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现了一座明代墓,里面出土了一块金牌,专家一看,为何说墓主是被母亲毒死的?
将军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当年岳飞带领岳家军在此地击败金人,至今将军山上还有岳飞的雕像供人瞻仰。
那么其实将军山还埋葬了另外一个伟大的将军,他便是朱元璋的开国大将兼义子沐英。这次在将军山发掘的墓葬群便是沐家子孙的合葬群。
沐英是朱元璋捡来的,与太子朱标感情深厚。沐英过去是个穷苦孩子,那年头穷苦孩子太多了,可他运气比较好,被朱元璋发现了。所以朱元璋收养了沐英,沐英也十分上进,在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时候,为其南征北战。
而且他跟太子朱标关系特别好,跟亲兄弟一样,这也是朱元璋比较器重沐英的原因。他希望等到自己百年以后,朱标做了皇帝,能够有沐英这样优秀的将领辅佐。
可是不幸的是,朱标却在朱元璋前面死掉了,这件事对朱元璋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没想到的是,这件事也沉重地打击了沐英。
沐英带领三十万大军攻占云南以后,世代镇守云南,被封为黔国公。可是朱标死后,沐英因为实在是太伤心,所以吐血重伤,不久之后也跟着去世了。朱元璋感念沐英与朱标的关系如此好,所以就将沐英的尸体接回了南京,安葬在了将军山。并且宣布今后沐家子孙均有安葬南京的资格,所以将军山也就有了一大片沐家墓葬群。
发掘的墓葬是沐英十世孙沐启元之墓,他是被他老妈给毒死的。这次在将军山发现了墓是沐英的十世孙沐启元的墓,他也是世袭的黔国公,手握云南境内军权,是一个有实权的封疆大吏。
不过这个人的人生其实并不怎么光彩,他老爸死的早,所以缺少管教。爷爷沐昌祚是个不怎么管事儿的人,而且胆小如鼠,所以早早就让沐启元代理掌管云南境内的事务。等到天启五年的时候,沐昌祚死了,沐启元就彻底接任了黔国公的爵位。
这位国公可是有实权的国公,手里有兵马,是掌握云南军政大权的人物。不过同时他也要受到当地朝廷官员的监视,以防他造反。明朝时期就是这样,藩王和朝廷官员是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并存的。
沐启元在任期间,纵容家奴滋扰百姓,这件事自然是受到了当地官员的制止,为此巡按将沐启元家中涉事的家奴都给抓了。这件事彻底触怒了沐启元,他去要人,却没有得到应允。结果沐启元居然从军队中拉来了大炮,准备炮轰巡按府。
巡按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沐启元做出这种事情,那就相当于公然造反了。黔国公府上处于一片惊悚之中,生怕沐启元酿成大祸。结果无奈之下,沐启元的母亲宋氏出面,将亲儿子给毒死了,因为她担心自己的这个儿子,会犯下滔天大罪,导致全家灭族的危险。
在沐启元墓中发现了一块金牌,上面的字是沐英所提。沐启元死后,依旧可以按照他祖先的祖制,运往南京安葬,他年仅十岁的儿子沐天波,在崇祯元年继承了黔国公的爵位。
那么这次考古发现了什么呢?在沐启元的墓之中,我们发现了一块金牌。这可不是一般的金牌,上面刻有不少字。字面上的大体意思,就是希望后世子孙,能够精忠报国。
这是沐英的遗训,而这块金牌在沐启元的墓中被发现,就显得有些意味深长了。毕竟沐启元是因为准备炮轰巡按府才会被宋氏毒死的。金牌在他墓中,其实是宋氏希望儿子到了下面也要记住沐英当年的教诲,不要怨恨自己。
总结:丈夫蒙难,宋氏这么做也是为了保全家族后代。很多人认为沐启元的母亲太过分,居然毒死自己儿子。其实这位宋氏也是一个悲情人,因为她的丈夫,也就是沐启元的父亲沐叡,是他们家唯一一个被大明朝囚禁死在牢中的人。因为沐叡在任期间,境内有叛乱而无能平定,跟云南巡抚一起下狱,不久死在了狱中。
这件事对沐家的打击十分大,当时人人都战战兢兢,生怕遭到灭族的危害。所以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可能朝廷就要追究他们的责任。沐启元在这种情况下,将大炮拉出来对准巡按府,那是把家族往火坑里推,所以宋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南京发现了一座明代墓,里面出土了一块金牌,专家一看,为何说墓主是被母亲毒死的?
