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项羽,若是出现在三国里,他会是个什么水平?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从两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军事方面

项羽在三国一样可以冠绝武将行列,为超一流顶尖级武将。

根据《史记》记载: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从这个信息来看,项羽的身体素质过人,按照秦汉一尺约二十三厘米来换算,他的身高在一米九上下,放在今天也算是大高个儿了;力气奇大,说千斤有些夸张,但换算一下五百斤还是有的,这已经很惊人了。

而且楚国项氏一族是武将世家,项羽又是项燕的亲孙,自然会接受家族专有的传承和训练。这么看来,项羽做为武将在当时可以算是正统科班出身的天才少年。

我们再从战绩来看,项羽从起事以来,大小七十余战,未尝一败。他在许多战斗中动辄就是斩杀上百人甚至是数百人。巨鹿之战,项羽独挑大梁,一举击溃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彭城之战,项羽仅率三万精骑就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项羽作为中国历史上“勇战派”的头号代表人物,向来是亲率精锐骑兵冲锋在前的。做为骑兵战法的大行家,骑兵惯用的两个阵型一个是锋矢阵,一个是锥形阵。这两个阵法在冲锋时都对领头的尖锋武将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事实证明,项羽就是那个最强的尖锋。他将勇战派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没有花里胡哨的技巧,只有一记记重拳。

综上所述,其军事能力和个人武力都是卓越不凡的,哪怕到了三国绝对都是超一流的存在。

二、政治方面

项羽是一个“偏科生”。历史证明,他在政治能力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到了三国恐怕也就是和吕布一个结局。

项羽其实做一名纯粹的武将就好,专业很对口,他也绝对胜任。可是偏偏他还是一名君主,以西楚霸王之名被纳入了史记的本纪当中去。做为一名君主,政治能力不合格是致命的。毛主席对项羽失败的总结很精辟:一是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这是妇人之仁,同时也是用人疑人、不能从善如流的表现。归结起来还是政治能力不强。二是机械遵守鸿沟协议。这个不用多说,看看刘邦的灵活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又是输在政治成熟度上。三是定都徐州,首都的选址直接关系到战略上的优劣势,结果项羽直接把战略劣势留给了自己,还是政治能力不强的坑。

综上,在英才辈出,谋策汹涌的三国时代,项羽依然会因为政治能力的短缺而昙花一现。毕竟刘备、曹操、孙权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政治能力过硬的好手,项羽再强,也终究难逃吕布的模式。

霸王项羽,若是出现在三国里,他会是个什么水平?

项羽在三国的水平,我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你把吕布、典韦、袁绍三个人的所有的技能和水平加在一起,就是项羽的水平。

项羽是冷兵器时代最强的武将,史书上关于项羽的外貌、力气、能力的描写是”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汉代一尺差不多是23.1cm,项羽的身高差不多是1.85米,这个身高放在今天也算高的吧,何况还是在二千两多年的古代。

而最历害的还是项羽的”力能扛鼎“,虽然无法准确知道项羽扛的鼎有多重,但在秦朝末年,一般的大鼎至少也有200~300KG左右,这个水平放在三国,谁能比?

项羽如果仅仅是个猛汉也就罢了,明明可以靠脸吃饭、靠武艺各吃饭、靠勇猛吃饭,却偏偏还有才能和气量,显然比一般人强,才叫才气过人,项羽与一般的猛将明显不同,项羽是有才能,并不是完全靠硬拼,当然他的才能与某些顶尖的人物相比,可能差远了,比如韩信、刘邦,但是项羽的才能比一般人则是强多了。

在秦末的家农民起义中, 项羽的武艺是极其突出的,基本上是一个人能敌百来十人,项羽首次起兵,与他的叔父项梁两个人闯进会稽郡守府,项羽先是杀了郡守殷通,砍下他的脑袋,然后拿着郡守的首级示人,那个不服从的人被项羽一个人杀了一百来人,看到项羽如此勇猛,其它人就不敢再反抗了,乖乖投降,要知道郡守是秦朝的一级行政区,秦始皇将天下分为36郡,郡相当于现在的省,一个郡守少说几百人,多则上千人,项羽这份胆色、这份勇猛,放眼整个三国,谁能比?

