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为什么会娶慈禧?
道光帝很忧虑,这皇位该传给谁呢?一个是儒雅低调的奕詝,一个则是个性张扬的奕䜣。最后选来选去,还是被奕詝的外表所蒙骗,让他做了继承人。
奕詝是个非常平庸的人,他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这辈子他唯一过人的地方,或许就是贪恋美色。咸丰是个特别迷恋美色的皇帝,这也是人之常情。
只不过他所迷恋的对象,后来成为了称霸大清朝接近50年的人物,那就是慈禧太后。好色有时候不仅会害死人,还可能会导致亡国。
慈禧太后年轻的时候很漂亮,一眼就被咸丰看上了。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惠征的女儿,也是满族人。按照满人的习俗,都是需要参加秀女选拔赛的,只有走到最后的那些人才能进入皇帝的视线当中。
一般皇后、皇贵妃的人选,那都必须由大家族的女儿来担任。毕竟这些职位都很重要,皇帝们需要用联姻的方式,让自己的皇位更加稳固。
可是普通的妃子,那就纯粹看眼缘了。慈禧她们家没什么背景,她老爹惠征是很普通的官员,不足以让咸丰找他联姻,所以说慈禧纯粹就是靠美色,被咸丰皇帝给看上的。
清朝后宫的女人,从高到低分成这么几个级别: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子、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
由于长得很漂亮,慈禧入宫以后,那升迁的速度,简直跟火箭一样。咸丰二年17岁的慈禧入宫,被封为兰贵人,属于不高不低的状态,起点算是不错了。
咸丰四年,19岁的慈禧就被封为了懿嫔。咸丰六年,21岁的慈禧给咸丰生下了他唯一的儿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母以子贵,所以晋封为懿妃。
咸丰七年,22岁的慈禧再次升官,被封为懿贵妃。这是咸丰帝生前,慈禧太后的最高职位,5年做到贵妃,这是很多女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见慈禧不光长得好看,而且很得宠。再加上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成为了咸丰帝唯一的继承人,那她的地位自然就更高了。
慈禧太后政治手段,也是咸丰所倚重的。咸丰皇帝是真的没什么大本事,遇到事情就想着躲避。这样根本就管不好这个国家。1860年,英法联军打来的时候,咸丰带着慈禧就跑到了热河避难,这也就给慈禧积累了逃跑的经验。
逃跑也就算了,那你得想着回来吧?没想到咸丰居然就赖在热河不走了,你说怪不怪?他把京城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奕䜣来主持。
这段时间,咸丰皇帝自暴自弃,也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了希望。于是他开始寻求帮助,没想到这个时候帮助他的居然是慈禧。
作为咸丰的贵妃,慈禧当时常常帮着咸丰批阅奏章,而且答复大臣们的奏章十分有条理,因此深得咸丰器重。
咸丰懒得管政务,恰好身边有个值得信任的人,可以帮他管理这一切,他还丢不掉权力,你说咸丰高兴不高兴?
当然了,咸丰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也知道武则天、刘娥的故事。所以在临终前的安排中,似乎有意架空了慈禧的权力。
咸丰最不信任的,其实就是自己的那个亲兄弟奕䜣。为什么?因为奕䜣是有继承权的,如果咸丰的儿子载淳不给力的话,那么奕䜣取而代之,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所以咸丰宁可相信慈禧,也不会相信奕䜣。但是相对来说,咸丰又宁可相信辅政大臣,也不会相信慈禧,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要给儿子铺路了。
慈禧独掌大权,纯粹是自己的政治手段高明。慈禧这个人太厉害了,真的是几百年出一个的人物。她对权力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为了夺取权力,她也是什么手段都能用得上。
咸丰的安排是,让载淳继承皇位,但是载淳岁数太小,所以咸丰安排了顾命八大臣作为辅佐载淳的人,这八个人虽说也是皇亲国戚,但是相对来说没有继承权,所以勉强可以放心。
当然了为了遏制他们的权力,咸丰又给了慈安和慈禧各自一枚印章,表示没有她们的盖章,命令是发不出去的。
这种安排就很滑稽了,这么一来权力岂不是就落在了慈安和慈禧的手里了吗?她们俩不盖章,顾命八大臣在底下过家家呢?
