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需要借口吗?历史上的战争,有哪些奇葩的借口?

战争就如一位诗人所言: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在公开掠夺。比如日本侵华时,借口就是的“演习时丢了个兵”。反正理由有了,不服就打一架吧。现在正常人都会想:你丢个兵跟我有毛线关系呀。但当时就是这样,反正就是要打。所以,理由也好,借口也罢,都是假的,打你才是真的。“真理永远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按题目要求,在书里找了几个国内外历史上奇葩的战争借口编辑了一下。

一、打猪是要看主人后

其实在17至18世纪时,大英帝国比现在的美国强大的多,牛X的多,号称日不落。

1859年,英国宣布与美国开战,开战的理由是“美国人打死了一头英国的猪”……

英国人的的一头“猪”,拱了一位美国移民的菜园子,这位美国移民用猎枪,一枪打爆了猪头!

“日不落”的暴脾气,哪能受得了这个,连中国人都说了,“打狗要看主人的”,你打爆英国的猪头,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英国抓捕了那位美国移民,两国就此开战。

其实,英国打美国的真实理由,是因为美国一直在和英国争夺圣胡安岛的殖民权。而美国也看英国不顺眼久了,也想起中国人的话“天下苦秦久矣”,打吧。一头猪引起的战争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打起来。

二、为耳朵报仇

1731年,英国海军上校罗伯特·詹金斯率领“丽贝卡号”风帆双桅船被西班牙海岸警卫队拦截,把船上的货物抢走了。那个年代,这是稀松平常的事,都是海盗,都是这样干。可不知道咋回事,西班牙指挥官下令割掉了英国詹金斯上校的一只耳朵。

詹金斯回到伦敦后,向英国国王哭诉一通,并献上那只被割下的耳朵让国王看。当时的英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打败西班牙,所有英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国王也跟没事人一样,该干啥干啥。

1739年,英国为了从西班牙统手中夺取西印度群岛,打算向西班牙宣战。国王把那只耳朵给所有的议员传看,大家群情激奋,义愤填膺,一致要求为这只还没腐烂的耳朵报仇。于是,英国向西班牙宣战。

这只耳朵也算“割得其所”了。

三、不能用苍蝇拍打人

法国人欠下了阿尔及利亚商人巨额债务,这钱是在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借的,已经30多年了也不还。恰巧有一次,阿尔及利亚政府的主要官员德伊去法国领事馆办事,在和法国驻当地领事德瓦尔聊天是说起此事,语带不屑:你们不还钱就罢了,为什么人家问你们,你们还爱答不理的?法国人恼羞成怒骂了几句,问候了德伊家长辈。德伊大怒,就用随手拿着的苍蝇拍(另一说是扇子)拍了德瓦尔两下。法国人认为,“苍蝇拍事件”是对法国的侮辱,必须开战。

这一战打到1830年 7月5日,阿尔及利亚政府宣布投降。

苍蝇拍作为开战借口,足够奇葩!

四、这是化学武器,不是洗衣服

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借口是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美国时任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还煞有介事地举个小瓶子说是化武证据。别人说这像洗衣粉。鲍威尔严正声明:这是化学武器,化学武器。不是洗衣粉。

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2011年2月15日,当年向美国及德国透露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变节者首次承认一切均为谎言。

战争后,也没有找到伊拉克的化武,到现在都没找到。

五、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为什么要打你?因为你在这里。

这是楚武王的战争:因为我是猛人,就是要打你。

《史记》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公元前706年,楚国攻打随国。当时的随国也是个大国,但是打不过楚国。既生气有着急,愤懑无比,于是便派人到楚国和谈,问“我到底做错什么了,你们要开战?”

没想到,楚武王淡定的回了一句“我蛮夷也”!意思就是,我大楚本来就是蛮夷,打你还用得着找理由?!随国上下对此也只能是哑口无言,在秋风中凌乱。

七、不准你在我边上睡

开宝年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讨伐南唐。南唐后主李煜哪里是赵匡胤的对手,尽管李煜的词写得是真心不错,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个大老粗。南唐派人讲和不成,那个使节还真的是条汉子,质问赵匡胤为何要发兵。面对南唐使臣的战争谴责,赵匡胤一时语塞,找不到什么正当理由。书载:“太祖曰: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于是,“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这句成了经典。比李煜的词流传还广。

打仗需要借口吗?历史上的战争,有哪些奇葩的借口?