再来看项羽的战功,巨鹿之战,5万破釜成舟的楚军大破40万秦军主力,天下为之震动,一举消灭秦军主力,一战定乾坤,秦朝就是因为这一战,军事力量消耗殆尽,可以说战无不胜的秦军全败在项羽手下,而这一年,项羽才25岁。

彭城之战,项羽亲率三万精骑,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以出其不料的速度,大破刘邦率领的56万诸侯联军,一个楚军要干19个刘邦军,而且这一仗,基本不叫战争,而叫屠杀,56万人被3万楚军屠杀了一大半,淹死的、踩死的、被杀的、被俘的不计其数,这一战,简单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放眼整个三国,谁能比?

然而,项羽也有他的弱点,不善用人、刚愎自用、战略失误,也就是这些弱点,被刘邦抓住机会,实行战略包围,采用在主力战场消耗项羽的情况下,瓦解项羽的所有同盟,孤立项羽,联合了项羽所有的敌人,终于在垓下战略包围并击败了项羽,项羽虽败犹荣。

秦末与三国时期,有很大的不同,秦末是天下大乱数百年,只在秦朝短暂统一了15年,天下趋势仍然是统一,而三国时期处于东汉末年,两汉统一和平了数百年,只是在东汉末年乱了几十年,趋势仍然是分裂。

如果项羽在三国时期,个人认为项羽的水平就是吕布+典韦+袁绍三个加在一起的总水平。

为什么是这三个人?

吕布在三国中算是以武艺领兵的小诸侯,虽然三国演义把吕布演艺得三国天下第一,但实际上的吕布并没有这个水平,可能算一流武将,但排不上第一,吕布的特点就是弓箭和骑马术一流,武艺一流,勇猛一流,然后就是头脑草包。

如果吕布和项羽单挑,十个回合之内,项羽必斩吕布,项羽的武艺可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力气、勇猛、头脑远超吕布,不是吕布可以比的,项羽十个回合必斩吕布。

之所以吕布是三分之一项羽,就是因为吕布是一个带兵独立的小诸侯,且武艺、勇猛均有些水平。

之所以典韦是三分之一项羽,是因为典韦也是相貌魁梧,臂力过人,不仅能举起牙门旗,而且能与猛虎搏斗,典韦的特点就是力气大,勇猛,这正是项羽的特点之一,所以典韦是三分之一项羽。

之所以袁绍是三分之一项羽,是因为袁绍的出身和才能,袁绍出身士族,项羽出身贵族,两人相似,袁绍以出身和才能短短十年时间就雄据北方四州,而项羽出道几年就名满天下,两人也有些类似,都是以出身高而取得较大的成绩,而且都瞧不起出身低的人物,袁绍瞧不起曹操,项羽瞧不起刘邦,但是两人都是输在他们瞧不起的人手中, 这一点也很很相似,所以袁绍也是三分之一项羽。

所以,项羽的水平=吕布+典韦+袁绍三个人的水平之和,这就是项羽在三国的水平!

霸王项羽,若是出现在三国里,他会是个什么水平?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看我杨角风的回答:

西楚霸王项羽,当初和汉高祖刘邦角逐天下的英雄人物,尽管失败了,但是后人对于项羽的赞美和敬佩却始终没有停止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力拔山兮气盖世”、“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项羽也指挥过很多传奇的战役: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击败十倍于自己的秦军,彻底打垮了王离、章邯。其中王离军队全歼,章邯军队被迫投降,这一战秦朝主力尽丧,项羽也因此确立了自己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彭城之战,这一仗是刘邦自起义以来遭受的最惨痛的失败,而这场战役也是项羽的杰作。半日之内,集结三万兵力,击溃汉军数十万,导致刘邦主力溃散陷入困境:

“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

刘邦把老弱病残杂牌散军全部排到前线充数,此役刘邦父亲妻子都被楚军俘获,元气大伤。

可以说项羽最擅长打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可否认的是项羽身上也有很多作为领导者的缺点,比如任人唯亲,比如刚愎自用,这也导致他最终在和刘邦的角逐中失败了。

