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诸葛亮能活到80岁,蜀国能最终统一三国吗?
诸葛亮寿命再长,也改变不了蜀汉灭亡的厄运。顶天了也就是延续个几十年罢了,毕竟丞相声名在外,他活着,没人敢对蜀汉下手。
为啥蜀汉注定干不过曹魏呢?很简单,资源差距太大了!为啥诸葛亮拼了命都要北伐?其实就是为了抢夺资源,以此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奈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那么相对曹魏,蜀汉有哪些资源缺失呢?我认为至少有这么三个方面:
- 第一,土地资源缺失。
- 第二,人口资源缺失。
- 第三,人才资源缺失。
这三点看似都是土地的问题,但仔细去分析一下,就知道,地盘大小,无法决定人口和人才的多少。蜀汉在这三方面都比曹魏差了不是个等级,你让丞相怎么力挽狂澜呢?
一、蜀汉比曹魏的地盘小太多了。所谓小太多,指的不仅仅是土地面积。很显然从三国地图上来看,蜀汉的土地面积的确比不上曹魏,但是占据大西南的蜀汉,也坐拥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省份,这些可都是大面积省份。
不过很可惜的是,蜀汉所占的这些地盘,大多数都是山区。山区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不便。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运粮成了最麻烦的事情。
在曹魏地盘上运粮,从粮仓到前线,运输消耗可能只有十分之二,可是在蜀汉运粮,能消耗十分之五六,甚至更多。一大半的粮食都在路上被运输队给吃掉,亦或是在山道上损耗掉。这可让本就不富裕的蜀汉帝国雪上加霜了。
所以说曹魏的平原面积,远远超过了蜀汉的平原面积。无论是产粮,还是运粮,曹魏对蜀汉都有先天优势。
汉朝的天下,被划分为十三州,具体是:青州,幽州,并州,冀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荆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
为啥这么划分呢?其实就是根据人口和耕地面积来划分的。其中益州、荆州、扬州、交州的地盘处于南方,且地盘超大,占据了半壁江山,可惜他们只占据了十三州中的四州,可见这里的人口和耕地面积资源,是比不上北方其他九个州的。
那么到了三国时期,具体是怎么分配的呢?我们可以仔细瞧一瞧:
曹魏这边手握:青州,幽州,并州,冀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凉州,小部分荆州,小部分扬州。
东吴手握:大部分荆州,大部分扬州,交州。
蜀汉手握:益州。
现在你就能搞明白了,曹魏手里掌握着北方九州,以及部分荆州、扬州,土地资源处于绝对优势,蜀汉只有一个益州,你拿什么跟人家玩?只能说,诸葛丞相太难了!
二、蜀汉的人口远不及曹魏。在战乱年代,什么最管用?当然是人口。人口多的地方肯定能带来人口红利。因为战争的兵源取决于人口,土地耕种的生产量也取决于人口。
曹操动不动就是百万雄兵,他哪儿来这么多人?还不是因为他的地盘上人口众多嘛!就算赤壁之战惨败,照样可以东山再起。
赤壁之战败了,曹操可以重整旗鼓。汉中之战败了,曹操还可以重整旗鼓。两次讨伐东吴败了,曹丕依旧可以重整旗鼓。这就是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
再看看生产力方面,人口多了,那么耕地的人是不是也跟着多了?咱们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都是以耕种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所以曹魏的粮食产量,是远超蜀汉的,这也是诸葛亮最眼馋的地方。当初北伐期间,诸葛亮总是含着泪表示:如果荆州还在咱们手里,我又何必每天为军粮发愁呢?
在西晋一统天下以后,统计全国人口。当时蜀汉有90多万口,东吴有200多万口,而曹魏却有400多万口,曹魏光人口就是蜀汉的4倍多,这还怎么竞争?哪怕诸葛亮再活50年,也没法平衡这方面差距吧?
三、蜀汉的人才数量远不及曹魏。很多人不太理解一件事,那就是为啥刘备要在北方混迹20多年时间,直接去南方打天下难道不香吗?
其实你要知道,当时的北方就相当于如今的北上广深“曹”等一线城市。绝大多数人才,全都涌入了这些一线城市,只有在这里打下一片天下,再回过头来收拾二三线城市才不成问题。
这就好比买房一样,你在二三线城市打拼数十年,手握十套房产。可一线城市的人,只需要早点购买一套房产,那总资产就可能超过你。
刘备也是这么想的,只要在北方混出头,人才都到自己麾下,那再扫荡南方的时候,岂不就轻而易举了?最后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北方,毕竟再不南下,就完犊子了!