这一年慈禧才27岁,她为了夺取权力,决定和恭亲王奕䜣合作,将肃顺等八大臣的首脑给宰了,从而彻底掌握了政权。
为了大权独揽,慈禧又过河拆桥,在跟恭亲王奕䜣产生分歧的时候,她又把奕䜣的职务都给撤了。这么一来朝中只有慈禧和慈安两个人掌权了。
没多久慈安莫名其妙就去世了,她的年纪比慈禧还要小,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件事跟慈禧有关。不管怎么说,从此以后,大清朝就是慈禧一个人说了算了。谁让咸丰皇帝临终前,给了她一枚小印章呢?
总结:慈禧凭本事上位,咱们也只有干瞪眼的份。慈禧的人生的确还是蛮励志的,她凭借自己的美貌,一步步爬到了贵妃的位置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本事,毕竟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往上爬的本事万里挑一。
此后慈禧先后解决了肃顺、奕䜣、慈安等等政治对手,使得自己大权一把抓。在面对天下动荡的时候,慈禧开始培植属于自己的一班人马,以此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也是她的本事。
所以说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激情,其次要有手段,再次就是持之以恒地践行下去。慈禧的结局或许是个反面教材,但是慈禧的人生过程,却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了,万事都有敲门砖,慈禧的敲门砖,就是她的美貌。
参考资料:《清史稿》
咸丰帝为什么会娶慈禧?
有时我会想,假如咸丰帝不娶慈禧太后,清朝会是怎样的走向?是不是国运更长或者更短呢?我相信这是个无解的问题,一个人命中注定相遇相爱,又怎么能擦肩而过视而不见呢?换言之,咸丰的性格和喜好,注定会娶慈禧为后,这是一个必然发展的结果。
咸丰帝——爱新觉罗.奕宁是清朝入关的第七个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嫡子)。咸丰皇帝20岁登基继位,31岁病死,在位11年。后人对他的评论就是四个字——四无皇帝。即“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亲们可能要问了,如此不堪的一个皇子,当初他的老爸道光帝又是如何选中他的呢?
咸丰能够称帝,完全是他的老师杜受田一手扶持的。道光帝有九个儿子,咸丰是第四子,对于咸丰幸运的是,他的三个哥哥先后死了。这样以来,年长的就剩下他和弟弟“鬼子六”奕訢了。其它的不是庶子就是年龄还小。
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帝进入了晚年,立皇子之事越来越紧迫,道光只有在奕宁和“鬼子六”两人中选择一个为皇太子。
▲咸丰帝
老四奕宁(咸丰)和”鬼子六”奕訢二人中,道光喜欢“鬼子六”多一点。显然老四奕宁胜算不大,但他有个好老师,他的老师杜受田深知鬼子六比奕宁聪明睿智。【皇四子长且贤,皇六子奕訢,天资颖异,能文能武】。杜受田知道从处理政务和军事角度来看,四皇子奕宁绝不会取胜“鬼子六。”于是杜老师对奕宁面授机宜,告诉奕宁,要想当皇太子,必须以仁孝之心取悦他的老爸。
奕宁是个听话的学生,把老师的话深记心中。有一日,道光领着诸皇子狩猎,奕宁故意一箭不发,道光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四,奕宁回答说:“现在是春天,正是鸟兽怀孕季节,我不忍伤害”。
史书记载,道光帝大悦,于是秘密定下了老四奕宁为皇储。等到道光驾崩后,也就是道光三十年,皇四子奕宁继位,即咸丰帝。
咸丰帝在政治上碌碌无为,但却是个多情种子,他一生风流成性,拥有美女无数。后宫佳丽就有三位皇后、一个皇贵妃、两个贵妃、四个妃子、六个嫔、贵人、常在、答应则无定数。话说咸丰二年,皇太后为咸丰皇帝选秀女,经过层层选拔,17岁的叶赫那拉氏幸运的选中了(叶赫那拉氏就是后来的慈禧)。被咸丰封为贵人,宫中人称“兰贵人”。从上面后宫排列顺序来看,贵人只排在常在和答应之前,可想而知,兰贵人离皇后之位还有段距离。
