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上北周武帝多活二十年会怎么样?

北周武帝宇文邕,那是一个曹操类型的人物,他虽然只活了36岁,可是却在短暂的一生中,做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事情。

  1. 首先他诛杀了权臣宇文护。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帮助宇文邕登基以后,便独揽朝政,宇文邕为了夺权,设计诛杀了他。
  2. 其次他灭了北齐王朝,一统整个大北方。北周最强大的对手,当然是高家建立的北齐。他老爸宇文泰没有完成的事业,到他手里得到了妥善解决。
  3. 再者他改革府兵制,使得兵权重归皇帝所有。取消了兵源的民族限制,扩大了招兵范围,为后来灭北齐奠定了基础。

他18岁登基称帝,36岁就去世了。如果再给北周武帝宇文邕活上个20年的话,可能历史还真的要改写了。

01宇文邕至少会消灭突厥大军。

北周和北齐对峙的时候,在他们的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集团,那就是突厥。突厥人的兵马强盛,不管是北周还是北齐,都是要给面子的。

当年宇文邕就是为了给足突厥人面子,这才娶了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燕都之女做老婆,而且是正儿八经的皇后。

至是护将入,帝谓之曰:“太后春秋既尊,颇好饮酒。诸亲朝谒,或废引进。喜怒之间,时有乖爽。比虽犯颜屡谏,未蒙垂纳。兄今既朝拜,愿更启请。”因出怀中《酒诰》以授护曰:“以此谏太后。”护既入,如帝所戒,读示太后。未讫,帝以玉珽自后击之,护踣于地。又令宦者何泉以御刀斫之。泉惶惧,斫不能伤。时卫王直先匿于户内,乃出斩之。---《周书》

阿史那燕都可汗也是一位雄主,他带兵灭了柔然,击败了周围各路国家,成为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部落首领。

为了讨好突厥人,北周便与阿史那燕都可汗联姻,商量好了借助突厥的力量,一起消灭北齐王朝。

  1. 这对北周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突厥可汗的人马实在是不好控制,他们沿途烧杀抢掠,什么都干,就是不正儿八经地打仗。
  2. 为此宇文邕也十分头疼,直到突厥人突然带兵攻打北周幽州的时候,北周柱国刘雄战死幽州,引起了宇文邕的愤怒,于是他打算带兵北伐突厥。
  3. 这一年是公元578年,而前一年北周已经在宇文邕的带领下,灭亡了北齐,实力大增。必然是有足够的人马跟突厥人斗一斗法的。

只要南方的陈国不轻举妄动的话,以北周当时的实力,绝对是可以击败突厥人的。甚至可以将突厥提前从北方赶走。

02宇文邕会灭亡南陈,一统江山。

公元578年,宇文邕去世,而公元582年陈后主陈叔宝就已经登基称帝了,陈叔宝这货是个荒淫无道的君主,他的上台标志着南朝陈的灭亡。

公元589年,隋文帝就已经带兵灭了南朝陈,而这个时候距离宇文邕去世,也才不过11年时间罢了。

所以如果在给宇文邕20年时间,那么公元589年的宇文邕,才不过47岁,是最有精气神动兵消灭南陈的,这件事就没隋文帝什么事儿了。

甲午,帝入邺城。齐任城王湝先在冀州,齐主至河,遣其侍中斛律孝卿送传国玺禅位于湝。孝卿未达,被执送邺。诏去年大赦班宣未及之处,皆从赦例。封齐开府、洛州刺史独孤永业为应国公。丙申,以上柱国、越王盛为相州总管。---《周书》

隋文帝杨坚是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的老丈人,说起来跟宇文邕是一个辈分的人,两个人的年纪其实也差不多,宇文邕还比杨坚小了2岁。

当时宇文邕消灭北齐,其实就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了。杨坚是站在了伟人的肩膀上,把伟人的子孙给踢了下去,自己摘取了胜利的果实。

宇文邕在灭了北齐以后,第二年就南下,击败了南陈,彻底收复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地盘。如果他继续努力下去,先不管突厥人,一定可以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03宇文邕或许会把佛教给铲除干净。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中的一个武,其实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最初他对这件事也不感兴趣,不过他更加重视儒学。

在卫元嵩的提醒之下,宇文邕这才意识到,当时北周的寺庙太多,僧人也太多了。当了和尚是不用交税的,所以大量青壮年都跑去当和尚了,这不利于国库的收入。

这就好比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压力大,全都不结婚了,一旦不结婚,那房子卖给谁?土地又卖给谁呢?这些都卖不动的话,国库收入自然也得不到提高。

为此北周武帝宇文邕在综合了多方面意见以后,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他命人将寺庙大量捣毁,逼迫和尚们还俗种地,给国家交税去。

为了让手下工作人员都积极起来,宇文邕甚至下令,将寺庙里的一些收入,全部分给手下人,寺庙建筑也赐给王公大臣们。

那些不愿意还俗的和尚,要么就是被杀头了,要么就是南下逃到了南陈,希望保住佛教。所以北周武帝时期,中国的北方,基本上没了佛教。

如果再给宇文邕20年时间,那么他自然可以灭了南陈,而灭亡南陈以后,北周武帝宇文邕又会在南陈大兴灭佛运动。

要真是这样的话,可能我们国家现在就没有佛教的传承了。另外两个武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唐武宗两位皇帝。

总结:历史将接力棒交给了隋文帝。

所以说寿命决定了一切,当年司马懿因为活得长,所以熬死了曹操、诸葛亮、曹丕、曹叡,这才有机会谋朝篡位。

北周武帝宇文邕还比杨坚小两岁,可是他只活了36岁,而杨坚却活了64岁。所以杨坚接过了宇文邕的接力棒,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

由此可见,只要活得长,命运是可以发生改变的。宇文邕再有雄才大略,活那么点岁数,又能做多大的事情呢?