“他要是想打你,怎么都有借口!”

这句话出自郭德纲的相声《我是黑社会》,熟悉这段相声的人,看到这句话估计都会会心一笑。谦儿哥的这句话用在“奇葩”的战争借口上,简直不能更合适!

通常情况下,需要借口的战争,攻击方都有所忌惮。这种忌惮倒也不是打不过,而是担心有人出来“管闲事”。

比如说,忽必烈打欧洲找理由了吗?没有,直接一巴掌呼过去就行了;可是,忽必烈打南宋、西夏之前,就先问他们要钱,不给了再发动进攻!忽必烈这么流弊,害怕南宋这种软蛋吗?非也,而是“师出无名”容易引起他国的干涉。

总的来说,战争借口都是给别人看的。

既然是借口,实力相当就编的惨一点,甭管谁看了都想帮一把;实力一般的,就编的冠冕堂皇些,其他国家看了知道怎么回事儿,面子过得去;实力强大的那就随意啦,比如美国打伊拉克是因为萨将军偷了布总统家的高压锅…

唐朝就有这么一起案例,明显的大唐在欺负番邦小国。

话说在唐朝,东北那旮旯(渤海国)竟然引进了水稻种植技术!大家伙儿都晓得,大米是南方的农作物,想要在北方种植,必须温度达标才行!但是,一旦北方种植大米成功,那这大米的味道绝对杠杠滴!

渤海郡引进水稻的消息传到长安,立马引起一大票吃货的注意!

其中就包括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听说渤海国的大米能够美容养颜、延年益寿,已经七老八十的老女人顿时起了精神头!于是,武则天就下令渤海国进贡此大米。

渤海国本来就有给大唐进贡的义务,大米再好,能有和平重要?可是,武则天要的大米数量,渤海国就算是把全国的土地都种上,也达不到这样的产量!一句话,武则天根本就是在找茬!

渤海国交不出大米怎么办?

公元698年,武则天发兵进攻渤海国。渤海国这旮旯,从隋炀帝时期就遭受中原王朝的一次次洗礼,到武周时期,早特娘的就蔫儿了。武周大兵压境,拿什么抵挡?

后来啊,渤海国成了渤海郡。

嗯,在吃货眼里,“我想吃你家大米”就是开战的理由。

两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又会怎么打呢?

1969年6月,位于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两个国家爆发了一场战争,战争的起因特别奇葩——洪都拉斯因为踢足球输给了萨尔瓦斯。

在介绍这场战争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国家有个基本的了解。

萨尔瓦多位于中美地狭,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640万,临太平洋;洪都拉斯同样位于中美地狭,与萨尔瓦多是老邻居,面积11.2万平方公里,人口910万,临大西洋。从人口和面积来看,这俩都是不折不扣的小国。

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素有渊源,平日里也因为香蕉贸易,有很多摩擦。由于洪都拉斯地广人稀,故有很多萨尔瓦多人去洪都拉斯移民、定居,甚至抢生意。

时间久了,洪都拉斯肯定不乐意。

双方积攒了不知道多少年的矛盾,终于在1969年爆发。

为了打进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在预选赛上,两个老冤家必须“干掉”对方才可以成功晋级。没想到,这场三局两胜制的足球赛,竟然人数劣势的萨尔瓦多队以3:2险胜!

赛事结果一出来,憋了一肚子火的洪都拉斯人顿时暴怒!他们走出家门,来到有萨尔瓦多移民的地方,疯狂迫害这些无人照顾的“异乡人”,许多人被虐待甚至杀害。

洪都拉斯人报复萨尔瓦多人的理由是:萨尔瓦多人偷了洪都拉斯的香蕉。

1969年7月14日,两个国家宣布断交。这一天正是美国的独立日,照理说,两个国家位于美国的后院,这个 超级大国应该管一管的!然鹅,美国佬纯粹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对此事不闻不问,时不时还分别对两个国家呐喊助威。

萨尔瓦多一看美国爸爸不管,率先向洪都拉斯发动突袭!

足球战争爆发,有人也称之为香蕉战争。

两个屁大点儿的小国家,拿着早就淘汰的武器装备你来我往,不到一个星期,几乎就打光了武器弹药!