如果把项羽放到三国里,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这个问题就很尖锐,因为不好分析,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物,分析低了项羽迷们不满意,分析高了三国迷们不高兴。所以我只能尽可能地表达我自己的看法,仅仅代表个人,我们在武将、谋士、领导者三个角度来体现项羽的综合水平。

首先武将角度,所谓武将应该有很强的个人作战能力,以及领军作战的指挥能力。这一点项羽绝对可以问鼎三国群将,其中个人作战能力对比三国单挑第一人吕布。吕布在气势上是不如项羽的,虽然吕布名声大,但是总感觉没那么多人真怕他,而且吕布死后,经常会出现一些武将被称为“不下吕布之勇”,更有人叫骂“三姓家奴”。

但是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在项羽身上,项羽一个人就把殷通百十号人全部杀死,士兵看到项羽都是哆哆嗦嗦的不敢靠前。等到项羽被围困致死,也从来没有人敢于媲美项羽之威,死了依旧被人敬畏,可见项羽给人的压迫感比吕布要大得多。并且项羽力年轻的时候就能扛起大鼎,又有以一敌百的实力。我个人认为项羽在单打独斗的能力上依然优于吕布,吕布给人一种虽然你很强但是我还可以试一试,但是项羽让人试都不想试,只能人海战术上去活活耗死。

个人作战能力说完我们再说领兵作战的能力,项羽的统帅能力在三国那一定是天下第一。项羽打的仗要不人数少,要不粮草不足,往往极度劣势于对方,但是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项羽指挥的战斗就输了一场,也是他无法接受,从而乌江自刎的那一场。三国时期的武将大多利用天时地利获得以少胜多的胜利,而项羽就是纯武力的碾压,手下步卒各个打了鸡血以一当十,抱着必死的心去战斗。足以体现项羽的无与伦比的领兵能力和个人魅力,真的感染到手下的每一个士兵。

所以项羽作为武将,论个人作战能力和领兵作战能力都是无出其右的存在。

其次,谋士的角度,这个项羽就有点尴尬了,因为三国时代是中华历史上谋士喷发的一年,项羽的谋略放到三国还真有点看不到别人的后尾灯。项羽是战术上的天才,但是是战略上的矮子,有点过于自大了,认为自己的武力可以碾压一切,这其实就非常不理智了。

尤其是鸿门宴上被刘邦马屁一拍,整个人就飘起来了,范增多次出谋划策让项羽除掉刘邦,但是项羽拘泥于“武德道义,以德服人。”放走了刘邦。可以说项羽的目光还是比较短浅的,谋政事不如诸葛亮、鲁肃,谋军事不如法正、荀攸。并且百战百胜的战绩更让项羽蒙蔽了双眼,甚至项羽都有点无视计谋了,认为自己有绝对的实力,碾压一切,所以我认为项羽是不够聪明的,在谋略上有很大的不足。

最后,领导者角度,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谋略方面也会差到哪去,但是一个优秀的谋士不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正因如此项羽是一个将才不是一个帅才,他谋略大局上的短板限制了他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项羽面对政事犹豫不决,面对军事刚愎自用,尽管他很能打,但是你埋没的人才,就是你以后的对手。有很多有能力的人最后跑到刘邦那边对抗项羽,这就是项羽作为一个领导者非常失败的地方,就是他眼里容不下人才,并且在用人上唯亲是举。他这一点和曹操有着天壤之别,曹操巴不得天下人才都来他这儿,而项羽巴不得人才全都一边凉快去,因为他一个人就够了。自大、自傲、犹豫不决这都犯了领导者的大忌,很容易在乱世中被人算计吞并。但是项羽同样有身为领导者的优点,比如自信、胆子大、重情义、坦率、有主见,有一说一项羽的将卒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的不服输的劲头。

所以我认为项羽在三国里算一个中等偏上的领导者,一个水平偏低的谋士,一个无出其右的武将,综合实力大于刘表、袁绍之流,但是不及曹操、孙坚,也就是说项羽胜于军事,败于政治。

但是如果项羽有袁绍的初始实力,我感觉官渡之战可能也没曹操什么事了,干就完了玩什么计谋?

你说呢?

霸王项羽,若是出现在三国里,他会是个什么水平?

