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两口子唱双簧忽悠大将军王十四弟,是何用意?
康熙到了晚年,西北出现叛乱,自己年纪大了不想死在路上,所以必须选一位合适的人选代替自己出征。代替天子出征,这是何等的荣耀,而皇子代替天子出征,无疑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但凡有点资本的皇子,都想争夺这个大将军王。在雍正看来,老十四成为大将军王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所以他安排了这一出双簧。
第一,打感情牌,将兄弟俩的关系拉近。雍正的福晋乌拉那拉氏一出场就开始不断说起他们母亲乌雅氏寿辰的事情。其实就是在暗示十四阿哥胤禵,他跟雍正之间才是亲兄弟。八爷虽然跟他走的亲近,但是他们并不是一个妈生的,亲兄弟才能齐心协力。这个时候的乌拉那拉氏告诉十四阿哥,他们在准备寿礼的时候,也已经为十四阿哥准备了一份,知道他在兵部事情忙,无暇去管这档子事。其实这也是在告诉十四阿哥,他们从来没有忘记十四阿哥是自己人。这个时候的十四阿哥也有事情求雍正,因为八爷党内部是推举八阿哥作为大将军王,但是十四阿哥自己也想做这个位置。
第二,不断提起年羹尧,示意年羹尧的职位该往上走一走了。雍正果断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就是希望让老十四来做这个大将军王。一来他们俩是亲兄弟,这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关键时刻还是亲兄弟靠谱一些,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要求。十四阿哥不可能自己举荐自己做大将军王,所以才来求雍正。而雍正的要求是让年羹尧升官,并且话语间的意思就是这次用兵,是自己跟十四阿哥一起合作的。十四阿哥也明白,给年羹尧升官的事情雍正自己也不能提,所以筹码就是十四阿哥来办这件事。而且一定要将年羹尧安插在跟这次平叛有关的职位上,那就是陕甘总督了。
第三,让八爷党开始内讧,无暇跟自己斗。八爷党内部本来固若金汤,而且实力强大。雍正这边只有两位皇帝,人家那边是他的双倍,所以雍正在皇权斗争中,一直都处于下风。这回可算是不同了,雍正已经看到他们内部出现了嫌隙,这个时候他果断抓住了机会,将胤禵给拉了出来。虽然胤禵本人不可能来到雍正这边来帮他,至少可以被雍正利用,一来分化八爷党的力量,二来也可以让自己好好利用一下这位稚嫩的小兄弟。在雍正眼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兄弟,因为他从小就没有跟他在一起生活,而且两个人的观念完全不同,所以老十四在雍正这里,只能被利用,绝对不会被重用。
第四,把老十四支出北京城,对雍正来说是一件好事。在当时看来,能够跟雍正竞争皇位的人,除了老八以外,也就只有老十四了。而且现在老八已经不得宠,野心暴露的太明显,所以康熙十之八九不会选择让老八继承皇位。这个时候老十四自己还不清楚,但是雍正已经看得十分清楚了,老十四才是自己最大的对手。康熙是比较喜欢老十四的,因为他足够年轻,比雍正小十岁,又能征善战,也有一定的城府。即使将来不能成为康熙那样的明君,做一位守成之君也是错错有余的了,所以康熙极有可能会将皇位传给老十四。把他支出京城,是对付老十四最好的办法,反正京城内部的事情可以慢慢调控,如果他在京城的话,局势可就不好掌握了。
第五,对八爷来说是一次沉痛的打击。八爷党当中,有脑子的其实就只有八爷和十四爷这两个人。现在老十四俨然已经有了自立为王的打算,那就算是跟八爷划清界限了。雍正必须要趁着这个机会,让八爷看不清楚局势,他举荐老十四作为大将军王,就是最好的一次机会。八爷似乎认为雍正跟老十四结成了盟友,那自己这边可就要乱了阵脚了。毕竟老十四知道太多他们的秘密,如果老十四偏向了雍正,对八爷党来说,真的是一次沉痛的打击。所以八爷在后来会对老十四下手,也是因为担心自己的秘密被公开。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两口子唱双簧忽悠大将军王十四弟,是何用意?