咸丰好色,而兰贵人有心机,这就注定了以后故事的发展。慈禧是如何从一个贵人一步步荣升皇后的?她可没有老师指点,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聪明才智。兰贵人虽然成了民间女子们羡慕的贵人,她们怎能知道一入宫门深似海的苦楚。兰贵人久居深宫,寂寞无聊,长年累月见不到皇帝一面,这无疑于是守活寡。与其这样老死宫中,不如想办法搏出位。
当初的武则天是如此主动出击,现在的慈禧依然如此。她通过打听侍女,知道咸丰帝经常到后花园散步,于是她把手帕叠成老鼠的样子,抛掷取乐,恰好丢到咸丰经常散步的后花园中他的脚下,咸丰一下子被兰贵人的天真烂漫所吸引,这条手帕成了二人相爱的信物。(其实后宫许多贵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皇上的宠幸)。
二人有了好感和印象,兰贵人以为大功告成,就等着皇上再次宠幸自己。其实她太天真了,皇上从不缺女人,更不缺献殷勤的女人。咸丰早把她丢到脑后了。
兰贵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通过收买贿赂咸丰身边的太监,对咸丰的爱好摸的一清二楚,于是又想出了一条妙计。
有一天,她从太监处得知咸丰恰巧要经过“桐荫深处”(兰贵人获封贵人居住的地方)出宫,她便刻意描眉画眼打扮一番,早早在此等候。
待咸丰的身影远远地出现时,她便柔声唱起了小时候学会的江南小曲。兰贵人唱的声情并茂,十分的悦耳,有“绕梁三日不去”之功力。咸丰帝就好这口,当他缓缓走近“桐荫深处”时,寻声望去,只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兰贵人妩媚的站在那里,搔首弄姿楚楚动人,咸丰见到“声色俱佳”的兰贵人后心猿意马,不知不觉走了过去,兰贵人故意娇羞万状,脸庞绯红,咸丰更是色心大动,于是赐予兰贵人“天地一家春”的称号,“天当房,地当床”咸丰临幸了兰贵人。兰贵人曲意奉承,一派春色满园。
咸丰帝从此对她圣眷不衰,次年,兰贵人为咸丰生下了一个皇子,之后母以子贵,兰贵人从贵人一直升到了妃嫔,直至最后被封为了西太后。咸丰死后,慈禧太后掌控了大清命运48年之久。看来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转发、留言评论和关注】
咸丰帝为什么会娶慈禧?
《不一样的老佛爷,不一样的清宫秘史》:在1900年,在她的指挥下以列强干涉清朝内政为理,派人围攻各国大使馆,也是个有脾气的老佛爷,慈禧是如何从小门小户的一介女流到手握清朝大权的老佛爷呢?最关键的还是嫁对了人!如果慈禧不嫁给咸丰帝她是没有任何机会接触权利核心的!
引子:1咸丰帝年轻的时候非常风流!2:慈禧老佛爷有着独特的笼络男人的手段!老龙给大家说一些和影视剧不一样的紫禁城!想象:在大家心里秀女是不是这样的!真实:清朝给皇帝选妃子时主要手段是选秀,而按他们的规矩!
1:入选的美人必须不能是普通百姓。2:而且秀女的年纪也有规定必须在13-17岁之间。3:其次就是清朝选秀对身材要求不是前凸后翘,而且宽大匀称!4:还有一个没有明说的规矩,那就是清朝的选秀官员很害怕美人祸国殃民,所以他们大多存了反向思维,为什么这些官员敢这么做呢?不怕皇帝怪罪吗?当然不怕,因为选秀只是初试,后面还有太后或者太妃来进行宫选,而这些女人也是这么选出来的,所以她们也不是很在乎女子的容貌,所以清朝皇帝虽然号称佳丽三千,不过大多都是歪瓜裂枣!想象:慈禧被后世丑化为一个心狠手辣残忍丑陋的恶毒老太形象!真实:慈禧进宫时17岁,同时进宫的女孩子很多都才13.14岁,有些还是小孩子没有发育起来,慈禧相对于来说还是非常有优势的,真实的慈禧能以小门小户的出身逆袭,说明在硬件上她是有优势的(美貌)!前期:前面老龙引子里面说了,咸丰年少为帝是一个非常风流的皇帝,十分好美色,慈禧在众多秀女中可谓鹤立鸡群,能得到咸丰的宠爱非常正常,慈禧在咸丰2年入宫封贵人,待了两年就被咸丰提拔做了嫔妃!可见慈禧必然在争宠这方面非常擅长。
关于慈禧在宫内的记录正史记载非常少,不过我们可以在慈禧晚年的回忆录中找到这么一句话来佐证“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妒我,为我所制”!回忆录的深入解读!其一慈禧入宫的时候非常漂亮,漂亮到宫中的女人都嫉妒她,一个女人如果能够因为美被所有人嫉妒,那她的容貌肯定是非常美丽的!
其二:为我所制,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后宫三千佳丽这么多人,那必然是尔虞我诈非常复杂,而慈禧可以制住这些嫉妒自己的人,可以说明她手段高超!