《史记》说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不仅身材魁梧还天生神力,兼有韬略。如果项羽出现在三国,首先,吕布将会很头大,项羽一出来就严重破坏平衡,论武勇连吕布都被碾压,更别提关羽、张飞了。更糟的是,吕布打不过项羽,连逃都逃不掉,拼速度乌骓马完胜赤兔马。项羽发迹地江东,如果从江东出来,如果恰好吕布抢了刘备的徐州,刚好给拾缀了,然后进军中原图谋霸业。

项羽的战绩,有成名战“巨鹿之战”,以七万楚军对阵四十万秦军,章邯杀败项梁后,与长城军团王离率兵四十万围困巨鹿,一南一北一守一攻,救赵的义军虽然云集,无人敢上前攻打秦军,都当缩头乌龟作壁上观。(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而项羽刚以通敌怠军罪擅自斩杀宋义,凭一股一往无前的血气,破釜沉舟北上救赵国,带几万将士先切断秦军粮道,以一当十杀向敌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各路义军看到心寒,解围后共推项羽为上将军。

以巨鹿一战的武勇,三国无人可以与之相比,个人能力出类拔萃,又有东城之战可以为证,垓下之败在于粮食后勤不足,又陷入联军的缠打埋伏战。(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他的长处在于速战速决,一击溃敌,如彭城之战也是经典案例,在半日之内以三几万之师击溃刘邦五十多万联军,歼灭刘邦主力。这种打法,在三国时期难以找到相提并论的例子,关羽失荆州欲西逃入川,被马忠伏兵擒住,来不及展示武勇,但他的万军中斩颜良,却也是项羽所无。张辽的逍遥津一战,以八百破孙十万,略可与之比较。

项羽是兵形势家,作战注重速度和冲击力,这种打法,曹操对上也够呛,三国擅用诡计,但一般埋伏一流将领挡不住项羽的冲杀,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除了赤壁有长江之隔,其他二大战役如果有项羽加入局势必将改变。项羽也非无谋,他的分封十八路诸侯,用了以新制老,国土犬牙交错的制衡分封法,足见智慧。他的失败,不是失是无谋和吝啬,而是输给大形势,秦亡的离心力和生产技术更新大潮等合力。(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孙策人称小霸王,把他比为项羽,用了“小”字,也算恰当,他的勇悍霸业,确比项羽小了一截,如果以项羽代替孙策,西边的荆州刘表会被吃掉,北边的淮河流域和徐州应该也可以取下。但唯一的大敌还是曹操,其他不足为虑,以曹操帐下的文武毕集,知人善任,项羽对上可能难有胜算,再来一出垓下之围也说不定。

霸王项羽,若是出现在三国里,他会是个什么水平?

项羽这种人,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中国最为顶尖的将军,没有之一。无论是他的个人能力,还是他的统军能力,都是无人能比的。

很多人会拿项羽和吕布来比,说实话拿吕布来比项羽,简直就是对项羽的一种侮辱。项羽的人格,项羽的作风,岂是吕布能比得了的。

吕布最爱做的事,就是投机取巧。不管是谁,这个人对自己有没有恩情,只要不能满足自己利益,他就都会选择杀掉。

吕布杀丁原是如此,杀董卓是如此,幸好曹操捉了他之后,把他给杀了。否则,曹操也将会是步入董卓的后尘。

说白了吕布就是一个市井无赖,此人,除了空有一身的蛮力之外,真的是什么作为都没有。

相对比项羽就不一样了,项羽是真正的贵族,他的身上也流淌着贵族的血液。他做事也是有原则的,他对于自己的对手,都可以宽大处理。

你看项羽的对手刘邦,被项羽放过他多少次,光鸿门宴前后,项羽放过刘邦就多达三四次之久。

项羽对出卖自己的伯父项伯,也是始终没有怪罪他。

说实话说起人格来,中国历史上能和项羽相提并论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文人,都对项羽失去天下感到可惜的地方。

项羽最高的就是军事才能,他基本上就没有怎么学过领兵打仗,当他给着叔父项梁逃亡的时候,这一路走来,对于行兵打仗,他竟然无师自通了。

项羽的成名之战,正是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少胜多的大兵团作战。

当时的项羽是开了以少胜多的先河的人,项羽之后,才有了韩信的背水一战。

恰恰,也正是项羽打了那么一系列的大仗硬仗,最终,他才能把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给推翻的。

