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为什么能制冷?

在深圳做空调维修工的表哥告诉我:空调制冷的原理看似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应该理解,否则就是贻笑大方。

现在是8月底,虽然温度已经没有8月中旬那么炎热,但白天高达35度的高温还是让人感觉到难以忍受,只有在空调房中才能感受到一丝凉爽。

所以,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有空调,特别是卧室,空调更是必不可少的家电。

那么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你知道空调为什么能制冷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空调有哪些种类

市面上的主要有5类,每一类针对的都是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

1、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是一般家庭安装在客厅,吊装在天花上,内机一般隐藏在吊顶上,所以看起来不占空间,显得更美观,而且舒适度更高,在近几年十分流行。

2、壁挂式空调

壁挂式空调就是悬挂在墙面上的空调,一般匹数在1-2.5匹之间,这是绝大多数家庭喜欢的空调,因为它小巧精致美观,不占地方,能够满足小面积的制冷需要,一般用于卧室和小户型客厅。

3、立柜式空调

立柜式空调分为两种:圆柜和方柜,立柜式空调大多放置在地面上,所以会占据一定的面积,但它的匹数更大,制冷量更大,一般在2.5匹以上,能够调节大范围空间的温度,所以比较适用于40㎡以上大面积客厅。

4、窗式空调

窗式空调的安装非常方便,而且价格便宜,比较适合小房间。在选择时要注意其静音设计,因为窗机通常较分体空调噪音大,所以选择接近分体空调的噪音标准的窗机好一些。

5、移动式空调

但移动空调就只有一台内机,压缩机、排风机、电热器、蒸发器等装置一应俱全,它的优点是移动非常方便,而且安装不受地域的限制,但唯一的缺点是噪音比较大,价格高,所以一般只有租房的人会购买。

空调为什么能制冷吗?

无论是哪一种空调,其实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空调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是压缩机运转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转到冷凝器(室外机)中,经过散热之后变成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的原因。

随后,液态制冷剂流转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

随着热量的被吸收,蒸发器就会逐渐变冷,室内机的风扇不停地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这就是空调制冷的原因所在。

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这就是空调的工作原理,大家理解了吗,如果还是不理解的话,只能说明初中物理知识已经还给老师了,需要重新学习。

空调制冷剂需要定期更换吗

很多用户觉得空调使用了一段时间,就必须换制冷剂,否则制冷效果会变差,其实这纯属无稽之谈。

因为制冷剂在空调运行过程中是循环使用的,只要管道封闭情况良好,根本不会损耗,自然不需要添加制冷剂。

而实际中,由于空调管路很难做到完全密封,所以制冷剂会有一定的损耗,但一般情况下,5年添加一次制冷剂就足矣。

但现实却是很多用户只要空调出故障,空调师傅上门维修的时候大多会推荐重新添加制冷剂,否则制冷效果不佳。

而每次添加制冷剂,少则200元,多则甚至500元,这笔钱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出,只能白白地让维修师傅拿到。

更恶心的是有些空调缺少制冷剂是因为管道密封性不好导致,但空调师傅却从来不会维修这一点,因为这样就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添加一次制冷剂,赚取金钱。

靠着这样的手段,很多空调师傅工作看似辛苦,但赚的钱远比普通白领要多得多,甚至靠此买房买车也不是少数。

所以,下次大家一定不要再轻信那些维修师傅要求更换制冷剂的鬼话了,因为这根本就是很多人的敛财手段罢了,骗取小白的钱罢了。

什么情况下需要添加制冷剂呢?