汉朝的北方,一直都是文化中心,长安、洛阳作为国都,自然是重点发展的对象。此外山东又是孔夫子的故乡,所以北方的人才太多太多了。
要想夺取天下,就必须要有大把大把的人才辅佐你。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一无是处,可是得到诸葛亮以后,事业飞速发展,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
显然曹魏的人才数量,是远远超过蜀汉的。因为不管从文化教育、还是经济待遇,曹魏的水平都远胜蜀汉。
人才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教育出来的,这需要足够的文化底蕴和政策支持,否则人才凭什么留在二三线城市?去一线城市不香吗?
总结:诸葛亮属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现在居然有人说诸葛亮妨碍了曹魏一统江山,好家伙,这些人脑子里,不知道装了些什么,反正我要遇到了,肯定是一句话都不想跟他们说,因为三观完全不同,话不投机半句多。
诸葛亮很显然知道蜀汉和曹魏的差距,但是他为何还要如此执着呢?这就是诸葛亮的可贵之处。前面纵有千难万险,可内心保存一种信念,那就只有勇往直前。
这种奋斗精神,才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传承下来的精华。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哪里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难道因为和日本的差距,我们就该举双手投降吗?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并不可惜。我们没有必要长使英雄泪满襟,因为他已经实现了自我价值,人活一世,不就是活一个过程嘛!唯有奋斗的过程,才值得留恋,才不留遗憾。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假如诸葛亮能活到80岁,蜀国能最终统一三国吗?
谢邀:
关于《三国》内容的答题,现在无法回答,很久没看三国了,答题恐片面或错误,起到误导作用,请出题老师谅解!在此致谢老师![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
假如诸葛亮能活到80岁,蜀国能最终统一三国吗?
诸葛亮是积劳成疾,魂丧五丈原。假如诸葛注意养生,不要事无巨细地都一一操心,也许还能养年益寿。但这决不会是诸葛风格,他注定会"鞠躬尽瘁丶死而后已。"
蜀汉地少人寡,是三国最弱的国家,全靠诸葛亮沤心沥血地操持,精兵简政,训练出了一支全攻全守的特种兵,才能以弱击强五伐中原,充当了三国先锋队的作用,让数倍于人的司马马懿不敢正面决战,书写了弱国攻伐强国的热血春秋。
诸葛死后,文相蒋宛丶费炜和武帅姜维遵循诸葛机制,还能维安三十多年,其中姜维也九伐了中原。
但毕竟三国鼎立多年,三国百姓都想过太平日子,匡扶汉室丶天下响应的情景已是昨日黄花,就是诸葛再活三十多年,也难打破业已形成的三国僵局。
唯一存在可能性,蜀国不会亡于偷渡阴平关,不会最早投降和亡国。还有一种历史猜想,诸葛三兄弟大会师,共同掌握了三国政治和军事,联手实现了三国归于汉的的历史创举。[耶][耶]
假如诸葛亮能活到80岁,蜀国能最终统一三国吗?
能!
因為村夫是德才兼备的军事家!
少安,别瞎說。你这么说让曹阿瞒和碧眼儿听到会不高兴的
那,我就不说啦
嘿!你说也说了,可能已經笑掉了他们的门牙四颗了[大笑][大笑][大笑]
[发怒][发怒][发怒]没文化!
[大笑][大笑][大笑]
假如诸葛亮能活到80岁,蜀国能最终统一三国吗?
诸葛亮别说活到80岁,即使活到100岁,蜀汉也难以统一全国,其根本原因在于实力严重不足,为何这么肯定呢?
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蜀汉为何无法最终统一三国?
假如诸葛亮活到80岁,局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于公元234年去世,大概活了54岁。假如他能够活80岁,也就是还需要再活26年,也就是公元260年。那么公元260年的三国发生了什么?