所以说这个世上也只有一个霸王,这个霸王就是项羽。

吕布天生也是一个拥有神力的人,但是,他给后人留下的印象,也仅仅是限于他就是一个草莽英雄,拿不上台面来说事的。

说实话若是让项羽降低自己的身份,来到了三国和吕布痛痛快快的打一仗,无论是单挑,还是集体作战,吕布都不可能战胜项羽的。

项羽几个回合就能把吕布挑下于马,这并不是对项羽的吹捧,是因为项羽就有这个能力。项羽一生可以说未尝败绩。

大家都知道最终他是在垓下被韩信打败了,但是,那时候的韩信是带着六十万军队,和项羽的十万大军作战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项羽还全身而退了。可以说项羽若是不自裁,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能杀的了他的人。

他若是没有自杀,而是逃过了江东,再卷土重来和韩信决一死战,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你在看吕布,一生打来无数个败仗,不是投靠这个就是投靠那个,最后,很狼狈的被曹操给杀了。

因此,可以得出吕布根本就不是项羽的对手,他也不配和项羽相提并论。

项羽若是到了三国,他也绝对是那个时代的最为优秀的将领,什么关羽了、张飞了、典韦了,许褚了.......,这些人也只配做项羽的手下。

大家自己问自己一下,三国时期的将领有比韩信厉害的吗?

项羽的本事犹在韩信之上,三国时期的将领,肯定没有能超过韩信的军事才能的。所以,连韩信都超不过,就不可能超过项羽了。

所以说,把项羽放到了三国,他也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人,只要他想要,这个时代也终将会是属于他的的。

霸王项羽,若是出现在三国里,他会是个什么水平?

很有意思的脑洞

项羽在三国肯定能割据一方,力能扛鼎,武力可与吕布并列『三国第一猛将』

而且军事谋略上,完胜吕布。

吕布在三国战斗的功绩,同项羽以5万败秦军40万的『巨鹿之战』来比,简直是小儿科。

当刘邦56万打下项羽西楚国都——彭城,欢天喜地庆祝胜利时,项羽调动3万大军连夜奔袭,只用了半天,打得刘邦六十万大军溃败,追着几十万大军跑,刘邦本人差点被活捉。

而项羽一生七十多战,无一败绩,最后面对韩信、英布、彭越围攻,自己乌江自刎。

可以说,这样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绩,别说吕布,就是曹孙刘三人加起来也不够看。

项羽在三国军事能力完全可以傲视群雄。

但项羽不可能统一三国

因为项羽这人虽勇猛无双,军事能力max

但政治智慧低下,性情暴戾无常,不是一个好君主,留不住人才,没什么治国能力。

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政治优势地位

换项羽直接把皇帝脑袋砍了自己做,直接成为诸侯的集火目标。

在对峙刘邦的楚汉僵持阶段,项羽直接跳起脚来大喊——有种下来我们单挑,一决胜负!

这样的人,那有君主的样子,始终是莽夫。

就算能打下天下,也守不了天下。

最终下场可能还是败亡

因为项羽极为好战争强,不甘屈居人下,注定不会安心给别人当一个打手。

完全不会把曹操刘备孙权之流,放在眼里,更不会在他们麾下效力。

当年,秦始皇游行,项羽便敢大呼:“我可以取而代之!”

宋义作为义军统帅与秦军僵持龟缩不前,直接砍下他脑袋,自己披挂上阵迎击秦军。

而各路诸侯作璧上观时,项羽敢5万vs40万破釜沉舟,拿下巨鹿之战。

这样的人,没什么怕的,也没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就算是“四面楚歌”项羽被围,也敢率领二十八骑冲向万军丛中,斩将、夺旗、杀近百兵。

“不服就干,生死看淡!”——项羽人生准则之一,偏偏他还是个军事天才,军事上战无不胜,可惜政治上是个弱智。

但勇猛无双又如何?看看吕布的凄惨下场,再看看刘邦和曹操们的政治智慧和手段。

就算生在三国,项羽用武力打败天下群雄,但政治上,肯定被曹操刘备之流耍得体无完肤。

到最后,不过是把乌江自刎重现一遍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