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哪个皇帝的一生最具戏剧性?为什么?
导语:
明朝乃至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皇帝,应该要算明英宗朱祁镇了。这老哥最近出镜率特别高,为什么呢?因为朱祁镇是两次登基,且都是拥有实权的皇帝,这在历史上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了。他也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敌人抓了去的皇帝。
明英宗身上到底藏着多少秘密?我们现在根本就无从得知。在《明史》中只有北狩这两个字来形容明英宗在北方一年多的生活,其实这过程一定相当刺激。
01朱祁镇亲征失败,成了两边都不要的皇帝。朱祁镇登基的时候才不过8岁大,所以20岁之前的朱祁镇,一直都没有掌权,这段时间的明朝出现了一个小盛世,跟他半毛钱关系没有。等到他亲政以后,决心发动一场对瓦剌人的战争。
明日于土木驻营。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顺天目录》
瓦剌人总是入侵明朝的疆土,伤害明朝的百姓,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没打过仗的明英宗就这么出马了。结果20万大军死伤殆尽,名将们也都全都战死。
- 朱祁镇本人也在这一场战役当中,无情地被瓦剌人给抓了。这家伙一口气击败明军不说,还抓了一个大家伙。瓦剌人自己都没想到,战争的成果如此丰厚。
- 既然拥有了朱祁镇这个皇帝,那瓦剌人当然打算好好敲诈明朝一笔。瓦剌人还在家里盘算着要多少钱和土地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到了瓦剌人的大营,明朝居然又立了一个新皇帝,并且表示,不管瓦剌人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不会答应。
- 瓦剌人这下子崩溃了,以为拿到的是一个宝,没想到一眨眼就成了一根草。明朝新立的皇帝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他上台丝毫不会在乎哥哥的死活,这才是瓦剌人最头疼的地方。
结果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朱祁镇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人。他在瓦剌人这边,人家还得好吃好喝地供着,但是却不能把他变成钱。而明朝那边又不希望朱祁镇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
一时间,权倾天下的朱祁镇,居然成了谁也不想要的货色。朱祁镇身上的主角光环就这么消失了。直到一年半以后,瓦剌人才把朱祁镇给白白送了回来。
02朱祁镇在瓦剌这一年半的时间,究竟是怎么度过的呢?这是比较神奇的事情,因为朱祁镇被敌人抓了去,居然被好端端送了回来。那么他在瓦剌的一年半时间,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呢?他是如何应付的呢?
明日,也先设宴饯上皇于其营,善侍。也先与妻妾以次起为寿。酒中,令善坐。上皇亦曰:“从太师言,坐。”善曰:“虽草野,不敢失君臣礼。”也先顾羡曰:“中国有礼。”罢酒,送上皇出。明日,宴使臣。又明日,伯颜帖木儿设宴饯上皇。---《明史纪事本末》
其实朱祁镇在瓦剌军中日子过得还真不错,他完全不像宋徽宗和宋钦宗那么惨,在这里他被奉为上宾,每天都是好酒好菜伺候着,长达一年多时间。瓦剌人为什么要这么款待朱祁镇呢?这里面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 首先当时蒙古内部并不团结,太师也先所领导的瓦剌人,和蒙古大汗脱脱不花之间本身就在争权夺利。现在瓦剌获得了朱祁镇这位大明皇帝,自然希望将来与脱脱不花开战的时候,朱祁镇能够利用大明的力量帮他一把。
- 其次朱祁镇是个非常善于交际的人,他被俘虏以后,在瓦剌军中结识了不少好友。尤其是他跟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尔的关系相当到位,时常受到他的照顾,朱祁镇甚至给伯颜帖木尔的几个儿子都起了汉名。在分别的时候,两人更是泪眼相对,依依惜别。
- 再者朱祁镇不是一个人被抓,有一大帮子臣子跟在身边。而且明朝那边也没有垮台,实力依旧非常强大。瓦剌如果虐待朱祁镇的话,必然要考虑到是不是会遭到明朝的报复。毕竟他们这一战已经杀了不少明军,抢了不少战利品,得了便宜卖个乖谁还不会呢?