四阿哥胤禛两口子忽悠十四阿哥胤禵,双簧唱的配合默契,效果显著,他们的十四弟还就真的被这两口子忽悠的“迷迷糊糊”就上了他四哥的“套”。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设计的这样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其实是想说明在“皇帝的宝座”这个有极端诱惑面前,任何的“尔虞我诈”都是可以做得出来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包括大阿哥胤褆对太子的“魇镇”,八阿哥胤禩上演的“王上加白”的闹剧,当然也包括四阿哥胤禛对他的亲弟弟的忽悠。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四阿哥胤禛为什么要忽悠他的亲弟弟呢?他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我们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康熙五十七年,西北出现叛乱,清军将领传尔丹的六万人马全军覆没。康熙得到了这个消息很是震怒,盛怒之下康熙居然想亲自统兵“御驾亲征”,但是无奈此时的康熙已经年逾古稀 ,御驾亲征只能是一个态度而已。
但是,西北的叛乱给边境带来的极大的不安定还是让康熙心里非常的焦急,既然不能御驾亲征,但对于西北的叛乱,康熙还是非常的重视,他决定派一位皇子领兵“代朕亲征”。为了表示对这次平叛的重视,康熙给这位代自己亲征平叛的皇子的待遇很高:任命抚远大将军,封大将军王,使用天子仪仗。
康熙的这个态度,给皇子们和朝廷的大臣们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这个能被康熙选中的皇子,非常大的可能会成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这个信号让几乎所有的皇子们都开始“蠢蠢欲动”,明里暗里争夺这个“大将军王”的争夺开始了。有点希望的皇子们都想得到这个大将军王,从而让自己在皇位继承人的争夺当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
在“大将军王”这个巨大的诱惑面前,之前还是同盟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之间开始产生“裂隙和猜疑”,为了能当上这个大将军王,八阿哥胤禩开始动心思说服甚至是诱骗十四阿哥胤禵支持自己当这个大将军王赴西北平叛。
其实,几乎所有的皇子在冷静的分析之后,都会有一个很明确也很残酷,残酷到他们不愿意承认的现实,那就是这个大将军王最合适的人选只有十四阿哥胤禵。
在康熙的众多皇子当中,能够带兵打仗并且有把握平叛成功的皇子,事实上只有三个,也就是大阿哥胤褆,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大阿哥胤褆被终身圈禁,十三阿哥胤祥也是正在被囚禁当中,并且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是柯尔克蒙古的公主,和叛军之间是有亲戚关系的。康熙绝对不会把几十万大军交给这两位皇子。十四阿哥胤禵就成了几乎是唯一的人选。
但是这个局面八阿哥不愿意面对,四阿哥胤禛也不愿意面对,但是十四阿哥胤禵要想得到这个差事,还是要得到“举荐”。
十四阿哥胤禵在寻求他的八哥的支持的时候,其实是被拒绝了。当然出面的是他的九哥和十哥。在八阿哥府上碰了钉子的十四阿哥胤禵这个时候想到了他的亲哥哥四阿哥胤禛。
四阿哥胤禛也在为这个事情苦恼不已。尽管他自己也想当这个大将军王,但是他也还是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但是他真的是不甘心这个“大将军王”被别人抢走,如果能让十三阿哥胤祥出任抚远大将军和大将军王的话从,至少将来的皇位还在自己人手里。四阿哥胤禛为此六神无主。
但是,他的师爷邬思道却看明白了自己的这个四爷的苦恼。他给胤禛很认真的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和大将军王的人选。邬思道告诉四阿哥胤禛:这个大将军王肯定是非十四阿哥胤禵莫属,就连康熙老爷子都是这样认为的,这个时候那位皇子出来和十四阿哥胤禵争抢“大将军王”,康熙会很不高兴的。
胤禛听了挺不舒服的:那就眼睁睁看着别的皇子得到这个大将军王?
