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有多可怕?

1:唉,淘宝天天给我推纸巾。

2:刚搜完充汽娃娃,浏览器广告就是。

3:安卓机聊天聊到什么立马app广告都是这,贼恐怖。后来换了ios 就好了。

4:楚 门 的 数 据!!!

5:录屏开麦克风的时候,好多软件显示他也正在使用麦克风。

6:谁都不想被透明,但谁却又都离不开你打开小红书看那种博主推荐视频,然后你打开某宝某多多,你都不用搜,首页全给你安排上了。

7:你活得不是本来的你,你是大数据让你活成了这个你。

8:电脑上玩饥荒,然后淘宝主页就出现了饥荒周边。

9:网上刚买完,就给你推荐个性价比更高的。

10:有人在贴吧吐槽发了句“我佛了”,下面推送了条佛挂饰的推荐。

11: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12:之前在b站看个视频,之后第二天网易日推就推的视频的bgm。

13:网络世界的孤岛效应也越来越严重,所有人都按照兴趣圈被隔离开来,彼此失去了交流了解的机会。

14:经常定宾馆,然后越定越贵。

15:小米账号,资料写的月薪10000以上,这就很针对了啊。

16:同平台大数据其实倒也罢了,特别讨厌就是跨平台网购的大数据,只要我在某宝特别搜了下产品,马上就能在浏览器上看到某东某夕的产品广告。

17:有人把腿摔了,就给推送假肢,刷抖音还都刷到那些身残志坚的人。

18:老玩家就老匹配各种坑,气得我卸了英雄联盟手游。

19:真的很烦精准推送,想要接触新东西,看未曾关注的,可是精准推送完全按照我的喜好来。

20:我同学淘宝买联想pad 2089元,链接发给我,我的要2121元。

21:美团开了会员后红包没超过12,不开一个月后,红包居然不低于12。

22:移动联通:您好,您是5年老用户,为了回馈老用户,现套餐28元/月。您好,您是10年老用户,为了回馈老用户,现套餐38元/月。

23:一周内坐出租车同一条路线坐出不一样的钱你敢信。

24:现在真是毫无隐私,和同学聊了个东西,然后想去淘宝逛逛,卧槽,搜索发现直接关键字。

25:淘宝小号,买东西价格比老号便宜,自己的号和爸妈的价不一样。

26:一直用旅游app搜索的话,会偷偷的涨价。

27:准确的说,并不是大数据塑造你,而是你输入了一个起点参数,大数据开始拟合你的用户画像,期间你可以选择自己调整参数。

28:网购建议查询历史价格。

29:某东自营的很多商品都是plus会员比普通账户贵!!

30:这种根据你的喜好而给你针对性推送的结果,可能导致个人视野的狭窄,以为我即世界。想想也是可怕。

31:持续反复给你推送看过的东西。

32:某宝就是,你用价格最低优先,排不出,你想要的,然后你设置最高价。

33: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34:大数据时代,可以根据你所搜索的关键词给你推送很多的东西。

35:淘宝不登录不能查看商品价格。

36:大数据不是什么坏东西,利用大数据干一些非法的事情,才是垃圾,不能因噎废食。

37:以前你肯定能在微博首页看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而现在时间线是错乱的,推送全是烦人的广告。

38:谁都不想被透明,但谁却又都离不开,不被允许权限,就用不了。

39:玩游戏一氪金就能抽到好东西。

40:百度网盘,你要每天在后台获取我位置信息干嘛?

41:经常会把自己的搜素推荐给朋友

42:互联网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息不对等,大数据的出现再次把信息不对等无限放大。

43:感觉自从有了大数据,眼界反而变窄了,都是推送,反而新的创作内容却看不到。

44:侵犯隐私,并推送给我们许多垃圾广告。

45:杀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优惠”和“需求”冲昏头脑的人。

大数据时代有多可怕?

最近,我才知道大数据有多可怕。

疫情大数据筛选

我们的城市生病了,因为疫情爆发,按下了暂停键。

我们都宅在了家里,居家隔离。在这之前,我们每周都会在社区做一次免费核酸,去哪都要扫场所码。这样,场所的后台大数据就知道了你的行程。

防疫工作人员就会根据确诊病例的所去的场所,把这期间可能接触的人都筛选出来,然后逐一打电话告知,严重点的就会拉走集中隔离.

