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有什么不同?

心理需要是走心,生理需要是走肾,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哪个更重要?婚外情是一杆秤,心理专家来解析真相,真相超乎我们的想象。

以下是我身边的真实事件

1999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少林寺旅游,工业设计班大部分是女生,我们是汽车工程班,基本上是男生。

我们在参观完少林寺之后,去爬嵩山,工业设计班女生比较多,怕路上不安全,老师特别安排和我们班级一起爬山。

爬到一个陡坡的时候,一个女生王丽,不小心把带的零食丢落悬崖了,搞得比较紧张,我班同学牛磊,比较热情,帮助王丽,平缓激动的心情。

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大家休息吃零食,增加体能,牛磊主动把自己的零食、水果、矿泉水等食品分享给王丽。

王丽刚刚开始不好意思,但是看到牛磊这么热情,也就接受了他的食品,大家其他人员也把自己的食品拿出来一起分享。

一路上牛磊对王丽特别照顾,我们两个班级虽然不是一个专业课,但是许多公共课程是一样的。

后来,每一次上公共课的时候,王丽主动帮忙牛磊抢座位,慢慢地,他们相爱了。

2003年大学毕业,牛磊和王丽留在郑州市工作了,我去深圳工作了。

牛磊和我是大学里面很好的兄弟,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城市上班,经常联系。

2005年他们结婚了,还邀请我去郑州市参加他们的婚礼,有情人终成眷属啊。

在婚礼上,王丽的爸爸告诉牛磊,把女儿交给他了,要他照顾好王丽,不但没有要牛磊的彩礼,而且还给牛磊2万元红包。

牛磊当时很激动,感谢他的岳父。

2006年他们在郑州市购买一套房产,儿子也出生了,岳父支援他10万元交首付。

2010年,牛磊跳槽到一家深圳总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2012年,牛磊能力比较强,升职要总部来上班,也就是到深圳上班,他 爱人王丽留在郑州市上班,而且还要照顾儿子上学。

来到深圳,我还给他接风,请他喝酒。

由于他和爱人两地分居,他告诉我,经常打电话给爱人,周末无聊,约我一起出去玩。

有一次喝酒的时候,他告诉我,碰到一个女孩追求他,由于他爱王丽,没有答应这个女孩,我还规劝他,你们夫妻是大学校友,多好的感情基础啊。

目前这个阶段,对于牛磊而言,就是心理需要大于生理需要。

过了不到半年,我发现他忙了,周末也不怎么约我了,我以为他工作忙,也没有打扰他。

到了国庆节,王丽带着儿子来深圳找他,我们大家一起吃饭,感觉气氛不怎么好。

后来牛磊找我喝酒的时候,告诉我,最近心情不好,和王丽吵架比较多,经常是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争执。

我还问他,在结婚之前,牛磊对王丽多么的好啊,这么现在会出现这样了,是不是两地分居引起的啊。

他告诉我,两地分居确实有点影响感情,因为他假期回郑州市看望王丽,发生一些小事,有争执,还没有和好,就要回深圳上班了,这种情况比较多,影响他们的感情。

第三年牛磊升职部门经理了,经常要陪客户喝酒吃饭,然后去KTV唱歌喝酒。

这种场合,接触的女孩比较多,慢慢地他变了,对王丽没有那么好了。

也许王丽感觉到牛磊的变化,有一次没有打招呼,突然到深圳找他,恰好碰到牛磊和一个女孩在一起,他们就大吵一架,王丽拿着行李离开深圳了。

牛磊告诉我,他发现自己对王丽的感情淡了许多,不怎么想念她了。

她们冷战了半年,发现回不到之前的感觉了,协议离婚,王丽要求儿子跟着她,郑州市的房产也给儿子上学住,牛磊也许感觉心里过意不去,答应把房产送给王丽了,每月按时给儿子抚养费。