《缘》慈禧功于心计,进宫时她是地位低下的贵人,家庭出身没有任何优势,不甘心平凡的她在入宫后打听清楚咸丰非常喜好江南水乡的女孩子,于是把自己包装为一个温柔美丽的女子,在咸丰每日经过的地方日日唱歌希望引起咸丰的关注,功夫不负有心人,咸丰被她温柔甜美的歌声打动,宠幸了她,于是慈禧总算是得到了咸丰的宠幸,于是慈禧走上了一条逆袭之路………………
咸丰帝为什么会娶慈禧?
据说由于叶赫那拉氏跟爱新觉罗氏打了很多年,是世仇,于是叶赫那拉氏的族长曾经发过诅咒:“哪怕叶赫家族只剩下一个女子,也必将爱新觉罗灭亡。”
所以满清才有不跟叶赫那拉联姻的说法,而出身叶赫那拉的慈禧,最终将清王朝推向灭亡,于是这个说法就更为流传,所以很多人说是因为咸丰违反祖制,娶了叶赫那拉的女子,才导致最终亡国。
但满清并没有不跟叶赫那拉氏联姻的说法,叶赫那拉氏是满清的大贵族,一直以来清朝也都有跟叶赫那拉氏联姻的传统,除了慈禧之外,康熙的惠妃、乾隆的舒妃、光绪的隆裕皇后也都是叶赫那拉氏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允许娶叶赫女人为妃”的说法呢?主要还是因为慈禧太后祸害了满清,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说法。但这只是小说演义的说法,不足为信。
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头讲说努尔哈赤修堂子挖出一个碑,上头有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而建州就是后金政权的根基地,清朝后来果然就灭在叶赫手里头。
再说说咸丰是怎么娶的慈禧吧,咸丰当年刚上任的时候还是壮志凌云的,想要好好治理国家,也不怎么近女色,但经历过太平天国的打击之后,咸丰逐渐消沉,开始把心思用在了美色上。
咸丰先后有3位皇后,12名妃子,还不嫌够,咸丰十年的时候,他命人四处寻觅美女,带到后宫。当时慈禧17岁,外号兰姑娘,虽然她已经超龄了,但由于她是满族大贵族,所以仍有参选资格。
慈禧入宫之后被封为懿嫔,虽然她进宫晚,但由于生了个大阿哥,母凭子贵,很快就升到了懿妃,之后又封为懿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其实如果不是这个大阿哥的诞生,也就是后来的同治,慈禧也没有什么机会在后期影响中国几十年。主要是咸丰虽然妃子很多,共有19人,但他的生育率太低了,总共只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且次子还早早的夭折了,所以没办法,只能立这个大阿哥为太子了。
如果咸丰像康熙那样的生育能力,也来个九子夺嫡,再有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上位,那说不定中国还不会签订那么多的条约呢。
咸丰帝为什么会娶慈禧?
咸丰为什么会娶慈禧,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咸鱼想先与大家谈谈清朝的选秀制度。
自古以来,皇帝娶亲并不是一件你情我愿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古代婚嫁讲求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门当户对。结婚的双方可以不认识甚至没见过面,但必须符合以上条件才可以成亲。可见,普通人婚嫁都已经如此麻烦了,更何况皇帝。历朝历代,皇帝娶亲都有一套大同小异的选秀制度,清朝的选秀制度自顺治皇帝起规定:
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
从上面这段关于清朝选秀制度的规定来看,满清皇室只从满八旗中遴选秀女,原因就是清朝皇室禁止满汉通婚。而秀女入宫后会有一个“阅选”环节,即每几个秀女们站成一排,由皇帝和太后亲自挑选,选中者会被赏赐名号成为皇帝的女人,未被选中者则可以被赐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
而《清史稿》关于慈禧的记载开头便是:
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懿贵人。由此可知,慈禧是满族叶赫那拉氏,“被选入宫”就是说慈禧是通过选秀制度入宫的,所以她走的就是一条任何满族女子都可以走的平凡之路。她的父亲叫惠徵,惠徵当时所任的安徽广太道道台是一个四品官职,算起来家世也不算显赫,甚至有的野史还记载慈禧本是汉人,只不过后来辗转流离进入惠徵府邸,成了他的养女。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咸丰元年慈禧入宫被封为“贵人”,四年后升为“嫔”,六年晋为“妃”,七年即晋升为“贵妃”,这个速度堪称火箭般蹿升。
慈禧的晋升速度之快也可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咸丰一定特别宠爱慈禧,那么通过选秀制度被选出来的慈禧为何会受到咸丰皇帝的宠爱呢?
