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吗?为什么?
道光皇帝算不上败家子,甚至可以说,他还是十分节俭的一个皇帝。不过他所谓的节俭,是在小的地方,在大事上,他可大方得很,比如他的陵墓,比清朝任何一个皇帝的陵墓,所花费的资金都要多,还有那么多来历不明的金丝楠木,的确是令人匪夷所思。
01道光自己过日子,总是显得很节俭。道光是一个表面上非常节俭的皇帝,他节俭的作风传扬出来以后,那些大臣们为了拍马屁,也都争相开始节俭。
- 道光皇帝的补丁。
道光皇帝的龙袍有了破洞,居然不立马换一套,而是让人给他打个补丁。这件事被百官们发现以后,他们回家纷纷把自己的衣服给戳破了,再让人给缝补起来,以表示自己的节俭。
每次上朝,就好像丐帮帮主召开帮中大会一样,越像乞丐的官员,越容易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
- 有一次道光皇帝看到大臣曹振镛的官袍上也有一个补丁,他的兴致就来了,他问曹振镛,你这个补丁补一次要多少钱?
- 曹振镛心想,内务府里的那帮人帮皇帝打补丁,肯定是要吃回扣的,所以不能报太低,要不然就得罪人了。于是曹振镛,壮着胆子说三钱银子,这已经是补丁的天价了。
- 可是道光皇帝听了以后,立马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自己打一个补丁,内务府就要付出去五两银子。
知道实情以后,曹振镛也是吓了个半死,这帮内务府的太贪心了,所以连忙解释,这补丁是家里人打的,不值什么钱。
为此道光皇帝心里那叫一个烦躁,打个补丁都要收费,实在是太浪费了。所以道光索性就让后宫的嫔妃们比赛做针线活,以后这一块的开支就交给她们来节省了。
- 道光皇帝过大寿。
道光生日到了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争相前来,要给道光过寿。可是给皇帝祝寿,自然是要带礼物的。
大家都知道道光皇帝喜欢钱,平日里那么节省还不是为了钱吗?所以这回大臣们一个个都送了非常名贵的物品给道光,比如说珍珠玛瑙翡翠等等。
收了这么多名贵的礼物,道光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一高兴,那就要赏赐点什么。可是道光节俭啊,根本不会赏赐什么好东西。
于是道光想了个办法,请大家吃大餐。能够吃上御膳房的菜品,百官们还是比较高兴的。一个个兴冲冲赶过去赴宴,结果娘希匹!道光居然请百官一人吃了一碗打卤面,想吃第二碗都没门。
02他自己节俭,可是官员们却各种贪污。道光皇帝的节俭是真的出了名了。但是整个大清国,只有他一个人节俭,又有什么用处呢?当然是没用的。
道光把钱省下来,是希望用在治理国家之上,这跟慈禧有着本质区别。可是道光省下来的钱,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手底下的那帮贪官给贪污了。
早在乾隆时期,贪腐的官场就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到了嘉庆年间,他虽然杀了最大的贪官和珅,却没有对官场的风气做出过任何调整。
道光皇帝的能力就更不行了,别说整顿吏治,他连国家经济的局面都搞不清楚。当时可以说遍地都是贪官,每个官员都想着中饱私囊。
这么一来国家就越来越贫困了,百姓和国库都没钱了,官员们一个个富得流油。道光皇帝为了解决朝廷没钱的问题,不想着改革吏治,而是采用了蠢办法,那就是抄家和卖官。
- 抄家我们很熟悉,道光这是学了他祖先们的手段,雍正抄曹寅家,嘉庆抄和珅家,这都是给朝廷创收的好手段。
- 此外就是卖官了,虽然康熙当年为了对付三藩,也曾经卖官增加军饷,可是卖的都是一些荣誉职称,没有实权。
- 但是到了道光的时候,卖官基本成为了道光创收的重要手段。而且卖的已经不是什么虚职了,而是正儿八经的父母官。
当时县官、府官都是在买卖范围之内的,这帮人是百姓的父母官,他们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官,自然是要从百姓身上赚回来的。
这么一来,其实到头来还是朝廷吃亏。为什么呢?因为百姓能够承受的压力就这么大,税收都被官员剥削走了,他们还能拿什么交给朝廷呢?