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就是牛磊的生理需要大于心理需要了,导致有外遇了。

我看到一个关于婚姻的电视节目,现场观众、心理医生咨询专家。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采访心理医生。

内容分享如下:

生理需要包括两方面。

1、比如我们饿了,要吃饭,口渴了,要喝水,这些是身体的需,也是最基本的需

2、生理需的另外一个需,就是欲望需,也是身体的本能需,当产生的欲望需解决了,心理问题也就解决了。

当这两个最基本的身体需要,假如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需要。

因此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是相辅相成的。

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是构成人类生命体的两个基本需求。

它们的区别就是。

1、心理需要是指受人的思想认知所支配的需要方面。

2、生理需要是指受人的身体机能所支配的需要方面。

心理需和生理需的共同点,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缺的一部分,因而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共同构成了维系我们生活继续的需求体系。

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的不同之处在于:

1、它们产生的基础不同,一个是由精神因素引起,一个是由物质因素引起;

2、 它们的需特点不同,一个是受主观支配约束,一个是不受主观支配约束;

3、它们的需要程度不同,一个是属于柔性需求,一个属于刚性需的东西。

牛磊和王丽前期阶段的两地分居,是精神支配着他们,也就是心理需要比生理需要更重要。

到了后来,随着两地分居时间的延长,感情淡了,牛磊的精神支配弱化了,而生理需要的缺失,就产生了心理需要,这个阶段就是生理需要比心理需要更重要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处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段,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以下是另外一个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2008年,我表弟在深圳宝安一家电子厂上班,谈了一个女朋友,是四川的,两个都是大学本科毕业。

2009年,我找表弟有事,他请我吃饭,女朋友一起参加,看着比较清纯的女生,而且还有点羞涩。

我当时带来一瓶朋友送给我的白酒,是一个酱香型的白酒,刚刚打开瓶子,闻到舒服的味道。

表弟也喜欢喝酒,看着很高兴,但是这个时候他女朋友偷偷的碰了一下表弟,他们还悄悄的说话。

表弟看着有一些不高兴,面色有点为难情地告诉我,最近身体不舒服,在吃药,不能陪我喝酒了。

面对第一次见表弟的女朋友,我也就不好意思勉强表弟,我收起白酒,陪他们一起喝饮料。

2011年底,表弟回老家结婚了,那一天下好大的雪啊,而我没有去现场,就给了彩礼。

2015年,我去表弟那里出差,找他见面喝茶聊了一下,就匆忙离开了,当时没有见他爱人,我以为她上班在忙,也没有问。

这一次表弟请我喝酒,感觉他心情不好,等到他有点醉意的时候,告诉我他们分手了。

我问他:“你们不是结婚了吗,怎么分手啊?”原来他们只是举行婚礼,并没有办结婚证。

我一直以为他们的感情很好,8年的感情,怎么可能分手呢。

他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生孩子,因为表弟身体有点问题,影响夫妻生活,吃药好多年,也花了十几万,没有效果。

而且生活不和谐,爱人已经等他6年了,一直没有好转,就提出分手了。

后来听说,那个女孩在龙岗区找了一个男朋友。

表弟和她感情很好,而且她的衣服还在表弟那里没有拿走,表弟也没有丢掉。

表弟告诉我,她偶尔还来看表弟,两个人很伤感。

表弟这种情况,就是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那个女孩在前期心理需要比生理需要重要,但是由于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理需要高于心理需要重要了,也就提出分手了。

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哪个更重要?婚外情是一杆秤。

有一次坪环社区邀请一部分家庭参加专家婚姻讲坛,婚外恋的案例分析,解决婚姻的危机。

人类的情欲是一种基本的属性,没有正邪之别,没有好坏之分!

多数人的灵魂深处,有欲望的影子,而且挥之不去,常常见风就是雨。

有时候异性的一句话,就能使一个人的情欲爆发了,甚至迷失自己,抛弃原有的婚姻!