1974年南京将军山沐氏墓葬群,出土了一块黔宁王遗记金牌,直径13cm,墓主人沐启元是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的后人,《续云南通志稿》、《滇南野史》均记载他是在正值壮年之时,被自己的亲祖母宋太夫人用毒酒毒死。
沐启元是沐氏家族第11世黔国公,传到他这儿呢,大明朝已日薄西山,沐氏的荣耀和权威也渐渐衰弱,整个家族与地方有不少矛盾,崇祯元年,沐启元的部下因为违法被云南巡按给抓了,沐启元扬言要杀掉云南巡按,并将军中的火炮直接拉到了巡按衙门。
黔宁王遗记金牌正面。虽然这个巡按只是七品小官,与高高在上的黔国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也不能随便杀了,因为再小的品级也是朝廷命官,擅杀朝廷命官,罪行等同于谋反,沐启元的行为无异于把整个家族往火坑里拉,在这个紧要关头,沐氏家族的当家人宋太夫人想到了沐氏家族的遗训,也就是这块刻在黔宁王遗记金牌背面的30个字。
黔宁王遗记金牌背面。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这是遗训原文,很明显,沐启元违背了家族的遗训,《续云南通志稿》原文“宋太夫人说,吾家累世忠贞,原无失德,岂因此子败祖宗臣节乎”,于是经过权衡,为了保全功臣世家的延续,果断的用毒酒了结了自己孙儿的性命。
图为沐英画像。这段遗训来源于大明开国功臣沐英,当年他为朱元璋镇守云南,死后朱元璋将他遗体运回南京,葬在了将军山,并追封为黔宁王,而沐氏子孙世袭黔国公,镇守云南,死后遗体可以荣归南京,所以当沐启元的墓发掘时,这块金牌躺在墓室里,大概是宋太夫人想孙儿在阴间好好反省吧。
南京发现了一座明代墓,里面出土了一块金牌,专家一看,为何说墓主是被母亲毒死的?
时间回到上世纪70年代,1974年,在南京将军山沐氏墓葬群,发现了沐启元之墓。
沐启元之墓出土了200多件的珍贵文物,最珍贵的是,一个渔翁嬉荷琥珀杯,一条镶嵌了大量宝石的玉带和一块黔宁王遗训金牌。
(金牌)
金牌上书30个字,
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据说这是沐英留给后人的家训。通过这个金牌家训,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沐英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希望自己的子孙勤奋,谨慎,与人为善,与同事和平相处。沐英如此,他希望自己的子孙也是如此,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传承下去。二是沐英家势显赫,沐英把家训刻在直径13厘米长的金牌上,其可见一斑。
《滇南野史》记载沐启元是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的后人,那么沐英是何许人呢?沐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沐英的年龄和太子朱标相差不大,而且两人是铁哥们,关系特别好。朱元璋看在眼里,喜在眉梢,觉得儿子以后有了这个左膀右臂,对他以后肯定有好处,并把沐英封为黔国公。
(沐英)
可惜的是朱标30多岁英年早逝,沐英对好兄弟的去世非常伤心,不久也跟着去了。
朱元璋感叹于沐英的忠诚,把沐英葬在了南京将军山,并且允许他的后人世世代代都葬在那里,后来此处就有了沐氏家族的墓葬群。
在沐英在世时,给子女留下了这三十字沐在家训,让后人谨记,要效忠朝廷。
(沐英)
但有时候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家庭显赫人家的子女,成长的条件好,慢慢就变得骄纵起来。
