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汉献帝和刘禅?
我觉得汉献帝和刘禅,是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两个亡国之君。汉献帝是东汉的亡国之君,他在位32年之久,也就等于是让汉王朝延续了32年。刘禅是季汉的亡国之君,他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汉献帝也想过夺权,可惜手下人不给力。汉献帝不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人,他曾经想过从曹操手里夺取权力。当年董卓乱政的时候,他就敢仗义执言,可见汉献帝的勇略还是有的。曹操掌权以后,他为了夺权,用鲜血写下衣带诏交给国舅董承,希望马腾、刘备这些人能够仗义出手,解决曹操这个权臣。
可是事情遭到泄露,刘备又跑了,这件事也就没有成功。第二次他鼓动手底下人在许昌谋反,当时曹操并不在许昌,所以只要拿下丞相长史王必就可以取得成功,可是王必聪明的很,这场计划不仅失败了,还让曹操血洗了一遍汉朝官吏。
从此以后汉献帝就老实了,他彻底明白一个道理,自己手底下这些人,压根就不是曹操的对手。人才都在曹操手里,他还拿什么去斗呢?所以汉献帝从此以后对曹操那叫一个随和,跟曹操的女儿们也相亲相爱。甚至在后来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以后,特地将自己的两个女儿献给曹丕。
汉朝将亡,这是汉献帝一个人无法左右的事情。汉献帝只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准确地说,国家不是因为他而灭亡的。东汉末年这些军阀个个都想占山为王,没有一个是真心为朝廷的。就算是之前的汉少帝刘辩还活着,也无法挽救危局,只不过汉献帝自己不凑巧,成为了那个亡国之君罢了。
他的确是很聪明的一个人,只是手里没有权力。东汉末年的王朝格局,其实是曹操搭建起来的,朝中的人才也都是曹操招揽过来的,汉献帝手里一不能掌控国库,二不能调动军队,他拿什么跟曹操争斗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认清了事实,只有活下去才是真道理。他果然活的很好,曹丕死了他还没死,一直活了54岁。
刘禅其实一点也不糊涂,他只是看清局势罢了。刘备去世的时候,刘禅才不过17岁,他压根就没有得到刘备什么栽培。刘备这辈子都在忙着逃命,所以对孩子的培养是一点也不关系。所以刘禅不懂什么是治理朝政,这个时候只能依靠诸葛亮他才能管理好这个国家。
所以诸葛亮掌权以后,他什么都不管,他知道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现在只要利用好这一点就行了。他虽然不管,但是他在学习。诸葛亮站器官的这12年,刘禅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等到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审时度势,认为当时的蜀汉不能再打仗了,所以又修养生息了几十年。
这一切都是非常对的决策,一直等到姜维上台以后,他认为蜀汉发展的听好了,便再次支持北伐,万一成功了呢?起他还是有一点点小野心的。刘禅是实权派,蜀汉一直都牢牢掌握在他自己手里,所以这些决策都需要他来下达。
刘禅为了保命,只能装傻充愣。刘禅保命的故事当然是众人皆知的了,在做了41年季汉皇帝以后,邓艾打到了成都城下,刘禅只能选择举手投降。后来亲眼见证了成都城被曹魏大军屠戮的惨况后,他知道只有保命才是最正确的,他的有生力量已经全部被消灭,季汉不可能再回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禅开始了自己装傻充楞的下半辈子。司马昭请刘禅跳舞,问刘禅是不是想家,在郗正的执导下,刘禅掩面哭泣说想家。结果司马昭问这话好像是郗正说的,刘禅连连点头,问司马昭你怎么知道的?司马昭这才对刘禅完全放心,认为他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其实刘禅早就看出了司马昭不可能放自己回去,就算回去了又能做什么呢?还不如在洛阳享福终老来的实在。宏图大业只是他老爸的责任而已,他能坚守41年,已经够对得起刘备了。结果他被封为安乐公,又幸福快乐地活了8年。
总结:汉献帝和刘禅都是聪明人,为了活下去只能选择隐忍。这两位都不是笨蛋,但是两个人的遭遇是不一样的。
- 汉献帝一辈子最想做的就是夺取权力,刘禅一直就拥有权力。汉献帝两次夺权都以失败而告终,刘禅主动交出了权力,就想做个安乐公。
- 不过这两人的结局是相似的,汉献帝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快活地过下半辈子。刘禅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也幸福地生活了几年。
- 真正傻的或许就是像钟会那种一心夺权自以为聪明绝顶的人,三十来岁就把性命留在了蜀汉。
如何评价汉献帝和刘禅?
