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

诸葛亮智商高,喜欢故弄玄虚,这是关羽张飞这种武将最讨厌的。而徐庶智商也高,可是为人处世比较低调,自然是受到关羽张飞的喜爱了。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来诸葛亮,徐庶是不请自来。

两个人的出场方式,其实已经注定了关羽张飞对他们的态度会不一样。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一件感天动地的大事情。不少人都觉得刘备对诸葛亮十分尊敬。一个四十多的中年人,去请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出山,而且如此恭敬,难怪会流传千古。

但是这件事关羽张飞可就非常不乐意了,他们认为自己家里开公司的,难道一两个谋士都招不到吗?诸葛亮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是不拿工资上班的人?所以觉得刘备去一趟都不值得,没想到连续去三次。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三国志》

关羽张飞觉得自己被诸葛亮给戏耍了,所以对诸葛亮非常讨厌。从一开场就已经讨厌诸葛亮了,后来又怎能听他的话呢?

而徐庶的出场方式就完全不同了,人家是主动找到刘备投简历,通过了面试进来的人才。这显得徐庶对公司老板非常尊重,地位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作为公司股东的关羽张飞,自然是比较喜欢这位CEO了。

诸葛亮一出场卧龙凤雏威名很大,徐庶出场化名单福。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被刘备知晓,是因为卧龙凤雏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在诸葛亮一帮朋友的吹捧之下,诸葛亮的卧龙名声,传遍四方。

这是关羽张飞特别讨厌诸葛亮的地方,一个尚未进入社会历练的大学生,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够出将入相,跟管仲乐毅相比较呢?人家那是治国的大才,你连一个村都没有治理过。所以关羽张飞认为诸葛亮的名声是言过其实了。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

反观徐庶本人,他原先的名字徐庶还是有点名气的,但是他投靠刘备的时候,却化名为单福。其实意思就很明显了,自己不想因为名气从而获得刘备的好感,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而能够得到老板的信任和赏识。

关羽和张飞非常欣赏徐庶这一点,认为他是比较合格的员工,诸葛亮这个家伙虽然证书拿了一大堆,名气非常响亮,但是似乎太高傲了,未必就有真才实学,不要也罢。

诸葛亮总是故弄玄虚,而徐庶则能向关羽张飞解释清楚。

驾驭人才其实要看这些人才的性格特点,关羽和张飞其实是那种直来直去的人。如果经常跟他们绕弯子,不仅会让他们心生厌烦,而且会觉得你瞧不起他们的智商。

其实关羽和张飞都是极为聪明的人,不聪明是没办法带领千军万马打仗的。所以徐庶就看到了这一点,出谋划策的时候,他总是直来直去,不喜欢拖泥带水。这一点是关羽张飞都比较喜欢的。

而诸葛亮在驾驭这两个人的时候,则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方法。他总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说起话来,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做就行了,至于要打到怎样的效果,那就不是关羽张飞需要管的事情了。

这种方法虽然也是调兵遣将中常用的手段,但是对关羽张飞来说,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这是一种压制他们的手段,把他们当成了打仗的工具,这种感觉换谁谁都不会好受的。

诸葛亮想要在地位上高过关羽张飞,而徐庶没有这个野心。

徐庶进入刘备集团以后,所发现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刘关张三兄弟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也就是说以后不管谁来,这前三把交椅是轮不到他们来做了。

所以徐庶避其锋芒,并不想跟关羽和张飞争夺地位。虽然刘备也很尊敬他,但是始终不会超过关羽张飞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徐庶并不在意这一点。

先主曰:“善!”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

而诸葛亮就完全不同了,他看出了刘关张的关系,但是他还是想要第四者插足。他想要成为这个集团的第二把交椅,能够驾驭关羽张飞。人家又不是傻瓜,自然不会完全听从诸葛亮的调遣。一旦听从了,那就等于是证明了诸葛亮第二把交椅的地位了。

刘备的集团是刘关张三个人一起打下来的,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插入成为第二大股东,这是刘备集团前期的铁则。不过后来刘备为了集团扩张,确实也在人事上做出了调整,不过大体上也没有跳出这个圈。

总结:徐庶那不叫驾驭,那叫迁就。诸葛亮才是真正能指挥关羽张飞的人。

徐庶虽然通过这些手段,博得了关羽张飞的好感,但是他真的是在驾驭关羽张飞吗?显然不是这样。现在他们观点一致,关羽张飞自然会听他的,但是将来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徐庶还真的能再次使唤得了他们吗?