参考资料:《周书》

如果历史上北周武帝多活二十年会怎么样?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本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死的最为可惜的两个皇帝之一,另一个是后周世宗柴荣 ,两个人的国号都叫周,同样也是英年早逝,宇文邕三十六岁去世,柴荣三十九岁去世。

周武帝素有雄心壮志,早年被权臣宇文护把持 ,后来除掉了宇文护 ,继而一改北周颓势,灭掉了北齐统一了北方。

如果宇文邕不早死而是多活二十年的话,他是能够一统天下的,当时南边的陈朝已经衰弱无比,只要北周大军南下,南陈没有翻盘的可能。

可是事说到这里,宇文邕多活二十年是能够统一天下 ,可是他能够保住宇文家的江山吗?

我认为统一后的北周就像日后统一的隋朝一样,宇文邕如同杨坚,杨坚不照样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建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可是被儿子杨广一搞,隋朝不过是二世而亡,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而宇文邕也有一个败家儿子宇文赟,这位仁兄比杨广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宇文邕多活二十年,北周的江山依然会败在宇文赟手里,如同隋朝里面有李渊李世民父子这样的枭雄,北周里面也有杨坚这样善于隐忍的枭雄,能不能保住,还是两说。

如果历史上北周武帝多活二十年会怎么样?

可能多数人对这段历史了解很少,北周到底属于中国哪个朝代?发生了什么?下面我先介绍这段历史:

从中国历史各朝代上看,北周属于南北朝时期,准确的说这段历史被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也是中国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相当于唐朝后的五代十国。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在这时期发展受到特别严重影响的是中国文化。

北朝主要分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从上面这几个朝代看,实力最强的属北魏。虽说北魏国力颇强盛,但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因种种因素,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从而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下面重点说北周这个朝代: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建都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并继续攻取江北、淮南,统治区域扩大到长江北岸。公元581年隋所代,共历五帝、25年.

其实北周崛起是在宇文泰,真正发展到巅峰是在宇文邕时期,也就是后来的北周武帝。

那么为什么说,北周武帝时期是发展最巅峰时期?

其实宇文邕在接收北周时,北周也是相当的内乱,政权更迭频繁。宇文邕为避免走短命皇帝的老路,把北周从内乱倾轧中解救出来。他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诛灭宇文护势力,这也是周武帝宇文邕一生中最大的事。文护被杀后,北周的大权才真正开始掌握在宇文邕手中。宇文邕除去了心头之患,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在父亲宇文泰所建立的基础上,使北周转弱为强。

我们再看下北周武帝时期所做的重大贡献:

1.灭佛政策:宇文邕决定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周武帝不怕死后下地狱的威胁下诏“禁佛、道二教,经书、佛像尽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为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各地的佛寺都被拆毁,僧人都被勒令还俗。这政策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开始向国家纳税服役,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2.经济上,打击世族:周武帝对世族和豪族的打击,也很果断。世族大家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是南北朝时期普遍的现象,也是使历朝统治者大伤脑筋的一个严重问题。统治者和他们在争夺土地和劳动力上有矛盾,所以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地想打击他们。但打击的程度往往有限,总是缩手缩脚。周武帝规定得很严厉,凡“正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至死”。这一法令可以说是从北魏孝文帝创置三长以来,对大地主荫护土地人口最严厉的一次法令。这对当时的财政收入起到了支撑作用。

3.释放奴婢:周武帝即位后,于保定五年(565年)下诏:“江陵人年六十五以上为官奴婢者,已令放免。其公私奴婢,有年至七十以外者,所在官司赎为庶人。这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力发展。

4.工商政策:周武帝在保定元年(561年)宣布重新铸钱,命名为布泉,质量相当于之前的五倍,与五铢钱并行。周武帝还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便利于商业交往。增加财政收入。

4.军事上,实施府兵体制:周武帝下令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当兵本人可以免除租调和徭役,他们的家庭在三年内也可以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原来为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现在直接为朝廷所掌握。这是周武帝对府兵制所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也促进了军事上的发展。

5.攻灭北齐:宇文邕登基后,把目标定为消灭北齐、统一北方。建德六年(577年),宇文邕出兵,很快攻下邺城,俘获齐主,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为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在亲征突厥的途中病倒,同年六月丁酉日,宇文邕病情加重,在回到洛阳当天就病逝了,时年三十六岁。一代英主,就此陨落。

纵看,周武帝一生,致力于改革。他在父亲宇文泰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这是周武帝对府兵制所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他还注重广辟农田,兴修水利。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对当时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假若,如果周武帝能再续二十年生命,历史可能会重写,按照上述周武帝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及政策,或许最终完成统一全国的是北周。从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即便后来的隋朝杨坚统一全国,也是建立在北周的基础上的。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