03解释不清的清慕陵金丝楠木。从明朝后期开始,其实金丝楠木就已经很难找到了。康熙、乾隆这些皇帝的陵墓里,都没什么金丝楠木,嘉庆的陵墓里都是用松木代替的金丝楠木。
道光皇帝作为一个节俭了一辈子的人,居然在自己的皇陵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丝楠木,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 首先,这些金丝楠木是哪里来的?价值不菲几乎已经达到无价之宝的金丝楠木,极有可能是道光高价从越南等地偷偷购买回来的。
- 其次,道光一辈子节俭,陵墓里却用这么多金丝楠木,这合适吗?当然不合适,所以很多人认为道光皇帝的节俭,那是比较虚伪的。
- 再者,道光皇帝的陵墓规模,是清朝皇陵中最小的,甚至没有方城和明楼,这是不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做法呢?
由此可见,道光皇帝所谓的节俭,其实都是在小处着手。他省了一辈子,或许都买不到一根金丝楠木。
总结:道光不是败家子,却也没什么大智慧。道光皇帝这辈子就希望稳稳当当地度过,当时洋人已经打算和清朝做生意,并且打开了通商口岸。就算是这样,道光皇帝也没想着在这些方面做出一点成绩来。
在道光皇帝看来,这些新鲜玩意儿,跟他守旧的思想完全不匹配,所以他宁可卖官鬻爵,也绝不去从通商口岸上探索生财之道。
结果导致清朝是越来越穷困落后,他统治的30年里,正是清朝逐渐走向落后的30年。由此可见承上启下的作用多重要,而道光显然是没有做好这一点。虽然没什么太大的过错,可是道光也算不上有什么作为。
参考资料:《清史稿》
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吗?为什么?
要是单方面扣字眼扣细节的话,道光帝不算败家仔,因为他节俭啊!
但是放眼大局来看,道光帝的确算是败家仔,因为他是清朝第一个割地赔款的皇帝,这样不算败家仔,算什么?
可能有人认为康熙帝和雍正帝时期签的条约就割出不少土地,道光帝这个不算什么,其实这个有点冤枉康熙帝和雍正帝了,只能说他们两位皇帝的局限性太严重,所以确定边界方面,吃大亏了,因此白白便宜了北边的北极熊,可以批评他们,但是没必要说人家是割地了。
更何况还有一个关键,就是道光帝即使以身作则的节俭,但是效果并不好啊,可以说失败至极。
所以道光帝真是一个极品败家仔啊…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吗?为什么?
清朝有个奇葩的皇帝,就是道光皇帝,历史说他是节俭的皇帝,其实就是败家仔,所谓的节俭都是做给别人看的,虚伪的很啊!
大家都知道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我们的的香港被割让出去,就是道光皇帝在位时签订的,你不能不说他是败家子吧,都割地赔款了,拿着祖宗的财产侍奉洋夷,能不是败家子吗,妥妥的败家到了极致啊!清朝连几千的英国军队都打不过,实在丢脸到家了!打输了,还割让了香港岛,赔英国1300多万两白银,最后总赔了近3000万两白银,你能说道光不败家吗。普通人一两银子都够过一个月了,三千万两白银啊,这可是天文数字啊,这些银子你以为是道光自己拿私房钱赔吗,那都是搜刮百姓,对百姓苛捐杂税收上来的钱赔出去的,都是百姓的血汗钱,何况道光和那些贪官从中还捞了不少油水,无能的道光打败仗,又割地又赔钱,而且还祸害了老百姓,自己依然吃香喝辣的,这样的皇帝不是败家子是什么呢!
可道光皇帝却标榜自己是个节俭无比的皇帝呢,其实那都是装的,装给别人看的,道光是外俭内奢,虚伪假装的很,非常无耻厚脸皮的一位皇帝!道光常常叫大家节俭,自己也经常穿有补丁的衣服,官员也纷纷穿破旧衣服,穿的越像乞丐越受道光喜欢!可事实都是装的,道光龙袍一个补丁就要五两银子啊,那么多补丁就需要很多银子啦,这很败家啊!衣服补个补丁,随便拿块布补了也就是啦,一文钱都不用,可道光一个补丁就要五两银子,这就很败家了!道光虽说表面假装节俭,其实内里搞奢靡。道光每次过生日,都要求官员送贵重的礼物,既然别人送礼,你皇帝也多少回个礼吧,而道光的做法就是每个官员吃一碗打卤面,实在抠门,虚伪到家了!