徐庶对关羽和张飞一味地迁就,压根就不知道压制他们内心的缺陷。所以徐庶这可不是在指挥他们,是他们自己在指挥自己而已。

反观诸葛亮,虽然总是跟关羽张飞吵架,虽然有时候使唤不动关羽张飞,但是他把所有矛盾都放在了最前面,放在了他刚进入集团的时候。

不得不佩服诸葛亮雷厉风行的手段,他不害怕这俩或不支持自己,也不害怕自己被排挤出去。完全不惯着这两位大股东的臭脾气,这是需要魄力和勇气的。显然徐庶并不具备这方面能力,真正的高手,是在矛盾暴露以后,依旧能够跟对方合作愉快,诸葛亮就是这样的高手。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

片言却似轰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徐庶字元值,东汉某年,刘备帐下谋士,与诸葛亮庞统齐名。徐庶本为寒门子弟,原名徐福,后因为他人报仇,与石广元一起在荆州避难。徐庶聪慧好学,与荆州名仕司马徽催周平以及诸葛亮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诸葛亮也是荆州大贤,学富五车、智谋超群,常自比管仲乐毅,有经世济国之才。徐庶与诸葛亮都曾辅佐刘备,而且战功卓著。

徐庶曾协助刘备击退曹仁的进攻,大破其八门金锁阵。诸葛亮曾协助刘备火烧博望坡、新野,致使曹仁几乎全军覆没。然而关羽却服从徐庶的安排,几乎有求必应,而对诸葛亮却十分不服气,横眉冷对,这究竟是为何?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徐庶能指挥关羽张飞,是因为他为人谦卑,并没有亲自指挥。建安五年(200年),刘备逃往荆州,依附刘表,因躲避蔡瑁的追杀,经檀溪跃马后,无意间经过司马徽的住宅,与徐庶相识。徐庶知道刘备有仁主之风,便化名单福前去投靠刘备,刘备觉得单福有大才,便拜为军师。徐庶为人谦卑,对待关张也很和蔼,而且徐庶并没有扬言自己有多厉害。徐庶的谦虚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者徐庶隐姓埋名,化名单福,虽然是出于无奈,但毕竟单福是一个不出名的名字,关张并没有太在意。二者曹仁亲率大军杀奔新野,刘备询问计策,徐庶为刘备做好周密得安排,并没有掌握军权指挥关张,刘备还是真正得主帅。三者曹操以徐庶之母要挟其前往操营,刘备十分不舍,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称其为南阳卧龙。刘备问诸葛亮才华如何,徐庶却声称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徐庶一直谦卑宽以待人,并没有任何僭越,这才指挥得了关羽张飞。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尔。”此人常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其次分析关羽张飞为何对诸葛亮不服气。刘备经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隆中对更是千古绝唱。刘备也声称,得到诸葛亮后,犹如如鱼得水,每日食则同席,睡则同㭼。然而诸葛亮的第一场战争——博望坡之战,却很难使的动关张。话说曹仁亲率大军再次征讨新野,关张只是不动,刘备问其缘故,关张二人却让其去使水,刘备不解为何要使水,关张声称水即是孔明啊,大哥不是说如鱼得水吗?刘备一怒之下将二人拉起来,声称智谋依赖军师,武力还仰仗兄弟。二人只是不服诸葛亮,为此刘备把兵符交给诸葛亮,即便如此,关张还是不服,虽然前去执行任务,却心有不甘。关张一开始为何不愿听从诸葛亮的安排?以下做简要分析。

其一刘备三顾茅庐,在关张看来诸葛亮有点无理取闹。刘备毕竟是中山靖王之后,而诸葛亮当时只是一介平民,刘备几次前去都没有见到他。关张前两次都不怎么愿意前往,说是将诸葛亮请过来也是一样。而刘备却坚持,声称访问大贤,一定要事必躬亲。第一次没见到诸葛亮,刘备只留下姓名。第二次小童说诸葛亮知道当日有贵客,故而出去闲游去了。张飞关羽也是心里窝火。第三次确实见到诸葛亮了,但却在酣睡。刘备在外面足足等了几个时辰,直气的张飞要把诸葛亮的草庐烧掉。由此可见,关张对诸葛亮的做法,是心怀不满的。