结果嘛,美国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倒不是说这“热闹”不好看,而是身为美国后院,拿着这么破烂的武器在对掐,实在有损“宇宙第二超级大国”的形象(宇宙第一当然是棒子)。在这情况下,美国出面调停,迫使两国终止战争。

这场“足球战争”导致2000多人丧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平民;战争过后,萨尔瓦多因在战争中损耗过度、丧失元气,使得原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和社会问题更加悲剧。

当然了,战争打到最后,倒霉的都是平民百姓!愿世界永无战事,阿门弥陀佛。

打仗需要借口吗?历史上的战争,有哪些奇葩的借口?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日本有本很牛的科幻小说,叫《银河英雄传说》,小说里杨威利的一段话挺贴这个题目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可以分成两种思想潮流。一说是真理比生命更重要,一说是生命比任何事都重要。当人类要发动战争,他们会以前者为借口,但当他们要结束战争,又会拿后者作理由。”

这段话对中二少年来说应该挺精辟的,当然,事实上它确实道尽了古今中外战争的扯淡性质,要开战肯定得找一个比保住小命更最要的借口。而有一些时候,战争的借口和本质会同样奇葩。

1827年4月29日,阿尔及尔统治者侯赛因·迪伊召见了法国领事皮埃尔·德瓦尔,他的诉求很简单——还钱!从1795年到1797年你们一直在我这赊小麦,这帐都欠了30年了,哥们现在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你们把钱还我吧!我都不要利息的,兄弟出来混够讲义气的了,满世界打听打听去,谁能做到这份儿上啊?

然而德瓦尔先生却不这么认为,他慢斯条理的问:“请问阁下,我们法国现在的国王是哪位?”

迪伊:“查理十世啊,这和还钱有啥关系?”

德瓦尔:“关系很大啊!阁下!向你借小麦的是法兰西共和国,而现在我们的国王是波旁王朝后裔。向你借小麦的人杀了国王的哥哥啊!国王不追究您资助叛逆的罪名已经是仁慈了,您怎么还敢要钱呢?”

迪伊有点懵逼:“那后来你们一个皇帝也借过小麦啊?”

德瓦尔:“那是拿破仑·波拿巴,他现在也挂掉了,您可以找他儿子去要债的。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我的头上啊?”

可怜的迪伊被连环逻辑陷阱绕到头晕,但他粗糙的内心世界很明确一点,法国借走的小麦,就应该法国还钱。他表示自己管不了你们法国佬的乱套事儿,总之你们得还钱,德瓦尔表示你丫智商低就找个智商在线的好好捋捋,别乱咬人!

晕头转向加气急败坏的迪伊顺手操起一只苍蝇拍(也有说扇子),给了德瓦尔胳膊一下,表示注意你的言辞!没想到德瓦尔触电一样的蹦其一米多高,卧了个槽!你居然敢侮辱一个法兰西领事?你完了知道吗?你摊上大事了!洗干净脖子等我大法兰西军队踏平你的宫殿吧!

懵逼了半个小时的迪伊才明白,这货不止打算赖账,连债主都打算干掉!联想起当年圣殿骑士团的下场,这倒霉孩子狠狠打了个哆嗦。战争结果就不用说了,可怜的迪伊流亡海外,阿尔及尔成了法国殖民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和法国人发生借贷关系,这帮孙子有杀债主的传统。你看头几天巴黎娘娘庙被烧了,答应借钱重建的有几家资金到位的?

打仗需要借口吗?历史上的战争,有哪些奇葩的借口?

战争有时需要找借口,有时候不需要。

借口就是虚情假意,掩盖战争的真实目的,然后开打。有比较正当的借口可以让发动战争一方站在战争中的道德制高点,鼓舞自己的军队士气,同时还可以拉上一帮朋友帮忙打仗。

不过现代战争大都讲究战争的突然性,一般都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借口大都属于外交说辞,遮人耳目。

譬如,九一八事变中,日军自己炸掉铁路,诬陷中国军队所为;七七卢沟桥事变时借口是士兵走失;德国二战时突袭苏联的借口是苏联的飞机经常在德国领空飞行。其实战争的很多借口就是名目张胆的忽悠大众。

也有不少战争不找借口,直接突袭开打。譬如,二战时日军突袭美军珍珠港基地,开战前夕还在谈和平;五次中东战争,几乎每次都没有什么借口,一方准备好了就开战。其实真实的借口早就摆在那儿了,不用费事找借口的。

列举几个奇葩借口而发动战争的案例:

