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陷入困境了吗?
就目前来看,现如今的印度确实已经走入了困境,每年居高不下的人口增长率、疫情确诊人数的不断增加,低迷的经济,这些都使得印度很难再跟上其他国家的步伐。
困境一印度疫情的不断变化发展,使得印度陷入了泥潭,对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全球疫情已经过去一年时间,然而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并没有得到多少好转,甚至部分国家的疫情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如美国和印度就是如此。截止至今日1月27日下午13:26分,美国累计确诊人数高达26011222人,现有确诊人数高达9808357人,是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除此之外印度的疫情也非常严峻,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1月27日13:27分,印度累计确诊人数高达10690279人,现有确诊人数177223人,由此可见印度的疫情也是非常严峻的。
而更为严重的是,据昨天印度有关媒体报道,印度在首都新德里地区1月份进行的第五轮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显示,印度首都新德里平均每2个人中就有1人检测结果呈阳性,这表明他们曾感染过病毒。而要知道印度新德里约有2000万人,这就意味着至少有1000万人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可以说这样的疫情严重性已经不比美国差多少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印度的疫情是否会更加严重很难说,其国家经济受到影响是大概率的。
而印度的卫生医疗条件这般差,想要控制疫情的发展,就目前来看还是很难做到的,而疫情的恶化对于印度经济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现如今的印度经济实质上因为疫情已经走入困境,什么时候能够控制疫情恢复经济还很难说。而且据印度有关媒体报道,印度在2019年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然而在2020年却很有可能会因为疫情被英国反超。此前根据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经济因为受疫情影响,其增长势头已经减缓,预测2020年将被英国超越。除此之外据美国有关媒体报道,印度很有可能因为2020年的疫情影响,其国家经济倒退十年,再次拉大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差距,可想而知此次疫情对于印度的影响有多大。
困境二印度用仅有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养活相当于中国的人口,人口激增给印度带来的已不仅仅是人口红利。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口和其所拥有的国土面积,国土面积是生存空间是基础,国土面积大小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潜力。如俄罗斯,其国土面积高达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其近些年来综合国力不断下降,然而其因为国土面积大,潜力依旧巨大。只要俄罗斯把人口提高上来,未来重新崛起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也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忌惮俄罗斯的原因之一。
反观日本,其虽然也是世界强国,但因为国土面积太小,还是一个岛国,极大的限制了日本的未来发展潜力,上世纪末的日本经济规模就已经高达5万亿美元,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日本现如今的GDP依旧是5万亿美元上下。可以说其经济发展已经陷入了瓶颈期,人口也接近饱和,这跟其国土面积太小有很大的关系,仅此一点,日本就永远失去了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
还有现如今的印度,其人口问题最为严重,原本人口一直以来都是印度的优势,使得印度很长时间都处于人口红利期。但印度现如每年激增的人口,已经使得印度逐渐陷入了困境,截止至2019年,印度的人口高达13.66亿,已经不比中国少多少了。未来几年内印度人口超越中国已经板上钉钉,而这也意味着印度要用仅有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养活与中国差不多的人口,对比之下可想而知印度的经济压力之大,不解决人口问题,印度将会越来越穷,也永远成为不了发达国家。
结语:因为此次全球疫情的影响,印度的经济发展已经陷入了困境,经济倒退已经成为事实,加上其每年不断激增的人口,也给印度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印度经济陷入困境了吗?
很显然,印度经济的困境大得很!