其二可能在关羽看来,诸葛亮有些孤傲自大。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号卧龙,名气在当地也很大。张飞关羽都是习武之人,他们本来就不是很喜欢谋士,演义中张飞更是将他们称为腐儒。而诸葛亮号卧龙,又常自比管仲乐毅,张飞就有点不服气,毕竟诸葛亮没有实战经验。在关张看来,诸葛亮有点狂妄,也许在一般人看来,都有点不相信。诸葛亮未出草庐,又有如此高的自我评价,关张就有点怀疑。

刘备请得诸葛亮之后,对其又十分尊敬,昼夜高谈阔论,对关张几乎置之不理,这让关张也很吃醋,毕竟他们才是追随刘备多年的兄弟。再加上火烧博望坡之时,刘备又将兵符交给诸葛亮,对诸葛亮有充分的信任和信心。关羽张飞更是怀疑诸葛亮的能力,真的这么神乎其神吗?二人有太多的疑虑和不满,这才不怎么听从指挥。

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徐庶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

这问题问的比较不切实际,诸葛亮能指挥关羽啊,怎么就指挥不了了。只是后来关羽因为意气用事,华容道私放曹操,后又违反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大意失荆州。假使是徐庶指挥,估计关羽也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他的性格决定的。

但说回来,关羽是比较尊重徐庶,而看不起诸葛亮的。所以跟徐庶的关系比较好,乐于听徐庶的指挥。原因有二:

一、二人有机同的经历,故有共同的语言。二人都出身寒门;二人年轻时都行侠仗义,二人都曾杀过当地恶霸。不要认为徐庶是个文人,其实徐庶文武双全,年轻时是个杀人犯。不过杀了人后,关羽跑了,一直没被抓捕;而徐庶最后被抓了,游街示众,乡亲们觉得徐庶这人仗义,没人说出其真实姓名,徐庶也铁嘴钢牙,抵死不说,最后被同伴救了出来。这段经历是二人共同语言的基础,性情相投。徐庶不只仗义,而且足智多谋,自然召致关羽的喜欢,乐于听从他的指挥。

二、诸葛亮出身并不低微,他出身于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诸葛亮虽然在隆中种地,但他的大姐嫁给了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山民,自己又娶了黄承彦的女儿。而蒯、庞、黄三家在当地皆是名门望族,与关羽在出身门第上拉开了距离。而诸葛亮又自负其能,未出山自比管仲、乐毅。关羽是个骄傲的性子,除了刘备、张飞谁也看不上的人物,连马超与黄忠都没有放在他的眼里。对比他更牛逼、更骄傲的诸葛亮,自然看不上了。何况,在诸葛亮未来之前,刘备对关羽、张飞非常好,诸葛亮来后,刘备如鱼得水,等于夺走了刘备之爱。关羽心中吃醋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感情,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

为何徐庶能指挥关羽,而诸葛亮就不能呢?这个问题只能从《三国演义》的角度去回答。因为在正史中,并没有徐庶担任刘备军师,破解曹仁“八门金锁”之阵的记载,所以不存在是否指挥关羽的问题。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是刘备的第一任军师,诸葛亮是第二任。诸葛亮要比徐庶厉害百倍,为何徐庶可以指挥关羽,而诸葛亮就不好使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徐庶没有摆架子,两人投靠刘备的方式不同。徐庶是自己前来投奔刘备的,而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在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摆足了架子,让关羽和张飞很不爽。

前两次没见着诸葛亮,让关羽有点上火,他对刘备说,我们哥仨两次诚心去见诸葛亮,而他却避而不见,想必他是个有名无实的臭书生,没必要浪费时间了。刘备不听。第三次诸葛亮倒是在家,不过却在午睡。刘备不想打扰,三人就在外面等了好久,气得张飞要去放火点了草庐。而隆中对的时候,关羽张飞在外面等候,并没有听到诸葛亮的高论,所以对诸葛亮很不服气。

二、徐庶和刘备仅是工作关系,但刘备和诸葛亮太腻歪。徐庶和刘备仅限于工作关系,诸葛亮可不是。按演义的说法,隆中对的当天晚上,刘备就和诸葛亮共度一宵。回到新野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这本来是关羽和张飞的待遇,现在被诸葛亮抢去了,关羽能舒服么?

三、徐庶会说话,恭维关羽,诸葛亮则没有。徐庶第一次用兵,对关羽的称呼是“关公”,这可是给足了关羽面子,关羽自然听命。诸葛亮知道自己此前让关羽不爽,所以想着和关羽拉近乎,在第一次指挥关羽的时候礼貌地称呼其表字“云长”。

想必关羽心里想的是“云长也是你叫的?”

