等于接替了他老爹的差事。
此后曹寅、曹寅的儿子曹颙、嗣子曹頫三人连续担任了差不多40年的江宁织造,绝对是当时江宁地界上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而这一切都是康熙给的,所以曹寅他们家,对康熙的效忠程度,也超过了其他大臣。康熙曾经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就住在了曹寅他们家,可见两人关系有多好。
在文化界,康熙也给了曹寅名垂青史的机会,他居然将刊刻《全唐诗》的重任,都交给了曹寅。可见曹寅不仅跟康熙关系好,而且文采方面也相当出色。
但是你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属于康熙的时代,终究是有尽头的。康熙做了61年皇帝,终于还是去世了,这个时候新上台的雍正,跟曹家可没什么关系,他自然不会给曹家好脸色看。抄曹家的皇帝,正是雍正,那么雍正为何非要这么干呢?
二、曹家是支持八阿哥胤禩的。别看曹寅他们家远在江宁,实际上以他们的人脉关系,依旧可以和朝廷内的各大官员打交道。眼看着康熙一天一天老去,新任接班人却一直都是个谜,因为原来的太子被废了。
因此老曹家就必须要为自己的前程着想了,这个时候正是九龙夺嫡异常激烈的时候,如果不站好队,将来可有苦头吃。
曹寅的嗣子曹頫,这个时候成了曹家的当家人,他必须要为曹家的未来考虑。很显然,他的眼光就没有那么独到了,因为他选择了八阿哥胤禩。
当时朝中十之八九的大臣,都认为胤禩会成为接班人,因为胤禩人缘好,也得到了康熙的喜爱,所以大家都愿意站在他这边。
结果麻烦来了,四阿哥胤禛继承了大位,曹頫扑了个空。作为胤禩的支持者,曹頫的财政实力雄厚,肯定是给予了不少经济支持,八阿哥胤禩的活动经费充足,这是雍正最讨厌的地方,为此曹頫自然吃不了兜着走了。
三、曹家亏空严重,不抄你抄谁?别看曹寅他们父子三人做了接近40年的江宁织造,可这偌大的家业,到了康熙晚年,居然成了一个到处都是窟窿的假把式。
康熙多次南巡都住在曹寅他们家,这可是一支上千人的队伍,都需要曹寅来接待,你说他每次要花多少钱?所以说南巡对这帮接待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 因此这几次接待工作,直接把曹家给干亏损了。康熙四十八年,两江总督噶礼就曾经弹劾曹寅,说他和他的大舅子李煦亏空公款300万两白银,这事儿被康熙给摁下去了。
- 康熙五十四年,曹寅当时已经去世了,但是又查出了他生前曾亏空织造库银37万两左右。这笔账只好让李煦来代为偿还,曹家还是被康熙保住了。
- 康熙六十一年,又查出了李煦和曹頫两个人拖欠卖人参的钱,这回康熙可真的怒了,没有曹寅的庇佑,康熙不打算给他们面子了,于是要求曹頫和李煦两年内必须要偿还欠款,否则要问罪。
你看看,曹家在曹寅晚年的时候,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所有的体面,都是在勉强维持着。等到雍正登基以后,他可不像康熙那样对曹家如此宽容,只要亏空公款被举报的,全部革职。
不过雍正对曹頫还算客气,让他分3年还清欠款,这已经比一般官员有所宽容了。可惜亏空过大,曹頫压根就无力偿还,最终被雍正给抄了家。
总结:别以为曹家就彻底没落了。其实《红楼梦》的诸多版本,也告诉了我们结局,曹家并没有彻底完蛋。当时雍正抄了曹頫他们家,将老曹家的人赶回了北京居住。
可是你以为曹雪芹他们家就这么败落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雪芹他们回到京城以后,依旧还有十七间半的房子和三对家仆,虽说没有过去发达了,可也算得上是大户人家了。
此后曹雪芹也找到了一些差事,曾担任过内务府笔帖式,大小也是个有编制的人,是吃皇粮的那种,这才有了足够的时间写《红楼梦》。
而且,雍正所抄的,只有曹頫这一脉而已。曹頫只是曹寅的嗣子,曹家的其他人,依旧得到了雍正的重用,可见雍正对他们家也算是手下留情了。
曹雪芹为什么会被抄家?曹家在当时权力多大?真的和贾府一样吗?