首先,诸葛亮80岁的时候,蜀汉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公元260年,按照历史来看,距离蜀汉灭亡大约只有三年的时间,也就是已经到了蜀汉的末期。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均在走下坡路,特别是政治上,皇帝昏聩无能,统治阶层中的益州集团已经占据着朝堂,并且已经影响了朝堂的抉择,这点与诸葛亮在世时期的政治清明,上下一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假如诸葛亮能够活到80岁,以他的能力,蜀汉依然会延续政治清明,军民上下一心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既然如此,即使他去世了,也不至于出现三年后就被魏国灭亡的事情。
毕竟以诸葛亮的能力,他必然会提拔居多后秀,至少在短期内,会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延续他的政策,因此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断然不会出现巨大的滑坡,从而导致蜀汉快速灭亡。
其次,诸葛亮80岁的时候,魏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即使诸葛亮在世,他可以改变蜀汉的政局,但是对于曹魏政局变化是无力改变。对于魏国来说,该发生的事情,大概率还是会发生,比如司马家族当政依然会发生,这个是历史发生必然轨迹。
等到公元260年,司马昭当政,掌控了魏国的朝政也是既成事实。魏国在司马昭的带领下,其国力蒸蒸日上,已经完全盖过了蜀汉,这个是诸葛亮无法改变的事实。
因此,即使诸葛亮活到80岁,魏国依然强大。
最后,魏国应付蜀汉措施得当。
按照历史的角度来看,魏国对待蜀汉的方式是以防守反击的方式,也就是以防守为主,反击为辅,因此在刘备建立蜀汉伊始,魏国对待蜀汉大部分的时间里一直采取的措施是防守,其核心就是维持现状,打持久战的方式对付蜀汉。
在边境上修堡垒,建城池,屯兵屯田的方式和蜀汉打持久战,以时间来换空间,从而为魏国的发展和壮大赢得了时机。
以发展经济的方式来提升国力,以防守的防止扼制蜀汉的进攻,这个是魏国的基本国策,即使司马家族当政时期也是如此,因此即使诸葛亮活到80岁,魏国的国策也不会发生什么改变,大抵也是如此。
对于诸葛亮来说,由于蜀汉人力物力过于弱小,在强大的魏国面前,固然其军事才能和民政才干突出,可是面对对方绝对的优势,其优秀的才干也是无用武之地。
原因很简单,在绝对实力面前,再优秀的战略战术均是无用之功,只能做到自保而已。
只要魏国采取的策略不变,诸葛亮就没有机会击败魏国,这个是实力决定的。
由此可见,即使诸葛亮活到80岁,他依然没有机会击败魏国。既然没有机会击败魏国,那么何谈消灭吴国,统一天下呢?实力没有此消彼长,时间活得再长也是枉然的。
诸葛亮到底需要活到什么岁数,蜀汉才有机会统一?对于蜀汉来说,要统一天下就必须先灭魏国;而对于魏国来说,要统一天下就必须先灭亡蜀汉,因此两国是对方不死不休的关系。
那么作为蜀汉的主心骨诸葛亮到底需要活到什么岁数,蜀汉才有机会消灭魏国,统一天下呢?
首先,蜀汉国力需要蒸蒸日上。
诸葛亮要想灭掉对手魏国,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大力发展蜀汉的国力,而对于蜀汉人口数量相对比较少,地盘也小,这就极大的限制了提高蜀汉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无论蜀汉怎么发展,其人口和经济是无法超过对手魏国。那么有没有可能提高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呢?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提高科技技术。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人口和地盘太少太小带来的缺憾。
因此,只要诸葛亮发挥天才的想象力,将蜀汉的科技水平提升到某一个级别,超过魏国,其国力就有可能超过魏国,那么击败魏国的可能性就极大。
科技极大的进步带来蜀汉国力蒸蒸日上,这就给予了击败魏国的物质基础。
其次,魏国国内出现严重的内乱。
假如诸葛无法提出革命性的科技技术,那么也就无法大力提升蜀汉的军事和经济水平,从实力角度来看也就是无法击败魏国,即使活再多的岁数也是枉然的事情。
当然也不是没有击败对手的机会,那就是己方政局保持不变,对手出现严重的内乱甚至无法自保的情况,这个就是击败对手的机会。
那么魏国有没有可能出现严重内乱以至危及自身统治地位呢?这个是有的。纵观历史的发展来看,魏国在被司马家族篡夺之后,于公元265年建立晋朝,再过了三十多年,也就是公元299年爆发了八王之乱,这场叛乱不但极大的削弱来哦自身实力,也引发了边境其他部落的入侵,从而将强盛的晋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因此,蜀汉要想崛起,除了自身发展,确保不被魏国消灭外,必须等到对手晋朝发生严重的内乱,只有这个时机才是消灭对手的机遇。
如果等到晋朝出现严重的内乱,也就是八王之乱的时候,即公元299年,那么诸葛亮则需要活到118岁,这个恐怕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了。
最后,诸葛亮不但需要活到这个岁数,而且需要精力旺盛。
即使诸葛亮能够活到118岁,等到晋朝出现八王之乱的绝佳时机,可是作为如此高龄的人,他还有精力处理国家大政嘛?
让一个118岁高龄的人去统治国家显然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即使诸葛亮能够活到这个岁数,恐怕也没有能力来统御蜀汉了,毕竟精力也是不济的事实。
因此,要想蜀汉统一三国,必须让诸葛亮活到118岁,并且具备旺盛的精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由此可见,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蜀汉才有可能消灭魏国,统一三国。但是历史毕竟只是历史,哪里来的假如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作为诸葛亮这一代人,他们完成了国家建立,而后代人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维护和发展好国家,那才是他们的责任吧。
假如诸葛亮能活到80岁,蜀国能最终统一三国吗?
蜀国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比不上占据了中原的魏国,拖都能把蜀国拖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