邬思道呵呵一笑:打仗打的其实是“钱粮”,对于西北的局势,谁掌握了西北大军的“钱粮”供给,谁就算是掐住了西北的那个“大将军王”的脖子。
这个时候,胤禛的思路也就豁然开朗:既然争不到“大将军王”,那就用支持和举荐十四阿哥胤禵为大将军王为条件,交换十四阿哥胤禵举荐年羹尧为陕甘总督负责西北大军粮草的保障。
四阿哥胤禛知道,他的这个“交易”,是不能被十四阿哥胤禵看破的,所以,胤禛在他的亲弟弟面前和他老婆配合,演了一出“温情戏和亲情戏”。
但是这出“双簧”并不是胤禛和他的老婆事先演练的,这出戏是临时上演的,正因为是“临时上演”才显得胤禛和他的老婆配合默契。
四阿哥胤禛知道,他和他的这个亲弟弟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他们之间其实是相互防范的,胤禛要想忽悠十四阿哥胤禵达成这个交易,就必须消除他这个亲弟弟对他的戒备。
所以在十四阿哥胤禵登门寻求他的亲哥哥的支持的时候,在胤禛表态之前,先演了一出戏。这个戏的道具就是年羹尧帮胤禛置办的胤禛和胤禵共同的皇额娘(母亲)的寿礼。
十四阿哥胤禵登门拜访之前,胤禛正在为年羹尧送来的寿礼发火,他觉得这个年羹尧的寿礼太奢侈,这样下去早晚会连累自己。两口子正为这个事情拌嘴,十四阿哥胤禵来了。
胤禛的福晋问胤禵,皇额娘的寿礼准备了没有?胤禵表示很惭愧,回头一定准备。这个时候胤禛的反应很快:还是年羹尧这个奴才用心,他在四川早就为你准备了一份寿礼,怕你看不上就没敢告诉你,现在正好,等一会咱们一起进宫给皇额娘祝寿!
胤禛的老婆反应很快,马上就说:到底是一家人,不然的话别人会以为我这个当嫂子的小家子气呢!
十四阿哥胤禵显然被这个温馨的亲情感所感染,他感慨到:难得年羹尧还能惦记着我,回头我找机会赏点他什么!
胤禛不失时机的马上说:你能提拔他一下就够他受用一辈子了。
胤禛的戏其实不仅仅是在自己的府上和老婆演双簧给胤禵看,他抓住了这个机会把戏做足了。在和胤禵一起给他们的皇额娘贵妃乌雅氏祝寿的时候,胤禛在他的母亲面前充分的表现出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态度,他告诉他的皇额娘要举荐十四弟出任大将军王,一来为国举贤,而来这个大功劳不能让外人抢了去!
十四阿哥胤禵算是彻底的被感动了,对他的四哥在皇额娘面前的表态感激不尽。这个时候,胤禛拐弯抹角的提醒胤禵,西北的战事关键在粮草供应,四哥我分管户部,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你,但是西北粮草的保障根本还在陕甘两省。
十四阿哥胤禵似乎也明白了,这大概是提拔那个年羹尧的好机会,也算是报答四哥的举荐知恩吧!所以他主动提出:假如他真的如愿以偿的当上这个抚远大将军王,他就保举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
胤禛和邬思道筹划的“阴谋”得逞了。事实证明,这个筹划的得逞,是后来胤禛能够顺利登基成为雍正皇帝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而这个筹划实现的起点,就来自于胤禛和他的老婆配合默契的那个双簧。
看起来要干点大事,有的时候还真的需要有那么一个“心有灵犀”的老婆。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两口子唱双簧忽悠大将军王十四弟,是何用意?