清朝康熙年间,一共有三个织造府,分别是江宁(南京)织造府,苏州织造府,杭州织造府。
江宁织造府的一把手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苏州织造府的一把手是李煦,李煦是曹寅的大舅哥;杭州织造府的一把手则是孙文成,孙文成更不得了,曹寅的老妈孙氏老太太是康熙的乳母,被康熙当做“吾家老人”看待,而孙文成就是孙老太太的亲侄子。
如此一来,曹寅、李煦、孙文成,就如同《红楼梦》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样结成了一体。
虽然他们三个表面上只是皇商而已,不过是帮着皇上采购绫罗绸缎什么的。但是实际上,他们都是康熙皇帝安插在江南的耳目,属于情报人员,专门监视江南一带的官员们。江南的大小官员们,甭管官职多高,见到这三位爷,都没有敢不去巴结的。不巴结不行啊,他们随便来一个小报告,官员们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除了搞情报之外,他们还要搞搞“统战”,重点是拉拢江南一带知名的知识分子,让他们至少不要给朝廷添麻烦。曹寅当时就有很多文人朋友,家里经常是高朋满座。曹寅还牵头主持了编写《全唐诗》、《佩文韵府》等文化工程。
这三位亲戚在康熙年间可谓是享尽了人间富贵,但是到了雍正年间,就该轮到他们倒霉了。
雍正是一位典型的雄猜刻薄之主,像这样的人当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手下的人拉帮结派。曹家这个情报小集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雍正的眼里也容不下这粒小沙子。
雍正上台之后,很快就开始了对三大织造府开始了打击。
织造小集团这哥仨儿中最倒霉的是苏州织造李煦。李煦倒霉就倒霉在他曾经主动投靠八王爷胤祀,为八爷买了五位苏州美女。他变成了“八爷党”的成员,这是雍正最不能够接受的。于是,雍正罗织罪名,抄了李煦的家,李煦家二百多口被卖为奴仆,李煦本人发配到关外苦寒之地。李煦在东北熬了两年,以七十五岁的高龄去世。
曹寅早就死了,继任的曹頫在政治上毫无作为,同时曹頫和十三爷允祥的关系不错,类似于《红楼梦》中贾宝玉与北静王,所以雍正对于曹家还算是网开一面。虽然曹家也被抄了,但还是被允许到北京居住,还给了一些房子。
至于杭州织造孙文成,他没有曹家和李家那些小辫子可揪,同时他又拼命向着雍正磕头请安,大表忠心,所以雍正一开始没有动他。但是到了雍正五年,雍正还是以孙文成“年老体弱”为由,解除了他的职务,让他退休回家。
于是,曹、李、孙三人情报小集团就这么最终灰飞烟灭了。如果不是他们有一位后人曹雪芹名垂宇宙,这三个人几乎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曹雪芹为什么会被抄家?曹家在当时权力多大?真的和贾府一样吗?
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这个说法只是胡适的想像,当然现在接受这个想法的红学家也不少,但是至今没有哪怕一条过硬的证据能证明这个猜想,甚至连曹雪芹的父亲是谁也不能推论出是谁,所以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是非常不靠谱的,我劝大家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不要再把曹雪芹和曹寅联系起来。曹家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当地的官员所作所为,有了问题可以直接向皇上报告,属于康熙的亲信,公开的职务是织造,正五品,直接对皇家负责,所以一般的官员惹不起他家,在担任织造的同时曹寅还数次被钦封为巡盐御史,盐铁两项是皇家税收的主要来源,非常重要,可见曹寅是深受皇上信任的。但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雍正继位以后曹家逐渐失宠,直至被革职拿办,一落千丈。主要原因是和曹家关系密切的皇家人物有关,就是现在所说的跟错了人,属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