道光的陵墓极其豪华奢靡,比清朝所有的皇帝陵墓都要豪华!可表面上看道光的慕陵挺寒酸,其实内里有乾坤啊,陵墓上的建筑用的都是金丝楠木作料,康熙乾隆的陵墓都没有用金丝楠木,可道光却全用了,说自己节俭其实就是败家,道光的陵墓就修了两次,用的花费,是清朝所有皇帝花费最多的,你能说他不败家吗!你堂堂正正败家,还算是个真小人,可你败家还假装自己最节俭,最让人厌恶了,这是虚伪无耻到家了!这就是道光皇帝,一个比较无能又败家的皇帝,关键是虚伪厚脸皮!
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吗?为什么?
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虽不是一个“败家子”,但也是一位治国无力、才德不强、性格软弱的无奈之君。
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吗?为什么?
道光算不上败家子
道光出名的地方是他的抠逼劲儿
古往今来能做到节约的皇帝屈指可数,能做到以节约为乐趣的皇帝恐怕仅道光一人。道光皇帝每天致力于压缩满清朝廷的日常开销,希望能给自己的后代多留些家底。虽说,这是一件造福后世的好事,但是,朝廷官员却没几个爱过抠门的日子。为了多捞些灰色收入,胆大的官员不惜暗中敛财把道光蒙在鼓里。
道光有个独特的习惯,那就是,经常在上朝的时候跟手下的官员询问物价。每逢早朝,道光都会兴致勃勃的点名提问:“今天肉价几何?”、“昨日买两斤鸡蛋要多少钱?”然而,很少有官员正面回答道光的问题,他们不是胡乱搪塞过去,就是干脆回答不知道。
这倒不是因为满朝文武皆贪,道光时期的文武百官中有很大一批寒门子弟,他们自然了解市场上的物价,只是,害怕贪官奸党报复罢了。虽说,道光已严格削减宫人开销,可是,内务府的大臣们哪会乖乖舍弃这块大肥肉?
他们串通一气,在民间以正常价格采购日常用品和食材,回宫后又拟造账目,成百上千倍的从国库里报销。某次,道光皇帝看大臣曹振镛的裤子上打了几个补丁,就好奇的问道:“爱卿裤子上的补丁是花多少银子补的?”曹振镛仓促间胡乱应付道:“也就三两银子。”就是这么一句直接让道光龙颜大怒,当即宣召内务大臣问道:“上次修补朕的龙袍怎么就花了一千多两银子呢?”
内务大臣急中生智,沉稳对答,说皇帝的衣装自然与普通人不一样,龙袍打补丁必须得送到苏州城找最好的裁缝,还得用上最好的面料。况且,龙袍非比寻常,运送的过程中得请镖局做保,若非如此,龙袍有失我们的脑袋恐怕就要搬家了,所以说,一千两银子一点都不贵。
这番辩驳有理有据,道光无话可说。
后来,道光又对食材的价格产生了好奇心,又召见了内务官员,询问鸡蛋的价格。内务府官员早就有了糊弄道光的经验,回答道:“每个鸡蛋三十两银子。”道光一听,大为震惊,没想到小小的鸡蛋竟然如此昂贵。换算成今天的物价,三十两银子的购买力约等于四千多块钱,道光平日里吃的天价鸡蛋必定是内务府从中捣鬼。
某次,道光接见曹振镛的时候问他早餐吃的什么,曹振镛想也没想就回答道:“臣早上喝了碗稀粥,还剥了个鸡蛋吃。”曹振镛哪里知道宫里的鸡蛋早已今非昔比?道光听罢心下不爽:“爱卿这日子过得也太滋润了吧,居然还能吃得起鸡蛋。”道光这一席话把曹振镛直接吓得跪在了地上,很明显皇帝着了内务府的道了,自己不明不白的成了贪官污吏。
曹振镛尽量替自己开脱,说:“今天吃的鸡蛋都是自家养的老母鸡下的,并不是在市面上采购的。”道光一听,十分高兴,原来,还有养鸡下蛋这么实惠的事,当即和皇后一起在后宫搞起了养殖业,让宫里的鸡蛋自给自足。
历史上,清朝道光皇帝称得上是一个“败家仔”吗?为什么?
道光時,中國天災人禍不斷,皇帝厲行節檢,大臣工作不易。要說敗家,要感覺乾隆比較敗家,文治武功什麼都想占,而且還要做到最好,還經常四處遊玩,兩任皇后因此喪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