十四阿哥到雍正府上,除了与雍正共同为德妃贺寿之外,也有着与缓和关系的想法。
西北的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康熙希望从儿子中择一贤者,封为“大将军王”,率领朝廷十万大军前去平叛。
对于这个大将军王,八爷党的皇子是势在必得的,在他们看来,此时的康熙已到暮年,让皇子担任大将军王,就是为了再给其积累功绩,树立威信,因而谁上了这个大将军王,谁就是继位人。
尽管长期主管兵部的十四阿哥理论上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是在八爷党内部,依然是以拥立八阿哥胤禩为帝作为这个八爷党集团行动的首要目的,而十四阿哥只是一个“备胎”,甚至还准备让十四阿哥选择禅让。
如果是换做其他,十四阿哥可能不会在乎,但是在皇位面前,他不可能不动心,而他也想通过获得这个大将军王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打算,于是十四阿哥胤禵在这个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亲哥哥雍正。但是兄弟二人早已分属敌对的政治集团,而想要获得自己哥哥的支持只能通过感情牌来重新缓和两人之间的矛盾与关系,于是原本可以在宫外等候雍正的十四阿哥主动来到了雍正府上,而他也选择了在筹备礼物这件事情上用故意示弱的方式,拉近与雍正的关系,同时也试探一下雍正对于自己的看法。
此时的雍正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在他看来,十四阿哥出任大将军王已然是定局,而他要从其中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经过与邬思道的分析,雍正非常清楚在康熙的心中早已经将十四阿哥胤禵作为大将军王的候选人。这个时候的雍正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第一在康熙的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宽广的胸怀和一心为国的态度,第二,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因为只有让雍正自己的人出任陕甘总督,才能真正把握住西北大军的命脉,控制住西北大军,为夺嫡做好准备,同时避免十四阿哥所带领的十万大军成为自己的掣肘,更不会为八爷党人所利用,形成巨大的威胁,所以这个陕甘总督的位置是一定要拿下来的。
所以,从十四阿哥胤禵到雍正的府上开始,雍正与十四阿哥所有的交集活动与言谈话语的目的只有一个,与十四阿哥进行政治利益的交换,自己在保举十四阿哥出任大将军王的同时,让十四阿哥推荐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
雍正与自己的福晋乌拉那拉氏唱的这出双簧,在拉近与十四阿哥胤禵关系的同时,更是要给年羹尧做着铺垫。雍正想要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但是这件事绝不能由雍正自己来推荐,而是要由十四阿哥来进行保举,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真实目的进行隐藏,所以从十四阿哥胤禵进到雍正府上开始,一直到十四阿哥自己提出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雍正对于此事是只字未提,而他与自己的福晋乌拉那拉氏的这出双簧,也是为了给年羹尧做好铺垫。
首先,雍正和乌拉那拉氏两人可以说是三句话不离年羹尧,把年羹尧对于十四阿哥的敬重,以及对于雍正和十四阿哥生命德妃乌雅氏的寿辰的上心,表现的淋漓尽致,让十四阿哥对于年羹尧也开始有着好感。
其次,乌拉那拉氏久居府上,不问朝政,她的表达让十四阿哥不会存在那么多的疑虑,因而也将更容易接受。
再次,自己作为雍正的政敌,在雍正的府上非但没有受到冷落,反而是受到极大的礼遇和重视,特别是通过福晋乌拉那拉氏的言行举止,十四阿哥看到了雍正并没有再背后说其坏话,进而影响自己嫂子对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对于雍正也有了新的认识。
十四阿哥到雍正府上,打出的是一张情感牌,为的是得到雍正的支持;而雍正则带着自己的福晋也打出了情感牌,在拉近与十四阿哥关系的同时,也是在为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做了重要的铺垫,这才是他们夫妻二人唱这出双簧最为重要的意义。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两口子唱双簧忽悠大将军王十四弟,是何用意?
