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关羽,项羽,白起哪一位堪称战神?

韩信、白起、项羽、关羽这四位都是非常著名的武将,其实每一位都能堪称战神,非要从中选一位的话,我认为是武安君白起。

在秦国问鼎天下的历史上,白起功不可没。一生经历五大战役,使得秦国军力直线提升,六国军力直线下滑。秦国之所以如此强大,一个原因是在秦孝公的时候,任用商鞅变法,使得国力增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秦昭襄王时期,任用战神白起,重创六国军力。

对韩魏联军的伊阙之战,白起一战成名。

秦孝公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大增,所以准备东出。而这个时候的韩国成为了秦国第一个目标,在白起的带领下占领了韩国的新城。韩国和魏国达成联盟关系,组建了一支24万之众的强大军队,开始了对秦国的征伐之路。武安君白起认为,韩魏联军看似强大,其实两军主帅貌合神离,只要找准机会就能以弱胜强,当时的魏国非常强大,秦国比不了。

所以白起表面上广树旗帜,以此表示主力即将跟正面的韩军对决。随后带大军偷袭侧翼的魏军,使其大败。韩军得知盟友大败,内心震动,白起这个时候再杀了一个回马枪,最终完胜韩魏联军,24万大军全军覆没,主帅公孙喜被捉,伊阙成为秦国领地。

对楚国的鄢郢之战,占领楚国国都,白起受封武安君。
  1. 秦昭襄王看准了楚国内政出现问题,所以选择攻打楚国。楚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幅员辽阔,实在是不容易对付。白起担任本次作战的主帅,他选择顺汉水南下,直奔鄢城而来。鄢城是楚国都城的屏障,十分重要,所以楚国主力都被调来防守鄢城。
  2. 白起久攻不下,所以在鄢城四百里之外修筑河堤挡水,等到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以后,白起决堤放水,整个鄢城全都被洪水冲毁,死伤几十万之众,楚军毁于一旦。
  3. 随后白起直奔楚国国都郢城而来,一路上捣毁楚国宗庙,占领楚国州郡,逼迫楚国迁都。秦昭襄王将楚国国都改为南郡,而白起也因为这一战,被封为武安君。对楚国这一战让诸侯们听到白起的名字便开始胆寒。
对赵魏联军的华阳之战,灭魏军13万人,首次击败强大的赵军。

赵魏两国合伙对韩国发起进攻,弱小的韩国只能求助于秦国。华阳之地距离秦国非常远,赵魏两国主帅认为秦军不可能那么快赶来,所以疏于防范,主力攻城。结果白起率领大军,日行百里,仅仅8天时间,就赶到了华阳。

他没有休息而是突然袭击,消灭魏军13万人,魏军大败而逃。随后大败赵军,淹死赵军2万多人,逼近魏国国都大梁。

魏国压根就没办法再阻挡秦军的进攻,只好割地求和,将南阳之地让给了秦国。白起因此让魏军闻风丧胆,强大的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也是第一次吃了大亏,由此对白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韩国的陉城之战,远交近攻策略的小试牛刀,白起几乎灭亡韩国。

作为人才输出大国,魏国又跑出来一位人才范睢。他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当下跟秦国领土交织最频繁的当然就是韩国。所以秦昭襄王便吩咐白起发起了对韩国的进攻。

韩军经历了几次战役以后,压根就不能再战了,这回白起还亲自出马,韩国军队只能选择死守。可惜还是守不住白起的进攻,结果被白起打下了9座城池,杀掉了韩国5万多大军,几乎斩杀了韩国全部有生力量。

在这之后,白起又连续夺取了韩国的南阳、上党地区。这一战是远交近攻的第一次尝试,秦昭襄王稳住了其他诸侯,完成了对韩国的讨伐,韩国投降秦国,奉送国土,可谓完美。从此秦国认定了这个国策,开始了一统天下之路。