最近一年,印度因为疫情影响,全年经济预估衰退10%左右,2020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23.9%,这几乎是战乱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了。印度人均GDP相当低,目前也就是2000美元出头的水平。
近期,莫迪大统领准备修改农业方面的相关规定,结果造成了几十万印度农业人员开着拖拉机去新德里抗议了。莫迪改革农业的初衷,是由于印度正在实行带有浓重计划色彩的农产品购销模式,由官方指定官商合营的农产品中间机构,统一收购农产品,再统一销往印度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
这套体系有助于稳定印度农产品价格,但同时,官方也给农民提供补贴,以弥补他们不能自主销售自家农产品的限制。即便是反对莫迪修改农业法规的人士,都承认这套体系很落后,并且增加了官方的负担。印度农民担心的就是这一点!由于很多支持莫迪修改农业法规的人士明确指出,支持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官方的补贴负担,这让印度农民本能地就更加担心,将来自己农产品会不会让奸商用地板价收购了。
这事儿就让印度国会的反对派利用了。反对派在议会和莫迪斗争,农民朋友则开着拖拉机去堵高速公路了。为什么说经济要说到印度农业改革上面呢?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告诉我们印度发展经济有多困难。
印度经济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英国人给他们留下的那个体制。在落后经济体的发展初期,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官方集体来全盘统筹整个国家的发展,来全盘统筹全部资源。目前阶段对于印度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地问题。印度土地是私有的,那么无论建工厂还是造高铁,都要先征地。征地就要面对土地的主人,一家一户去谈,很多人谈不拢,那高铁就不能建,工厂也征不到地,那还发展什么经济呢。
如果印度官方要强制征地,会发生什么?就是印度体制会站出来:反对派,目前就是尼赫鲁的那个派别,他们就要站出来反对莫迪,说莫迪侵犯了民众的权利,在非法夺取民众的财产。然后莫迪也没办法了!几年前日本高调中标印度高铁项目,大家都觉得我们错失了这么大的项目,可惜啊!结果,原计划2022年通车的印度高铁,到现在征地还没完成,你说日本人是不是跳进坑里了!
所以啊,印度经济不是一点点的困境,而是一直在泥潭之中无法自拔。印度经济要发展,必须有一位强有力的人物来改变现在的很多体制性的问题,来大改很多东西。但是,即便莫迪也没有足够的威望来动员大部分印度人来支持这样的改革,那么印度经济想起飞,都有无数阻力把他们拽下来。要知道,印度每年也毕业300多万大学生呢,这是多么宝贵的人力资源啊,好好发展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印度还是现在这么穷的样子嘛!
(欢迎关注探为观指)
印度经济陷入困境了吗?
这段时间,国际社会关于印度的消息,主要仍聚焦于印巴克什米尔博弈一事。在这个战场,印度虽然谈不上获胜,但也绝对是占据上风——凭着规模和体量的优势,印度不仅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穆斯林民众的抗议置若罔闻,连巴基斯坦,也被其死死压制。
但就在边疆强横的同时,国内,一直被外界看好的印度经济,却突然拉响了警报——就在数月之前,印度经济学家还在高谈阔论,并向世界炫耀印度经济增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说每年可以创造700万个就业岗位。但近日印度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第一季度为5.8%,第二季度为5%,这个数据大大低于预期,这让经济学家们都傻了眼。
当然,严格来说,印度失速其实并不算突然。从去年开始,印度经济就已经显露颓势,而这也成为去年底印度地方选举时莫迪和人民党吃瘪的一大诱因。只不过,当时大家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困难,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得到解决。却没曾想,今年上半年,形势却骤然恶化——要知道,印度近年一直都是吹嘘增长率超出中国的。可现在,跟美国把贸易战打的热火朝天的中国,增长率依然还能维持在6以上,天天过太平日子的印度,却一下子跌到了5——这还是之前改了算法,把牛粪之类都计入GDP之后的结果。如今却搞成这个样子,让骄傲的三哥情何以堪?
印度为什么会在现在出现失速?在云石君看来,这里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有印度自身政策的错失,而最根本的,还是印度特殊的国情桎梏。
首先从外因说起。印度的失速,首先和现在的宏观大环境脱不了关系。其实对大气候稍微有点敏感度的,应该就知道,现在全球经济已经十分不妙——中国咱们就不说了,大家都了解;美国方面,国债长短期收益率已经倒挂;而刚刚公布的供应管理协会ISM数据也跌到49——已跌破50的荣枯线;黄金、比特币等避险资产今年一直猛涨。而除了中美,欧盟、英国、拉美、日韩甚至东盟,各个经济体的表现都十分不佳,彼此间的经贸冲突也在加剧——尤其是英欧和日韩,现在都已经翻脸,或者在翻脸的路上。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继08年之后,全球很有可能又将迎来一波经济危机。不管这种推测是否会成为现实,但至少,现阶段全球经济趋缓,已经是肉眼可见。
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现在全球已经成了这个样子,中美欧日这些大块头都个个灰头土脸,印度身在其中,又岂能独善其身?