既是为了给生母乌雅氏贺寿,但更主要的是为了能够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以便监视和控制老十四的十万大军。为此,胤禛两口子做足了功夫,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双簧戏,把老十四忽悠得一楞一楞的,丝毫没有察觉到早已落入胤禛的圈套中。一
话说西北地区发生叛乱,以罗布藏丹津为首的叛军将传尔丹率领的六万平叛大军一举歼灭,兵败的消息传回京城,顿时震惊朝野,康熙因年事已高,不能再御驾亲征,只好从膝下皇子中择一贤者,代父出征,封为大将军王。自从太子两度被废以后,康熙再未透露过储君人选的问题,因而朝野上下都认为这个大将军王所代表的就是未来的皇上,为此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甚至连废太子胤礽都想要争取成为这个代父出征的大将军王。康熙膝下的二十多位皇子中,只有老十三胤祥和老十四胤禵这两位阿哥深通兵法,满腹韬略,但胤祥已被圈禁多年,那么这个大将军王极有可能由这位与老四胤禛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十四阿哥胤禵出任。胤禛原本想毛遂自荐,向康熙请求领兵出征,可无奈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在府中练射箭时,一连射出二十几箭就没有一箭能射中红心的,气得胤禛连弓都摔了。胤禛心里打定主意,就算自己不做这个大将军王,那也要举荐老十三胤祥带兵出征,决不能让老八的人给抢了去。可随后邬思道的一番话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邬思道通晓人情,智近于妖,他分析传尔丹轻敌冒进导致六万大军全军覆没,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主管兵部的十四阿哥一个月好几道兵符催促进军,而粮饷兵器却不及时供应,传尔丹无可奈何之下才仓促进军与叛军决战,误中埋伏才全部覆没的。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这个大将军王是由十四阿哥以外的人出任,那么他就会是下一个传尔丹。邬思道的意思是,既然四爷一向以江山社稷为重,那么就应该以朝廷大计重,真心为国举贤,举荐最合适的十四阿哥出任大将军王。胤禛知道邬思道的分析完全正确,但他不放心十万大军就由这个一向与自己不怎么亲近的十四弟来率领。邬思道顺势指出关键,只要由心腹出任供应粮饷的陕甘总督一职,那么不毛之地的西北即使有百万大军也难以兴风作浪。胤禛采纳了邬思道的策略,准备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一职。为了给年羹尧铺路,于是便有了胤禛夫妇唱双簧忽悠老十四的这段场景。
二
正值生母德妃乌雅氏的生辰寿日,胤禛和胤禵这两兄弟按惯例都是共同进宫去向母妃贺寿。可最近胤禵一门心思都沉浸在怎样才能出任大将军王,倒把老太太的生日忘到爪哇国去了。到了四哥府上经四嫂提醒才发现自己是两手空空,而四哥这边却准备齐全,这么一比较不是让人抓个现成口实,落下个不肖子孙的恶名嘛。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胤禛却说这些寿礼是年羹尧暗地里在四川替你我备办的,你我二人一人一半。胤禵当然知道这话多半为假话,年羹尧与自己素无来往,怎么会替自己备办寿礼,但面子上却不得不承这个情,笑着说道:“难得年羹尧记挂着我,说到底这也是四哥四嫂的面子,找机会我得赏他点什么。”胤禛马上接过话头说:“有机会你提拔一下,他也就受益不尽了。”两兄弟进宫向母妃贺寿,胤禛当着老太太的面,提出要保举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确实把胤禵给感动了,出宫之后,两兄弟沿路说了不少掏心窝子的话,胤禛勉励胤禵把仗打好,粮草辎重由他在京城负责调度,绝对不会出现问题,但前线供应粮饷的关键人物是陕甘总督,胤禵当即主动提出,如果真让自己出任大将军王,想保举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就这样,年羹尧改武从文,由四川提督改授陕甘总督,成为封疆大吏,也成为制约胤禵十万大军最关键的人物。胤禵在康熙死后召回京城奔丧,只准带十名护卫,却不敢有丝毫抗拒,这其中的缘由与年羹尧不无关联。雍正布下的这颗棋子日后还接替了胤禵的职务,成为征西大将军,统领数十万兵马,主管四省军务,被人尊敬地称为“年大将军”。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两口子唱双簧忽悠大将军王十四弟,是何用意?
自然是对皇位产生了兴趣。
西北用兵非皇子不足以成事,非户部兵部支持不足以取胜,这也是康熙为什么要封大将军王的原因。
四爷本是想让十三爷去的,这也的确是有考虑家国天下,毕竟十三爷是知兵之人。不过,这也是在为雍正自己找退路,因为皇子们都觉得这个大将军王就是将来的皇帝。
慢说老十三当不了皇帝,即便是靠着这个大将军王当了皇帝,四爷的命运也不会差。
不过,邬先生的话却改变了四爷的想法。
皇帝并不是在选皇储,而是在试探皇储的胸襟以及对于政治的嗅觉。
西北用兵,打的是粮草。因此,大将军王是谁无所谓。重要的是谁管粮草。
老十四与老四虽然同父同母,但哥俩却是不同阵营。因此,举荐老十四首先能显示自己坦荡,也能分化八爷党。
老十四能当大将军王的前提是四哥的支持,但老四的支持也不是白给的,而是用大将军王换川陕总督的位子。
老十四也未必不知道,也未必就是被忽悠。这属于一次对赌,八爷,四爷,十四爷三人的博弈,老十四最不好走。好不容易下赢了八爷,却败在了四爷手里。
《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两口子唱双簧忽悠大将军王十四弟,是何用意?