汉献帝和刘后主,都是聪明智慧的人,年幼时候都曾历经磨难,并在少年时继位,在位多年,最后做了亡国之君。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遇上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丞相,因此在人生的后半程过上截然不同的生活。
汉献帝刚生下来,亲妈王美人就被何皇后毒死。九岁失去父亲,转过年保护和抚养自己长大的奶奶董太后也被何后和何进干掉。自认为董太后族人的董卓进京后,虽然立了汉献帝为皇帝,却伴随着无尽的横行。好容易王允吕布杀了董卓,李傕、郭汜等人又打了进来,而且两年后李郭交兵,天子和百官先是沦为人质,继而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甚至差点丧命乱军之中。196年被曹操迎到许昌后,本以为过上太平日子,却陷入曹魏和刘汉朝廷的斗争中,董贵妃、董承、伏皇后等先后被杀。最终自己在220年被曹丕逼着演出禅让闹剧,然后以山阳公的身份了却残生。
刘阿斗也是刚生下来就经历了当阳大血战,差点被曹军掳去。没多久,亲妈甘夫人去世,自己又差点被嫡母孙夫人带回江东。所幸他的苦难也就到此为止。随着老爹占领益州,进位汉中王,称皇帝,刘禅也一步一步成为王世子、皇太子,最终继位为帝。继位的前12年有相父诸葛亮罩着,之后30年依然可以享受诸葛亮的政治遗产,日子过得蛮不错的。
刘阿斗最后虽然也是亡国了,但他的得国本是父亲拼下来的,失国也没那么可惜,完全不如汉献帝这般悲凉无奈。只是一个“乐不思蜀”的臭名伴随他青史流传。不过,他好歹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保全富贵终身。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三国趣话共享)
如何评价汉献帝和刘禅?
汉献帝这辈子过得挺惨,虽然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但是实在命苦。一辈子受制于人,一辈子都没真正开心过,一辈子都是个傀儡。
汉献帝刘协,他先后见识了董卓的淫威,目睹了郭汜的无礼,领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仰人鼻息,处处受制于人,可谓命运多舛。而且这皇帝的位置还要,三让于人。曹丕称帝,封刘协为山阳公。走出那座给他带来无尽屈辱的皇宫,我想他的心情应该是轻松的,汉朝的天下终究还是结束了,他无力回天,或许有对祖宗的愧疚,但是他曾经也尽过力了。刘协的结局还算是好的,寿终正寝,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
说起刘禅,世人都说是扶不起来的刘阿斗。人们提起他的感觉都是这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那么真实的刘禅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纵观历史潮流,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能执政这么久,刘禅肯定有其过人之处。而且越来越感觉刘禅这个人有点大智若愚了,诸葛亮死后。他好像明白蜀国自保有余,统一的天下的几率很小了。
后期刘禅不战而降,对蜀国算是一件好事,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对老百姓来说,伺候你刘家和伺候曹家没啥区别,如果你非要拿忠君那一套来反驳,我只能说在哪拿工资不能养家过生活。而通过自己的乐不思蜀,避免了一场战争,让已被消耗一空的成都平原的老百姓重新过上打麻将吃串串的生活,小日子慢慢就奔小康了。从这个角度讲他是一个明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