对赵国的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降卒,白起被称杀神。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战了,起因就是因为韩国奉送给秦国的上党地区。上党地区的军民死都不愿意投靠秦国,所以他们自作主张,申请加入赵国。赵国当然非常高兴,白白得了这么多土地,再说了赵国实力非常强大,他们也不惧怕秦国前来攻打,所以赵国接受了上党地区的投靠。

这件事秦国十分恼怒,所以派遣了左庶长王龁攻打上党地区。这个时候赵国便派了廉颇前来镇守长平,而王龁屡战屡胜,廉颇开始转攻为守。赵孝成王压根就吃不消这么长期对峙,在范睢的反间计之下,赵孝成王将廉颇换下,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

秦军这边也换上了白起作为主将。白起将赵括引诱到了陷阱之中,秦军又切断了赵国粮道,赵军在饿了四十多天以后宣布投降,结果四十万降卒全都被武安君白起坑杀,白起杀神之名也就传了下来。

总结:白起从未有过败绩,不仅是战神,更是杀神。

白起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一生找不到一次失败的战役,这在将领之中是难能可贵的一件事。而且在他统领大军的这五次战役当中,差不多斩杀了一百万人,真的堪称杀神之名。因为杀戮太多,所以晚年的白起并没有好下场,被秦昭襄王赐死了。

韩信,关羽,项羽,白起哪一位堪称战神?

白起无愧堪称之战神!

韩信,关羽,项羽,白起哪一位堪称战神?

白起、韩信、项羽和关羽,是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人物。如果要我给这四个人写列传的话,我会把他们分成两篇列传来写。分别是《白起韩信列传》和《项羽关羽列传》,这样便于分析。

项羽和关羽这两个人,在个人的武力方面都是比较强的。尤其是在民间传说中,这两个人的武力已经往神的级别上靠拢了。

二人都是速战速决型的武将,基本上都是秒杀对手。单纯二人比较武力,关羽相比项羽要略逊一筹。项羽在对杀时,从未有过败绩;关羽在对杀时,如果不能秒杀对手,则往往是处于不利的局面。关羽视敌将如“插标卖首之徒”,如果对面是项羽,则关羽断然不会夸此海口。

项羽、关羽二人在战争方面,也如他们的武力一样。二人的作战,都是凭借着一鼓作气的势头;如果战争出现胶着,二人的优势就渐渐地消失殆尽。

项羽、关羽都是极端的自傲,人际关系处理的相当不好。这就是二人的软肋,这个弱点注定了二人在持久战和大规模作战上不会有所建树。

综上所述,最适合他们二人的就是“狭路相逢”的遭遇战,或者是做为先锋撕开对方的阵线。

白起和韩信这两个人,都是大规模作战的佼佼者。二人不仅仅是指挥大规模作战,而且都是指挥过大决战。从这一点上来说,白起和韩信是战略层面上的,而项羽和关羽只是战术层面上的。

白起的作战,属于“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看似没有任何华丽的招式,却是摧枯拉朽般的击垮对手,令对手再无任何反击能力。与白起相比,韩信则多了一些“剑走偏锋”。这在风格上来说,白起偏正,韩信偏奇。

白起和韩信的这两种风格孰高孰低呢?

拿拳击比赛为例,白起的作战效果就是击倒胜,韩信则是点数胜。拿围棋比赛为例,白起就是屠杀了对手的大龙,韩信则是点目胜。从作战效果看,白起优于韩信。

还是再拿下棋为例。白起下棋没有任何妙招,每一步都是平淡无奇,可是每盘都赢。韩信下棋,每每出现妙招,最终也是每盘都赢。下棋的人都知道,越是没有妙招的人,功力越是深厚。从作战手法看,白起优于韩信。

综上说述,白起最适合歼灭战、大决战,韩信则更适合去处理各种危机。

四人的比较结合了正史和野史,排名如下:

白起>韩信>项羽>关羽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韩信,关羽,项羽,白起哪一位堪称战神?