所以说朱祁镇在敌对军营中,好吃好喝地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估计回到明朝的时候,都给养胖了。能够有这样的经历,在历史上,还真的是非常少见的。
03回来以后的朱祁镇,被囚禁7年,夺权后又做了8年皇帝。在于谦等人的坚持下,朱祁钰终于妥协,选择将朱祁镇接回来。不过回来以后的朱祁镇只能以太上皇的身份被幽禁在后宫之中。
这一段日子就比较凄凉了,因为朱祁镇的存在始终都是朱祁钰的一个障碍,所以朱祁钰不断给朱祁镇施压,将他的生活条件不断降低,简直跟坐牢没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的朱祁镇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据说他的皇后必须要做女红补贴家用才能保证朱祁镇一家子的生活开销。
而宪宗时为太子,雅知后不欲废,已感后意。因言上,令他妃殉,迁后外王府,而留养二女于宫中。唐氏者,景帝妃,都督唐兴女也。以景泰七年进宫,八年封皇贵妃,宠幸冠后廷。尝乘马随帝游西苑,马惊妃堕,帝乃命中官刘茂,选御厩之最良者,日控习以待。天顺元年二月革封号。成阝王死,群臣议殉葬。及妃,妃无言,遂殉之,葬金山。---《胜朝彤史拾遗记》
我觉得这个记载就有点不实在了,朱祁钰如果真的要搞你,你做的女红能卖得出去?要是心狠点直接毒死你,岂不是更方便?所以说这是一种夸大的说法。
但是我认为这个时候的朱祁镇肯定是没有在瓦剌生活的那么舒服了,所以他甚至会怀念瓦剌的日子。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夭折了,所以朱祁钰并没有继承人。在他病重的时候,朱祁镇在老娘和石亨等大臣的帮助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取了皇位。
朱祁镇再次上台以后,仅仅一个月,他弟弟朱祁钰就死了,死因大家都明白。此外于谦也被诛杀,朱祁镇重新掌权。
他第二次做皇帝以后,又掌权8年之久。传奇性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难道说朱祁镇真的有非同常人的本事?
总结:传奇的人生,平凡的能力。朱祁镇治国能力真的非常普通,前期若不是有一帮大臣辅政,根本就不会出现小盛世。后期就显得一塌糊涂了,尤其是重新夺权以后,朱祁镇的手下人全都是一堆奸臣。
石亨这些人利用帮助朱祁镇复位这件事,开始在朝中兴风作浪,他们又没有能力治理国家。所以那个时候的明朝,是非常混乱的。
不过这不能掩盖朱祁镇传奇的一生,能够在敌方的军营中好吃好喝地生活一年多时间,回来以后被囚禁了7年时间却没有被弟弟弄死。7年后居然重新夺权上位,再次做了8年皇帝。我很难想象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来。
参考资料:
《明史》
《胜朝彤史拾遗记》
《明实录》
《明史纪事本末》
明朝哪个皇帝的一生最具戏剧性?为什么?
我是玲读历史,这个问题我来解答!
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要论谁的人生最富有戏剧性,我认为非明英宗朱祁镇莫属了,他曾经历过刻骨铭心的人生四部曲:由皇帝-俘虏-囚徒-皇帝。在明朝历史上,朱祁镇是唯一登基两次的皇帝,更为传奇的是他还做过敌军的俘虏,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里也是件极为罕见的事情。
重用宦官王振,土木堡之战被俘王振是一个不简单的人,永乐末年,他曾在老家县里做过教官,后来朝廷要在地方挑一批地方上的学官,王振察觉到这是一次飞黄腾达的好机会,于是他便净身入宫做了宦官。当时,宫里的太监大多没有文化,能识文断字的王振便在这个群体里脱颖而出了,后来,宣宗认为他是个人才,便把他派去侍奉太子读书。
狡猾的王振利用与太子朱祁镇朝夕相处的时间,使尽各种伎俩,深深赢得了太子的信任,我认为这是朱瞻基无意中,亲手为自己的儿子埋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
纵观历史,帝王如果“亲奸佞,远贤臣”,那么这个朝代离没落也就不远了。朱祁镇即位后,王振深得他的信任和依赖。太皇太后在世的那几年,王振还稍微收敛一些,等到太皇太后去世后,他便开始结党营私,控制锦衣卫,权倾四海,开启了他的擅权专制大道。
王振还是一个极度贪婪的人,因为他的私欲,激发了明朝和蒙古人的贸易摩擦,此时的也先部落是瓦剌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支部队,于是一场战争在也先的筹划下悄悄拉开了帷幕。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挥刀向大明帝国发动了进攻,战争就此全面爆发。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决定亲征,在粮草和人马还未完全筹备好的情况下,朱祁镇便踏上了征途,但这场战争,最终以明军的全军覆没外加朱祁镇的被俘而告终,这场战争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战”。至此,明英宗正式由身份高贵的皇帝转变成了俘虏。
明英宗朱祁镇的俘虏生涯朱祁镇虽然政治才能一般,但是这个人有一大优点就是人缘特别好,他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却能对身边的人礼遇有加,正是他这种独有的特质,助他在敌人那里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被俘的日子里,他依然保持着谦谦君子的特质,对敌人也非常注重礼节,他还感化了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二人成了朋友,这样看来朱祁镇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也许正是因为他的高情商才铸就了如此传奇的人生吧!