前面说过了,慈禧是通过选秀进入后宫的,而能成为皇帝的女人必须要通过“阅选”环节,即由皇帝本人看中才行。
所以慈禧肯定是被咸丰一眼看中的女人!
那么一个被男人在一群女人中间一眼就看中的女人,会有怎样的优点呢?对于清朝皇帝来说,门第不在考虑范围内,品德也不是第一次见面就能了解到的,所以能第一眼就迷住皇帝的一定是“相貌”,也就是说慈禧是凭借相貌成功吸引住咸丰的。
全天下的男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好色”,咸丰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现今流传着很多慈禧的照片,从照片来看慈禧并不出众,但要知道那时候的拍摄技术远没有今天的发达,而且慈禧的照片都是老年时期的,如果对比她与其他皇室女性成员的合照可以发现,慈禧的面容还算是正常的。
关于慈禧的容貌,慈禧晚年最为信任的宫女德龄曾在书中写道:
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
还有曾为慈禧画过像的美国画家卡尔也曾说过:
她的身体各部分极为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所以上面说了这么一堆,意思就一个,咸丰娶慈禧的原因就是相比于当年的其他秀女,慈禧的容貌算是最为出众的了,至于慈禧年轻时有多漂亮,这个咸鱼就不是很清楚了。
咸丰帝为什么会娶慈禧?
咸丰与慈禧“在一起”,是清朝制度使然,不以二人的意志为转移。
左至右——慈安、咸丰、慈禧
在这里,首先要说一下选秀不同于所谓的历史剧,无论“正剧”还是“戏说”。由于编剧们不懂清史,不了解清代皇室习俗,用胡说八道误导了观众。
中国封建王朝,历代都规定,宫女必取自良家女。清代,无论是宫女还秀女,暂且统称为“在宫内的女子”。二者都是在编制之内,享受一定的待遇。但二者有严格的区分。
待选的秀女,麻木而又愚钝
清宫嫔妃共分八个等级,即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都需要册封,虽然册封的典礼规格不同。
秀女一旦入宫,便享受贵人待遇,有些可以直接封“嫔”;宫女则是奴婢,要想升级,必须经过答应和常在两个阶段。
一、秀女
秀女必须是八旗少女,三年选一次。其目的正像清人吴振或指出的“或备内廷主位,成为皇子皇孙栓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
- 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旗籍女子中挑选,被选中的八旗秀女,有的可能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亲。
醇亲王福晋,光绪帝生母,也是选秀的对象,赐婚当时的醇郡王
选择作为后妃的秀女有严密的定制。秀女一般年龄在十三至十六岁,身体健康无残疾,公主下嫁所生之女也不能例外。
凡应选的旗女,私自结婚者,将由该旗都统治罪。
二、宫女
宫女,指在宫中供役使的女子。多是在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女儿中,每年选一次。宫女的上层,为宫中女官。清朝也选宫女,有的宫女入宫以后,还可晋封为内廷主位。她们在宫中的地位无法和秀女相比,主要是供内廷各宫主位役使。一般是入宫三年,或年满二十五岁,可出宫回娘家,另行出嫁。
一般说来,宫女并无等级之分,但根据她们服务的对象,其实际地位也有所差别
咸丰即位咸丰帝奕詝的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与道光帝感情甚好。在其暴病去世后,道光虚位中宫,不再立后。从这个角度讲,后来,奕詝被立为储君,未尝没有道光皇帝感情的倾向。
道光
奕詝,“长且贤”,又很仁孝;奕訢,虽为庶出,但“天资颖异”,能文能武。
道光遗诏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争斗,“道光二十六年立秋”立下奇怪的遗诏——“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
恭亲王奕訢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企图重振纲纪,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帝在位十一年,于1861年在内忧外患中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
避暑山庄,既是咸丰葬身之地,也是慈禧登山权力颠峰的出发点
慈禧掌权慈禧,叶赫那拉氏,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请注意,慈禧是按照程序被选入宫,她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同治帝载淳
慈禧刚入宫,号懿贵人,级别确实是最低的。咸丰四年(1854年)封懿嫔。因此,慈禧在后宫的“进步”速度,算不上快。
直到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慈禧生了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才进封进懿妃。到了咸丰七年(1857年),进封懿贵妃。——请注意,连皇贵妃都不是。
咸丰死后,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慈禧的侄子兼外甥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
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再度训政;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十月二十二日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