一、我是蛮夷,我怕谁。

这是中国春秋时期楚国攻打随国时的记载:

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史记》)

这事发生咋公元前706年,楚国征讨随国。随国的使者出使楚军,称自己没有什么罪过为何要讨伐我?楚国军队称,我是蛮夷,不需要借口。

楚国人真实在,直接把目的说出来了。看你们随国这地方好,我想要,就要用战争夺过来,不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

二、两口子吵架引发的战争。

齐桓公大名鼎鼎,他娶了蔡国的公主蔡姬为妻子。有一次,两口子登船游玩,蔡姬是南方人,对操控船舶非常在行,而齐桓公是一个旱鸭子,蔡姬趁机摇晃船舶,吓坏了齐桓公。

事后,齐桓公将蔡姬打发回家反省反省,至于是不是休妻另当别论。结果蔡姬回家之后又改嫁了,估计蔡国认为齐桓公根本不喜欢蔡姬。

其实齐桓公本意是让蔡姬在家待几天,让蔡国君主求一求齐桓公,这事也就作罢了。齐桓公一看小娘子改嫁,这事是对他这个霸主的不尊重,于是组织了七国联军进攻蔡国,攻破了蔡国的都城。

四年春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其实从深层次来看,齐桓公不是因妻子蔡姬改嫁,而是害怕蔡国可能已经倒向楚国一方了,所以出兵镇压蔡国,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而已。(齐桓公因为老婆改嫁就开战了)

三、一头猪引发的血案。

圣胡安岛现在属于美国领土,但在19世纪之时英美两国人都在该岛上生活,和睦相处。

1859年6月15日,一个英国籍的爱尔兰人的公猪跑出了栅栏,在岛上闲逛。恰巧一个美国牛仔拿着猎枪也在闲逛,于是击毙了这头公猪,并慷慨的分给其他见到的人,不过有人提醒他,这头猪极有可能是人饲养的,并不是什么野味。

猪的主人是英国人,而开枪打死猪的是美国人。英国人找美国牛仔要赔偿,据说索要100美金,而杀猪人只愿意出10美金,这事于是就僵持起来了。

英国人于是上报给英国女王,英国军方威胁要逮捕美国牛仔,美国人也不示弱,也派遣军队登岛保护民众。

在圣胡安岛上,美军增兵到461人,外加14门大炮,而英国人增派了三艘军舰,总兵力达到了2100多人,战争一触即发,多亏了英国少将罗伯特·贝因斯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称,不能因为一头猪开始一场愚蠢的战争。

1859年9月,美国总统布坎南派人调停争端,双方在圣胡安岛上的士兵各自不能超过100人,英国占据岛屿北部,美国占据南部。

结果这一战争虽然宣战了,但是伤亡只是开头那一头公猪。1872年,德国调停,圣胡安岛划归美国。(猪形象图,因公猪引发战争,开战了就死了一头公猪)

四、你睡在我身边我不放心,所以要灭了你。

这事发生在974年,赵匡胤要求南唐李后主到汴梁城觐见自己,但是李后主担心自己被扣押,所以派官员来谈判,于是赵匡胤说了一下这句话。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在我身边睡觉,我不放心,你不来见我,我就派兵灭了你。其实这也不是啥正当借口,赵匡胤的目的是统一天下,无需借口。

五、莫须有。

莫须有的意思就是可能有,这样的借口模棱两可。美国在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极力证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武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化学武器和生化武器。

然后美国军方上下都积极寻找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证据,其实这些证据都是不能完全证明伊拉克确实有哪些大规模杀伤武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战争借口是莫须有,打下来在查一查)

既然是莫须有,那就打下来再找,找不着再说。美军攻打伊拉克,抓捕了总统萨达姆,哪些开战的借口也没有找到,谁关心呐,反正伊拉克政权已经被推翻了。

打仗需要借口吗?历史上的战争,有哪些奇葩的借口?

1、“我蛮夷也”!

说到战争借口,水土不服,就服楚武王熊通。其实,我们从这位楚王用“武”做谥号这点,都可以看出他应该也是为好战的君王。

而实际上,楚武王在位期间还真的频频对外动武,几乎把周边的诸侯都挨个打了个遍,而且也不需要什么正当理由!