在情欲中,假如没有足够的毅力,最好就不要想当然。

有的人因为情而伤,也有的人因为欲而毁,还有的人,因为无法抑制的情欲需,把婚姻玩出了新花样!

而最终玩坏了爱情,也玩坏了婚姻,既伤害了另一半,也放逐了自我!而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外遇!

外遇的特点十分鲜明,虽知有错,但是无法自拔,虽感觉自己无德,却总找借口!

这恰恰说明,虽然情欲没有好坏之分,可是驱使情欲的人却有正邪之别!

不得不说的是,当今婚姻中的外遇越来越多,当今婚外世界的偷心者们也越来越精。

不管你信不信,当今的爱情可以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当今的婚姻可以说变就变,说离就离!

所以情欲越来越难以控制,影响婚姻走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

一旦婚姻中的人情欲失控,婚外情就会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突然出现在你的婚姻中,给你带来无法言说的伤感。

虽然人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虽然人人都有生理需

可是情欲并不等于随心所欲,情欲更不能随意动情!

在婚姻中,想要过得好,就需要理性的支持,可是对于外遇中的出轨者们来说,他们常常把理性看成了自己的个人利益!

他们把理性看成了一种享受,把外遇当成了一种张扬自我魅力的手段!

如果把情欲分成心理需与生理需之后,就可以看出一部分出轨者的思想逻辑。

这个逻辑很简单,分开来看:就是生理需和心理需究竟谁轻谁重的逻辑!

有的人出轨是为了感情的需要,有的人出轨是因为生理的需,还有的人出轨是因为已经对另一半死心!

所以说,婚外情本身就是一种复杂情欲、复杂婚姻的终极产物。

这既是很多婚姻家庭所面对的现实无奈,也是婚外情的残忍之所在!

归根结底,婚外情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因对感情的极度需或者对生理的极度需”而产生的一种背叛婚姻的行为。

有些人隔三差五出轨,明明是生理上的冲动,却自认为是爱情,感觉自己正大光明,而且还理直气壮!

还有些人,明明被第三者勾去了心,却总想脚踏两只船,总拿生理需的借口来敷衍另一半,以依然爱你为理由,给自己的出轨辩解。

那么,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究竟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很简单了,对于正常的婚姻来说,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应该不分家,二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一旦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出现了失衡,或许就会遇到婚外情。

一般的婚外情都是因为情欲失衡所致,要么感情没有得到足够的安慰,要么生理需远远没有满足。

当然,还有一种婚外情,你无论如何满足,另一方总会出轨。这种人带着出轨的基因,不合适结婚。

写到最后,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哪个更重要?

最重要的就是,夫妻双方要平衡好两者的关系,让生活更美好。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你怎么看啊?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有什么不同?

需要,是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共同决定的,正是因为有各种需要,人才会有行为动机,也才会对外界事物有各种态度与情感。心理需要与生理需要同样重要,人本主义先驱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来揭示人的多重需要。

第一层:生理需要。简单理解就是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满足的,哪个人都要吃喝拉撒睡,这就是生理需要,包括性的需要,也是一样。这一层更偏重生物性。

第二层:安全需要。一个人不饿肚子了就开始找窝了,总不能半夜睡着了被狼叼走,所以才买房子住,就是要确保安全。

第三层:归属与爱的需要。房子买好了,就要抱团取暖,组个家有点归属,这就是心理需要。每个人都渴望被爱,也有爱别人的价值需求。

第四层:尊重的需要。人是有社会角色的,在承担各种角色中,就会产生被尊重的需要,都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空气。

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吃啥有啥,住的房子也挺好了,钱也不少了,那就随心随性,追求点终极价值,捐款,捐肾,都可以,总之要做点道德极高尚的事。

所以,除了第一层,都是心理需要。但第一层又是最基本的,是其它需要的前提,这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决定的。用赵本山的话就是:

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但,人又是高级动物,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也是必需的,不然,就是兽人了。

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有什么不同?