朱祁镇在瓦剌做了将近一年的俘虏,而北平城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祁钰在朱祁镇被俘的日子里,临危受命,做起了皇帝。
朱祁镇千盼万盼,终于结束了俘虏生涯,被接回了大明朝,但此时的景泰帝朱祁钰已然尝到了皇权的滋味,为了不让哥哥抢走皇位,他把朱祁镇安置在南宫的一处房子里,但是这里的生活条件极差,朱祁镇与钱皇后在此过了7年艰苦的生活。
南宫复辟,朱祁镇重新执掌皇权朱祁镇做了七年的太上皇,这期间朱祁钰一直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可想而知朱祁镇被困在南宫的这段日子里,过的也是比较凄凉的。
朱祁钰贪恋皇权,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结果天不遂人愿,朱见济做了没多久的太子就夭折了。乘着朱祁钰病倒之际,孙太后和石亨、徐有贞等人里应外合,发动了“夺门之变”,朱祁镇成功复辟了。
结语玲读历史认为,朱祁镇的一生是极具戏剧性的,他的政治才能一般,而且容易“亲奸佞,远贤臣”,比如前期他重用宦官王振,结果导致自己在土木堡被俘。后期他又听信石亨、徐有贞等小人谗言,诛杀了大明忠臣于谦。
朱祁镇最大的优点就是待人宽厚,重情义,原配钱皇后一生无子嗣,而且后来又瞎又瘸,但朱祁镇始终都没有嫌弃她,还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由此看来朱祁镇是一个很仁慈的人。
不管怎么说朱祁镇能两度登基,这就非常不简单了,他的人生真的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明朝哪个皇帝的一生最具戏剧性?为什么?
明朝奇葩皇帝,一生沉迷于炼丹,只想长生不老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不少皇帝沉迷于丹药,就连一些雄才大略的皇帝,也免不了落入俗套。汉武帝、唐太宗晚年都沉迷于仙丹。雍正皇帝也对丹药深信不疑。这次说的这个皇帝,不仅沉迷各种丹药,自己还亲自动手炼丹,为了炼丹甚至倦怠朝政,拜访各种奇人异事,修道几十年,只为探寻仙丹的奥秘,此人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
嘉靖能坐上皇位可以说是运气大过实力,嘉庆的上一任正德皇帝,一生没有子嗣。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皇帝如果没有子嗣继承皇位,那就由兄弟接任。嘉靖刚上任时,年纪轻轻,精力充沛,每天都勤于政务,从不松懈。他人用贤臣,清楚奸党,抑制地主发展,把土地分给农民,减轻农民负担;控制官员权势,将政权交给内阁行使等。在他早期的治理下,明朝发展的很稳定,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
但在嘉靖26岁的时候,他在位已有十年时间,后宫众多佳丽可是却从来没有谁怀有身孕。这不得不让他怀以是不是自己的生育能力有问题。皇帝拥有子嗣自然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王朝的继承人问题。而对嘉靖皇帝来说,这个问题又尤其关键。因为他的皇位是从他堂兄正德皇帝那里继承过来的,所以他并不是正统继承皇位的人,这一直是他心有余悸的地方,所以他一定想要有自己的子嗣。
此时一个名叫邵元节的人出现了,是一位非常出名的道教大师。邵元节早在嘉靖三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征召到了朝廷。当时明朝各地的水灾、旱灾、地震都非常频繁,所以嘉靖帝就委任邵元节向上天祈祷,保佑大明王朝国泰民安。同时也祈祷皇帝能够早生贵子。
邵元节在祈祷天灾不要降临方面并不太成功,各地的灾害还是接踵而至。不过,嘉靖帝在1533年的时候有了第一个儿子,几年后又接着有皇子和公主出生。皇帝把这些孩子的出生归功于邵元节祈祷所起的作用。刚好当时道术盛行,这也就使得他对道教玄学愈发的信奉,还大力提倡整个国家信奉。
之后又对道教的炼丹术颇为痴迷,这位皇帝本着求人不如求己的原则,找不来想要的丹药,那就自己动手动丰衣足食,自己炼呗。于是他把大量精力和心血都放在了炼丹上,如果治理朝政有这个劲头,说不定嘉靖能成为个名垂青史的皇帝,因为嘉靖皇帝确实是个很聪明的人。