上文说过正常情况下,空调根本不需要添加制冷剂,但这不意味着不能添加,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大概率表示空调缺乏制冷剂,需要添加。

1、空调制冷效果差

我们知道,制冷剂的作用就是不断地吸热、放热达到制冷效果,正常情况下,空调运转1分钟后,空调出风口就会明显的冷气流出。

如果空调运行10分钟还是没有冷气流出,说明空调很可能已经缺少制冷剂,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制冷剂是氟利昂。

这时候,我们可以先尝试检查空调的滤网和蒸发器时候有灰尘阻挡,如果清洁之后还是没有效果,那么还是花钱请空调师傅吧。

2冷凝水排除异常

空调运转时,冷凝水会不断地顺着空调管道排出,通常来说,空调匹数越大,制冷效果应该越好,水流越大。

但如果空调运转时,排水管道水流异常甚至没有水流出来,就表示空调的制冷出现问题,很可能是因为缺少制冷剂的原因,需要空调师傅上门确认。

总之,如果家用空调制冷效果不佳,那么很可能是因为缺少制冷剂,但正常情况下空调管道如果密封良好的话,5年之内制冷剂根本不会损耗。

所以,这意味着空调管道很可能存在泄露,所以大家请空调师傅维修的时候一定要他们检查管道密封问题之后再加制冷剂,否则很可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添加制冷剂,白白浪费自己的金钱。

空调制冷剂怎么添加?

如果出现以上几种情况,很可能意味着空调缺制冷剂了,制冷剂的添加并不复杂,如果想省钱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操作:

在我们家用空调里,最常出现的几种制冷剂无非就是R22,R32和R410a,在以前,我们买空调听得比较多的就是“氟利昂”。其实,氟利昂在制冷剂里面的代号就是R22。

第一步:用加液软管 一头先接好制冷剂钢瓶阀,一头接加液阀(带压力表)表阀打开,加液阀另一头,用加液软管接空调室外机上的粗管阀加液咀(内带有顶针气 门 芯,也叫自封头,专用转换接头上紧后自动顶开封阀)。此时管内已有制冷剂气体,松开钢瓶阀接头放出些气体(排空气)后再旋紧。

第二步:将空调设定为制冷模式,并启动运转。倒置氟制冷剂钢瓶,开启瓶阀,让制冷剂由低压阀处吸入空调系统,控制加液表伐,加液不要太急,(夏季低压压力不要超过0.4-0.5MPa)完成加氟操作。

第三步:加液后让空调运转一段时间,观察其连接管的温度,粗管温度应比细管低,并能大量结露为加氟合适,当然也可检查电流等指标。

延伸阅读:空调怎么使用才更省电

空调是耗电大户,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每个人几百甚至上千的电费让人心疼,如果掌握以下省电小技巧,完全可以节约一些电费。

1、开启睡眠模式

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大家可以选择“睡眠”功能,睡眠模式可以减少环境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值,风速自动下降防止感冒;同时内机的噪音也小很多,一般可以节省20%以上的耗电量。

2、不要经常开关机

有的人喜欢在房间凉了的时候将空调关机,等到房间热了之后再开机,他们以为这样可以省电,殊不知空调在开关机的瞬间功率是最大的,远比正常运行的耗电量要大得多,这样很容易造成浪费。

所以不要经常的开关机,开启的时候调到高冷,然后温度降下来再把它调到中低水平就可以了

3、关好门窗。

前文说过如果房间密封性能不好,冷气很容易流失,从而导致空调不停地运行工作,增加耗电量。因而,我们开空调的时候一定要关好门窗,防止空气外流增加空调的负担。

4、定期清理滤网

空调长时间的使用,在滤网上会积累很多灰尘,不仅影响空调的出风和制冷效率,增加空调的耗电量,还会影响房间的空气质量。所以一般1-2年要清理一次灰尘,可以节省很多电量。

写在最后

空调如今早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生活用品之一,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让我们更好地使用空调。

毕竟隔行如隔山,如果什么都不懂,那么如果别人有心骗我们,我们只能白白地上当受骗,做了韭菜,得不偿失。

对此,大家怎么认为呢?

空调为什么能制冷?

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液态的氟利昂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氟利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其实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学到的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和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的原理。

空调为什么能制冷?