公元前706年,轮到随国成为楚武王的攻打对象。当时的随国,虽然也算是汉水东边的大国,但与楚国相比,实力还是差远了。因此,随侯十分畏惧楚国的兵锋,于是便遣使与楚国和谈。随人质问楚武王:“随国没有过错,为何发兵伐我”。

出处:《史记》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结果,楚武王淡定的回了一句“我蛮夷也”!意思就是,我大楚本来就是蛮夷,打你还用得着找理由?!楚武王的这个战争理由实在“无懈可击”,随国上下对此也只能是哑口无言。

2、“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都说“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这句话在赵匡胤身上,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是对小国耍流氓,宋太祖赵匡胤可不会不像楚武王那样,直接说自己是流氓。而是干脆来个不是理由的理由,那便是“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据宋杨亿《谈苑》:“开宝中王师围金陵,李后主遣徐铉入朝,对於便殿,述江南事大之礼甚恭,徒以被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太祖曰:‘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这件事发生在宋太祖开宝年间,赵匡胤发兵讨伐南唐。国力疲软的南唐自然不是宋朝的对手,于是便派使臣赴汴京,质问赵匡胤为何要发兵讨伐南唐。面对南唐使臣的战争谴责,赵匡胤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正当理由,于是便直接说出了“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这句经典。

咱们宋太祖这番话的意思就是:我(赵匡胤)就是看不惯你们(南唐)蹲在大宋旁边。就是说你们(南唐)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错误。说完就继续派大军南下,直接把南唐给灭了。可怜的后主李煜,最后只能到汴京去写诗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打仗需要借口吗?历史上的战争,有哪些奇葩的借口?

世界上最奇葩、最无耻的战争借口,是日本与中国的“甲午战争”中提出的借口,这个借口令人觉得愤怒无耻又啼笑皆非,因为它居然是“反清复明”!

1894年(光绪二十年)10月日本发布一则公告,题目是《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让我们看看告示的内容(有删节):

“满清本来是塞外的蛮族,即非受德于天,又对中国无功绩,乘着朱明王朝的衰落,乘机暴力掠夺,用虚伪的手段谋取了天下。当时的豪杰武力打不过他们,只好抱恨承认现状。那时候可以说是人能胜天,现在天定胜人的时候来到了。现在满清的现状是君主昏暗,太后垂帘听政,军事政治腐败,纲纪不振,外交上不以公道和正义为原则处理事情”。

“因为上天厌倦清朝,才导致了百姓不服政府统治,将士离心离德,所以不肯出力,这也导致了清军牙山、丰岛、平壤等陆海战的失败。满清的天数已终,日本顺天意,要长驱直入打到北京,逼迫清朝皇帝绑上自己当面求和,发誓永远不能反抗我们。我们惩罚的是清朝的朝廷,不是贵国之人民,惩治爱新觉罗氏,而不是被迫从军的士卒”。

(告示)

“贵国与我日本民族是同文同种,有共同的荣耀,也有共同的敌人。现在我们顺应人心向背,顺从天下大势,在中原宣传大义,集合革命军,把满清驱逐出境,革除弊政,除去百姓的祸害。抛开空谈崇尚孔孟之道,恢复三代的治世。希望大家配合我军行动,时机不能失去,机会不会再来。古人说过:上天赐予的不接受,反而会倒霉。你们快快行动吧,别让明太祖耻笑你们。”

告示是日本著名的中国通宗方小太郎起草的。日本希望被中国人民认为是“解放者”,他们想利用中国的民族矛盾,煽动民间情绪。

(甲午海战)

这样的宣传的确引起了一小部分汉人的共鸣。不少人甚至觉得日本战胜是好事,可以借机推翻清廷。

日本一直对中国的汉族宣传“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他们发动对清朝的战争目的是解救满人奴役下的华人,不但中国部分汉人支持他们,日本国内不明真相的群众也支持日本政府出兵,“解救中国的百姓”。

在日本的这种宣传下,在清总兵叶志超的妻子居然给丈夫写信,要求自己的男人别在战场玩命。

(战后谈判)

士兵的士气也比较低落。一些地方的民众也被日本人“忽悠”,视日军为解放者,居然出现带着物资犒劳日军的现象。

侵略者再怎么包装也改变不了侵略的本质,在“听其言,观其行”后,中国人民觉醒了,看清楚了日本的狼子野心。

用小伎俩只能得逞一时,日本最终为他们的野心付出了代价,虽然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最终还是取得了正义的胜利。 日寇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