生理需求是第一位的,是前提条件,满足不了对方的生理需求,就谈不上恩爱的夫妻关系。比方说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生理不健全(男方不举、性冷淡、或者石女),两个人再脾气相投、三观相合,也不可能成为恩爱夫妻。但决定夫妻关系好坏的,则是心理需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时间越长,越是这样。99%的人都能满足对方的生理需求,也就是说,满足对方的性需求没有任何问题,但只有20%的人夫妻关系相当好,原因就在于夫妻二人三观不合、脾气不对,也就是“有性无爱”。有性不一定有爱,但无性必无爱;有爱的情况下才会得到更好的性感受。也就是说,有性的情况下,再加上爱是最好的。能不能得到性满足是前提条件;是不是能做到心灵契合,也就是心理是否能满足才是决定夫妻关系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不愿意满足对方的性要求而离婚,并不能说明性需求是决定性因素,这种情况恰恰是因为无法得到对方的心理满足,而不愿意满足对方的性需求。男女生理有疾病,满足不了对方的性需求,几乎肯定离婚;但这种情况很少,更多的离婚是因为满足不了夫妻一方的心理需求,也就是虽然有性,但无爱。当然,更多的夫妻是考虑到很多情况,在满足对方性需求的情况下,凑凑合合的过日子。也就是维持最低婚姻幸福水平。

哲学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也是这样:物质条件是第一位的,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只能是精神。比如一个学生学习,连最基本的条件都无法具备,是不可能学习好的。但基本的条件具备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之所以更多的学生学习不好,是因为自己不聪明或者努力不够的的原因。一个人学射箭,如果连基本的视力或弓箭都没有,是不可能学好射箭的,但这些条件并不难具备;但真正射箭技术好的人却很少,那是因为有射箭天赋或努力程度不够的人太多。也就是说,物质是第一位的,但决定性因素只能是精神。

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有什么不同?

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的不同之处就是:一个是精神上的,一个是身体上的。

比方说,一个女人很爱一个男人,男人经常能给她在精神上带来快乐和慰籍,她才会对这个男人有生理上的需求。

但是男人却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只要看着某个女人比较顺眼,即便是从来也没有和她有精神上的交流,也会和对她有生理上的需求

于我而言,性与爱不可能是单独分离的,我跟我的爱人,首先必须得有精神上的共鸣,从而增进情感上的交流。

也就是科学上所讲的,双方都能产生荷尔蒙,身体就会相当自然而然的产生生理冲动,异性间的相互吸引,彼此爱慕,皆源于心动,心中有爱,必然会对他朝思暮想,在工作,生活的时候,每每想起这个人,心中也会一荡,继而渴望见面,渴望拥抱,进而渴望有身体上的交流…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男女暧昧聊天,只是心理需求,而单纯的生理需求,就只是男女发生了关系。

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有什么不同?

你好,我是曾妍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咨询师何阿莉,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是有本质上的分别的:

1.生理需要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是我们日常生存所需,如饥饿,冷热,安全感或性等。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存在。

2.心理需要是在个人获得生理需要的满足后产生的更高层次,或者说是想要更多的需要,如精神上的交流,人际上的交往或自我提升等

3.只有当人的生理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向心理需求迈进。就如一个人只有在吃饱饭后才会想到住宿问题,解决住宿问题后才会想找别人聊天或互动。

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有什么不同?

心里需要和生理需求就等于心里需要,生理上需求,一,肚子饿了,要吃,吃饱了心里就舒服了,二,生理需求就是肉欲需求,肉欲释然了,满足了,心里问题就解决了,这两者都是心里需求产生了生理需求,心里需要理解,安慰,抚摸,生理需求就是得到释然,所以说这两者是相互相成,缺一就不正常了,心里需要就是心中在燃烧,生理需要就是身体在动荡,最终这两者就是心里在作怪。这就是我对心里需要和生理需求理解个人理解,如有不同理解,请你们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看法,不要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