空调为什么能制冷?

答:水在一个大气压下一直加热,水的最高温度只能达到100℃,是水到了100℃了就不吸热了吗?当然不是,水温度到了100℃处于饱和状态可以继续吸收热量,但吸收的热量并不是用来提高水的温度,而是让水蒸发变成了气态。

试想下我们找到一种理想的液体在某一气压下10℃就达到饱和状态,可以一直吸收热量来使这种液体进行蒸发。然后蒸发出来的气体让他到室外冷凝成液体,然后又用这些液体在室内进行蒸发,这就构成了空调运行过程中冷媒的循环过程。

在非洲环境温度常年处于高温,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可能每家都安装电空调,所以当地就用水来给室内降温。

其原理:内部有一个水盘,水盘里面装有清水,然后用一个小水泵将水打到上部,让水从上面流下来,然后又一个风机,四面进风与水接触,水在空气流动较快的情况下会加速蒸发,水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常见的电空调原理也是一样,通过冷媒蒸发吸热、冷凝放热的原理来实现制冷,室外机目的就是让冷媒冷凝成液体、室外风机的作用就是加速空气的流动提高换热效率,室内机的作用就是冷媒蒸发气体,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室内机风机的作用加速室内空气流动提高换热。

通俗易懂的就这么解释下空调制冷的原理,如果想知道更多,点下左下角的关注吧!

空调为什么能制冷?

空调制冷分为四个过程,一,压缩过程,从蒸发器也就是室内机出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机将其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像一个水泵。二,冷凝过程,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进入室外机的冷凝器,经过风扇散热,降温冷却并冷凝为液态。制冷剂散热,所以夏天空调外机是往外吹热风。三,节流过程。将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气液混合状态。四,蒸发过程,进入室内机的蒸发器,吸收房间内空气的热量,所以室内机才能吹出冷风。一个循环结束。空调是将室内空气的热量吸收,然后输送到室外。

空调为什么能制冷?

任何液体如果如果被气化,都要吸收热量,有些液体需要较高的温度,比如水在正常压力下,需要100摄氏度才能气化,而氟利昂在正常压力下,零下40.8度就可以气化。空调,就是利用氟利昂极低的气化温度的特性来制冷的。

空调的氟利昂循环系统,分为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区是在室外机和与室内机连接的毛细管。而低压区是室内机和与室外机连接的低压管路。

当液态氟利昂从毛细管流到蒸发器的时候,由于蒸发器的空间较大,有着1.5兆帕左右压力的氟利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喷射进只有0.2兆帕的蒸发器时,由于压力骤减而气化。气化了的氟利昂通过蒸发器吸热面板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蒸发器面板温度降低,蒸发器周围的空气中的热量被蒸发器吸收,这些被降温的空气又被风扇吹了出来。

就这样蒸发器周围的空气不断地流动,不断地被冷却,又不断地被风扇吹出,室内的热空气源源不断地通过蒸发器的冷却置换,室内的温度就会逐渐降低。

室内空气中的水汽在经过蒸发器的时候,凝结在低温的蒸发器上面,积攒多了,就会顺着水管流出室外。这就是我们看到空调在制冷的时候,有水从水管中流出来的原因。

由于毛细管不断地向蒸发器喷出氟利昂,被气化了的氟利昂通过与室外机相连的低压管路进入压缩机再次被压缩,变成了液态氟利昂。变为液体氟利昂又把在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这些热量,通过冷凝器和大面积散热翅片散发到空气中。冷却了的氟利昂进入储存罐,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进入下一个循环。

这就是空调制冷和冰箱制冷的基本原理。所不同的区别,就是冰箱的低压系统,压力更低,只有0.02--0.05兆帕,蒸发器的空间更大,因此,冰箱的最低温度可达零下25度到零下30度。而空调的蒸发器,一般最低都是在0度左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