感谢邀请。

这四位将军无疑是我国先秦历史上比较杰出而著名的四位军事人才,从战国时期的白起到三国时期的关于,跨度大约有四百年。说到战神,我们就必须明确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战神。

纵观各国神话,对于战神的特点大约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自己打架很猛,二是带人打架也很猛。如果拿这两个标准去衡量上述四位,我们不妨给四位排个序,在此我们先以时间顺序来说。

白起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也是从士兵逐步成长起来的将军。应该说,白起在以斩首为军功的秦国军队中能逐步成长,其武力值应该也不低。但战国时期似乎没有武将单挑的概念,因此具体武力值有多高,无从查考。

他指挥过的著名战役很多,尤其以长平之战最为著名,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给白起带来了一生的污点,以至于白起自尽时都对是耿耿于怀。白起的卓越军事才能表现在精准的战术指挥,他是歼灭战的鼻祖,也是我国古代史历史上一次战役歼灭对多对手的记录保持者。

但白起作为兵家代表人物,在战术上几乎无懈可击,但由于战国时期伐交的特点,白起在战略层面表现乏力。且战争的本质就是政治的延续,从他被秦王赐死大约可以知道,白起在政治上恐怕变现一般,所他是战神,还差点意思。

项羽

这位是著名的西楚霸王,生于秦汉之交。一句“吾可取而代之”成了项羽的标签。这位一生立志反秦复国的军事将领,也能够完成自己历史使命,却由于自己的缺点和对于历史发展走向的误判,成为了历朝历代最被人同情的失败者。

项羽的武力是有正史记载的,项王举鼎的典故家喻户晓,在先秦时期,力大无穷自然就是武力值的象征。加上胯下乌骓骏马,可以说,项羽在秦汉之交,武力值几乎无人可敌。

项羽最为辉煌的战例还得算是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打败秦军关东主力,一举摧垮秦王朝最后一根稻草。但项羽的军事才能如果大家仔细想想,可能会发现其在战术上较为简单,往往依靠个人勇猛提高士兵士气,用自己迅猛的攻击击垮对手的士气,从而获得战斗的胜利,无论是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还是后来以少胜多彭城之战,在正面对决中对手很难取胜,甚至是韩信这类名将也抵挡不住项羽在垓下的正面攻击。但是项羽却在战斗中缺乏全局意识,往往不能布局谋篇,比如在彭城之战中,本已经占尽优势,却无法彻底击溃刘邦;在垓下之战中本已经打退韩信的部队,却因为韩信左右两翼的出击导致退却,由此可见,项羽武力当时堪称第一,但在战术指挥上恐怕还很难说精妙。大将之才难以掌控帅印。

况且项羽生性残暴,刚愎自用,傲慢而不惜才,让他实在难当战神美誉。

韩信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在我军事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个人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战略家和战术家,排名第一的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第二的就应该是韩信了。

韩信是贵族后裔,但出生微末,大名鼎鼎的胯下之辱成了韩信胸有大志的标志。事实上韩信个人武力到底有多厉害,这个还真不好说,他在项羽帐下做执戟郎中,也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小角色,此后投入刘邦阵营,直接成了大将军,也没机会和人单挑,但他总是背着一把剑,应该还是能有些武力的。

韩信指挥过的经典战例很多,也有很多典故。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都堪称经典,他在齐地利用河流打败项羽大将龙且,更是把军事与自然环境结合的典范。应该说,在韩信的一生中,几乎没有失败过。除了战场的临阵指挥,韩信的战略眼光也非常突出,应该说正是他力主开辟北方战场,制定了环形战略,才使得楚汉之争形势逆转,奠定了刘邦一同天下的军事基础。

难能可贵的是,韩信的个人品质也算是不错,对待对手能够客观而公正,既有吞吐八荒的志向,也有扭转乾坤的能力,在历史中最受争议的忠诚,其实目前看起来也没什么证据证明韩信对刘邦心存反志。

因此我认为,在这四人中,韩信最接近战神的标准。

关羽

得益于《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关二爷是四人中最为著名军事将领。

从个人武力而言,关羽应该在韩信、白起之上,毕竟,阵斩敌方大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言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排进前十真的很不容易。但小说毕竟是小说至于和项羽谁更能打,这个就不好说了。