康熙朝晚年,西北罗卜藏丹曾反叛,朝廷前去平叛的六万大军全军覆没。究其原因,在于掌管户部的八阿哥胤禩和掌管兵部十四阿哥胤禵从中作梗,致使前线大军粮草难以为继,主将传尔丹只好下令速战速决,这才遭到了叛军的埋伏。
康熙看出了其中端倪,却没有深究。他知道八爷党觊觎西北兵权很久,并一直期望借机获得在西北掌兵的机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加夺嫡的砝码。但当务之急是再选一位主帅前去西北平叛,康熙帝思来想去,放出话去,说要派遣一位皇子代天亲征,授大将军王头衔。
由于康熙尚未再立太子,朝野推断,谁被选中成为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储君。八爷党迅速察觉到机会来了,他们内部一致认为胤禩要拿下这个大将军王。但八爷党内有一个既知兵又与胤禩面和心不和的人,那就是十四阿哥胤禵。胤禵虽然属于八爷党阵营,但他与九阿哥和十阿哥不同,他始终具备自己的独立性,一旦有机会,他就会脱离八爷集团,自己去争取机会。
于是,颇具野心的胤禵表面上支持胤禩,背地里却去探四阿哥胤禛的口风,因为目前指望八爷集团去支持他上位大将军王是不可能了,他只有再去寻找其他支持。恰好,四阿哥胤禛此时已经与邬思道定下基调,即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将军王,但需要以此为契机进行政治交易,将年羹尧推上陕甘总督之位,并令其牵制西北前线的粮草供应,以便在夺嫡的关键时刻牵制西北大军。
为了这个目的,四福晋这个平日里与政治斗争毫无瓜葛的女流之辈终于闪亮登场了,与四阿哥胤禛演起了双簧。因为男人与男人之间一上来就是直入主题,剑拔弩张,而女人说话,往往从家事和亲情入手,更容易打开突破口。
就这样,胤禵一进来,四福晋便提起了额娘寿诞之事,问胤禵是否准备好寿诞的礼品了。胤禵本来是带着目的来的,结果一提额娘生日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连日为了争权夺利,竟然连额娘的生日都忘记了。四福晋抓住胤禵这个心理,说年羹尧早就替他们备好了,而且想得很周到,俩人一人一份。
其实,这些礼品都是年羹尧任四川总督期间搜刮民脂民膏得来,而且也没特意说有老十四的一份。但经四福晋这样一说,显得年羹尧真的对胤禵很上心很孝敬,毕竟胤禵多年掌兵,又主管兵部,年羹尧也是带兵之人,二人虽不属同一阵营,但肯定有多年的上下级关系。胤禵不禁感慨,难为年羹尧还记着我。
这时胤禛终于借势说出了该说的话:以后有机会你多提拔一下他,他就受用不尽了!
胤禛和四福晋装着说者无意,胤禵可真的是听者有心了。此时自己正争夺大将军王之位,八爷胤禩又志在必得,自己孤立无援,正惦记着找个同盟,这时机会自己送上门来了,为什么不借机与这个一奶同胞的四哥做个交易呢?让他助自己当上大将军王,然后自己顺势再把年羹尧的陕甘总督给安排了,大家各取所需,岂不更好?
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年羹尧的问题上,胤禵并不完全是被动的,他也是有自己的一番考虑。因为如果胤禵当上大将军王,胤禩肯定会暗中捣乱,就跟他们当初给传尔丹捣乱一样。胤禵深知陕甘是粮草转运之关键,于是把年羹尧安排在陕甘,可以有效保证粮草源源不断送往西北,避免胤禩再度从中作梗,让他做了传尔丹第二。
可见,搞政治的男人,有一个好的“贤内助”太重要了。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自身能力相当出众,但唯一的不幸是娶了个败家娘们儿,导致自己该争的没争到,甚至落个身败名裂。而像四阿哥胤禛就很幸运,不仅自己给力,还有个好“贤内助”四福晋的加持,难怪他能在九子夺嫡中最终胜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