特别是到了沐启元这一代,沐氏家族第11世黔国公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此时已是崇祯元年,国家衰败,沐氏家族也慢慢褪去了光环,再加沐启元本身的原因,与当地地方官员的关系并不好。
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关乎沐氏家族的大事。起因是沐启元的部下犯了错,被巡抚给抓了。沐启元觉得打狗还要看主人呢,要求巡抚放人。但是有错在先,有法律在那儿,巡抚坚持不放人。于是就僵在那里,沐启元暴脾气上来了,直接拉了一门大炮,放到了衙门府门口,扬言不放人,就放炮。
(沐英)
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眼看要酿成大祸。沐启元的母亲宋太夫人,一看儿子这已经是犯了谋逆之罪了。虽然还没有放炮,但是其行为已经构成谋反罪,是会被株连九族的。没有办法,宋太夫人只有大义灭亲,送了儿子一杯毒酒,送儿子去了黄泉。
母亲毒死儿子,听起来非常的不可思议,但是,她是为了整个家族考虑,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她的逆子做出了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续云南通志稿》记载,宋太夫人对此事处理时说过这样的话,
“吾家累世忠贞,原无失德,岂因此子败祖宗臣节乎”。宋太夫人如此处理这件事,免了家族的灭顶之灾,不得不说也是一个高招,但是她内心的苦谁又知道呢。
同时宋太夫人还把先人留下的黔宁王遗训金牌一起放在了儿子沐启元的墓葬里,其目的就是让儿子谨记家训,即使做了鬼,也不要造反,要忠于朝廷。
正因为有史料记载,也有金牌作证,所以专家非常肯定,这就是沐英的后人沐启元的墓葬,而且专家也明白了沐启元就是因为自作孽被他的母亲用毒酒而毒死的。
南京发现了一座明代墓,里面出土了一块金牌,专家一看,为何说墓主是被母亲毒死的?
1974年,一个农民朱老汉在开发荒山将军山时,突然挖掘到了青砖,往下挖竟是古墓,在里边捡了一块“铜牌”,赶上社员来了后,一起上报,来了考古专家进行挖掘,最后发现这竟然是一个明代的一个庞大的墓群。
朱老汉发现的是一个夫妻合葬墓,可奇怪的是其中一个棺椁是空的,也只陪葬了几个陶瓷罐,和它相同的另一个墓葬有一具尸骨却陪葬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其中渔翁嬉荷的琥珀杯子堪称明代最顶级的琥珀杯,其他的如镶满玉石珍珠的玉宝带、金蝴蝶等都散发着光辉,价值不菲。可见墓葬的主人生前有着显赫的家世,但是墓主人到底是谁呢?为什么女主人的尸骨不在呢?
考古人员多方走访,直到朱老汉把认为不值钱的拴在玩具上的“铜牌”交到他们手里,他们才如获至宝的揭开了这个谜团,并且告知朱老汉这并不是铜牌,而是颜色稍微暗一些的金牌!一块金牌上到底有什么呢?请看下图:
正面表明了这是黔宁王遗训,反面是遗训的内容“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
黔宁王是谁呢?他就是朱元璋的义子、太子朱标的铁哥们,明朝的开国大将沐英,朱标早逝,给沐英很大的打击,吐血病重,不久也离世了!当时他在云南镇守,被朱元璋封为黔国公准后代世袭,他死后朱元璋感念他和太子的深厚感情,追封为黔宁王,把他的尸体接回南京,安葬于将军山,这个墓葬群就是沐家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袭了黔国公的后代子孙们虽然依旧手握重兵镇守云南,但是却失去了当年沐英的雄风,和当地的官府关系也越来越不好。到第8世沐昌祚时,已经是胆小如鼠,对军事不闻不问了,他的儿子沐叡因为镇守不利被下了狱,死于狱中。于是沐昌祚把军权早早地交给了孙子沐启元,这沐启元从小跋扈,纵容部下闹事,云南巡抚把他的部下抓起来,沐启元竟然拉来对付边寇的大炮放在巡按府门口,扬言不放人就放炮!