嘉靖帝虽然身处道宗,身练道法,但为人却与到家宗旨毫不相符。他性格古怪,脾气暴躁。他所炼的丹药不是秦始皇之类所练的长生不老丹,而是从一些普通的补气,补血,到治愈自己的不育之症的丹药,这类丹药不同寻常,所需要的原材料也是十分罕见,多数是一些左道旁门之类的,而这类没什么安全性的丹药炼制而成之后,嘉靖会让一些人试服丹药,甚至一些王宫大臣也会被逼试服。
有些丹药毒性猛烈,试服着有可能会当场暴毙,一些毒性弱,效率低,试服者当时没什么异常,嘉靖才会服下。然而日积月累,毒性弱的在他体内积累的也越来越多,身体也就随之每况愈下。
嘉靖也算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了,他执政的前期,国家发展还挺好,可到了后期,从一开始只想治疗不孕不育,到最后变成了极端迷信的道教徒,他人生的后来20多年都在致力于炼制出能使他万寿无疆的长生不老药,结果却因长期服用丹药导致重金属中毒。他晚年时期经常无缘无故发怒、痴呆,这些症状都是拜他亲自炼制“长生不老药”所赐,也是令人惋惜。
明朝哪个皇帝的一生最具戏剧性?为什么?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历经十六帝,要说其中最据戏剧性的皇帝,那一定非明英宗朱祁镇莫属了,可以说在整个中国的帝王史中,朱祁镇的一生都是十分戏剧的。光两次登基这一点就已经能秒杀大多数皇帝了。历史上两次登基的皇帝只有五位,分别是晋惠帝司马衷、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明英宗朱祁镇和溥仪。晋惠帝就是那个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他复帝位后被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皇帝;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第一段皇帝生涯是处于他们的母亲武则天的掌控下,也为傀儡皇帝;溥仪就不用说了,前一段三年的皇帝生涯还年幼,无实权,到了1917年张勋复辟后才当了十二天的皇帝就又下台了,后来在伪满洲国当皇帝也是傀儡。如此可见明英宗朱祁镇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登基还两次都握有实权的皇帝,而且他也是明朝唯一一位被外敌俘虏的皇帝。那么他这一生究竟有多戏剧呢?
一、亲征被俘,受夹板气
由于明宣宗英年早逝,年仅8岁的朱祁镇就早早的接过了帝国的权棒,由于年幼,国事暂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正统八年朱祁镇正式亲政,他励精图治,宠信王振制衡文官集团,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年前瓦剌逐步强大,并且经常骚扰明朝边疆,瓦剌的首领也先也经常以朝贡为由骗取朝廷各种赏赐。当时的明朝是按照使者人头数派发赏赐的,瓦剌就不断增加使者人数,最后竟高达三千人,这引起了王振的不满,就下令减少给瓦剌的赏赐。也先就以此为借口出兵攻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年轻气盛的朱祁镇就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谁知土木堡一战后明朝二十万精锐全军覆没,朱祁镇自己也被俘虏。
瓦剌俘虏了明朝皇帝,杀肯定是不能杀的,拿他来要挟朝廷还是可以的,就在瓦剌盘算着该怎么狠狠地敲诈朝廷一番时明朝居然废了朱祁镇的帝位,又立了一个新皇帝,也就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朱祁钰根本就不顾自己哥哥的性命,准备跟瓦剌拼死一搏了,这就让瓦剌很头疼了,对朱祁镇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明朝那边呢对接回朱祁镇这事也不上心,最后朱祁镇在瓦剌白吃白喝一年多后朱祁钰才勉强接回了自己的哥哥。
二、外域受苦?实则不然
朱祁镇在瓦剌这一年多,除了居住环境确实不如在皇宫外,其余条件其实是相当不错的。《明史纪事本末》就有记载:明日,也先设宴饯上皇于其营,善侍。也先与妻妾以次起为寿。酒中,令善坐。上皇亦曰:“从太师言,坐。”善曰:“虽草野,不敢失君臣礼。”也先顾羡曰:“中国有礼。”罢酒,送上皇出。明日,宴使臣。又明日,伯颜帖木儿设宴饯上皇。
可见在瓦剌朱祁镇是这个请完那个请,顿顿吃的都挺好,那么瓦剌又为何要如此优待一个明朝废帝呢?