我一个亲戚就接到了防疫中心的电话,说他某天的某个早晨买了早点,有可能是次密接触者。这样,他就要先在家居家隔离7天。因为隔离点有点紧张,不然他就会拉到隔离点集中隔离。

我听到了,都有点后怕,只要去了公共场所,谁也不知道会接触什么样的人,通过场所码就能知道你和“神秘人”擦肩而过。

这就是大数据的力量,如果大家不扫场所码,那大家的行程也不那么清晰,找接触者也成了难题。

网络浏览推送

这是疫情,还有我们平时在网上搜索一个商品,随着就会在电脑的小窗口出现推荐的商品。这个推送也比较执着,你不点开就一直推送,一直在你眼前晃悠,提醒你需要可以点开看看,合适就下单。

还有我们平时刷抖音上,也是这样。它摸清了你的爱好,就会给你推荐你喜欢的视频。

我一个同事,他爱看美女小姐姐,打开抖音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美女。真是看得他心花怒放,不错眼珠子。

这也是大数据的力量,看美女多方便哈哈…

接到诈骗电话

还有我们的个人信息,前段时间,我收到了一个J东客服的电话,不过来电显示是手机号。

我好奇就接通了,电话那头给我说了几遍我才明白。意思就是我在J东APP贷款了,现在钱没还上,利率上浮超过了国家规定。让我登上账号,他教给我怎么操作。

我一听就是骗人的,他还不死心,接连给我打了三个电话,又核对了我的身份证号.手机号,让我立马去操作。

我信你个鬼,我真的生气了,大声给他说:“我从来没在那个平台上买过东西,也没下载过APP,从哪办的业务?”他还是咬着不放,就是我贷款了,我就直接说:“我打J东400电话,我联系你们,你们别再联系我了。”

一定是我的信息不知怎么泄露了,才被不法分子偷取,然后再行骗。所以,大数据在当代还是很可怕的。

大数据时代有多可怕?

说一个案例,曾经美国做过一个实验,请一群房产专家评估房价趋势,数据拿来与谷歌计算的数据对比,结果谷歌的准确率高于专家30%。大数据最可怕的是客观,而人的弱点正是主观,所以看这发展趋势,以后大数据比你自己更懂你自己。这个概念就是,他可以控制你,分析你,并且还知道怎么塑造你。你想,这是不是比儒家思想对人的影响还要大。所以,可怕是以后,你还是不是你?大数据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实在可怕。

大数据时代有多可怕?

1、网贷是真吓人,刚逾期一天,电话都打到亲戚朋友那里了。

2、大数据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早不知道被转卖了多少回。

3、每天接到的骚扰电话,诈骗电话,也是大数据的功劳。

4、前几天在K手刷到一个唤醒植物人妻子的视频,感动之余,点赞完发表了一条走心的评论,结果这几天总是刷到类似情节的视频。

5、买房时,头一天交了S付,后来一段时间,连续接到各个银行介绍贷款的电话,问我需不需要贷款装修房子。

6、流量一不小心用超了,连着几天总是接到移动公司的电话,让我升级流量套餐。

7、刚在T宝看完女装,打开头条一看,都是女装广告。

8、儿子念叨了一下午要吃汉堡,当我打开M团时,映入眼帘的除了汉堡,还有炸鸡可乐。

9、大数据时代,我们毫无隐私,就像裸奔在网络世界里一样。

10、大数据会看人下菜碟,同样的距离,两个人同时打滴滴,价格不一样。

11、在T宝刚给孩子看完滑板,打开拼夕夕,不用搜索,首页都是滑板,它竟然知道我要看滑板!

12、大数据也会杀熟,各个app面前,老用户没有新用户面子大,因为它确定你已经离不开它。

13、人们已经依赖上了大数据给自己带来的便捷,无法自拔。

14、大数据时代,你会发现,Z了解你的竟然是手机,它知道你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然后还会推送给你什么。

15、大数据J准地了解哪些人缺钱,隔三差五地推送各种网贷app。

16、大数据是把双刃剑,我们享受它带来便捷的同时,还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随时提高警惕。

17、大数据时代,每个软件清楚地知道我们的需求和喜好,貌似推荐给我们的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但同时也局限了我们的眼界。

18、大数据如同一个巨人,用它无形的大手,牢牢地把我们握在里面,并且用眼睛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大数据时代有多可怕?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也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大数据确实有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可能,但大数据也会给人们在生活中带来方便。

就说退休养老金认证吧!以前青岛每年都要到办事处认证。这种认证尤其是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带来不方便。现在采用大数据管理。如果不通知你就不用去办事处认证了。

退休人员在一年中肯定动会用自己的身份证。譬如,旅游购票要出示身份证。到医院看病要用到身份证。这些信息会形成大数据。社保会知道你还健在[呲牙]

在其它领域大数据也会发挥更好的作用。譬如,公安部门。

大数据时代有多可怕?

好奇心驱使,我就在一个鉴赏玉石的视频页面多停留了一会,接下来几天,我收到了来自千里之外,四面八方的玉石销售的问候电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