何况,这场全球性的麻烦背后因素,对印度更加不利。
为什么会有这场全球经济降速?这个当然是众说纷纭,不过不管怎么解释,特朗普掀起的反全球化风潮,绝对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特朗普打开贸易保护的魔盒,不管大家愿意不愿意,这股风潮已经越来越流行,什么巴西特朗普、英国特朗普,一个个的跳了出来,暴力脱欧,焚毁森林什么的一茬接着一茬;与此同时,大家也纷纷降息,准备打以邻为壑的长期拉锯战,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中国名言践行到底。
这就苦了印度了。众所周知,印度现在打的是制造立国,海外贸易发家的主意。莫迪最著名的口号,就是“销往全世界,但在印度制造”。现在印度制造才刚尝了点小甜头,所谓工业体系的构建更是连基础都还没打好,可巧不巧的,就碰到这股潜在经济危机和逆全球化风潮的双重打击。这种情况下,莫迪就是再神奇,也挡不住这股逆流的袭击,印度经济减速因此受冲击,某种程度上在所难免。
不过,虽然大环境确实不好,但这也不意味着印度就铁定会倒霉。就像越南,同样是吃全球贸易的饭,但在这股逆全球化风潮中不仅没倒霉,反而借着中美贸易战的东风,承接了不少从中国转移出来的产业;甚至连衰的不成样子的台湾,也因为部分台资的回流,在今年上半年收获了一份相对漂亮的投资增长数据。
印度一直不是美国贸易打击的重点关注对象——虽然特朗普的贸易大棒是雨露均沾,印度也被波及,但受冲击程度总体来说还是很小的。何况从战略角度来说,让印度适度强大,也有利于遏制中国。从这层逻辑来说,印度也是有发祸难财的基础的。
但很明显,印度这一次并没有占到这层便宜——换句话说,从中国外溢的那部分产业,印度并没有接到太多。
为什么会这样,最直接的因素,是印度比起越南来,竞争力不足——毕竟越南与中国的珠三角产业集群区隔海相望,承接起来更加方便;而且从文化和制度方面来说,属于儒家文化圈,奉行社会主义的越南,也肯定比深受印度教影响,又奉行西式民主制度的印度更有竞争力。再加上中国毕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强,加上也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支撑,所以贸易战至少在现阶段,对其伤害有限——相应的转移出去的产业也还有限,一个越南,就已足以承接的七七八八,不行的也有其他东南亚国家备选,印度这种与中国地缘关系相对疏离,交通方面也没有优势,所以在这波小转移中没有捞到足够的便宜,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个只是表象罢了。实际上,印度之所以如此被动,其实也和其对中国的一贯敌视和戒备,抵制加强经济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脱不了关系。
当初中国搞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还是很抛了一阵橄榄枝的——虽然基于历史和地缘的因素,中国也知道印度肯定心防,但在主观层面,中国还是希望印度基于经济利益考虑,能够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来。
只不过,印度最终的选择是欲迎还拒。不管印度此举是基于政治因素,还是经济上跟中国竞争的顾虑(其实以印度现在的工业基础,跟中国比差了十万八千里,中短期内还谈不上竞争——当然,如果以印度一向以中国为标准,立志超越的昂扬心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最终印度没有跟中国牵手。
而正是这种选择,让印度在这一轮产业承接过程中吃了瘪。鉴于越南基于政治原因,一直对一带一路抗拒,如果当时印度参与其中,两国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密度增加,程度深化,这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抵消其与越南相比,在文化、制度、地缘层面的不足——可以设想,如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设想在过去几年得到落实,中国产业外溢过程中,印度与越南想必也不会那么被动。这样的话,印度经济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支撑点——并且这个支撑点在中美贸易摩擦的环境下还会放大,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抵消这一轮全球经济降速对印度的冲击。