作为将军,关羽在早期几乎没有独立指挥过像样的战役,当然,这和刘备集团实力较弱有关系。目前能够看到的关羽独自指挥的的战役大约就是水淹七军了,这应该是关羽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成了关羽威震华夏的资本。但平心而论,虽然水淹七军足够精彩,也很有想象力,但相对于他的三位前辈,恐怕还不能与之匹敌。因为关羽既没有长平之战那样的大规模歼灭战,也没有巨鹿之战的一人力敌百万之众的精彩,也没有背水一战的神来之笔。因此在军事指挥层面,关羽应为四人末座。

从个人品质而言,关羽的忠贞不二绝对是他的一大亮点,更是千百年来受人称颂的最大资本,相对于前三位,关羽是敌人所杀,其人从未对投降的对手大开杀戒,再加上关公秉烛读春秋的典故,更让后人对关羽的个人品德称颂不已。但关羽为人傲慢无礼,除了刘备,其余英雄皆为草芥,也成了他最后兵败身死的主要原因。

因此关羽之名,战神他还有点担当不起。

说完了这四位,其实在我国古代史上,堪称战神的候选人远不止这四位,比如先秦时期的孙武、赵奢、李牧,汉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东汉时期的刘秀、班超,南北朝时期的兰陵王,隋唐时期的李世民、李靖、郭子仪,两宋时期的岳飞、辛弃疾、铁木真,元明清时期的徐达、李如松、袁崇焕、多尔衮等等。然而大家看看这些将军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大多为乱世,人们生活悲苦。不由得让我想起两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韩信,关羽,项羽,白起哪一位堪称战神?

一、项羽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战神,这是毫无疑问的。

项羽创造的许多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1、气拔山兮力盖世。项羽的力气十分之大,能够举起几千斤的大鼎,在历史记载中,能够举起大鼎的一共有三个人,一个是嬴荡,还有一个是李元霸,不过嬴荡虽然能够举起大鼎,最后却折臂而死,但而李元霸是虚构的,因此,中国历史上能够成功举起大鼎的,古往今来,唯项羽一人而已。

2、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的典范。当时的项羽仅有两万多余的军队,而章邯则拥有四十万大军秦军,兵力差距达到了惊人的1:20,然而项羽最终却击败了章邯,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下,项羽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堪称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韩信被后世奉为“兵仙”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楚汉时期被誉为“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韩信的主要战绩有:

1、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又平定魏国。

2、北伐拿下代国。

3、背水一战击败赵国。

4、派人降服燕国。

5、汉五年,韩信会师垓下,十面埋伏,围歼楚军,项羽自刎。

可以说,韩信是帮助刘邦平定天下,在楚汉之争中击败项羽的首要功臣,可谓战功显赫,威名远扬,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人屠白起,天才统帅

白起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

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四、武圣关羽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蜀汉五虎将之一。他生前最高爵位是“汉寿亭侯”。

到宋朝,他的地位突然上升,被宋哲宗封为“显烈王”,宋徽宗又封他为“义勇武安王”。 小说《三国演义》诞生后,他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古今第一将”。 直至清末,关羽的封号长达26字,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终于完成了他“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由人而神的改造过程。

由于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关羽地位显赫,受到官民的普遍祭祀,被称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

综上所述,韩信用兵如神,被奉为“兵仙”。

关羽忠义千古,被尊称为“武圣”。

项羽乃西楚霸王,为一代战神。

白起是天才统帅,杀敌过百万,人称“人屠”。

韩信,关羽,项羽,白起哪一位堪称战神?

