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
谢邀!
工龄并不是计发退休养老金额度高低的决定因素,只是决定退休养老金额度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
一、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立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长缴费、多缴费,多得养老金
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越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额度越多,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额度越高。
(二)短缴费、少缴费,少得养老金
反之,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越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额度越低,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额度就越低。
(三)不缴费,不得养老金
工作时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不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时就不能获得养老金。
二、决定养老金额度高低的诸因素
决定退休养老金额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项:
一是当地上年度的社平工资;
二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也就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工龄),含视同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工龄);
三是养老保险缴费额度。
三、养老金计发工式
养老金计发公式: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195、55岁退休170、60岁退休139])
从养老金计发工式,可以看出决定养老金额度高低的诸多因素,工龄只是诸多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
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工龄”?
所谓“工龄”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者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工龄”又分“有效工龄”、清零工龄”和“折算工龄”。
“有效工龄”是指在当地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连续工作时间”,或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累计工作时间。
“清零工龄”是指当地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年限,由于某种原因,被清零的视同缴费年限(工龄)。
“折算工龄”是指符合特殊工种退休条件,在特殊工种岗位工作8——10年,按规定每年“折算工龄”,计入计算退休基础养老金的总体工龄年限的折算工龄。
工龄又分为“视同缴费年限”的“连续”工龄;
“实际缴费年限”的“累计”工龄。
那么,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实际应称为退休“养老金”就越高呢?
一般来说,退休养老金的核算高低是根据以下参数决定的(不包括辅助养老金、职别及职称附加养老金)。
当地上一年度社评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实际缴费档次、实际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指数等参数有关。
实际缴费年限越长,不等于个人账户余额越多,因为缴费档次分为:60%——300%。如果同样缴费年限长,但是缴费档次取60%、100%、300%,个人账户余额就不同。
所谓“工龄”越长,只体现在基础养老和过渡性养老金的核算中,只是间接体现在个人账户养老金核算中。
在退休养老金核算中,在其他计算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所谓“工龄”越长,退休养老金就越高,是成正比关系!
在退休养老金核算中,在其他计算参数不同条件下,“工龄”越长,就不一定退休养老金越高。
在退休养老核算中,所谓“工龄”长,只能直接体现在基础养老和过渡性养老金核算的一个参数;间接体现在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个参数。
退休养老金核算不仅仅体现在一两个参数,是通过全部参数核算出来的。
这就是“工龄”越长,退休养老金不一定越高的结论依据!
命题论点鲜明,论据不足,结论不唯一!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
错,也不一定错!主要是看你什么行业。
如果你是公职人员,退休金主要是看职称和职务。比如,你是正科级退休,四十年工龄的退休金也比不上他副处三十年工龄的退休金。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那肯定是多缴多得!
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
是的,工龄越长、退休养老金就越高;
但工龄长(交费年限长)、只占退休养老金的30%左右,其他因素包括:
一:个人交费的档次与比例、个人账户资金的余额、是其因素之一;
二:交费地区工资的高低、决定交费百分比的额度,退休时当地的平均工资、决定退休养老金计算基数的高低;
三:机关、事业人员,企业处.市.局.级领导的职务、级别、职称、占有重要位置与比重;
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
同等条件下是这个样子,不可能你干20年他干了40年,退休工资还没有你高,实际上就是,长缴多缴退休后养老金才会高。
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
现在在计算养老金时,缴费年限是重要参数,如果工龄与缴费年限一致的话,当然工龄越长养老金就越高(其他因素相近前提下)。另外,92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企业职工,之前的工龄做为视同缴费年限对待,所以工龄长的退休后养老金也高一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