所以,有时候,目光还是得放长远些,心胸也要开阔些。印度当时的狭隘心态和政策,自以为是对自己的保护,但没曾想,才过了没几年,一番小波折,印度就尝到当时倔强带来的苦果。
而除了大环境和政策,造成这一轮印度经济失速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印度的体制和文化。
看过云石君《地缘政治:印度系列》的都知道,印度教文明体系其实是很不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的,印度教以血统和出身来划分阶级,阶级之间严重缺乏流动空间——这使人缺乏通过个人努力获得阶级跨越的可能,进而丧失奋斗的动力。与此同时,印度教又用转世理论洗脑下层民众,告诉他们今生受多少苦,来世就可享多少福——所以大家也不必奋斗了,还不如安贫乐道过完一生,下辈子再爽得了。
除了印度教,以分权制衡为基础的西式民主制度,也严格拖累了印度经济。印度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改革。但政府权力不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分割壁垒分明,政令不出新德里,地方各自为政这使得任何致力于国家发展的大政难以推行,改革更是受尽掣肘,难上加难。而体制改革不能成功,移风易俗更无从说起,
这是在现行体制下无法解决的问题。莫迪所能做的,就是塑造强势领袖人设,通过个人魅力来吸引民众,从中获得力量,再借助这种力量,去强行突破体制的桎梏,来推动改革的进行。
这条路在理论上是说的过去的——毕竟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闯关,以及在遇到重大抉择时的一锤定音,也是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了一代伟人的强大个人威望。
只不过,中国毕竟是世俗文化主导、中央集权制国家,而印度是出世文化主导,奉行分权制衡制的国家;这种差别,决定了政治领袖在实践中能释放出的能量是不同的。何况个人经历也决定了,莫迪在印度的威望,远不能与总设计师当时在中国朝野的威望相提并论。
这两种因素相结合,就是莫迪的这种套路虽然也有效果,但力度天然有限,天花板较低。在之前几年,进行一些浅层次的改革时,还能见到成效。但随着前期改革红利的吃尽,印度必须通过新一轮、更深层次改革来推动经济发展时,莫迪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就是这两年印度经济困境的一个内因。说白了,体制就这个样儿,能推多远,得看莫迪威望有多足——但从去年底地方选举时人民党的略显颓势来看,民众对莫迪的崇敬其实也有限,基本上也是有奶就是娘,有好处时欢呼雀跃;一旦没奶了,立马就投了国大党。
所以莫迪也没办法,要想更多的改革,就必须更多的蓄威养望——所以巴基斯坦以及印控克什米尔的穆斯林今年就比较倒霉,两次成为莫迪用民族主义培养威望的垫脚石。
只不过,莫迪足以支撑下一轮改革的新威望还没养出来,全球经济环境吃紧的大势就已经杀到,这下印度经济就一下撑不住露了地,从大家口中的“金”又开始向“砖”的方向滑落。
那么,接下来印度经济会怎么样呢?这个真不好说,一方面得看国际大环境,另一方面还得看印度的政策,以及莫迪个人力量的培育成果。如果搞的好,印度能撑过去,那还好说;如果搞不好,经济继续滑落——不管这种滑落是因为印度自身原因还是大势,那莫迪就真的会有麻烦了,很可能沦为经济危机下的牺牲品。而作为改革的代言人,如果莫迪真的倒了霉,印度的改革估计也将受到重大挫折,进而严重耽搁进程。而随着AI时代的逼近,对于除了人其他啥都缺的印度而言,留给它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那么,面对这种困境,印度该怎么办?莫迪能有办法能逆转乾坤吗?
老实说,很难。不过也不是没有希望。如果莫迪愿意,他其实还是有一些手段,来扭转这种局面的。只不过,这种手段,对莫迪本人而言,恐怕并不友好。真要行之,操作的好倒也罢了。操作不好,很有可能引发印度的全局性骚乱。莫迪本人,也有可能在此过程中遭遇极大的威胁。
那么,这种手段是什么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境)外风云系列1983章。觉得文章不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阅读全部云石系列原创好文。
印度经济陷入困境了吗?
印度经济好的不行不行的,马上急地皮总量世界第三啦😄(阿三吗),钱多才能到处买武器,才能打赢2.5场战争。
印度经济陷入困境了吗?
印度的文化传统和治理结构比中国差,即使高明领导人也难展挙脚,所以中国人要敬畏文化敬畏好的传统。
印度经济陷入困境了吗?
三哥正在努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