兵仙韩信,武圣关羽,杀神白起,霸王项羽,到底哪一位堪称战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涉及到中国战争史上的两个流派“勇战派”和“谋战派”。在不同的情况下,这四位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单人情况下,万人情况下,十万级(10万~100万)情况下,国与国的情况下,排名都不同,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

单人情况下的排名

即单挑,第一名毫无悬念,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直接把其他三位秒成渣,第二名也无疑议,关羽历来被奉为武圣,毕竟阵斩过颜良。白起和韩信可能会有争议,但是考虑到白起出身于基层,韩信直接拜将,白起的单兵作战能力应该大于韩信,所以综上所述,单人情况下:

项羽>关羽>白起>韩信

万人情况下

四个人同时率领10000人的情况下,排名又是怎样的?项羽第一还是没有悬念的,项羽生平两大战役均是以弱胜强,巨鹿之战6万对46万,彭城之战3万对56万。项羽是“勇战派”的代表人物,讲究“兵形势”:

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可以看出,兵形势主要讲究的是战术的运用,对部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要求很高,所以小兵团作战特别适合项羽。其次,在人数少的情况下,关羽还是占优势的,因为关羽具备一种能力“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赤兔马加持下的关羽还是可以找到敌将的,以韩信,白起的单兵能力,大概率是会被阵斩的,所以关羽依旧排第二。

至于韩信和白起,他们都是“谋战派”的代表,讲究“兵权谋”:

“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谋战对将领的要求是要谋定而后动,是战略性打法。既然要谋划,那肯定是兵力越多越好,兵力多才能谋全局,所以这俩货都不适合小兵团作战,那是“大材小用”,但是总要有个排名,考虑到韩信有个背水一战的记录,暂且把韩信放在白起前面,所以万人情况下:

项羽>关羽>韩信>白起

十万级(10万~100万)情况下

十万级在古代中国应该就可以算是大军团作战了,这时候项羽和关羽会被另外秒成渣的。项羽的“兵形势”思想完全不适合大军团作战。人一多,灵活性,机动性就会下降,项羽这种缺乏大局观的将领给他越多的兵越是害他,这也是他为什么败给韩信的最主要的原因。关羽就更不用说了,“大意失荆州”连后方都给丢了,大局观几乎为零,所以这俩货倒数。

至于韩信和白起,两位都是大军团作战的“天才”。个人认为,韩信还是要大于白起的,虽然白起一生无败绩,但是他身上有一个buff,那就是秦军。秦军的作战能力毋庸置疑是战国最强的,反观韩信,论军队作战能力是不如项羽的军队的,而韩信能赢,恰恰是凭借他个人的指挥能力,“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说的就是这个。所以十万级别的情况下:

韩信>白起>项羽>关羽

国与国的情况下

其实这个情况跟十万级别的情况差不多,是需要“谋战”,项羽和关羽,一个败送了自己的基业,一个败送了大哥的基业,倒数没商量。关键就是韩信和白起怎么排。

上面提到大军团作战,韩信是强于白起的,而国与国的作战,我认为白起是强于韩信的。主要是因为白起有一个作战思想是中国军事史上少有的,那就是消耗战和歼灭战,就是以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白起在歼灭战上的造诣,毛主席都自愧不如。白起被称为“人屠”就是这么来的。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从此赵国一蹶不振,最终被灭。

另外,韩信虽是个军事天才,却是个政治白痴,孙子兵法: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兵伐谋,国与国交战总是要先谋划一番的,韩信这个政治白痴大概率会被算计的。离间计妥妥的搞定他,即使搞不死,也搞得他上不了战场,想想长平之战廉颇的下场就知道了。所以,国与国的情况:

白起>韩信>项羽>关羽

总结

开头讲了,这四个人分为“勇战派”和“谋战派”一个讲究战术打法,小兵团作战,一个讲究战略性打法,大军团作战。人数少的时候,项羽和关羽有优势,人多的时候,韩信和白起有优势,所以要评谁是战神,需要分情况而论,最终排如下:

单兵作战:项羽>关羽>白起>韩信

万人作战:项羽>关羽>韩信>白起

十万级别:韩信>白起>项羽>关羽

国家级别:白起>韩信>项羽>关羽

原创不易,点赞加关注哦,我是李沐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