诸葛亮吩咐完众人后,关羽特意问诸葛亮,我们都有任务了,军师做点啥呢?诸葛亮说,我在城上和主公吃酒。张飞一听毛了,我们出去打仗,你在家吃酒?真是搞笑,我不干了。

诸葛亮拿出刘备给的剑印说,违令者斩!关羽和张飞只能从命。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大败夏侯惇十万大军,这下让关羽张飞佩服的说到,诸葛亮真是英杰!

当然,诸葛亮这个职场新人之所以敢这么摆架子,是因为有真本事,才能镇得住刘备身边的老资历。

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

关羽是非常孤傲的人,平生最看不起士大夫。

关羽有侠客情怀。他家境贫寒,出身低微,但他有一腔热血。后来,经过勤学苦练,练成一身好武艺。本村恶霸欺压百姓,关羽为民除恶,一刀将恶霸杀了。后来官府追捕,关羽潜逃至河北涿县,恰好遇到刘备和张飞,这才引出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徐庶也是狭义心肠。他的经历和关羽如出一辙,徐庶也贫农出身,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后来替朋友强出头,被官府逮住了。不过,徐庶这帮狐朋狗友挺仗义,趁着天黑打晕看押人员,一起潜逃了!

两个经历相似,又都是侠者风范的人,自然能惺惺相惜。而且徐庶性格爽直,心直口快,说话做事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毫无文人酸腐气质,为人还很谦虚低调。这种性格的人,不论领导还是下属都很喜欢。因为很对关羽脾气,所以他才会服从命令,听指挥!

反观诸葛亮。文人相轻、拐弯抹角、故弄玄虚等士大夫的通病,在他身上一一体现!

一、喜欢自抬身价,四处打广告。什么才比管仲乐毅,智超姜子牙啊,一点都不谦虚低调,好像全天下人都是傻子,就他一个正常人似的。更过分的是,为了抬高身价,想方设法吊刘备的胃口,堂堂刘皇叔大冷天的,居然屈尊拜访三次。这还不算,更可恨的是,第三次明明在家睡午觉,确故意装作听不见。正常人都知道,白天睡眠是很浅的,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惊醒,而诸葛亮却故意装睡,让刘备在零下十几度的门口,呆了两个多小时。

二、喜欢装神弄鬼、故弄玄虚。年轻人就该低调一点,而诸葛亮虽然二十出头,却极爱摆架子,没事手摇一把蒲扇,大冬天的,装哪门子蒜啊。而且,打仗的时候,连刘备都骑马,只有他坐着四轮车出场,极爱摆谱。再者,诸葛亮特别爱卖关子,没事就爱弄个锦囊妙计,让大将带在身上,不到关键时刻还不让拆开,真是服了,行军打仗,东奔西走的,这万一要是弄丢了,可不误了大事嘛!

三、喜欢贬低别人、说话尖酸刻薄。诸葛亮特别爱挑刺,喜欢接别人的短处。曾经将王朗骂的脑血栓发作,一命呜呼。王朗一介文人,说话彬彬有礼的,一番话一个脏字都没有。反观诸葛亮,虽贵为蜀国臣相,但动不动就骂别人是狗东西、老不死的、禽兽,这也太有失涵养了,与泼妇何异!舌战群儒时,本来刘备是派他过来求救的,可他倒好,一上来就呈口舌之快,把东吴一群谋士一顿臭骂,说人家是无父无君,是小人。

像诸葛亮典型士大夫,孤傲的关羽是看不上的。但是顾全大局,关羽还是听从诸葛亮指挥的!

诸葛亮打仗很有一套的,平衡各方关系也很在行。他知道关羽是刘备铁哥们,自然不肯得罪,经常给关羽高帽子带,把关羽捧的很舒服!还故意让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卖了个顺水人情!

徐庶能指挥关羽,为何诸葛亮指挥不了关羽?

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加上徐元直和司马徽的暄染,对熟读春秋又经历过多年征战,而且名震天下的关羽来说,实在是太过狂妄了。加上关羽本就孤傲,敢在他面前大言宗法古人的,更让关、张不能忍受的是寒冬腊月风雪交加竟三去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对当时已名满天下的刘皇叔执此大理,关、张已极度的不满。因此,诸葛军师初登大军宝帐,发号施令,关羽就自然会买老资格,不听调遣了。徐庶新野低调投奔刘备,不似孔明的名气大,而且观信风旗折断,猜出曹军夜间来袭,后又用识破了曹操的"八门金锁阵"随即破之,自然就会引起关羽的尊敬,便甘心受其驱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