沐启元的母亲宋氏知道这个紧张事态后,明白儿子虽然没有开炮却犯了谋逆的大罪,按律是要诛灭全族的,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终她选择给儿子杯子里下了毒药。《续云南通志稿》记载了宋氏说的话“吾家累世忠贞,原无失德,岂因此子败祖宗臣节乎!”就这样,沐启元成了这个墓主人。
宋氏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拯救了沐氏家族,缓和了和官府的关系,崇祯感念宋氏的大义之举,允许沐启元入将军山祖坟,还给了金银财宝厚葬,沐启元的妻子因为遭劫匪自焚身亡,所以双人墓中只有沐启元一具尸骨。宋氏将祖训刻于金牌放在儿子墓中,痛心疾首之余希望儿子地下有知谨记家训不要再有僭越。
南京发现了一座明代墓,里面出土了一块金牌,专家一看,为何说墓主是被母亲毒死的?
在1974年前后,南京的几个社员在农村采砂的时候,竟然挖到了一座古墓,于是迅速报告了当时正在南京的考古专家。专家来了以后对古墓做了一些列清理和挖掘工作后,断定这是一个合葬的陵墓,但是奇怪的是,这个古墓中的棺椁竟然没有尸体,只有五个彩陶。而在另一个墓室中,发现了一具男性尸骨,同时还有陪葬品各种金银珠宝200多件!
而在这200多件的珍贵珠宝中,还有一件叫做渔翁嬉荷琥珀杯的杯子,被称为明朝琥珀中最优秀的一个作品,而且还有一条玉宝带,上面镶嵌了大量的宝石,出土的时候都散发着光辉,总之,在这个墓当中发现了特别多的宝贝,随便拿出来一件都价值不菲。
有这么多的稀世珍宝陪葬,那么这位墓主人究竟是谁呢?古代墓室合葬一般都是夫妻,那么这个女墓主人去哪里了呢?
就在难以确定墓主人身份的时候,村里来报,曾有人在墓穴周围捡到一枚金牌。专家发现这枚金牌上面刻的字是明代黔宁王沐英的家训,是让他的每一个后代都必须为国家而效力,且必须做到低调行事,鞠躬尽瘁的地步。进而专家更进一步确定了这个带有大量文物的男主人,就是沐英的后代沐启元。
那么专家学者是怎么得出结论,墓主人是被母亲毒死的呢?原来这是一则历史故事:
沐英的后代沐启元在云南当值,但是时间久远的原因,已经和沐英差了十一代的他早就忘记了所谓的家训,所以随着权利的吞噬,他慢慢的变得想要更多的权利,不仅如此,对待百姓也是十分残忍,因此当时朝廷就派人来抓他,谁料他居然不知悔改还打了来抓他的人,慢慢的更是想要造反夺位。
当他母亲知道后,为了能够不丢家族的脸,不让沐家世世代代死去的忠臣为难,在国家大利面前,她给自己亲儿子的饭里面下了毒,直接毒死了沐启元,这种大义灭亲的行为老母亲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做出的,同时老夫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毕竟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所以儿子死后就是风光大葬,把最好的东西都随葬给了儿子,甚至为了警惕后人,老夫人在金牌上刻下了沐家家训,放到了儿子墓中。
而知道了这个墓穴是明代沐启元的,那么女墓主人的棺椁为什么是空的就明了了,因为他的正室当时在云南的时候被土匪劫走,然后自杀了,因此,正室的墓就空了下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