首先当时蒙古内部已经十分不团结了,也先跟蒙古大汗孛儿只斤·脱脱不花本身就在争权夺利,倘若真有一天要与蒙古大汗开战,瓦剌肯定是希望能够通过朱祁镇来借助明朝的力量。其次朱祁镇本身就是个交际花,在瓦剌没多久就结识了许多好友,跟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尔关系更是十分的好。朱祁镇还给伯颜帖木尔的几个儿子起了汉名,最后分别时两人也是十分不舍,泪眼相别。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明朝当时并没有垮台,实力依旧十分强大,如果瓦剌敢怠慢朱祁镇,不管朱祁钰喜不喜欢自己这个哥哥,明朝为了面子也会报复瓦剌。既然瓦剌已经从土木堡一战中得到不少好处了,也就没必要为难朱祁镇,得了便宜卖个乖也不吃亏。
三、回国软禁,再次复位
在明朝击退瓦剌的进犯后,朝廷内就有许多大臣上书朱祁钰要接回朱祁镇,朱祁钰品尝到了皇权的滋味,自然不愿意接回哥哥,他还对大臣说“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于谦看出了朱祁钰的不安,以一句“天位已定,宁复有他”让朱祁钰安心,这才接回了朱祁镇。不过朱祁镇回国后也只能做一个毫无实权的太上皇,被软禁在南宫。
软禁的这段日子实属凄凉,比在瓦剌苦多了,朱祁钰也不断降低自己哥哥的生活条件,给朱祁镇施压,这让朱祁镇每天都过的十分惶恐。朱祁钰还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还把南宫附近的树都砍完,以免有暗中联络太上皇的人藏匿于此。朱祁钰做的最过分的一件事就是将英宗亲征前立的太子废除,改立自己的儿子,这有悖于自己当皇帝前的誓言。而他新立的太子朱见济也在次年就夭折了,年仅五岁,之后的几年里大明王朝都无太子。
景泰八年朱祁钰突然病重,又由于太子储君之位空空,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知道该由何人接替这皇权。此时,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不久后就发动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再次登基。不过说来也好笑,朱祁镇登基后忙着处理于谦等大臣,都忘了自己哥哥的帝位还未废除,直到二月初一他才想起将朱祁钰废为郕王,所以在正月十七到二月初一这段时间明朝一直是有两位合法皇帝并存的状态,也是奇事。
四、传奇人生,功成身退
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又做了八年皇帝,经过土木堡之变以及南宫软禁后朱祁镇成长了许多,开始任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就连永乐一朝就开始囚禁的“建庶人”也被他释放了,在驾崩前又下旨废除了殉葬制度,这一系列政治举措都比他第一次当皇帝时的任性强多了。
明朝哪个皇帝的一生最具戏剧性?为什么?
我认为是明武宗,他追求自由,多次想逃离皇宫,一班大臣多次追赶,苦苦相求。
明武宗曾逃到边界,真好遇到蒙古大名鼎鼎的小王子,他指挥部队大败蒙古军队,据说他还亲自杀死三个。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后史书上出现两极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而且,他在位时臣下仍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总体上仍有可称道之处。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所以说他又是一个好的将领。
另一方面说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历史学家对此颇有分歧,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武宗只不过只是喜欢玩乐,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人。从其所指挥的应州大捷来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皇帝。
明朝哪个皇帝的一生最具戏剧性?为什么?
我认为最具有戏剧性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
宣德十年(1427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1449年),受太监王振的怂恿,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兵败被俘。
在危难之际,明朝兵部侍郎于谦,说服孙太后,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史称明代宗,很快稳定了军心民心,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瓦刺首领眼看无法从朱祁镇身上得到好处,又屡次被明军击败,于是派人南下求和,说愿意放朱祁镇回去。
明代宗将朱祁镇迎回京后,幽禁于南宫达七年之久。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在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拥戴下,策动夺门之变,废杀明代宗和功臣于谦,成功复辟,再次登上了皇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